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离骚(节选)》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离骚(节选)》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8 17:1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屈 原















寿










屈 原 其 人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
屈 原 其 人
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 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 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捱, 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 原 作 品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
(11篇)、《九章》(9篇)、《招魂》 ,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
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
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
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
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
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
的决心。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屈
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屈 原 作 品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
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
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 开创了文人为诗的时代
· 开创了全新的诗体:骚体
· 开创了重幻想的浪漫主义诗风
· 忧国忧民的理想主义精神
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楚辞”与《楚辞》
“楚辞”(骚体诗):是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诗体。(“……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
《楚辞》: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西汉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而成集。
句子长短不一;
形式灵活;
多用语气词“兮”。
《离骚》内容
· 追忆往事,叙写现实;
· 探求未来,驰骋想象;
· 回到现实,以死殉志。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
一般是三、四个节拍, 随文切分。
例: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离骚》朗读
课文节选的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这部分也是作者最集中表白自己的心志,感情表达最直接、强烈的段落。
整体感知
文本解读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文本解读
1.作者在《离骚》的开篇都突出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高贵的出身,是楚王同姓之臣,与楚王是同根,楚国是我的祖国,爱国是我的本分,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意在标明降生在这一时刻,“生的伟大”,像是负有上苍的使命来到人世,天降大任于斯人。
③被赐以美好的名字——无论从哪方面讲,他都应该成就一番大业,都应该是楚国政治舞台上极其重要的人物。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文本解读
2.第2段讲了什么内容?
文本解读
与先天的“内美”相对的,是后天的“修能”。无论是佩带香草,还是朝取木兰,夕宿葬,都是一种隐喻,是诗人志趣高洁的表征。这种洁身自好的追求,随着春秋代序、岁月流逝而更加迫切。美人迟暮,如同草木零落,虽有雄心壮志,何以施展 因此,诗人决心趁年岁未老,为国家除污去秽,改变法度。驾驭骏马,“导夫先路”,这是何等的豪迈与自信!
文本解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3.找出第三段中表现作者心理状态的词语,并分析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
怨:灵修不察民心,众女嫉余蛾眉,谓余善淫
(怀王不体察民心、许多小人嫉妒我的高尚德行,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
(百姓的生活艰难、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哀:民生多艰,朝谇而夕替


文本解读
4.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靰羁兮”,可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 ?
1.君王“不察”(“灵俢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2.小人投机。(“众女”“遥诼”“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反映楚国政治黑暗、君王昏聩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环境里,诗人或许只能遭遇不幸,这是诗人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哀。
3.自己不愿同流合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
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5.朗读第四段,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词,并分析原因。
悔:相道之不察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

文本解读
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那么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从外在形象、内在品质两个方面来把握。
人物形象
哪些诗句表现屈原的外在美?
——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唯美高洁
香草
比兴
德行高尚
内在品质
至美至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死直,固前圣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进不入以离尤,退修初服:
上下求索,不改初衷
民生各有所乐,余独好修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忠贞不移,至死不变
《诗经》
——温和蕴藉
《离骚》
——恢弘瑰丽
所谓“浪漫”一派
浪漫的语言
1.讲究文采,喜爱铺陈,华美艳丽的辞藻使得诗歌色彩秾丽炫目。
2.句式长短参差,自由灵活。
3.“兮”字助势,使得诗句宛转纡徐,富于抒彩。
浪漫的手法
1.比兴手法,引类譬喻:
对比忠奸、美丑、善恶,且构成完整的系统,连缀成一个华美的深远的整体境界。
2.驰骋想象,铺陈描叙:
连缀历史、传说、神话,构筑出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
浪漫的精神
——义无反顾的理想主义精神
寒菊
(郑思肖 南宋末)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