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3.5《浩瀚宇宙》
一、填空题
1.(2024六上·常德期末) 在繁星闪烁的夜空,有时会出现一个拖着长长“尾巴”的天体,那就是 。
2.(2022六上·千山期末)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 单位。
3.(2023六上·法库月考)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 发明的 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4.(2023六上·凤城期末)【杨利伟、万户、加加林】我国明朝的 是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进行飞天的人; 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5.(2023六上·安源期末)到目前为止,人类已有 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中国的探月计划是 工程。
二、判断题
6.(2024六上·沁阳期末)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把航天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 ( )
7.(2024六上·江宁期末)太阳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宇宙中唯一的能够自身发光的恒星。( )
8.(2024六上·江宁期末)观察行星必须借助望远镜才能观察到,肉眼无法观察到行星( )
9.(2023六上·尧都期末)射电望远镜不能接收到宇宙深空的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
10.(2023六上·丹江口期末)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太空没有氧气。
三、单选题
11.(2024六上·晋中期末)仔细阅读以下信息,你认为描述正确的是( )
A.嫦娥探月探测器实现了载人登上月球的目标
B.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C.地球与火星和木星相邻
12.(2024六上·武胜期末)下列不属于载人航天器的是( )。
A.空间站 B.载人飞船
C.航天飞机 D.玉兔2号月球车
13.(2024六上·武胜期末)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
A.万户 B.费俊龙 C.钱学森 D.杨利伟
14.(2024六上·武胜期末)“中国天眼”位于我国的贵州省,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度的( )。
A.光学望远镜 B.哈勃望远镜 C.射电望远镜 D.天文望远镜
15.(2023六上·尧都期末)( )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A.“天宫”1号 B.“东方红”1号 C.“嫦娥”1号
四、简答题
16.(2024六上·涟源期末)右图是中国空间站,如果你现在在空间站里,你想完成一项什么科学任务?
五、连线题
17.(2023六上·营口月考) 连一连
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进行飞天的人 伽利略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天宫1号
改良蒸汽机 瓦特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万户
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爱迪生
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东方红1号
六、综合题
18.(2023六上·离石月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火星直径约6794km,约为地球的53%,质量约为地球的11%。绕太阳公转周期为687天,火星是橘红色的荒漠化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火星表面也有大气层,但是要比地球大气稀薄,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昼夜温差大,在100℃左右。赤道附近,白天温度可以达到20℃,夜间会骤然降低到-80℃左右。火星两极的温度更低,最低可以达到-139℃.在太阳系中,火星的环境已经是最接近地球的了,在寻找地球以外生命的时候,人们对在火星上存在生命抱有最大希望。
“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于2021年5月15日 成功实现软着陆在火星表面。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1)天间一号属于( )
A.人造地球卫星 B.太空望远镜 C.太空探测器
(2)我国用来搭载航天器的航天工具是( )
A.运载火箭 B.航天飞机 C.航空母舰
(3)如图,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图中字母 代表的是火星。
七、解答题
19.(2020六上·西安期末)仰望天空,我们感叹宇宙的浩瀚,你是否畅想过外太空的奥秘,请设计一个航天器,结合太空特点,并用文字说明航天器的特点和功能。
八、实验探究题
20.(2023六上·法库月考)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对接成功,彰显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激励着我们追求科技创新和探索未知的精神!法库县某小学六三班的一个学习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高度的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1)问题: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的高度有关系吗
假设:
(2)实验结果:
橡皮筋拉伸 长度(厘米) “火箭”发射高度(米)
高度一 高度二 高度三 高度四
2 1.5 1.6 1.4 1.5
4 2.5 2.4 2.3 2.4
6 3.5 3.6 3.4 3.5
由表中数据可见,橡皮筋拉伸的长度越长,“火箭"发射的高度就越
橡皮筋拉伸时会产生 因此橡皮筋拉伸长度的长短代表
实验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彗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在繁星闪烁的夜空,有时会出现一个拖着长长“尾巴”的天体,那就是彗星。
2.【答案】长度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科学家用光年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一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光年"是天文学家用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的距离单位。
3.【答案】伽利略;杨利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捕捉天体信息的主要工具。从1609年伽利略制作第一台望远镜开始,望远镜就开始不断发展,从光学波段到全波段,从地面到空间,望远镜观测能力越来越强,可捕捉的天体信息也越来越多。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4.【答案】万户;加加林;杨利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改进而深化和拓展,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了艰辛。万户是明朝人,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没有实现人类的古老梦想。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 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进入了人造地球卫星轨道,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这标志着人类宇航时代开始了。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5.【答案】6;嫦娥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经历了如下阶段,想象阶段,初识阶段,近距离认识阶段,零距离认识阶段,实地认识阶段。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有6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中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已于2004年正式启动。
6.【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
7.【答案】错误
【知识点】星座;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 99.86%。它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恒星,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太阳是一颗恒星,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天空中发光的绝大多数都是恒星。
8.【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望远镜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其中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的天体有太阳、金星、月球、木星、流星、彗星;人造卫星、火星、水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小行星等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射电望远镜是可见光通过集中天体光学观测望远镜反对,电讯通过会聚观察天体设备的通用名称,射电望远镜能接收到宇宙深空的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地球引力。地球像个巨大的的磁铁,牢牢地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题干错误。
11.【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A:嫦娥探月探测器实现了载人登上月球的目标,错误;嫦娥探月探测器只是实现了月背着陆,并没有实现载人登上月球的目标;
B: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正确;
C:地球与火星和木星相邻,错误;地球与金星和火星相邻。
12.【答案】D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起,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多种航天器,它们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梦想,去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属于载人航天器。玉免2号月球车属于登陆器。
13.【答案】D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杨利伟。
14.【答案】C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简称FAST。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落成启用以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已发现数百颗脉冲星,其数量远远超过欧美。
15.【答案】A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神舟十号飞船是一颗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神舟"号系列宇宙飞船,东方红一号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首颗人造卫星,嫦娥1号是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
16.【答案】略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中国空间站作为一个国家级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未来可能会进行许多前沿的科学探索和实验。如地球观测和气候变化研究。
17.【答案】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明朝万户——陶成道是最早为飞天梦而献身的人,他是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进行飞天的人。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名字叫:东方红1号卫星。176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蒸汽机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开启了工业革命的浪潮。天宫一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世界上制作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18.【答案】(1)C
(2)A
(3)D
【知识点】太阳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1)由材料介绍可知,天问一号属于太空探测器。
(2)我国用来搭载航天器的航天工具是运载火箭。
(3)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字母D代表火星。
19.【答案】略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航天器的特点是小巧轻便,耗能较少。并且航空器具有设计奇特,具有科技高,设备全的特点,可以拍摄记录太空。
20.【答案】(1)假设可以是有关系,也可以是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的高度无关。
(2)高;弹力;能量大小;橡皮筋拉伸越长,代表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就越高。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探索宇宙;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火箭升空利用的是反冲力,不断消耗燃料加速,使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巨大的能量。
(1)假设:假设可以是有关系,也可以是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的高度无关。
(2)实验结果:橡皮筋拉伸越长,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橡皮筋拉伸越短,火箭发射高度越低。橡皮筋拉伸时会产生弹力,因此橡皮筋拉伸长度的长短代表能量的大小。
实验结论:橡皮筋拉伸越长,代表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就越高。
1 / 1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3.5《浩瀚宇宙》
一、填空题
1.(2024六上·常德期末) 在繁星闪烁的夜空,有时会出现一个拖着长长“尾巴”的天体,那就是 。
【答案】彗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在繁星闪烁的夜空,有时会出现一个拖着长长“尾巴”的天体,那就是彗星。
2.(2022六上·千山期末)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 单位。
【答案】长度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科学家用光年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一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光年"是天文学家用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的距离单位。
3.(2023六上·法库月考)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 发明的 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答案】伽利略;杨利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捕捉天体信息的主要工具。从1609年伽利略制作第一台望远镜开始,望远镜就开始不断发展,从光学波段到全波段,从地面到空间,望远镜观测能力越来越强,可捕捉的天体信息也越来越多。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4.(2023六上·凤城期末)【杨利伟、万户、加加林】我国明朝的 是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进行飞天的人; 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答案】万户;加加林;杨利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改进而深化和拓展,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了艰辛。万户是明朝人,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没有实现人类的古老梦想。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 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进入了人造地球卫星轨道,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这标志着人类宇航时代开始了。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5.(2023六上·安源期末)到目前为止,人类已有 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中国的探月计划是 工程。
【答案】6;嫦娥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经历了如下阶段,想象阶段,初识阶段,近距离认识阶段,零距离认识阶段,实地认识阶段。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有6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中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已于2004年正式启动。
二、判断题
6.(2024六上·沁阳期末)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把航天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
7.(2024六上·江宁期末)太阳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宇宙中唯一的能够自身发光的恒星。(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星座;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 99.86%。它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恒星,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太阳是一颗恒星,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天空中发光的绝大多数都是恒星。
8.(2024六上·江宁期末)观察行星必须借助望远镜才能观察到,肉眼无法观察到行星(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望远镜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其中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的天体有太阳、金星、月球、木星、流星、彗星;人造卫星、火星、水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小行星等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
9.(2023六上·尧都期末)射电望远镜不能接收到宇宙深空的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射电望远镜是可见光通过集中天体光学观测望远镜反对,电讯通过会聚观察天体设备的通用名称,射电望远镜能接收到宇宙深空的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10.(2023六上·丹江口期末)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太空没有氧气。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地球引力。地球像个巨大的的磁铁,牢牢地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题干错误。
三、单选题
11.(2024六上·晋中期末)仔细阅读以下信息,你认为描述正确的是( )
A.嫦娥探月探测器实现了载人登上月球的目标
B.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C.地球与火星和木星相邻
【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A:嫦娥探月探测器实现了载人登上月球的目标,错误;嫦娥探月探测器只是实现了月背着陆,并没有实现载人登上月球的目标;
B: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正确;
C:地球与火星和木星相邻,错误;地球与金星和火星相邻。
12.(2024六上·武胜期末)下列不属于载人航天器的是( )。
A.空间站 B.载人飞船
C.航天飞机 D.玉兔2号月球车
【答案】D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起,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多种航天器,它们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梦想,去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属于载人航天器。玉免2号月球车属于登陆器。
13.(2024六上·武胜期末)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
A.万户 B.费俊龙 C.钱学森 D.杨利伟
【答案】D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杨利伟。
14.(2024六上·武胜期末)“中国天眼”位于我国的贵州省,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度的( )。
A.光学望远镜 B.哈勃望远镜 C.射电望远镜 D.天文望远镜
【答案】C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简称FAST。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落成启用以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已发现数百颗脉冲星,其数量远远超过欧美。
15.(2023六上·尧都期末)( )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A.“天宫”1号 B.“东方红”1号 C.“嫦娥”1号
【答案】A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神舟十号飞船是一颗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神舟"号系列宇宙飞船,东方红一号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首颗人造卫星,嫦娥1号是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
四、简答题
16.(2024六上·涟源期末)右图是中国空间站,如果你现在在空间站里,你想完成一项什么科学任务?
【答案】略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中国空间站作为一个国家级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未来可能会进行许多前沿的科学探索和实验。如地球观测和气候变化研究。
五、连线题
17.(2023六上·营口月考) 连一连
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进行飞天的人 伽利略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天宫1号
改良蒸汽机 瓦特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万户
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爱迪生
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东方红1号
【答案】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明朝万户——陶成道是最早为飞天梦而献身的人,他是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进行飞天的人。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名字叫:东方红1号卫星。176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蒸汽机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开启了工业革命的浪潮。天宫一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世界上制作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六、综合题
18.(2023六上·离石月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火星直径约6794km,约为地球的53%,质量约为地球的11%。绕太阳公转周期为687天,火星是橘红色的荒漠化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火星表面也有大气层,但是要比地球大气稀薄,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昼夜温差大,在100℃左右。赤道附近,白天温度可以达到20℃,夜间会骤然降低到-80℃左右。火星两极的温度更低,最低可以达到-139℃.在太阳系中,火星的环境已经是最接近地球的了,在寻找地球以外生命的时候,人们对在火星上存在生命抱有最大希望。
“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于2021年5月15日 成功实现软着陆在火星表面。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1)天间一号属于( )
A.人造地球卫星 B.太空望远镜 C.太空探测器
(2)我国用来搭载航天器的航天工具是( )
A.运载火箭 B.航天飞机 C.航空母舰
(3)如图,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图中字母 代表的是火星。
【答案】(1)C
(2)A
(3)D
【知识点】太阳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1)由材料介绍可知,天问一号属于太空探测器。
(2)我国用来搭载航天器的航天工具是运载火箭。
(3)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字母D代表火星。
七、解答题
19.(2020六上·西安期末)仰望天空,我们感叹宇宙的浩瀚,你是否畅想过外太空的奥秘,请设计一个航天器,结合太空特点,并用文字说明航天器的特点和功能。
【答案】略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航天器的特点是小巧轻便,耗能较少。并且航空器具有设计奇特,具有科技高,设备全的特点,可以拍摄记录太空。
八、实验探究题
20.(2023六上·法库月考)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对接成功,彰显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激励着我们追求科技创新和探索未知的精神!法库县某小学六三班的一个学习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高度的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1)问题: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的高度有关系吗
假设:
(2)实验结果:
橡皮筋拉伸 长度(厘米) “火箭”发射高度(米)
高度一 高度二 高度三 高度四
2 1.5 1.6 1.4 1.5
4 2.5 2.4 2.3 2.4
6 3.5 3.6 3.4 3.5
由表中数据可见,橡皮筋拉伸的长度越长,“火箭"发射的高度就越
橡皮筋拉伸时会产生 因此橡皮筋拉伸长度的长短代表
实验结论:
【答案】(1)假设可以是有关系,也可以是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的高度无关。
(2)高;弹力;能量大小;橡皮筋拉伸越长,代表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就越高。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探索宇宙;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火箭升空利用的是反冲力,不断消耗燃料加速,使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巨大的能量。
(1)假设:假设可以是有关系,也可以是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的高度无关。
(2)实验结果:橡皮筋拉伸越长,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橡皮筋拉伸越短,火箭发射高度越低。橡皮筋拉伸时会产生弹力,因此橡皮筋拉伸长度的长短代表能量的大小。
实验结论:橡皮筋拉伸越长,代表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就越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