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1.3《发霉的馒头》
一、单选题
1.(2024六上·龙华期末)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她和团队发现青蒿素可有效治疗因( )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A.线形虫 B.疟原虫 C.草履虫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 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由于她的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2.(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和华华准备揉面团做包子,为了让包子变得膨松多孔,应该添加( )到面粉里。
A.乳酸菌 B.酵母菌 C.毛霉菌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柔软。
3.(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下列环境中,分布细菌、真菌较多的是( )。
A.流通的货币上 B.刚煮熟的食物中 C.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答案】A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们身体小,构造简单,微生物分布广泛,繁殖快,并且类型多样,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流通的货币上由于接触的人比较多,所以分布细菌、真菌较多,刚煮熟的食物中、腌制食品的盐水中不利于细菌、真菌生长,所以分布细菌、真菌较少。
4.(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对动植物遗体起腐烂、分解作用的是( )。
A.细胞 B.腐生细菌 C.动物病毒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可见B符合题意。
5.(2023六上·夏津期中)真空包装的食物是通过( )的方式防止发霉的。
A.保持干燥 B.降低温度 C.隔绝空气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发霉是由霉菌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由于物品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所以要防止物品发霉,就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通风、保持干燥等。真空包装的食物是通过隔绝空气的方式防止发霉的,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多选题
6.(2023六上·青岛期中)防止发霉可以采用( )技术。
A.加干燥剂 B.低温保存 C.真空包装
【答案】A,B,C
【知识点】微生物;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 食品一旦保存不好,就会发霉,特别是肉类和干货。一旦发霉,会产生黄曲霉素,容易致癌。下面介绍几种防止食物霉变的方法,如第一种,去除自由水,俗话就是太阳暴晒。第二种真空包装,就是平时我们看到的食品包装。第三种充气,就是平常我们看到很多包装中间咕咕的那是充满了氮气。第四种我们常用的低温保存。第五种,是放干燥剂。
三、判断题
7.(2024六上·沁阳期末)小麦应该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进行保存。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小麦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进行保存就会发霉,所以应该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8.(2024六上·铜山期末)霉变的食物只是表面发生了变化,洗干净后可以继续食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面包的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9.(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细菌和病毒会使动植物和人产生疾病,因此对人类没有益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痕病、梅毒、象疫、沙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然而,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在生物科技领域中,细菌也有着广泛的运用。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0.(2023六上·夏津期中)霉菌对我们有功也有过。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人类利用霉菌做腐乳及生产农药等这是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发霉是由霉菌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植物的病变,也是霉菌有害的一面。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1.(2023六上·潮安期末)为了防止馒头霉变,要将它放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馒头本身能提供营养物质,且含有一定水分,温度再适宜,正好能满足霉菌(真菌的一种)的生长和繁殖,使其孢子数量大增,使馒头发霉,形成菌落,如“毛状”。所以为了防止馒头霉变,要将它放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中。故题干说法错误。
四、填空题
12.(2023六上·枣庄期中)细菌根据形态主要分为 、 、 三大类。
【答案】球菌;杆菌;螺旋菌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细菌是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根据细菌的外部形态的不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
13.(2023六上·汶上月考)细菌是 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 最多的一类。
【答案】单细胞;数量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细菌种类繁多,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细菌适应能力强,但是也有一定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生存。
14.(2023六上·淅川月考)请列举防霉的有效方法: 、 、 、 、 等。
【答案】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真空包装;烈日暴晒;微波烘烤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霉。因此,防止发霉可以采用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真空包装等技术。食物或衣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保特干娱、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霾。防止发霉可以采用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真空包装、烈日暴晒、微波烘烤等技术。
15.(2023六上·涟源期中)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保持 , 可以防霉。
【答案】干燥;低温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 空气潮湿温暖时,正是各种霉菌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时机。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因此保持干燥低温可以防霉。
16.(2023六上·嘉祥月考) 、 、隔绝空气等方式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霉。
【答案】保持干燥;降低温度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空气、水分、温度等条件,破坏霉菌的生长条件,就能够取到很好的防霉效果。所以,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发霉。
五、解答题
17.(2023六上·洛阳期末)发霉腐烂的苹果切掉坏的部分,其余部分仍可以吃,这种说法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答案】错误,发霉腐烂的苹果切掉坏的部分,其余部分也已经生长霉菌,所以不能继续食用。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食物的变质发霉是微生物引起的,食物在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发霉腐烂的苹果切掉坏的部分,其余部分也已经生长霉菌,所以不能继续食用。
六、实验探究题
18.(2023六上·嘉祥月考)实验主题:发霉的快慢
将4块相同大小的面包分别放入塑料袋中,按照下表的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方法
甲 滴20滴水,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乙 滴20滴水,密封放在常温环境里
丙 不加水,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丁 不加水,密封放在常温环境里
(1)4组实验中,最先发霉的是实验 ,最后发霉的是实验 (填写序号)
(2)对比甲、乙两组实验,不同条件是 ,可以得出结论:在 的环境下馒头更容易发霉。
(3)根据上面的实验,可以知道物品在____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A.温暖、干燥 B.温暖、潮湿 C.寒冷、潮湿
(4)衣服、被褥等发霉容易让人的皮肤病,以下方法不能用来防霉的是____。
A.将衣服和被褥堆放在阴暗、潮湿的柜子中
B.将暂时不用的衣服和被褥放在真空打包袋中
C.将衣服和被褥经常放在烈日下暴晒
【答案】(1)乙;丙
(2)温度;温暖
(3)B
(4)A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越来越多的做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腐败变质了。
(1)把四块面包烘干,用牙签在四块面包上放同样多的霉菌,霉菌的生长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通过分析对比四组实验,最先发霉的是实验乙,最后发霉的是实验丙。
(2)对比甲、乙两组实验,不同条件是温度。一个放在常温下,一个放在冰箱冷藏室。根据上面的实验得出结论:面包的发霉跟温度有关。可以知道物品在温暖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3)根据上面的实验,可以知道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4)用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微生物的繁殖,选项中不能将衣服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
七、综合题
19.(2021六上·万柏林月考)实验目的:设计有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实验材料:湿馒头、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
实验步骤①将两个新鲜馒头编号为1号2号,将两个烤干的馒头编号为3号、4号。
②将编了号的馒头分别装进透明塑料袋中,并密封。
③将编了号的馒头放到不同的环境中。
④大约4- 5天后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结论
1 温暖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 温暖干燥 把装有千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 寒冷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冷藏
4 寒冷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冷藏
(1)将上述记录表补充完整。(填“发霉”或“不发霉")
(2)根据实验结论,我们可以知道物体在 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答案】(1)发霉、不发霉、不发霉、不发霉
(2)一定的湿度和温度
【知识点】微生物;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 此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影响因素。
(1)食物发霉的条件:第一是食品上有霉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第二是空气中充斥着大量的霉菌孢子,也就是菌源。
(2)环境中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更容易发霉。
八、简答题
20.(2023六上·期末)说一说你知道的生活中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食物在温暖和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食物的变质是由于霉菌的生长繁殖引起的,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所以我们要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就应该抑制霉菌的生长。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发霉。
1 / 1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1.3《发霉的馒头》
一、单选题
1.(2024六上·龙华期末)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她和团队发现青蒿素可有效治疗因( )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A.线形虫 B.疟原虫 C.草履虫
2.(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和华华准备揉面团做包子,为了让包子变得膨松多孔,应该添加( )到面粉里。
A.乳酸菌 B.酵母菌 C.毛霉菌
3.(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下列环境中,分布细菌、真菌较多的是( )。
A.流通的货币上 B.刚煮熟的食物中 C.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4.(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对动植物遗体起腐烂、分解作用的是( )。
A.细胞 B.腐生细菌 C.动物病毒
5.(2023六上·夏津期中)真空包装的食物是通过( )的方式防止发霉的。
A.保持干燥 B.降低温度 C.隔绝空气
二、多选题
6.(2023六上·青岛期中)防止发霉可以采用( )技术。
A.加干燥剂 B.低温保存 C.真空包装
三、判断题
7.(2024六上·沁阳期末)小麦应该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进行保存。 ( )
8.(2024六上·铜山期末)霉变的食物只是表面发生了变化,洗干净后可以继续食用。( )
9.(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细菌和病毒会使动植物和人产生疾病,因此对人类没有益处。( )
10.(2023六上·夏津期中)霉菌对我们有功也有过。 ( )
11.(2023六上·潮安期末)为了防止馒头霉变,要将它放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 )
四、填空题
12.(2023六上·枣庄期中)细菌根据形态主要分为 、 、 三大类。
13.(2023六上·汶上月考)细菌是 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 最多的一类。
14.(2023六上·淅川月考)请列举防霉的有效方法: 、 、 、 、 等。
15.(2023六上·涟源期中)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保持 , 可以防霉。
16.(2023六上·嘉祥月考) 、 、隔绝空气等方式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霉。
五、解答题
17.(2023六上·洛阳期末)发霉腐烂的苹果切掉坏的部分,其余部分仍可以吃,这种说法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六、实验探究题
18.(2023六上·嘉祥月考)实验主题:发霉的快慢
将4块相同大小的面包分别放入塑料袋中,按照下表的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方法
甲 滴20滴水,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乙 滴20滴水,密封放在常温环境里
丙 不加水,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丁 不加水,密封放在常温环境里
(1)4组实验中,最先发霉的是实验 ,最后发霉的是实验 (填写序号)
(2)对比甲、乙两组实验,不同条件是 ,可以得出结论:在 的环境下馒头更容易发霉。
(3)根据上面的实验,可以知道物品在____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A.温暖、干燥 B.温暖、潮湿 C.寒冷、潮湿
(4)衣服、被褥等发霉容易让人的皮肤病,以下方法不能用来防霉的是____。
A.将衣服和被褥堆放在阴暗、潮湿的柜子中
B.将暂时不用的衣服和被褥放在真空打包袋中
C.将衣服和被褥经常放在烈日下暴晒
七、综合题
19.(2021六上·万柏林月考)实验目的:设计有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实验材料:湿馒头、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
实验步骤①将两个新鲜馒头编号为1号2号,将两个烤干的馒头编号为3号、4号。
②将编了号的馒头分别装进透明塑料袋中,并密封。
③将编了号的馒头放到不同的环境中。
④大约4- 5天后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结论
1 温暖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 温暖干燥 把装有千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 寒冷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冷藏
4 寒冷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冷藏
(1)将上述记录表补充完整。(填“发霉”或“不发霉")
(2)根据实验结论,我们可以知道物体在 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八、简答题
20.(2023六上·期末)说一说你知道的生活中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 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由于她的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2.【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柔软。
3.【答案】A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们身体小,构造简单,微生物分布广泛,繁殖快,并且类型多样,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流通的货币上由于接触的人比较多,所以分布细菌、真菌较多,刚煮熟的食物中、腌制食品的盐水中不利于细菌、真菌生长,所以分布细菌、真菌较少。
4.【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可见B符合题意。
5.【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发霉是由霉菌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由于物品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所以要防止物品发霉,就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通风、保持干燥等。真空包装的食物是通过隔绝空气的方式防止发霉的,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A,B,C
【知识点】微生物;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 食品一旦保存不好,就会发霉,特别是肉类和干货。一旦发霉,会产生黄曲霉素,容易致癌。下面介绍几种防止食物霉变的方法,如第一种,去除自由水,俗话就是太阳暴晒。第二种真空包装,就是平时我们看到的食品包装。第三种充气,就是平常我们看到很多包装中间咕咕的那是充满了氮气。第四种我们常用的低温保存。第五种,是放干燥剂。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小麦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进行保存就会发霉,所以应该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面包的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痕病、梅毒、象疫、沙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然而,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在生物科技领域中,细菌也有着广泛的运用。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人类利用霉菌做腐乳及生产农药等这是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发霉是由霉菌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植物的病变,也是霉菌有害的一面。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馒头本身能提供营养物质,且含有一定水分,温度再适宜,正好能满足霉菌(真菌的一种)的生长和繁殖,使其孢子数量大增,使馒头发霉,形成菌落,如“毛状”。所以为了防止馒头霉变,要将它放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中。故题干说法错误。
12.【答案】球菌;杆菌;螺旋菌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细菌是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根据细菌的外部形态的不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
13.【答案】单细胞;数量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细菌种类繁多,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细菌适应能力强,但是也有一定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生存。
14.【答案】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真空包装;烈日暴晒;微波烘烤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霉。因此,防止发霉可以采用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真空包装等技术。食物或衣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保特干娱、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霾。防止发霉可以采用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真空包装、烈日暴晒、微波烘烤等技术。
15.【答案】干燥;低温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 空气潮湿温暖时,正是各种霉菌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时机。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因此保持干燥低温可以防霉。
16.【答案】保持干燥;降低温度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空气、水分、温度等条件,破坏霉菌的生长条件,就能够取到很好的防霉效果。所以,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发霉。
17.【答案】错误,发霉腐烂的苹果切掉坏的部分,其余部分也已经生长霉菌,所以不能继续食用。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食物的变质发霉是微生物引起的,食物在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发霉腐烂的苹果切掉坏的部分,其余部分也已经生长霉菌,所以不能继续食用。
18.【答案】(1)乙;丙
(2)温度;温暖
(3)B
(4)A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越来越多的做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腐败变质了。
(1)把四块面包烘干,用牙签在四块面包上放同样多的霉菌,霉菌的生长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通过分析对比四组实验,最先发霉的是实验乙,最后发霉的是实验丙。
(2)对比甲、乙两组实验,不同条件是温度。一个放在常温下,一个放在冰箱冷藏室。根据上面的实验得出结论:面包的发霉跟温度有关。可以知道物品在温暖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3)根据上面的实验,可以知道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4)用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微生物的繁殖,选项中不能将衣服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
19.【答案】(1)发霉、不发霉、不发霉、不发霉
(2)一定的湿度和温度
【知识点】微生物;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 此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影响因素。
(1)食物发霉的条件:第一是食品上有霉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第二是空气中充斥着大量的霉菌孢子,也就是菌源。
(2)环境中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更容易发霉。
20.【答案】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食物在温暖和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食物的变质是由于霉菌的生长繁殖引起的,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所以我们要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就应该抑制霉菌的生长。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发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