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3《霜和露》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3《霜和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03 13:32:01

文档简介

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3《霜和露》
一、单选题
1.(2024六上·忠县期末)(  )不属于固体状态的水。
A.白气 B.冰糕 C.雪
【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珠,不属于固体状态的水。故选A。
2.(2022六上·淅川期中)雨的形成不需要的条件是(  )
A.有大量水蒸气 B.水蒸气遇冷 C.对水蒸气加热
【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根据雨的形成的认识,需要的条件是由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不需要的条件是对水蒸气加热。
3.(2023六上·湘潭期末)自然界里,水蒸气上升遇冷后凝成的很多小水滴浮在高空中,形成了(  )。
A.露 B.雾 C.霜 D.云
【答案】D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根据对水的循环的认识,从地面到高空,气温逐渐降低,上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者小冰晶,漂浮在高空,这就是云。
4.(2023六上·湘潭期末)下面关于雪在形成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雪是液态水的一种形式
B.当高空温度很低时(0℃以下),云层中的水汽直接凝成小冰晶及小雪花
C.当云层中的雪花增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当高空中的水滴或者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一般低空气温在0℃以下时,降落的就是雪。气温在0℃以上,降落的就是雨。雪是一种固体。
5.(2023六上·洛阳期末)(  )是影响水的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
A.风 B.温度 C.液面面积
【答案】B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之间有时还可以相互转化,如水,常温下为液态,温度升高可变成气态,温度降低可变成固态。故选B。
二、多选题
6.(2020六上·荆门期末)关于物体的“三态”变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4℃时可以结冰
B.冰和霜都是固态的水
C.水只有烧开时才会变成水蒸气
D.铁是固态的,但高温时可以变成液态
【答案】B,D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一般情况下,物质都有三态,如水的三态为冰、水、水蒸气,分别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三态变化主要是分子间距发生变化。
三、判断题
7.(2023六上·湘潭期末)自然界里的水蒸发、降水、流动,这三者是相互没有关系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蒸发、降水、流动是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和表现形式,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8.(2023六上·洛阳期末)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雪。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雪的形成需要的温度比雨低,雨和雪是由云层托不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题目说法错误。
9.(2023六上·盘州月考)生活中,形成云的水蒸气全部来自海洋、湖泊以及河流中的水。(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水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引起水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云是水蒸气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高空,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海洋水的蒸发,除此之外还有湖泊水的蒸发、江河水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
10.(2023六上·淅川月考)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植被表面;雪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题目说法正确。
11.(2023六上·淅川月考)过大的风速和强烈的扰动不利于雾的形成。(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过大的风速和强烈的扰动会吹散小水滴或小冰晶,不利于雾的形成。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四、填空题
12.(2022六上·淅川期中)地球上的水在   、   及   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多变的天气现象。
【答案】陆地;海洋;大气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地球表面才会发生沧桑巨变,万物才会生机盎然。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多变的天气现象。
13.(2023六上·盘州月考)当空中的水滴或者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一般低空气温在0℃以上时,降落的就是   ;地面温度在0℃以下时,降落的就是   。(选“雪”或“雨”)
【答案】雨;雪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如果低空气温低于0℃以下,降落的是雪。
14.(2023六上·淅川月考)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   或   ,他们在云里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温度高于0℃时)。当   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形成   。
【答案】小水滴;小冰晶;水滴;云
【知识点】天气现象;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可以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一个吸热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受冷也可以凝结呈液态的水;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叫作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他们在云里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温度高于0℃时)。当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形成雨。
15.(2023六上·红安期中)雾和云的形成是空气中的   遇冷变成   ,云就是   中的雾。
【答案】水蒸气;小水滴;高空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露,在高空的是云。云其实就是高空中不接触地面的雾。
16.(2022六上·淅川期中) 探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许多天气现象都和水有关系,请结合第二单元的模拟实验现象完成下面的示意图。
【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地上的水被太阳照射后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到了高空,温度降低,水蒸气便凝聚成了小水滴或小冰晶,然后又与大气中的尘埃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云,这些水最终又以雨、雪、雹等形式由空中降落到地上,形成降水。
五、实验探究题
17.(2024六上·建安期末)霜的形成模拟实验
猜想假设: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特别冷的物体时,物体表面可能出现霜。
实验材料:易拉罐、湿毛巾、冰、食盐、温度计等实验步骤:
①易拉罐里放一些碎冰,再倒入一些食盐。
②用温度计测量易拉罐内实时温度并记录。
③把易拉罐放在潮湿的毛巾上5分钟后,观察易拉罐的外壁发现有许多小冰晶出现。
请你填空:
(1)潮湿的毛巾的作用是   。
(2)碎冰中倒入食盐,是为了使易拉罐中温度____。(填序号)
A.升高 B.不变 C.降至更低
(3)霜是水蒸气在____,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填序号)
A.0℃以上 B.0℃以下 C.0℃
(4)如果将易拉罐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易拉罐外壁又会出现的现象是   。
【答案】(1)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
(2)C
(3)B
(4)小冰晶变成了小水珠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态变化,冰、水、水蒸气就是水的三态。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物体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1)实验中先在易拉罐中放入碎冰,在罐下垫一块湿毛巾,然后将冷水倒入碎冰中,并测量冰水的温度,在罐下垫一块湿毛巾,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从而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2)碎冰中倒入食盐并用温度计测量冰水的温度,发现冰水的温度更低。这是因为盐水的凝固点低于0℃,所以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3)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
(4)加入盐的冰水温度低于0℃,一会儿再观察易拉罐外壁,发现易拉罐外壁出现小冰晶。将易拉罐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罐壁上的小冰晶变成了小水珠,说明小冰晶是水的固体形式。
18.(2024六上·沁阳期末)有一天,究究打开冰箱取东西时发现冰箱冷冻室内结了厚厚的霜,于是就想知道冰箱里的霜是怎样形成的,请你和他一起研究吧。
(1)究究猜想冰箱里结霜可能和水蒸气有关,就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冰箱结霜是正常现象。因为空气中有   ,冰箱门关闭后   会凝结   ,然后再结成   。每次打开冰箱门都会有新的   进入冰箱,这样霜就会越结越厚。
(2)冰箱里结了厚厚的霜,不仅占用冷冻室的空间,还会增加冰箱的耗电量。关于如何减少冰箱结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案】(1)水蒸气;水蒸气;水;霜;水蒸气
(2)①尽量减少冰箱开门次数和开门时间;②冰箱门一定要关严,防止漏气;③冷藏室放置食品要留有一定的空隙,尽量不要靠近冷藏室后壁,放置水分多的食品前最好用保鲜膜将其密封;④当冰箱内排水口被堵住时,要及时进行疏通;等等。(表述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冰箱门关闭后水蒸气会凝结水,然后再结成霜。每次打开冰箱门都会有新的水蒸气进入冰箱,这样霜就会越结越厚。
(2)在实际生活中冰箱结霜倘若不及时清理,不仅会占用冷冻室空间、耗电,而且还会滋生很多细菌有损身体健康。减少冰箱结霜,我们可以:1.调整冰箱温度:冰箱结霜严重的一个常见原因是温度设置不当。您可以通过调整冰箱的温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冰箱的冷藏室温度应设置为3-4℃,冷冻室温度应设置为-18℃左右。2.定期清理冰箱:定期清理冰箱可以减少结霜问题。您可以用温水和软布清洁冰箱内部,然后用干布擦干。在清洁过程中,检查冰箱密封条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3.保持冰箱门紧闭:保持冰箱门紧闭可以减少外界空气进入冰箱,降低结霜的可能性。在放置食物时,确保冰箱门完全关闭,避免过多的空气进入冰箱。4.使用冰箱除霜剂:冰箱除霜剂是一种专门用于清除冰箱结霜的产品。您可以在冰箱内喷涂除霜剂,等待一段时间,然后轻轻刮去结霜。使用除霜剂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皮肤和眼睛。5.减少开门次数和时间:频繁开关冰箱门会导致冰箱内部温度波动,增加结霜的可能性。尽量减少开关冰箱门的次数和时间,以保持冰箱内部的温度稳定。
6.合理摆放食物:合理摆放食物可以减少结霜。在放置食物时,尽量将食物放在冰箱的深处,远离冰箱壁,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与冰箱壁的接触,降低结霜的可能性。
19.(2023六上·广水期中)“露和霜的形成”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2个金属罐、冰、盐、温度计
实验过程及现象:
(1)在一个金属罐内装些冰,用温度计测量金属罐内的温度为1℃,过一会金属罐的外壁上有   产生。
(2)在一个金属罐内装一些冰,再撒适量的盐与冰混合,用温度计测量金属罐内的温度为-12℃,过一会金属罐的外壁上有   产生。
实验结论:露的形成,   遇冷   以上形成   。
霜的形成:   遇冷   以下形成   。
【答案】(1)水珠
(2)小冰晶;水蒸气;凝结(0℃);小水珠;水蒸气;凝华(0℃);小冰晶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能利用金属罐、冰盐和温度计来模拟霜和露的形成。在一个金属罐内装上冰,再用温度计测量金属罐内的温度为1℃,过一会儿,金属罐的外壁上会有小水珠产生,是因为在0℃以上的情况下,水蒸汽遇冷凝结成了小水珠。在另一个金属罐内装一些冰,再撒适量的盐与冰混合,使冰的温度下降,这时用温度计的测量金属关内的温度为-12℃,过了一会儿,金属罐的外壁上会有小冰晶产生,这是因为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下,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了小冰晶,这就是霜和露形成的原因。
六、连线题
20.(2023六上·正阳期末)请你给下列自然现象找到合理的解释,并用线连接起来。
冰 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霜 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从空中掉落下来
雨 水在0℃以下凝固而成
雪 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成的冰晶从空中掉落下来
【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冰是水在0℃以下凝固而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0℃以下)凝华成的冰晶,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从空中掉落下来;雪是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成的冰晶从空中掉落下来。
1 / 1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3《霜和露》
一、单选题
1.(2024六上·忠县期末)(  )不属于固体状态的水。
A.白气 B.冰糕 C.雪
2.(2022六上·淅川期中)雨的形成不需要的条件是(  )
A.有大量水蒸气 B.水蒸气遇冷 C.对水蒸气加热
3.(2023六上·湘潭期末)自然界里,水蒸气上升遇冷后凝成的很多小水滴浮在高空中,形成了(  )。
A.露 B.雾 C.霜 D.云
4.(2023六上·湘潭期末)下面关于雪在形成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雪是液态水的一种形式
B.当高空温度很低时(0℃以下),云层中的水汽直接凝成小冰晶及小雪花
C.当云层中的雪花增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
5.(2023六上·洛阳期末)(  )是影响水的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
A.风 B.温度 C.液面面积
二、多选题
6.(2020六上·荆门期末)关于物体的“三态”变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4℃时可以结冰
B.冰和霜都是固态的水
C.水只有烧开时才会变成水蒸气
D.铁是固态的,但高温时可以变成液态
三、判断题
7.(2023六上·湘潭期末)自然界里的水蒸发、降水、流动,这三者是相互没有关系的。(  )
8.(2023六上·洛阳期末)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雪。
9.(2023六上·盘州月考)生活中,形成云的水蒸气全部来自海洋、湖泊以及河流中的水。(  )
10.(2023六上·淅川月考)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
11.(2023六上·淅川月考)过大的风速和强烈的扰动不利于雾的形成。(  )
四、填空题
12.(2022六上·淅川期中)地球上的水在   、   及   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多变的天气现象。
13.(2023六上·盘州月考)当空中的水滴或者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一般低空气温在0℃以上时,降落的就是   ;地面温度在0℃以下时,降落的就是   。(选“雪”或“雨”)
14.(2023六上·淅川月考)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   或   ,他们在云里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温度高于0℃时)。当   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形成   。
15.(2023六上·红安期中)雾和云的形成是空气中的   遇冷变成   ,云就是   中的雾。
16.(2022六上·淅川期中) 探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许多天气现象都和水有关系,请结合第二单元的模拟实验现象完成下面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
17.(2024六上·建安期末)霜的形成模拟实验
猜想假设: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特别冷的物体时,物体表面可能出现霜。
实验材料:易拉罐、湿毛巾、冰、食盐、温度计等实验步骤:
①易拉罐里放一些碎冰,再倒入一些食盐。
②用温度计测量易拉罐内实时温度并记录。
③把易拉罐放在潮湿的毛巾上5分钟后,观察易拉罐的外壁发现有许多小冰晶出现。
请你填空:
(1)潮湿的毛巾的作用是   。
(2)碎冰中倒入食盐,是为了使易拉罐中温度____。(填序号)
A.升高 B.不变 C.降至更低
(3)霜是水蒸气在____,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填序号)
A.0℃以上 B.0℃以下 C.0℃
(4)如果将易拉罐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易拉罐外壁又会出现的现象是   。
18.(2024六上·沁阳期末)有一天,究究打开冰箱取东西时发现冰箱冷冻室内结了厚厚的霜,于是就想知道冰箱里的霜是怎样形成的,请你和他一起研究吧。
(1)究究猜想冰箱里结霜可能和水蒸气有关,就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冰箱结霜是正常现象。因为空气中有   ,冰箱门关闭后   会凝结   ,然后再结成   。每次打开冰箱门都会有新的   进入冰箱,这样霜就会越结越厚。
(2)冰箱里结了厚厚的霜,不仅占用冷冻室的空间,还会增加冰箱的耗电量。关于如何减少冰箱结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19.(2023六上·广水期中)“露和霜的形成”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2个金属罐、冰、盐、温度计
实验过程及现象:
(1)在一个金属罐内装些冰,用温度计测量金属罐内的温度为1℃,过一会金属罐的外壁上有   产生。
(2)在一个金属罐内装一些冰,再撒适量的盐与冰混合,用温度计测量金属罐内的温度为-12℃,过一会金属罐的外壁上有   产生。
实验结论:露的形成,   遇冷   以上形成   。
霜的形成:   遇冷   以下形成   。
六、连线题
20.(2023六上·正阳期末)请你给下列自然现象找到合理的解释,并用线连接起来。
冰 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霜 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从空中掉落下来
雨 水在0℃以下凝固而成
雪 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成的冰晶从空中掉落下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珠,不属于固体状态的水。故选A。
2.【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根据雨的形成的认识,需要的条件是由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不需要的条件是对水蒸气加热。
3.【答案】D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根据对水的循环的认识,从地面到高空,气温逐渐降低,上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者小冰晶,漂浮在高空,这就是云。
4.【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当高空中的水滴或者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一般低空气温在0℃以下时,降落的就是雪。气温在0℃以上,降落的就是雨。雪是一种固体。
5.【答案】B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之间有时还可以相互转化,如水,常温下为液态,温度升高可变成气态,温度降低可变成固态。故选B。
6.【答案】B,D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一般情况下,物质都有三态,如水的三态为冰、水、水蒸气,分别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三态变化主要是分子间距发生变化。
7.【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蒸发、降水、流动是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和表现形式,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8.【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雪的形成需要的温度比雨低,雨和雪是由云层托不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题目说法错误。
9.【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水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引起水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云是水蒸气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高空,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海洋水的蒸发,除此之外还有湖泊水的蒸发、江河水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植被表面;雪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题目说法正确。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过大的风速和强烈的扰动会吹散小水滴或小冰晶,不利于雾的形成。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2.【答案】陆地;海洋;大气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地球表面才会发生沧桑巨变,万物才会生机盎然。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多变的天气现象。
13.【答案】雨;雪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如果低空气温低于0℃以下,降落的是雪。
14.【答案】小水滴;小冰晶;水滴;云
【知识点】天气现象;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可以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一个吸热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受冷也可以凝结呈液态的水;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叫作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他们在云里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温度高于0℃时)。当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形成雨。
15.【答案】水蒸气;小水滴;高空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露,在高空的是云。云其实就是高空中不接触地面的雾。
16.【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地上的水被太阳照射后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到了高空,温度降低,水蒸气便凝聚成了小水滴或小冰晶,然后又与大气中的尘埃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云,这些水最终又以雨、雪、雹等形式由空中降落到地上,形成降水。
17.【答案】(1)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
(2)C
(3)B
(4)小冰晶变成了小水珠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态变化,冰、水、水蒸气就是水的三态。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物体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1)实验中先在易拉罐中放入碎冰,在罐下垫一块湿毛巾,然后将冷水倒入碎冰中,并测量冰水的温度,在罐下垫一块湿毛巾,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从而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2)碎冰中倒入食盐并用温度计测量冰水的温度,发现冰水的温度更低。这是因为盐水的凝固点低于0℃,所以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3)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
(4)加入盐的冰水温度低于0℃,一会儿再观察易拉罐外壁,发现易拉罐外壁出现小冰晶。将易拉罐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罐壁上的小冰晶变成了小水珠,说明小冰晶是水的固体形式。
18.【答案】(1)水蒸气;水蒸气;水;霜;水蒸气
(2)①尽量减少冰箱开门次数和开门时间;②冰箱门一定要关严,防止漏气;③冷藏室放置食品要留有一定的空隙,尽量不要靠近冷藏室后壁,放置水分多的食品前最好用保鲜膜将其密封;④当冰箱内排水口被堵住时,要及时进行疏通;等等。(表述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冰箱门关闭后水蒸气会凝结水,然后再结成霜。每次打开冰箱门都会有新的水蒸气进入冰箱,这样霜就会越结越厚。
(2)在实际生活中冰箱结霜倘若不及时清理,不仅会占用冷冻室空间、耗电,而且还会滋生很多细菌有损身体健康。减少冰箱结霜,我们可以:1.调整冰箱温度:冰箱结霜严重的一个常见原因是温度设置不当。您可以通过调整冰箱的温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冰箱的冷藏室温度应设置为3-4℃,冷冻室温度应设置为-18℃左右。2.定期清理冰箱:定期清理冰箱可以减少结霜问题。您可以用温水和软布清洁冰箱内部,然后用干布擦干。在清洁过程中,检查冰箱密封条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3.保持冰箱门紧闭:保持冰箱门紧闭可以减少外界空气进入冰箱,降低结霜的可能性。在放置食物时,确保冰箱门完全关闭,避免过多的空气进入冰箱。4.使用冰箱除霜剂:冰箱除霜剂是一种专门用于清除冰箱结霜的产品。您可以在冰箱内喷涂除霜剂,等待一段时间,然后轻轻刮去结霜。使用除霜剂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皮肤和眼睛。5.减少开门次数和时间:频繁开关冰箱门会导致冰箱内部温度波动,增加结霜的可能性。尽量减少开关冰箱门的次数和时间,以保持冰箱内部的温度稳定。
6.合理摆放食物:合理摆放食物可以减少结霜。在放置食物时,尽量将食物放在冰箱的深处,远离冰箱壁,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与冰箱壁的接触,降低结霜的可能性。
19.【答案】(1)水珠
(2)小冰晶;水蒸气;凝结(0℃);小水珠;水蒸气;凝华(0℃);小冰晶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能利用金属罐、冰盐和温度计来模拟霜和露的形成。在一个金属罐内装上冰,再用温度计测量金属罐内的温度为1℃,过一会儿,金属罐的外壁上会有小水珠产生,是因为在0℃以上的情况下,水蒸汽遇冷凝结成了小水珠。在另一个金属罐内装一些冰,再撒适量的盐与冰混合,使冰的温度下降,这时用温度计的测量金属关内的温度为-12℃,过了一会儿,金属罐的外壁上会有小冰晶产生,这是因为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下,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了小冰晶,这就是霜和露形成的原因。
20.【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冰是水在0℃以下凝固而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0℃以下)凝华成的冰晶,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从空中掉落下来;雪是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成的冰晶从空中掉落下来。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