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学案:物态变化(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学案:物态变化(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1-07 16:4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二) 物态变化
知识梳理:
一、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
2.测量温度的仪器叫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
3.温度计上的标度采用 温标,标度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为100℃,人的正常体温为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⑴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 和 ;
⑵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 ;
⑶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 ;
⑷读数时,视线要 。
二、在下列空中填写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并标明吸热或放热。
( )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
2、蒸发和沸腾的不同点有: 、 、
。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有: 。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
4、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 、② 。
5、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和 。
四、熔化和凝固
1、晶体熔化时,需要 ,温度 ;非晶体熔化时,需要 ,温度 。
2、晶体凝固时,需要 ,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需要 ,温度 。
3、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 、② 。
五、升华和凝华
1、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这是由于钨丝经过了先________后_________的过程。
2、利用干冰的 ,可以起制冷作用。
六、(填写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冰山上的积雪 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积雪 后变成水,流入江河;湖海、植物中的水通过 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有的升入高空,在高空中遇冷时,有的 成小水滴,有的 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 成小冰晶。像这种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的过程总是伴随着 的转移。
一、选择题
1. 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后”在55℃ ( )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 右图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3. 海水淡化可有效解决人类的用水问题.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出来,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淡水.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和凝固 B.汽化和凝华 C.汽化和液化 D.升华和凝华
4. 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 )
A.凝固点高 B.凝固点低 C.沸点高 D.沸点低
5.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6.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水的质量相同,大试管在水中的深度也相同,用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好处是( )
A.缓慢加热 B.均匀受热 C.增大受热面积 D.缩短实验时间
7.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A.37.0℃ B.37.5℃ C.38.0℃ D.38.5℃
8.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
D.c到d是熔化过程
9.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10.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A.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B.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C.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D.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11.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马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属于晶体 
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沥青被烤化后其内能减小
12.2015年5月8日,河北、北京、内蒙古等地局部地区出现罕见的五月飘雪景象。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
A.凝固现象且吸热 B.凝固现象且放热
C.凝华现象且放热 D.凝华现象且吸热
13.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14.如图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装置图,该实验中没有使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   )
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放出热
B.冰的熔点比实验时的气温低许多,冰从周围空气吸热
C.一部分冰升华放热使其余的冰熔化
D.冰可以在任意温度下熔化
15.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16.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17. 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18.某同学在实验课上做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实验时,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如图1所示;稍后发现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下降时遇热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B.水蒸气上升时遇冷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水蒸气上升时遇冷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D.水蒸气下降时遇热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二、填空题
1.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   ,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   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2.2014年11月,溧阳某钢铁厂液氧塔发生泄漏.消防队员赶赴现场,发现泄漏点周围雪花飘飘.雪花的形成是__________(物态变化名)过程,需______(吸/放)热.消防队员用湿棉布捂在泄漏口,借助水的_______________(物态变化名)止住泄漏.
3.日光灯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_________,后_________(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者“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3410℃,则它的凝固点为_________℃。
4.“神舟”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摩擦,为避免飞船因高温而损坏,其外壳涂有的烧蚀材料在升温后,可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并 大量的热。
5.压力锅易将食物煮熟的原因是通过增大锅内气压使水的沸点 。
6.冬天下雪后,常在桥面上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 ;在锅中隔水蒸菜,打开锅盖时,看见锅中的水在沸腾,但浮在水上的碗中的水没有沸腾,这是因为 。
7.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 (填一种物态变化)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 (填一种物态变化)成为气体, 热量,使水蒸气遇冷 成水滴或 成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8.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
9.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是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 。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 (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10.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1. 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此过程
三、解答题
1.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小明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 (选填“偏高”、“偏低”或“没问题”)。
(2)图乙是小红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
(3)小明、小红两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没有有达到100℃ 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 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 ________(“由大变小”、“由小变大”),气泡内放出的 在烧杯内壁形成小水珠,观察最右边图中烧杯内壁a、b两处,可以发现 处出现的水珠较多,这是因为 。
(5)另一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即可)
(6)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
(7)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序号).
①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②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8)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水温上升到 80℃时.每隔0.5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 , 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
(10)小明、小华与小红在同一小组做实验,小明与小华分工合作,小明计时,小华读出温度并记录数据,而小红独自计时,读取温度并记录数据.他们同时按下秒表且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小红每次读数都比小华迟6s.在同一坐标标系中,将小红和小华所测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发现,小红的图像在小华的 (左/右)边.★
2.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 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l)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 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 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 态.
(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能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在B点时的能量.
3.王鹏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实验数据描出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_____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试管中的萘均匀受热,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实验中要始终注意观察萘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变化。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_____ .
(3)分析图象乙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如图的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哪个实验小组的方案好?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某一个实验小组的测量数据:
t/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温度/℃
63
68
73
77
80
80
80
80
83
87
92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上面的坐标中绘出“温度-时间”的图象
(3)根据所绘制的图象判断此固体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晶体,其理由是__________;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状态,该物质的熔化过程共持续__________min.
(5)通过探究可得出此类固体熔化时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盛有碎冰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7)试管中的冰完全溶化后,若持续加热,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 _ 。
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30% B.40% C.60% D.90%
(3)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
6. 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17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⑴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保温杯的品牌 B.水冷却的时间 C.水的温度
⑵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
⑶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小时的室温: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