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1.4《不一样的“感冒”》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1.4《不一样的“感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03 13:06:31

文档简介

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1.4《不一样的“感冒”》
一、单选题
1.(2024六上·夏津期末)近期甲型HIN1 流感肆行,它是一种由(  )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飘浮在空气中,潜藏在食物、土壤、水中,甚至寄生在人和其他动植物的体内,病毒的特点包括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面,且利用其进行繁殖。近期甲型HIN1流感肆行,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2.(2024六上·宝安期末)三百多年前,人们对传染病四处即虐毫无对策,是列文虎克对微生物的发现推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并开始有效地治疗传染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病原微生物是很多疾病的元凶,对人类态无益处
B.病原微生物既会使人生病,也能被用米制作各种疫苗
C.勤洗手只能洗掉灰尘,并不能减少手上的病原微生物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A.人们提取病原微生物,进行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使其不具有伤害力,但仍保留着病原微生物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这样改造后的病原微生物就成为一种自动免疫制剂,即疫苗。动物体接种这种免疫制剂后,免疫系统便被激发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来阻止病原细菌、病毒的伤害,从而实现对传染病的预防。所以病原微生物也能为人类所利用。错误。
B.病原微生物既会使人生病,也能被用来制作各种疫苗。正确。
C.勤洗手既能洗掉灰尘,也能减少手上的病原微生物。错误。
3.(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人类能够利用病毒(  )。
A.制成疫苗 B.生产沼气 C.发酵食品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对人类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细菌和病毒可以传潘疾病,也可以利用细菌制药、生产食品、生物发电、改善环境污染等,或者利用细苗或病毒制成疫苗预防疾病。
4.(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下列对流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得了流感后藏在屋子里,关紧门窗,不要通风
B.流感不会传染
C.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A、得了流感是因为空气中有流感病毒,所以应该通风,开门窗,有利于空气流通。故A错误。
B、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属于传染性疾病,所以会传染。故B错误。
C、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也是呼吸道疾病。故C正确。
5.(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下列病毒中,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是(  )
A.乙肝病毒 B.番茄花叶病毒 C.大肠杆菌噬菌体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以下三类: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如烟草花叶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细药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二、多选题
6.(2023六上·青岛期中)病毒只有(  )两部分组成的。
A.核酸 B.蛋白质 C.DNA
【答案】A,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是比细菌还小,个体极其微小,一般只有几十到几百纳米(1纳米=10-9米),普通光学显微镜看不到,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三、判断题
7.(2024六上·夏津期末)接种疫苗可以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利用细菌或病毒制成疫苗可以预防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接种疫苗并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只是能有效抵抗病毒一段时间而已。
8.(2024六上·夏津期末)使用抗生素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我们应杜绝使用抗生素。(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长期大量使用,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都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产生超级耐药菌,会使使用的抗生素失效。所以我们尽量不要长时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9.(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病毒要寄生在生物体的细胞内,所以病毒要比细胞小得多。(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病毒要寄生在生物体的细胞内,所以病毒要比细胞小得多。题目说法正确。
10.(2023六上·新都期末)冠状病毒、肺炎球菌都是微生物。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因此,新冠肺炎病毒也是一种微生物。
11.(2023六上·萧山期中)微生物就是微小的生物,只能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真菌界是真核生物中与植物界、动物界等相并列的一大生物类群。包括酵母菌、霉菌之类的微生物。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蘑菇、木耳都是大型的、高等的多细胞真菌,是肉眼看的见的“微生物”。
四、填空题
12.(2023六上·兴仁月考) 人类的传染病大约80%是由   引起的。
【答案】病毒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是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据统计,人类的传染病大约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
13.(2023六上·威宁期末)除了   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答案】病毒
【知识点】生物细胞;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经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进而构成统一的生物体。
14.(2023六上·通道期中)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   和   ,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
【答案】细菌;病毒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疾病的元凶是细菌和病毒,它们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们也属于微生物。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蛔虫等均属于病原体。科学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15.(2023六上·微山期中)细菌是   微生物,病毒是一类没有   结构的特殊生物。
【答案】单细胞;细胞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个头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细菌是一类体积微小、数量极大、形态多样、无处不在的单细胞微生物。
16.(2023六上·枣庄期中)   比细菌个体还要微小,必须   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不能独立生存。
【答案】病毒;寄生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
五、实验探究题
17.(2024六上·夏津期末)近期,甲型HIN1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呼吸疾病传播,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人感染后常出现发高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1)在研究病毒时需要用到的科学仪器是(  ).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哈勃望远镜
(2)(多选)下列行为利于个人防护的是(  ).
A.出门戴口罩 B.不聚集 C.接种疫苗 D.药物预防
(3)用药时一般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   的原则”。
(4)除做好个人防护外,提升自身免疫力也是对抗病毒的有效方法。请你说一说怎样提升自身免疫力 (至少2条)
【答案】(1)B
(2)A;B;C;D
(3)多用;输液
(4)(1)接种疫苗(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坚持锻炼(4)避免过度疲劳(5)多吃富含优质蛋白或维生素的食物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1)在研究病毒时需要用到的科学仪器是电子显微镜,因为病毒体积太小,用放大镜和光学显微镜看不到。
(2)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有三个,一要管理好传染源,防止病源体扩散;二要切断传染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要保护好易感人群。出门戴口罩、不聚集、接种疫苗、药物预防都有利于个人防护。
(3)有病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化验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针对病因或症状合理用药。用药时一般可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4)除做好个人防护外,提升自身免疫力也是对抗病毒的有效方法。多吃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像牛奶、蛋类、蔬菜和水果以及其他的豆制品,这些食物当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有效帮助人体补充相应的营养成分,使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能够有效地抵抗外界病毒和细菌的入侵,维持身体健康;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使身体更加健康;人接种疫苗后会产生免疫力,可以有效避免感染病毒。
六、综合题
18.(2023六上·盘州月考)传染病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传染病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会对个人、对社会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出现传染病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传染病的扩散。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传染病。
传染病也属于疾病的一种,多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且起病急骤,可在短时间内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染病区别于其他疾病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其可以引起大范围的感染,从而导致人群心理恐慌,影响正常生产、生活,扰乱社会秩序。严重的大范围爆发的传染病可以导致人口死亡率增长,造成人口骤减,使出生率与死亡率严重失调。
传染病的种类比较多,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如水痘属于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可导致皮肤表面出现水疤、红疹等症状,同时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如痢疾、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可引起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还包括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染病,会降低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力。如果传染病不积极诊治,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请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传染病是一种疾病,多与   、   有关。
(2)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至少写出2条)
(3)请你谈谈传染病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至少写出2条)
【答案】(1)细菌;病毒
(2)飞沫、空气;口、手等。
(3)威胁人体健康,影响社会安定。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1)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指的是能够因其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不同的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不同,呼吸道传染疾病通常通过飞沫、空气等传播;肠道传染疾病通过通过口、手等接触传播。
(3)传染病会威胁人体健康:传染病起病急,可在短时间内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此外还会影响社会安定: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可以引起大范围的感染,从而导致人群心理恐慌影响正常生产、生活,扰乱社会秩序。
七、连线题
19.(2022六上·淅川期中)将左栏各项与其相关的微生物连线。
面包 霉菌
酸奶 大肠杆菌
水果长毛 酵母菌
流感 乳酸菌
拉肚子 病毒
【答案】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
根据对疾病及微生物的认识,面包用到长毛酵母菌;酸奶制作用到乳酸菌;水果因霉菌会变质;流感因病毒引起;肠炎是大肠杆菌引起的,拉肚子因感染大肠杆菌。
八、简答题
20.(2023六上·勃利期末)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微生物吗?这种病毒有什么症状?(至少写出2个)
【答案】⑴属于微生物
⑵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
⑶要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少集聚、常通风等等。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微生物。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该病毒症状一般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
1 / 1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1.4《不一样的“感冒”》
一、单选题
1.(2024六上·夏津期末)近期甲型HIN1 流感肆行,它是一种由(  )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2.(2024六上·宝安期末)三百多年前,人们对传染病四处即虐毫无对策,是列文虎克对微生物的发现推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并开始有效地治疗传染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病原微生物是很多疾病的元凶,对人类态无益处
B.病原微生物既会使人生病,也能被用米制作各种疫苗
C.勤洗手只能洗掉灰尘,并不能减少手上的病原微生物
3.(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人类能够利用病毒(  )。
A.制成疫苗 B.生产沼气 C.发酵食品
4.(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下列对流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得了流感后藏在屋子里,关紧门窗,不要通风
B.流感不会传染
C.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5.(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下列病毒中,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是(  )
A.乙肝病毒 B.番茄花叶病毒 C.大肠杆菌噬菌体
二、多选题
6.(2023六上·青岛期中)病毒只有(  )两部分组成的。
A.核酸 B.蛋白质 C.DNA
三、判断题
7.(2024六上·夏津期末)接种疫苗可以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
8.(2024六上·夏津期末)使用抗生素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我们应杜绝使用抗生素。(  )
9.(2024六上·濮阳经济技术开发期末)病毒要寄生在生物体的细胞内,所以病毒要比细胞小得多。(  )
10.(2023六上·新都期末)冠状病毒、肺炎球菌都是微生物。 (  )
11.(2023六上·萧山期中)微生物就是微小的生物,只能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  )
四、填空题
12.(2023六上·兴仁月考) 人类的传染病大约80%是由   引起的。
13.(2023六上·威宁期末)除了   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14.(2023六上·通道期中)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   和   ,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
15.(2023六上·微山期中)细菌是   微生物,病毒是一类没有   结构的特殊生物。
16.(2023六上·枣庄期中)   比细菌个体还要微小,必须   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不能独立生存。
五、实验探究题
17.(2024六上·夏津期末)近期,甲型HIN1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呼吸疾病传播,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人感染后常出现发高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1)在研究病毒时需要用到的科学仪器是(  ).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哈勃望远镜
(2)(多选)下列行为利于个人防护的是(  ).
A.出门戴口罩 B.不聚集 C.接种疫苗 D.药物预防
(3)用药时一般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   的原则”。
(4)除做好个人防护外,提升自身免疫力也是对抗病毒的有效方法。请你说一说怎样提升自身免疫力 (至少2条)
六、综合题
18.(2023六上·盘州月考)传染病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传染病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会对个人、对社会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出现传染病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传染病的扩散。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传染病。
传染病也属于疾病的一种,多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且起病急骤,可在短时间内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染病区别于其他疾病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其可以引起大范围的感染,从而导致人群心理恐慌,影响正常生产、生活,扰乱社会秩序。严重的大范围爆发的传染病可以导致人口死亡率增长,造成人口骤减,使出生率与死亡率严重失调。
传染病的种类比较多,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如水痘属于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可导致皮肤表面出现水疤、红疹等症状,同时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如痢疾、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可引起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还包括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染病,会降低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力。如果传染病不积极诊治,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请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传染病是一种疾病,多与   、   有关。
(2)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至少写出2条)
(3)请你谈谈传染病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至少写出2条)
七、连线题
19.(2022六上·淅川期中)将左栏各项与其相关的微生物连线。
面包 霉菌
酸奶 大肠杆菌
水果长毛 酵母菌
流感 乳酸菌
拉肚子 病毒
八、简答题
20.(2023六上·勃利期末)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微生物吗?这种病毒有什么症状?(至少写出2个)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飘浮在空气中,潜藏在食物、土壤、水中,甚至寄生在人和其他动植物的体内,病毒的特点包括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面,且利用其进行繁殖。近期甲型HIN1流感肆行,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2.【答案】B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A.人们提取病原微生物,进行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使其不具有伤害力,但仍保留着病原微生物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这样改造后的病原微生物就成为一种自动免疫制剂,即疫苗。动物体接种这种免疫制剂后,免疫系统便被激发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来阻止病原细菌、病毒的伤害,从而实现对传染病的预防。所以病原微生物也能为人类所利用。错误。
B.病原微生物既会使人生病,也能被用来制作各种疫苗。正确。
C.勤洗手既能洗掉灰尘,也能减少手上的病原微生物。错误。
3.【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对人类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细菌和病毒可以传潘疾病,也可以利用细菌制药、生产食品、生物发电、改善环境污染等,或者利用细苗或病毒制成疫苗预防疾病。
4.【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A、得了流感是因为空气中有流感病毒,所以应该通风,开门窗,有利于空气流通。故A错误。
B、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属于传染性疾病,所以会传染。故B错误。
C、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也是呼吸道疾病。故C正确。
5.【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以下三类: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如烟草花叶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细药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6.【答案】A,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是比细菌还小,个体极其微小,一般只有几十到几百纳米(1纳米=10-9米),普通光学显微镜看不到,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利用细菌或病毒制成疫苗可以预防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接种疫苗并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只是能有效抵抗病毒一段时间而已。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长期大量使用,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都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产生超级耐药菌,会使使用的抗生素失效。所以我们尽量不要长时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病毒要寄生在生物体的细胞内,所以病毒要比细胞小得多。题目说法正确。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因此,新冠肺炎病毒也是一种微生物。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真菌界是真核生物中与植物界、动物界等相并列的一大生物类群。包括酵母菌、霉菌之类的微生物。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蘑菇、木耳都是大型的、高等的多细胞真菌,是肉眼看的见的“微生物”。
12.【答案】病毒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是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据统计,人类的传染病大约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
13.【答案】病毒
【知识点】生物细胞;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经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进而构成统一的生物体。
14.【答案】细菌;病毒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疾病的元凶是细菌和病毒,它们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们也属于微生物。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蛔虫等均属于病原体。科学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15.【答案】单细胞;细胞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个头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细菌是一类体积微小、数量极大、形态多样、无处不在的单细胞微生物。
16.【答案】病毒;寄生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
17.【答案】(1)B
(2)A;B;C;D
(3)多用;输液
(4)(1)接种疫苗(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坚持锻炼(4)避免过度疲劳(5)多吃富含优质蛋白或维生素的食物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1)在研究病毒时需要用到的科学仪器是电子显微镜,因为病毒体积太小,用放大镜和光学显微镜看不到。
(2)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有三个,一要管理好传染源,防止病源体扩散;二要切断传染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要保护好易感人群。出门戴口罩、不聚集、接种疫苗、药物预防都有利于个人防护。
(3)有病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化验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针对病因或症状合理用药。用药时一般可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4)除做好个人防护外,提升自身免疫力也是对抗病毒的有效方法。多吃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像牛奶、蛋类、蔬菜和水果以及其他的豆制品,这些食物当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有效帮助人体补充相应的营养成分,使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能够有效地抵抗外界病毒和细菌的入侵,维持身体健康;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使身体更加健康;人接种疫苗后会产生免疫力,可以有效避免感染病毒。
18.【答案】(1)细菌;病毒
(2)飞沫、空气;口、手等。
(3)威胁人体健康,影响社会安定。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1)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指的是能够因其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不同的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不同,呼吸道传染疾病通常通过飞沫、空气等传播;肠道传染疾病通过通过口、手等接触传播。
(3)传染病会威胁人体健康:传染病起病急,可在短时间内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此外还会影响社会安定: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可以引起大范围的感染,从而导致人群心理恐慌影响正常生产、生活,扰乱社会秩序。
19.【答案】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
根据对疾病及微生物的认识,面包用到长毛酵母菌;酸奶制作用到乳酸菌;水果因霉菌会变质;流感因病毒引起;肠炎是大肠杆菌引起的,拉肚子因感染大肠杆菌。
20.【答案】⑴属于微生物
⑵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
⑶要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少集聚、常通风等等。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微生物。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该病毒症状一般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