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03 13:37:19

文档简介

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一、填空题
1.(2024五上·常德期末) 雨和雪来自   中的小水滴和或冰晶,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   ,如果降落下来的是小冰晶,就是   。
【答案】云;雨;雪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雾是水蒸气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露是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雪的形成需要的温度比雨低,雨和雪是由云层托不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雨和雪来自云中的小水滴和或冰晶,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雨,如果降落下来的是小冰晶,就是雪。
2.(2024五下·定州期末)地球上的水在   、海洋及   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多变的天气现象。
【答案】陆地;大气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地球表面才会发生沧桑巨变,万物才会生机盎然。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循环,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3.(2024五下·巨鹿期中)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   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   ;有的汇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   。
【答案】雾;地下水;海洋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它无处不在,通过蒸发、冷凝、降水等方式连续不断地循环。在水循环中,水从海洋到陆地,又从陆地回到海洋里。根据对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雾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会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4.(2024二下·巴州期中)河水从   向西,从上向   流。
【答案】东;下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地势高低影响河流的流向,水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水由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故答案为:东 下
5.(2024五下·威县期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   ;有的汇聚成江河,流入海洋。水在陆地、   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答案】地下水;海洋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它无处不在,通过蒸发、冷凝、降水等方式连续不断地循环。在水循环中,水从海洋到陆地,又从陆地回到海洋里。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雾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会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6.(2022六上·六枝特期中)按要求写出水循环各部分的名称
⑴   ⑵   ⑶   ⑷   ⑸   
【答案】水汽输送;蒸腾;渗入;雨、雪、雹;蒸发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它无处不在,通过蒸发、冷凝、降水等方式连续不断地循环。在水循环中,水从海洋到陆地,又从陆地回到海洋里。
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其中(1)是水汽输送,(2)是植物蒸腾(3)是下渗,(4)是降水(5)是蒸发。
二、判断题
7.(2023六上·洛阳期末)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地球表面才会发生沧桑巨变,万物才会生机盎然。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循环,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题目说法正确。
8.(2023六上·兴仁月考)云、雾、雨等不同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所以云、雾、雨等不同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
9.(2023六上·盘州月考)海洋中的水一直在蒸发,不久的将来就会干枯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的指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不分昼夜的循环流转。海洋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或雪融化的水汇成小溪,就会流入海洋。水在自然界中是不断循环的,所以海洋里的水不会干枯。故题干说法错误。
10.(2022六上·陕州期中)雨、雪、雾、露、霜的形成都是水循环产生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自然界的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汽化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冰山上的积雪,是通过升华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的。水蒸气根据温度的不同,形成了雨、雪、雾、露、霜等形式的降水,这些的形成都是水循环产生的。
11.(2022六上·兴仁期中)自然界的水是循环往复的,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不是取之不尽的,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我国的淡水资源也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题目说法错误。
三、单选题
12.(2023六上·兴仁月考)关于雨和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形成雪的气温比形成雨的气温更低
B.雨和雪都是由空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成的,本质都是水
C.雪不是降水
【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A:形成雪的气温比形成雨的气温更低,正确;
B:雨和雪都是由空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成的,本质都是水,正确;
C:雪不是降水,错误;雪属于降水形式之一。
13.(2023六上·盘州月考)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水循环的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地表径流 B.蒸发 C.下渗
【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水污染
【解析】【分析】人类的生产生活主要集中于地表,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通过影响河流、湖泊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行为影响地表径流环境.南水北调通过改变地表的径流从而改变水的空间分布,它影响的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
14.(2023六上·盘州月考)下列水循环排序错误的是(  )。
A.地表水→云或雾→降水→地表水
B.云或雾→降水→地表水→云或雾
C.地表水→降水→云或雾→地表水
【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雾、云、雨、雪、露、霜等天气,海洋水经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过程,回到陆地上,又经过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回到大海中,水在海洋和陆地之间不断循环运动,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和补充,为我们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A符合题意。
15.(2023六上·淅川月考)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  )
A.江河湖泊 B.冰川 C.海洋
【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从天空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有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雹等,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附着水汽上升到高空,周围气温降低,空气中水汽易达到饱和状态,将多余的水汽在凝结核上凝结,就形成云降雨。
16.(2022六上·西峡期中)下列关于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
B.地面上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C.海洋中的水不是淡水,所以不会进入水循环。
【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海洋中的水虽然不是淡水,但是也会通过太阳蒸发进入水循环。所以此题选C。
四、多选题
17.(2021六上·京山期末)水有三种状态,下列现象中属于液态水的是(  )。
A.春天山间的白雾 B.夏天的冰雹
C.秋天早上花朵上的露珠 D.冬天早上草地上的霜
【答案】A,C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A、白雾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成的,A符合题意。
B、冰雹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一种原因是液态水因气温骤降而形成的。冰雹属于固态水,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态水,C符合题意。
D、霜是固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后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五、综合题
18.(2024六上·忠县期末)大自然中的水是怎样循环的
【答案】答:地球表面的水被太阳照射时会蒸发成为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形成云。云中的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小水滴以雨水、雪水、露水、霜、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形成地表水,地表水通过河流、湖泊等水体流入海洋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和海洋中的水又通过地下水流和海流等方式回到地表,形成河流、湖泊等地球表面的水,这个过程就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水被太阳照射时会蒸发成为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形成云。云中的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小水滴以雨水、雪水、露水、霜、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形成地表水,地表水通过河流、湖泊等水体流入海洋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和海洋中的水又通过地下水流和海流等方式回到地表,形成河流、湖泊等地球表面的水,这个过程就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六、简答题
19.(2023六上·正阳期末)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不断补充更新;改变了地表形态;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卷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作用。水循环过程中,还不断地进行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此外,水本身又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在和岩石、土壤的接触过程中不断溶解和带走其中的矿物质,从而促使了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总之,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
七、实验探究题
20.(2023六上·湘潭期末)探究水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右图,将仪器名称与装置中对应的仪器连线。
(2)这是探究雨的成因实验装置。在实验中发现:杯中的水不断受   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较   的圆盘底部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珠,小水珠不断变大,就会不断地滴下来。
(3)右图“水的循环”模拟实验。水盆中的热盐水模拟的是   ,盆中倒扣的空碗模拟的是   ,冰袋在塑料膜上造成的下垂锥模仿的是   ,碗蒂里的水溢出并流入水盆中模拟的是   。
【答案】(1)
(2)热;冷
(3)海洋;陆地;陆地上的水汇入海洋。;自然界里的水是循环的。(言之有理就可计分)。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雨的形成是地表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当水蒸气在天空中遇到冷空气时又形成水滴,洒落在地面上,水从液态变成气态,又变成了液态。
(1)图中装置从上到下分别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
(2)加热烧杯中的水直至沸腾,有大量的水蒸气上升,水蒸气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底部凝结成小水珠,这是水蒸气的凝结现象。在培养皿中加入冰块,是为了使温度降低,温差大,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变大,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掉下来。
(3)雨的形成是地表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当水蒸气在天空中遇到冷空气时又形成水滴,洒落在地面上,所以这个实验是模拟自然界中雨的形成。水盆中的热盐水模拟的是海洋,盆中倒扣的空碗模拟的是陆地,冰袋在塑料膜上造成的下垂锥模仿的是陆地上的水汇入海洋,碗蒂里的水溢出并流入水盆中模拟的是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1 / 1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2.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一、填空题
1.(2024五上·常德期末) 雨和雪来自   中的小水滴和或冰晶,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   ,如果降落下来的是小冰晶,就是   。
2.(2024五下·定州期末)地球上的水在   、海洋及   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多变的天气现象。
3.(2024五下·巨鹿期中)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   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   ;有的汇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   。
4.(2024二下·巴州期中)河水从   向西,从上向   流。
5.(2024五下·威县期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   ;有的汇聚成江河,流入海洋。水在陆地、   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6.(2022六上·六枝特期中)按要求写出水循环各部分的名称
⑴   ⑵   ⑶   ⑷   ⑸   
二、判断题
7.(2023六上·洛阳期末)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8.(2023六上·兴仁月考)云、雾、雨等不同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  )
9.(2023六上·盘州月考)海洋中的水一直在蒸发,不久的将来就会干枯了。(  )
10.(2022六上·陕州期中)雨、雪、雾、露、霜的形成都是水循环产生的。(  )
11.(2022六上·兴仁期中)自然界的水是循环往复的,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三、单选题
12.(2023六上·兴仁月考)关于雨和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形成雪的气温比形成雨的气温更低
B.雨和雪都是由空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成的,本质都是水
C.雪不是降水
13.(2023六上·盘州月考)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水循环的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地表径流 B.蒸发 C.下渗
14.(2023六上·盘州月考)下列水循环排序错误的是(  )。
A.地表水→云或雾→降水→地表水
B.云或雾→降水→地表水→云或雾
C.地表水→降水→云或雾→地表水
15.(2023六上·淅川月考)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  )
A.江河湖泊 B.冰川 C.海洋
16.(2022六上·西峡期中)下列关于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
B.地面上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C.海洋中的水不是淡水,所以不会进入水循环。
四、多选题
17.(2021六上·京山期末)水有三种状态,下列现象中属于液态水的是(  )。
A.春天山间的白雾 B.夏天的冰雹
C.秋天早上花朵上的露珠 D.冬天早上草地上的霜
五、综合题
18.(2024六上·忠县期末)大自然中的水是怎样循环的
六、简答题
19.(2023六上·正阳期末)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意义有哪些?
七、实验探究题
20.(2023六上·湘潭期末)探究水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右图,将仪器名称与装置中对应的仪器连线。
(2)这是探究雨的成因实验装置。在实验中发现:杯中的水不断受   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较   的圆盘底部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珠,小水珠不断变大,就会不断地滴下来。
(3)右图“水的循环”模拟实验。水盆中的热盐水模拟的是   ,盆中倒扣的空碗模拟的是   ,冰袋在塑料膜上造成的下垂锥模仿的是   ,碗蒂里的水溢出并流入水盆中模拟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云;雨;雪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雾是水蒸气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露是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雪的形成需要的温度比雨低,雨和雪是由云层托不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雨和雪来自云中的小水滴和或冰晶,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雨,如果降落下来的是小冰晶,就是雪。
2.【答案】陆地;大气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地球表面才会发生沧桑巨变,万物才会生机盎然。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循环,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3.【答案】雾;地下水;海洋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它无处不在,通过蒸发、冷凝、降水等方式连续不断地循环。在水循环中,水从海洋到陆地,又从陆地回到海洋里。根据对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雾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会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4.【答案】东;下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地势高低影响河流的流向,水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水由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故答案为:东 下
5.【答案】地下水;海洋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它无处不在,通过蒸发、冷凝、降水等方式连续不断地循环。在水循环中,水从海洋到陆地,又从陆地回到海洋里。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雾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会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6.【答案】水汽输送;蒸腾;渗入;雨、雪、雹;蒸发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它无处不在,通过蒸发、冷凝、降水等方式连续不断地循环。在水循环中,水从海洋到陆地,又从陆地回到海洋里。
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其中(1)是水汽输送,(2)是植物蒸腾(3)是下渗,(4)是降水(5)是蒸发。
7.【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地球表面才会发生沧桑巨变,万物才会生机盎然。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循环,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题目说法正确。
8.【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所以云、雾、雨等不同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
9.【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的指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不分昼夜的循环流转。海洋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或雪融化的水汇成小溪,就会流入海洋。水在自然界中是不断循环的,所以海洋里的水不会干枯。故题干说法错误。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自然界的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汽化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冰山上的积雪,是通过升华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的。水蒸气根据温度的不同,形成了雨、雪、雾、露、霜等形式的降水,这些的形成都是水循环产生的。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不是取之不尽的,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我国的淡水资源也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题目说法错误。
12.【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A:形成雪的气温比形成雨的气温更低,正确;
B:雨和雪都是由空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成的,本质都是水,正确;
C:雪不是降水,错误;雪属于降水形式之一。
13.【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水污染
【解析】【分析】人类的生产生活主要集中于地表,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通过影响河流、湖泊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行为影响地表径流环境.南水北调通过改变地表的径流从而改变水的空间分布,它影响的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
14.【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雾、云、雨、雪、露、霜等天气,海洋水经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过程,回到陆地上,又经过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回到大海中,水在海洋和陆地之间不断循环运动,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和补充,为我们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A符合题意。
15.【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从天空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有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雹等,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附着水汽上升到高空,周围气温降低,空气中水汽易达到饱和状态,将多余的水汽在凝结核上凝结,就形成云降雨。
16.【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海洋中的水虽然不是淡水,但是也会通过太阳蒸发进入水循环。所以此题选C。
17.【答案】A,C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A、白雾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成的,A符合题意。
B、冰雹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一种原因是液态水因气温骤降而形成的。冰雹属于固态水,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态水,C符合题意。
D、霜是固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后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8.【答案】答:地球表面的水被太阳照射时会蒸发成为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形成云。云中的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小水滴以雨水、雪水、露水、霜、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形成地表水,地表水通过河流、湖泊等水体流入海洋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和海洋中的水又通过地下水流和海流等方式回到地表,形成河流、湖泊等地球表面的水,这个过程就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水被太阳照射时会蒸发成为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形成云。云中的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小水滴以雨水、雪水、露水、霜、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形成地表水,地表水通过河流、湖泊等水体流入海洋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和海洋中的水又通过地下水流和海流等方式回到地表,形成河流、湖泊等地球表面的水,这个过程就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9.【答案】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不断补充更新;改变了地表形态;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卷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作用。水循环过程中,还不断地进行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此外,水本身又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在和岩石、土壤的接触过程中不断溶解和带走其中的矿物质,从而促使了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总之,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
20.【答案】(1)
(2)热;冷
(3)海洋;陆地;陆地上的水汇入海洋。;自然界里的水是循环的。(言之有理就可计分)。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雨的形成是地表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当水蒸气在天空中遇到冷空气时又形成水滴,洒落在地面上,水从液态变成气态,又变成了液态。
(1)图中装置从上到下分别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
(2)加热烧杯中的水直至沸腾,有大量的水蒸气上升,水蒸气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底部凝结成小水珠,这是水蒸气的凝结现象。在培养皿中加入冰块,是为了使温度降低,温差大,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变大,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掉下来。
(3)雨的形成是地表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当水蒸气在天空中遇到冷空气时又形成水滴,洒落在地面上,所以这个实验是模拟自然界中雨的形成。水盆中的热盐水模拟的是海洋,盆中倒扣的空碗模拟的是陆地,冰袋在塑料膜上造成的下垂锥模仿的是陆地上的水汇入海洋,碗蒂里的水溢出并流入水盆中模拟的是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