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1.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课件+视频(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1.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课件+视频(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1-07 18:48:10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化 学Chemistry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星城王牌节目——
快乐大本营液氮大炮神奇的变声气体
——氦气干冰蛋糕魔术世界是茶水还是墨水?
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现象?
试一试!你也可以做到这个实验!化学科目要求:
1、上课 认真听课 总结笔记
2、 作业 完成 更正
3、考试 认真对待 错题本(及时) 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实验操作
3、氧气的性质与制备
4、化合价的计算
5、钢与铁
6、CO与CO2
7、化学与环境
8、原子与分子 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
9、溶液
10、资源与能源
11、化学与生活
12、酸与碱
13、除杂
14、溶解度
15、制备O2与CO2
16、化学用语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
17、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8、实验操作填空
19、身边的化学
20、物质的相互转化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
化学实验
生活化学
环境化学
化学用语
化学计算化学来源于生活 化学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医药卫生、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化学、资源利用等都密切相关。一、化学的作用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增产2、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3、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直径6 mm的尼龙绳能吊起质量为2 t的汽车电解水制氢气、氧气2.理解:
研究对象:
研究层次:
研究内容:二、什么是化学?1.定义:
化学是一门从 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 、_ 以及 的自然科学。3.重要方法: 1、我国古代化学成就 2、近代化学的发展 3、未来化学发展三、化学的发展史原始时代“火”是人类与化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快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我国古代闻名于世的化学工艺有:造纸、制火药、烧瓷、冶铁等1.我国的古代化学成就2. 近代: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和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化学家们还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使人类原本无法观察到的粒子呈现在我们面前,并对其实现操作。3.现代化学的发展(1)新材料的研制 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经超过2000万种· · · · · ·
未来,绿色化学必将向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纳米铜纳米碳管模型 (2)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或实现原子利用率百分之百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化学研究对象化学的发展化学的作用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1、化学是一门研究 的 、 、 、 以及 的自然科学。
2、英国科学家 和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_____ _____等科学家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自我诊断检测3、1869年,__ _国化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绿色化学又称 ,绿色化学给化学家提出一项新的挑战,其核心就是要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世间的万物总是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共分为几类,如何区分他们呢?实验:边观察边记录实验一:水的沸腾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 上,如图所示。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至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表面皿移近试管口, 观察现象。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1)取少量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溶液。
(3)向其中一只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实验四: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1)将少量的石灰石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2)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在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的记录液态的水蓝色粉末状的胆矾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二氧化碳气体等产生沉淀产生气泡发 光 发 热 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注意:有的化学变化并没有明显的现象,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3.本质区别:
4.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状态、形状
发生改变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伴随化学变化有气体、沉淀产生、发光、放热等物质燃烧、腐蚀腐烂、食物变质、金属生锈、酸碱中和等物质三态转化、溶解、形变等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联系 1、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呢?
2、物质爆炸是物理还是化学变化?
3、物质发光是物理还是化学变化? 思考一下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雪的形成蜡烛的燃烧云的形成燃放烟花请指出下列诗词中的描述主要是物理还是化学变化?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5、玉不琢不成器
6、死灰复燃
7、百炼成钢 例题1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导电导热性、密度、硬度、 熔点、沸点等。(色、味、态、两性、两点、两度)举例: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水的沸点是100oC
酒精易挥发(有挥发性)
食盐易溶于水
铜能导电(有导电性 )2、化学性质:
通过 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受热易分解)、(能与…反应)等
举例:铁能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酒精可以燃烧
浓硫酸有腐蚀性
重要提示: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以、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木炭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于水 化 学变化组成结构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联系区别区别联 系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自我诊断检测题
1、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药爆炸 B、煤的燃烧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4、将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填入下列空格内。
(1)硫是淡黄色固体____ _     
(2)将少量硫粉放入燃烧匙中,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火焰加热,硫粉熔化__ __
(4)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___ _
(5)硫能燃烧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