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外婆的澎湖湾
科目 音乐 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 选手编号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外婆的澎湖湾》是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课《可爱的家》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优美抒情,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歌曲为4/4拍,两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进一步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可以有感情的唱好本首歌曲,正确理解歌曲的情绪并准确的运用歌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过程与方法 多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和创作活动中。情感与价值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家的温馨和浓浓的亲情。
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的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在课堂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有感情的大胆的演唱歌曲,乐于参与到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活动当中。多数同学对本课的歌曲可以哼唱,有的同学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有一定的能力,但一些节奏不好掌握,因作为教学的难点来解决。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有: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谈话法。学生的学法有:学唱法、情景讨论法和实践创作。在组织教学中采用欣赏法,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对于本课的重点采用教授法,学生用学唱法来掌握重难点。通过以上的教学和学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的重点: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对家乡、对亲人的感情进行激发。难点是切分音和后十六分音符较好的掌握,同时可以在歌曲演唱过程中较好的体现出来。难点在学生的节奏练习,填唱歌词中进行解决,并且在最后的实践创作中以前奏的形式再次展现出来。 实践创作是本节课的亮点,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进行提高,也体现了出了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课本 多媒体 钢琴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组织阶段 老师弹唱《幸福拍手歌》,改编其中的歌词。 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来随音乐做动作。 让学生感受音乐所带给大家的快乐,为本节课做好铺垫。教学资源:钢琴
二、导入阶段 播放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提问:同学们知道澎湖湾在哪里吗?介绍澎湖湾的地理位置澎湖湾位于台湾海峡 ( http: / / www. / wiki / %E5%8F%B0%E6%B9%BE%E6%B5%B7%E5%B3%A1" \t "http: / / www. / wiki / _blank )中流,属于澎湖县 ( http: / / www. / wiki / %E6%BE%8E%E6%B9%96%E5%8E%BF" \t "http: / / www. / wiki / _blank ) 学生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对澎湖湾进行了解。 让学生听听关于家乡的歌曲,引出本课内容教学资源:多媒体引出本课歌曲。体现出学科的综合。教学资源:多媒体
三、感受阶段 组织学生初听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学生在聆听过程中,老师用板书图画引导学生本课歌曲的情绪。第一段为欢快的情绪。用海浪,海鸟,音符表现出来。第二段为抒情的情绪。可以用白云、沙滩来表现出来。提问:澎湖湾都有什么呢? 学生聆听歌曲通过欣赏歌曲和看老师的板书感受歌曲的情绪。学生聆听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教学资源:多媒体课本。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歌曲的情感,对家乡,对亲人,对童年的怀念。教学资源:电子琴课本
四、新授阶段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中有沙滩、阳光、外婆,还有一位好朋友在歌曲中,现在老师将他请出来。X X X 切分音X X X 后十六分音符组织学生练习切分音节奏和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加字练习X X X 咚 恰 恰X X X 咚 恰 恰老师用肢体动作表现出两条节奏反复练习 加入歌词唱一唱3 3 3 3 3 4 3 2 1 ▏坐在门前的 矮墙上 6 1 1 65 5 - ▏一遍 遍怀 想组织学生聆听歌曲第一段,在切分音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地方老师给提示。再次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组织学生聆听副歌部分,提醒学生对休止符的处理。休止符处可以拍手。感受歌曲抒情的情绪。组织学生小声在电子琴的伴奏下齐唱歌曲,提醒学生注意切分音和后十六音符节奏的准确。同时要让同学们注意唱歌曲时的吐字发音和情绪的把握。师生合作唱歌曲。老师唱前部分。全班齐唱歌曲。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完整的唱一遍歌曲。大家要注意唱歌曲时的情绪,节奏的准确和吐字的清楚。 学生对新学的节奏型进行反复练习。学生注意两条节奏的特点。学生用模仿法,要将节奏表现的轻快一些。学生先跟唱谱子,再加唱歌词。学生聆听歌曲,在切分音和后十六音符地方加深印象。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学生聆听。在休止符处拍手。同时感受歌曲抒情的情绪。学生有感情的齐唱歌曲。学生唱后半部分。学生要将抒情的情绪用歌声表现出来。全班同学有感情的齐唱歌曲。 节奏练习环节要组织学生多练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教学资源:多媒体再次练习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用欢快,轻松的肢体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教学资源:多媒体组织学生唱简谱和加唱歌词,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再次解决本课的难点。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找到两条节奏型,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同时对歌曲两部分的情绪有区别。教学资源:课本 电子琴解决休止符本首歌曲学生比较熟悉,不再采用教唱法。难点处老师和学生一起唱,再次解决重难点。 用歌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教学资源:电子琴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有可听性和变化性。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互动”。提高学生演唱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感受、体验、表现得到了重视,从而使学生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资源“电子琴、课本”学生在完整唱歌曲过程中,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也是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完成情况的反馈。
五、创作阶段 同学们,你们可以将自己对家乡的情感也在歌曲当中表现出来吗?我们在歌曲第二段中来进行创作。教师在学生展示完自己的作品后,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进行创作,展示。学生用切分节奏和后十六分音符节奏作为前奏。 这一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达到了积极参与,寓教于乐的效果。教学资源:课本 电子琴。对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一个展示,同时体现出师生合作。
六、小 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可爱、“家”的温暖,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了自己的家人、故乡,爱自己的家,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以《可爱的家》为背景音乐 学生们进行情感的 升华。学生在乐曲中中有结束本节课 对学生进行浓浓的亲情教育。体现出本节课的情感与价值。在轻快活泼的氛围中,学生学得快乐有效,并使音乐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散发着浓浓的“家”的气息。 教学资源: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