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2《雨和雪》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2《雨和雪》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03 13:27:17

文档简介

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2《雨和雪》
一、填空题
1.(2022六上·兴仁期中)云和雾的成因是一样的,也主要由   和   组成。
2.(2022六上·兴仁期中)   是影响水的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
3.(2022六上·麻城期末)水在平常温度下,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的现象叫做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的现象叫   。
4.(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二) )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在无人清扫的情况下也会变干,这是因为液态的水变成了   态的   。
5.(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二)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这种现象叫   。
二、判断题
6.(2024六上·忠县期末)云和雾都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空气中。低空是雾,高空是云。(  )
7.(2023六上·洛阳期末)烧水时,锅上方冒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8.(2023六上·淅川月考)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
9.(2023六上·红安期中)空气的流动加大水蒸发的速度。(  )
10.(2023六上·南召期末)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没过多久就看到瓶外一层细密的小水珠。这是蒸发现象。(  )
三、单选题
11.(2023六上·淅川月考)水蒸气的凝结是由于(  )
A.水蒸气的温度变低 B.水蒸气聚集得太多 C.水蒸气体积过大
12.(2023六上·兴仁月考)熬汤时,我们会看到锅上方有很多白汽,这是因为(  )
A.汤内水分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B.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
C.空气湿度大
13.(2023六上·红安期中)雾和云都是水蒸气(  )
A.遇冷 B.受热
14.(2023六上·红安期中)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气是一种(  )现象?
A.蒸发 B.凝结 C.沸腾
15.(2022六上·陕州期中)刚炒完菜的热铁锅放进水池,打开水管,锅内立刻冒出一片白气,这是由于(  )
A.水遇热蒸发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
C.水先遇热蒸发,然后遇冷凝结
四、连线题
16.(2020三上·菏泽期中)把下面的物质和特点用“一”连起来。
是气体
水蒸气 是液体
看得见、摸得着
看不见、摸不着
水 没有固定体积
有固定体积
五、综合题
17.(2024五下·定州期末)探究雨的形成。回忆你做过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及现象
提前将金属桶里的水冻成冰,再将金属桶外面套上塑料罩,悬挂在   上;往下面金属加热容器中倒入水;点燃酒精灯,给其加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塑料罩上开始出现   ,随之越来越大,从塑料罩上落下来。
(2)此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酒精灯模拟   ,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模拟的是   ,盛冰的金属桶模拟   。
六、简答题
18.(2021五上·郯城期中)“瑞雪兆丰年”是什么意思?
七、解答题
19.(2023三上·萧山期中)雪天的经历
冬季的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韩明同学看着窗外的雪非常兴奋。借着雪天,他看到了一些现象和做了一些尝试。请用你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释吧!
(1)韩明来到室外看雪景,鼻子和嘴巴里会呼出一些“白气”,这是____
A.水蒸气 B.空气 C.小水滴
(2)韩明滚了大雪团拿回家,放在玻璃盆里,开始观察起来:
①一段时间后,他很快发现部分雪开始   成水。
A.溶解 B.融化 C.凝结
②看着部分雪已变成水,他拿来温度计测量水温,你认为现在水温是   ℃。
③韩明在测量水温时,手应该拿温度计的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   。
④当雪都变成水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会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3)韩明把这些水倒入玻璃热水壶中进行加热,又开始仔细观察:
①随着加热,他发现水的液面上升了,这说明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会   。
②当水加热到   ℃开始沸腾;持续加热,水的温度   (填:上升、不变、下降)。
③随着持续加热,热水壶中的水慢慢变少了,这是因为水   了。
A.蒸发 B.蒸腾 C.泄漏
(4)爷爷拿来棉布,把室外的水管和水龙头包裹起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A.用棉布包裹看起来比较美观
B.防止水管因气温低而爆裂
C.为水管穿上“衣服”防止老化
(5)对于水、雪、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是三种不同的物质
B.雪是不同的物质
C.三者形态不同,但是物质本身不变
八、实验探究题
20.(2024六下·雨湖期末)我学习了科学: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1)右图实验是在模拟实验探究   的形成。
(2)从铁盘掉下来的小水滴相当于自然界里的   ;实验中看到的“白气”相当于自然界的   ;酒精灯相当于自然界里的   。
(3)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发现,烧杯里面的水受热变成   ,飞散到空气中。   在空中遇到装有冰的铁盘受   .   凝结成   。大自然中云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当低空温度在 0℃以上时就形成了   ,当低空温度在0℃以下时就形成了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小水滴;小冰晶(可交换顺序)
【知识点】天气现象;凝结
【解析】【分析】云和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白气”的实验,可以知道:“白气”中的这些小水点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浮,当许多小水点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成为“雾”状;小水点聚集的越多,“白气”越浓,能见度越差。这样就形成了雾。低空是雾,高空是云。所以云和雾的成因是一样的,都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
2.【答案】温度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温度是影响水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液态水,若温度低于0度以下,可能会产生凝华现象,直接凝结成固态水俗称冰。
3.【答案】蒸发;凝结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
【解析】【分析】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这叫水的蒸发。
4.【答案】气;水蒸气
【知识点】水的蒸发;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解答】水有固液气三个形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分析】形态变化和温度变化息息相关。
5.【答案】凝结
【知识点】凝结
【解析】【解答】由气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凝结。
【分析】掌握物态变化规律。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离地面较近的是雾。题目说法正确。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肉眼看不到,是水的气态形式。烧水时,锅上方冒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题目说法正确。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气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滴。
9.【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对流
【解析】【分析】水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水表面积越高蒸发越快,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水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越大,水分子越容易脱离液体而扩散到空中,蒸发越快。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考查凝结现象,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温度低,外面的空气的温度高,温度高的空气遇冷会发生凝结现象,形成一层小水珠,这属于凝结现象。
11.【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水蒸气的凝结是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所以水蒸气的凝结是由于水蒸气的温度变低。
12.【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时,水从气态变成液态。熬汤时,我们会看到锅上方有很多白汽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13.【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高空中,形成了雾,在高空形成云。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雾和云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14.【答案】B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烧开水时常看见的“白气”,此时的“白气”不是气,而是水蒸气液化的小液滴。
15.【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刚完菜的热铁锅放进水池,打开水管,锅内立刻冒出一片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16.【答案】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是无色、透明、可流动、无味的液体,同时有体积没有形状。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没有固定体积。
17.【答案】(1)铁架台;小水滴
(2)太阳;地表水;冷空气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1)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探究雨的形成。实验过程及现象:提前将金属桶里的水冻成冰,再将金属桶外面套上塑料罩,悬挂在铁架台上;往下面金属加热容器中倒入水;点燃酒精灯,给其加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塑料罩上开始出现小水滴,随之越来越大,从塑料罩上落下来。
(2)年年降水年年降,“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这是因为水有三态变化,海洋、陆地上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水蒸气凝结、凝华形成小水滴、小冰晶,形成天空中的云,云被输送到陆地上空,聚集多了,气温下降,会形成降水。降到地面的雨水,通过河流、地下水流回海洋,构成水循环。此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酒精灯模拟太阳,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模拟的是地表水,盛冰的金属桶模拟冷空气。
18.【答案】大雪覆盖在庄稼表面可以有保温效果,此外雪融化时吸收热量,使土壤温度降低,冻死害虫,所以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知识点】冰的融化;凝结
【解析】【分析】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只有在冬天才会下雪,而大雪覆盖在庄稼表面可以有保温效果,让庄稼可以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此外雪融化时吸收热量,使土壤温度降低,冻死害虫,避免了害虫迫害植物,所以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19.【答案】(1)C
(2)B;O;上端;持平;B
(3)变大;100;不变;A
(4)B
(5)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冰的融化;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冰是水的一种形态,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珠,这是凝结现象。冬天室外气温低,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凝结现象,鼻子和嘴巴里会呼出一些“白气”,这是小水滴。
(2)①把雪团拿到室内,一段时间后,很快发现部分雪开始融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
②看着部分雪已变成水,此时的状态是冰水混合物,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现在水温是0℃;
③使用温度计在测量水温时,手应该拿温度计的上端,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这样测量的结果才准确;
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当雪都变成水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会上升。
(3)①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加热,他发现水的液面上升了,这说明水在加执过程中体积会变大;
②当水加热到100开始沸腾,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这是水沸腾的温度特点;
③随着持续加热,热水壶中的水慢慢变少了,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去了,这是蒸发现象。
(4)水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会变大,冬天用棉布把室外的水管和水龙头包裹起来,最可能的原因是防止水管因气温低而爆裂。
(5)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对于水、雪、水蒸气,三者形态不同,但是物质本身不变。
20.【答案】(1)雨
(2)雨;小水珠;太阳
(3)水蒸气;水蒸气;受冷;水蒸气;小水滴;雨;雪
【知识点】凝结;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
(1)右图实验是在模拟实验探究雨的形成。
(2)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所以水蒸气在空中一遇到瓷盘受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落下来;瓷盘上掉下来的小水滴相当于自然界里的雨;雨就是当空中的水蒸气预冷凝结成小水滴落下来的;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实验中看到的“白气”相当于自然界里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酒精灯相当于自然界里的太阳,给予了水三态变化的必备条件温度。
(3)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发现,烧杯里面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水蒸气在空中遇到装有冰的铁盘受冷,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大自然中云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当低空温度在 0℃以上时就形成了雨,当低空温度在0℃以下时就形成了雪。
1 / 1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2《雨和雪》
一、填空题
1.(2022六上·兴仁期中)云和雾的成因是一样的,也主要由   和   组成。
【答案】小水滴;小冰晶(可交换顺序)
【知识点】天气现象;凝结
【解析】【分析】云和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白气”的实验,可以知道:“白气”中的这些小水点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浮,当许多小水点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成为“雾”状;小水点聚集的越多,“白气”越浓,能见度越差。这样就形成了雾。低空是雾,高空是云。所以云和雾的成因是一样的,都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
2.(2022六上·兴仁期中)   是影响水的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
【答案】温度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温度是影响水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液态水,若温度低于0度以下,可能会产生凝华现象,直接凝结成固态水俗称冰。
3.(2022六上·麻城期末)水在平常温度下,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的现象叫做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的现象叫   。
【答案】蒸发;凝结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
【解析】【分析】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这叫水的蒸发。
4.(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二) )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在无人清扫的情况下也会变干,这是因为液态的水变成了   态的   。
【答案】气;水蒸气
【知识点】水的蒸发;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解答】水有固液气三个形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分析】形态变化和温度变化息息相关。
5.(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二)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这种现象叫   。
【答案】凝结
【知识点】凝结
【解析】【解答】由气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凝结。
【分析】掌握物态变化规律。
二、判断题
6.(2024六上·忠县期末)云和雾都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空气中。低空是雾,高空是云。(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离地面较近的是雾。题目说法正确。
7.(2023六上·洛阳期末)烧水时,锅上方冒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答案】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肉眼看不到,是水的气态形式。烧水时,锅上方冒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题目说法正确。
8.(2023六上·淅川月考)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气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滴。
9.(2023六上·红安期中)空气的流动加大水蒸发的速度。(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对流
【解析】【分析】水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水表面积越高蒸发越快,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水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越大,水分子越容易脱离液体而扩散到空中,蒸发越快。
10.(2023六上·南召期末)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没过多久就看到瓶外一层细密的小水珠。这是蒸发现象。(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考查凝结现象,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温度低,外面的空气的温度高,温度高的空气遇冷会发生凝结现象,形成一层小水珠,这属于凝结现象。
三、单选题
11.(2023六上·淅川月考)水蒸气的凝结是由于(  )
A.水蒸气的温度变低 B.水蒸气聚集得太多 C.水蒸气体积过大
【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水蒸气的凝结是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所以水蒸气的凝结是由于水蒸气的温度变低。
12.(2023六上·兴仁月考)熬汤时,我们会看到锅上方有很多白汽,这是因为(  )
A.汤内水分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B.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
C.空气湿度大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时,水从气态变成液态。熬汤时,我们会看到锅上方有很多白汽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13.(2023六上·红安期中)雾和云都是水蒸气(  )
A.遇冷 B.受热
【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高空中,形成了雾,在高空形成云。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雾和云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14.(2023六上·红安期中)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气是一种(  )现象?
A.蒸发 B.凝结 C.沸腾
【答案】B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烧开水时常看见的“白气”,此时的“白气”不是气,而是水蒸气液化的小液滴。
15.(2022六上·陕州期中)刚炒完菜的热铁锅放进水池,打开水管,锅内立刻冒出一片白气,这是由于(  )
A.水遇热蒸发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
C.水先遇热蒸发,然后遇冷凝结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刚完菜的热铁锅放进水池,打开水管,锅内立刻冒出一片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四、连线题
16.(2020三上·菏泽期中)把下面的物质和特点用“一”连起来。
是气体
水蒸气 是液体
看得见、摸得着
看不见、摸不着
水 没有固定体积
有固定体积
【答案】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是无色、透明、可流动、无味的液体,同时有体积没有形状。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没有固定体积。
五、综合题
17.(2024五下·定州期末)探究雨的形成。回忆你做过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及现象
提前将金属桶里的水冻成冰,再将金属桶外面套上塑料罩,悬挂在   上;往下面金属加热容器中倒入水;点燃酒精灯,给其加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塑料罩上开始出现   ,随之越来越大,从塑料罩上落下来。
(2)此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酒精灯模拟   ,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模拟的是   ,盛冰的金属桶模拟   。
【答案】(1)铁架台;小水滴
(2)太阳;地表水;冷空气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1)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探究雨的形成。实验过程及现象:提前将金属桶里的水冻成冰,再将金属桶外面套上塑料罩,悬挂在铁架台上;往下面金属加热容器中倒入水;点燃酒精灯,给其加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塑料罩上开始出现小水滴,随之越来越大,从塑料罩上落下来。
(2)年年降水年年降,“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这是因为水有三态变化,海洋、陆地上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水蒸气凝结、凝华形成小水滴、小冰晶,形成天空中的云,云被输送到陆地上空,聚集多了,气温下降,会形成降水。降到地面的雨水,通过河流、地下水流回海洋,构成水循环。此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酒精灯模拟太阳,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模拟的是地表水,盛冰的金属桶模拟冷空气。
六、简答题
18.(2021五上·郯城期中)“瑞雪兆丰年”是什么意思?
【答案】大雪覆盖在庄稼表面可以有保温效果,此外雪融化时吸收热量,使土壤温度降低,冻死害虫,所以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知识点】冰的融化;凝结
【解析】【分析】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只有在冬天才会下雪,而大雪覆盖在庄稼表面可以有保温效果,让庄稼可以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此外雪融化时吸收热量,使土壤温度降低,冻死害虫,避免了害虫迫害植物,所以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七、解答题
19.(2023三上·萧山期中)雪天的经历
冬季的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韩明同学看着窗外的雪非常兴奋。借着雪天,他看到了一些现象和做了一些尝试。请用你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释吧!
(1)韩明来到室外看雪景,鼻子和嘴巴里会呼出一些“白气”,这是____
A.水蒸气 B.空气 C.小水滴
(2)韩明滚了大雪团拿回家,放在玻璃盆里,开始观察起来:
①一段时间后,他很快发现部分雪开始   成水。
A.溶解 B.融化 C.凝结
②看着部分雪已变成水,他拿来温度计测量水温,你认为现在水温是   ℃。
③韩明在测量水温时,手应该拿温度计的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   。
④当雪都变成水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会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3)韩明把这些水倒入玻璃热水壶中进行加热,又开始仔细观察:
①随着加热,他发现水的液面上升了,这说明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会   。
②当水加热到   ℃开始沸腾;持续加热,水的温度   (填:上升、不变、下降)。
③随着持续加热,热水壶中的水慢慢变少了,这是因为水   了。
A.蒸发 B.蒸腾 C.泄漏
(4)爷爷拿来棉布,把室外的水管和水龙头包裹起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A.用棉布包裹看起来比较美观
B.防止水管因气温低而爆裂
C.为水管穿上“衣服”防止老化
(5)对于水、雪、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是三种不同的物质
B.雪是不同的物质
C.三者形态不同,但是物质本身不变
【答案】(1)C
(2)B;O;上端;持平;B
(3)变大;100;不变;A
(4)B
(5)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冰的融化;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冰是水的一种形态,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珠,这是凝结现象。冬天室外气温低,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凝结现象,鼻子和嘴巴里会呼出一些“白气”,这是小水滴。
(2)①把雪团拿到室内,一段时间后,很快发现部分雪开始融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
②看着部分雪已变成水,此时的状态是冰水混合物,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现在水温是0℃;
③使用温度计在测量水温时,手应该拿温度计的上端,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这样测量的结果才准确;
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当雪都变成水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会上升。
(3)①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加热,他发现水的液面上升了,这说明水在加执过程中体积会变大;
②当水加热到100开始沸腾,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这是水沸腾的温度特点;
③随着持续加热,热水壶中的水慢慢变少了,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去了,这是蒸发现象。
(4)水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会变大,冬天用棉布把室外的水管和水龙头包裹起来,最可能的原因是防止水管因气温低而爆裂。
(5)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对于水、雪、水蒸气,三者形态不同,但是物质本身不变。
八、实验探究题
20.(2024六下·雨湖期末)我学习了科学: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1)右图实验是在模拟实验探究   的形成。
(2)从铁盘掉下来的小水滴相当于自然界里的   ;实验中看到的“白气”相当于自然界的   ;酒精灯相当于自然界里的   。
(3)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发现,烧杯里面的水受热变成   ,飞散到空气中。   在空中遇到装有冰的铁盘受   .   凝结成   。大自然中云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当低空温度在 0℃以上时就形成了   ,当低空温度在0℃以下时就形成了   。
【答案】(1)雨
(2)雨;小水珠;太阳
(3)水蒸气;水蒸气;受冷;水蒸气;小水滴;雨;雪
【知识点】凝结;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
(1)右图实验是在模拟实验探究雨的形成。
(2)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所以水蒸气在空中一遇到瓷盘受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落下来;瓷盘上掉下来的小水滴相当于自然界里的雨;雨就是当空中的水蒸气预冷凝结成小水滴落下来的;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实验中看到的“白气”相当于自然界里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酒精灯相当于自然界里的太阳,给予了水三态变化的必备条件温度。
(3)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发现,烧杯里面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水蒸气在空中遇到装有冰的铁盘受冷,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大自然中云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当低空温度在 0℃以上时就形成了雨,当低空温度在0℃以下时就形成了雪。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