(共20张PPT)
渔 舟 唱 晚
第1课 朝夕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
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一、新课导入
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金红色,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
远处,一叶叶小舟在湖面上轻轻摇曳
二、乐曲背景
渔舟唱晚》是一首具有浓郁中国古典风格的乐曲,出自中国古代著名的琴曲集《古琴三十三曲》。这首曲子最早见于清代的《钦定四库全书》,描绘了一幅渔人欢歌归舟的美丽画卷。
《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 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 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三、乐曲欣赏
初步聆听:乐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情绪:从舒缓到热烈再到高潮。
速度:中速
再次聆听: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
乐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慢板开始,旋律悠扬如歌,
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湖光山色。
第二部分:音乐节奏加快,情绪趋于热
烈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部分:以快板结束,运用了一连串的
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
仔细聆听乐曲尾声,感受乐曲速度变化。
乐曲的尾声部分,速度突然放慢,运用下行音型模进的旋法逐渐引向终止,曲调出人意料地结束在宫音上,使人感觉江面上夜色笼罩,一片宁静,耐人寻味。
随钢琴哼唱主题旋律。
完整聆听
知识拓展:
古筝,弹拨弦鸣乐器,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主要形成了客家筝、潮州筝、山东筝、河南筝四大流派。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古筝的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