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导入新课
美国 杰罗姆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理想而英勇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为了某种理想而卑贱地活着。
当一个忠实历史、秉笔直书的史学家不吝溢美之词热情洋溢地去追思、礼赞另一个为理想而九死不悔的政治家、文学家时,他们在内心深处一定是共情的。今天的课堂我们就走近这两位大写的人,去探寻他们灵魂深处的共情点,我们学习司马迁的《史记 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
学习目标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了解《史记》的相关知识和屈原的生平事迹。
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习本文记叙、议论相融合以凸显人物品格的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把握屈原的形象品质,理解司马迁为屈原立传的目的。
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忠正刚直的高尚品德。
文化传承与理解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学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史记》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之间共3000余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传”。它与班固的《汉书》、范晔、司马彪合著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深邃意蕴的叙事和生动鲜活的人物描写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史记》形成一种雄深雅健的风格。同时,司马迁忠实历史,秉笔直书,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情人物,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和传奇色彩。
西汉刘向:然自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唐代柳宗元: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南宋史学家郑樵:诸子百家,空言著书,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而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蓍人。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
明末清初点评家金圣叹把《史记》列入“六才子书”:“序赞九十多篇,隐忍以就功名,为史公一生之心。”在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
名家名评
梁启超: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叙事,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郭沫若: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
近代史学家翦伯赞: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现代作家、文学史家郑振铎:自司马迁以来,便视历史为时代的百科全书,所以司马迁的取材,范围极广,自政治以至经济,自战争以至学术,无不包括在内,其所网络的范围是极其广大的。所谓“文学史”也常常被网络在这个无所不包的“时代的百科全书”之中。
屈原履历表 姓名 屈原 性别 男 生卒年 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出生地 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 国别 战国时期楚国
历任职务 楚国左徒、三闾大夫 主要作品 《离骚》《九歌》《九章》 后世凭吊的主要作品 贾谊《吊屈原赋》、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报任安书》等 主要成就 政治 明君贤臣共兴楚国的“美政”理想:一、德政惠民,即民本思想;二、修明法度,即法制思想;三、举贤授能,即立国思想;四、主张合纵,即强国思想;五、革新朝政,即兴国思想。 文学 创立“楚辞”体(“骚体”),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在表现手法上将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屈原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有广博的见识和超强的记忆力,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是信任重用他。
“…者,…也”式判断句
广博的见识,超强的记忆力
图划,谋议
介状后
交际言辞
明达,通晓
安定;动荡
接待,礼遇
在内,对内
在外,对外
信任、重用
担任、做
应酬、答对
发出、颁布
官名,次于令尹。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表目的,来
娴熟,擅长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上官大夫和他地位相同,因为想要争得楚王对他的恩宠,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草拟国家的法令,屈原撰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把草稿强取为己有,屈原不同意。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朝列、班列
嫉妒
自夸、炫耀
草拟,制订
强取
zhǔ,撰写
于是
n→v,进谗言,诋毁
应允,同意
疏远
表原因
恩宠、宠幸
贤能、才能
国家重要法令
定稿
表承接
同义连用,说
表承接
自己的
n→状,在心里
想要
思考:1.这一部分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析“王甚任之”的表现和原因。
3.楚怀王为什么会“怒而疏屈平”?
——你千百年前的一腔热血,已化作历史的一把冷汗。……谁让你满怀抱负,浑身功夫,却赶上了一个有重病而无良药的时代。宫殿里,龙书案后,昏庸的半径怎能量得出民间黑暗的周长!(忠心谋国 & 不善、不屑谋身)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痛心
偏听
明察
v→n,进谗言、献谄媚者
品行奸邪不正者
端方正直者
见容,被容纳
“罹”,遭遇
忧患
深沉幽远
表修饰
使…受损害
adj→n,圣明君王
使…受蒙蔽
国家公器
侍奉
离间
处境困窘
“返”,追思
发语词
起始,本源
根本
劳累、苦痛、倦怠、疲困
呼唤,呐喊
忧伤、悲痛。dá
竭尽忠诚智慧
诚实不欺
表转折
表被动
表推测发语词,大概
从、由
诽谤、诋毁
生出、引发
道德端正,品行忠直
取独
取独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kù),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过度、无节制
乱礼失序
兼得、并存
n→状,往上…
讥刺,讽喻
阐明、弘扬
广大崇高
条理
mǐ,无
完全
“现”,显露
简约
含蓄隐晦
志趣高洁
品行端方正直
“旨”,意蕴
列举事物
ěr,近
称述
芬芳美好
自动自觉地
疏远
指各种污浊处境
n→状,像蝉那样
摆脱、脱身
尘世
被辱没湮埋
黑污的
jiào,清白状
“涅”,染黑
zǐ,污染
推崇、赞许
即使
表转折
像,表举例
称述、提及、述说
表转折
指作品
遨游、超脱
怨愤,发牢骚,fěi
喜好描写恋情
义理
屈平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说人坏话、奉承献媚的小人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的人损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朝廷容纳,所以忧愁深思,写了《离骚》。“离骚”也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处境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疲倦困苦时没有不呼天的;在疾病、疼痛、内心悲痛时没有不唤父母的。屈平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小人离间他和楚怀王,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屈平创作《离骚》大概是由怨愤引起的吧。《国风》喜好描写恋情而不过度,《小雅》怨愤发牢骚但不坏乱礼法。像《离骚》这类作品,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往远处说提到帝喾,往近处说提到齐桓,中古称述商汤周武,用它来讽刺当世的政事。他阐明道德修养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完全显露透彻的。他的文笔简约,他的言辞含蓄精深。他的志趣高洁,他的品行正直。他描述的是平常事物,但他的旨趣很宏大;列举的是近事,但表达的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他称述的事物是美好的。他的品行端正,所以至死也不被世俗容纳。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来超脱于尘埃之外,不为世俗的污垢所辱,他是一个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崇他的这种志趣,即使是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2.屈原忧愁幽思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创作《离骚》?
思考:1.细读本段内容,梳理段意,划分层次。
3.《离骚》这一作品和屈原的形象有怎样的关联?
推此志:可与日月争光。
4.司马迁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来写《离骚》?
内容
①《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表达了屈原崇高的理想和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志向远大,志趣高洁,也体现出他的高洁品格和决不与奸佞之人同流合污的操守,屈原的伟大形象在《离骚》中体现得光彩照人,感天动地。
与屈原后来蒙冤受屈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铺垫张本。
结构
②作者专用一段落来写《离骚》,用屈原自己的作品来塑造屈原的形象,这种“现身说法”使屈原的形象更真实,更丰满感人。正像作者写的那样,“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同情其处境!悲愤其遭遇!敬仰其人品!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gài),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已经
“黜”,被罢免
“纵”,合纵
感到忧患,担心
于是
“佯”,假装
离开
礼物
亲附
呈献,奉送
“贽”,见面礼
如果
憎恨
进献
表原因
听信、信任
断绝交情
派遣使者
v,到、往
接收、收受
欺骗
约定、协议
禀告
发动军队
迎击
攻破、打败
俘虏
全部
夺取、攻占
发动、调派
展开激战
偷袭
惊惧,害怕
从
撤退
终究
处境困窘
表转折
定后
屈平已经被免去官职,这之后秦国想攻打齐国,齐国跟楚国合纵相亲,秦惠王很担心,就让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用丰厚的礼物作为见面礼,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抗秦,楚国如果能同齐国断绝交往,秦愿意奉献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楚怀王因贪心而听信了张仪的话,就同齐国绝交了,派使者到秦国去接受商於六百里土地。张仪欺骗楚使说:“我与楚王约定只割让六里的地方,没有听说有六百里。”楚国的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国告诉怀王。怀王很气愤,就大规模出动军队讨伐秦国。秦国出兵迎击楚军,在丹水和淅水一带把楚军打得大败,杀八万人,俘虏楚国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地区。怀王跟着发动国家的全部军队,深入秦国境内进攻秦军,在蓝田展开了激战。魏国听了这个消息,乘机偷袭楚国,一直到达邓县一带,楚军惧怕,从秦国撤退回来。而齐国终究(一直)因为怨恨楚王而不救助楚国,楚国处境极为艰难。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mò)。
第二年
割还
议和,和谈
愿意
希望
表承接
抵得上
用、拿
表承接
趁机
n→v,送厚礼
当权
表递进
说假话、编造花言巧语
最终
听信
放走
还返,回来。“返”
劝谏
追上
共同、联合
进攻、讨伐
这。状语
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土地来同楚国讲和。楚王说:“不愿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心甘情愿了。”张仪听说了,就说:“用一个张仪可抵当汉中土地,臣请求前往到楚国。”到楚国后,张仪又趁机送厚礼给楚国当权的臣子靳尚,还让他在怀王的宠妃郑袖面前说假话。怀王最终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做官,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死楚国的大将唐眜。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通婚
会晤,会盟
这时秦昭王同楚国通婚,想同怀王会晤。怀王想去,屈平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轻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为什么要断绝与秦国的友好关系呢!”怀王最终赴秦。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阻断了他的后路,趁机扣留怀王来强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非常气愤,不答应。逃到赵国,赵国不收留。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后才弄回来葬在楚国。
不要
为什么
断绝
欢心,指友好关系
最终
埋伏
阻断
趁机
扣留
强求、勒索
答应
逃跑
“纳”,收留
到、往
最终
表承接
思考:1.第④-⑦段叙述了屈原被黜后楚国发生的哪些重大事件?
2、第④-⑦段,司马迁用较多笔墨铺写了楚国和怀王的命运,同时也穿插了对屈原的叙写,这有何用意
第④-⑦段涉及屈原的有两处:一是请怀王杀张仪,力主联齐抗秦,未果;二是忠直谏止怀王赴秦王会盟,怀王弗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继位
怪罪、责备
因为
用、拿
“返”
痛恨、愤恨
惦记、牵挂
希望
虽然
眷念、思念
完全
流俗,风气
思念/使…保全
使…振兴
回归
表递进
反复再三
表达意愿
终究
最终
悔悟、醒悟
无论
不贤、不才
寻求忠臣
选拔贤才
辅佐
接连出现
安定太平的
圣明的
历代
的原因
“现”
所认为的
表并列
帮助,wèi
表转折
表修饰
宾前
表转折
醒悟
取独
取独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被挫败、被削割
表转折
失去
被
表被动
因为
职分
察晓、明白
知人善任
祸患
死于他乡异国
终于
指使
adj→v,揭短,诋毁
向
放逐
表承接
楚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 那时候楚国人已经责怪子兰因为劝说怀王到秦国去却没有回来。屈平早已痛恨楚国现状,虽然被流放,仍眷念楚国,惦记怀王,时刻不忘希望返回朝廷,希望怀王能彻底醒悟,社会风气能完全改变。他思念国君,想振兴楚国,希望国君和社会重回正道的愿望,在《离骚》中多次表达。但是终究没有办法,所以不能回到朝廷,最终由此看出怀王终究没有悔悟。国君无论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谁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的,可是国破家亡的事情一件连着一件,而圣明的君主、清平的国家却多少世代也不出现的原因,便是人君所认为的忠臣并不真正忠诚,所认为的贤臣并不真正贤明啊。怀王因为不懂得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平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打败,土地被分割了,失掉了六郡,自身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不知人善任所招来的祸患啊。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痛恨他,非常愤怒,终于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的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很恼怒,就把他放逐了。
思考:1.⑧、⑨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⑧分析楚国军事、外交连连失败的原因。(终不悟、不知人——议论)
⑨子兰上官勾结为奸,顷襄王昏聩再怒迁。(记叙)
2.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屈原被疏后,楚国经历了哪些变故?
——屈原由怀王时的“见绌”到顷襄王时的“见迁”,政治生态越发困窘,个人处境越发穷厄;但满腔热血、一怀孤愤仍然尽忠智以兴楚国。其忠君爱国之心至死不改:居庙堂之高忧社稷,处江湖之远念国君。穷达兼济天下,位卑不忘忧国。
国运&个人:
忠君爱国;
执著理想。
态度:嫉奸佞蔽明误国,冀国君警悟改俗。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坚贞不渝、矢志不移的忠君爱国精神。
变故:受骗绝齐→兵败丹淅→蓝田退兵→复释张仪→ 诸侯击楚→赴秦身死→楚为秦灭
3.结合历史背景,体会屈原的品格和司马迁的精神寄托。
屈原
忠:心系怀王
记叙
人君“不知人之祸”
议论
兵挫地削,客死于秦
疏屈平
信子兰
内惑郑袖
外欺张仪
不察忠奸
楚怀王
疑
忠者不忠,贤者不贤。
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
信
贤:眷顾楚国
议论
总结:这两段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论断,把议论推进更深层次: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而这一深刻见解,正融合了司马迁个人的体验,寄托着个人特有的满腔政治幽怨和一心孤愤。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lǘ)大夫欤(yú)?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到达
“披”,披散
脸色
身体、容貌
干瘦、憔悴。gǎo
表承接
表原因
全
表转折
因此
明智通达者
拘泥、执著
表被动
表转折
变迁、更改
表并列
跟随流水而动
顺应波浪起伏
bū,吃
chuò,饮
lí,薄酒
美玉
表转折
疑问语助
洗头
弹掉(灰尘)
洗澡
抖落
洁净状,定后
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来到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明智通达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世道变化而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从世俗,与之同流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污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于是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mén,浑浊状
蒙受、承受
宁愿、宁可
投身
长流。江水
表承接
于
怎么、哪里
“皓”,皎洁状
huò,尘垢
于是
怀抱
“而”,表修饰
表转折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屈原行吟江畔,对话渔父;慨叹世浊众醉,投江明志。
2.屈原与渔父共两次对话,这说明他们思想上有什么差异?又包含着司马迁怎样的感情?
①第一次对话揭示了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世浊众醉”是“清醒”者必然遭到厄运的现实处境和真实世相。
②第二次对话突出了屈原的高洁品格和坚定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精神品质。
③二人对话,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品格操守和政治取向:一种是放弃理想,随遇而安,得过且过,与众人同流合污,收获现世实利;一种是坚守理想,矢志不渝,怀瑾握瑜,持身高洁,甚至以死明志。
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达了司马迁对屈原人格的高度赞扬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也表现出对奸佞小人和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③此外,古人认为,人死魂去,死亡是对肉体的否定和对灵魂的驱逐,是对无聊生存的冷漠与藐视,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开始新的漫游,寻找新的存在方式。如此,死亡的可畏性被灵魂的延续性冲淡,人死魂存正是解脱现实尴尬和死亡可畏的一剂良药,这是情感自我安慰和精神信仰虚构衍生出的一种“诗化的自我欺骗”。
屈原相信神灵,多有作品以神游的方式与先圣、神灵交流。在虚幻梦境中,他得以寄托理想,实现价值。他热爱生命,但当生命中不能实现香草美人的美政理想时,惟有“自沉”才可以实现对人生价值的肯定,达到对生命理想的高扬;惟有死亡才可以在异域中实现自己的政治追求,达到生命另一维度的辉煌。
3.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沉汨罗江”这一解脱方式?
①首先,怀王远贤亲佞、昏聩误国以及小人沆瀣一气、祸国殃民是屈原自沉的客观原因,他持身洁廉、忠贞爱国,一腔孤愤无人难解,无法排遣,因而以自沉求得解脱。
②其次,屈原自沉有其主观原因:他太热爱楚国,爱国胜于爱“志”,他不能像孔子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只好选择死亡来表明自己坚定的忠君爱国之心。
4.我们应如何看待屈原的“自沉”
①屈原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中,宁赴常流葬身鱼腹,决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决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地活着。
——屈原是以死明志的,这表现了他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以死保节的决心和宁折不屈的斗争精神。既是对卑劣、腐朽、污浊的切齿痛恨,又是对奸邪势力的强烈控诉,也是对浑浑噩噩生活着的世人的呐喊、警示和激励。
②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屈原的这种反抗终究是消极的。他孤芳自赏,傲世疾俗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追求,表现了他“国无人莫我知兮”(《离骚》)的孤独感,也反映出他作为统治集团一员的那种脱离人民、轻视群众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梁启超《屈原研究》:屈原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的,我们应把屈原的死看作是他与黑暗社会的抗争,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彻底决裂,他以死来捍卫自己崇高的爱国理想,坚守自己的高洁情怀,以死来保持自己生命永恒的纯洁。他的死不是怯懦,不是脆弱,不是轻生,是以死明志,是崇高而有尊严的选择!中国人爱讲调和,屈原不然,他只有极端:“我决定要打胜他们,打不胜我就死。”这是屈原人格的立脚点。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类
文辞,指文学
表递进
用、凭
n→v,效法、继承
委婉得体
n→状,一天天地
表被动
直言劝谏
而,表修饰
到…去
对…感到悲哀,痛惜
流泪
推想、追怀
等到
凭吊
对…感到奇怪,诧异
凭借
“才”,才能
游说、奔走
容纳、接纳
像这般结果
表转折
把…看做同样、
等同看待
贬官放逐,在朝任职
茫然若失
看阅
削弱
把…看轻,轻视
宾前
状后
所+v=n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爱好文学并凭善于作赋被人称赞。但他们都只效法屈原说话得体善于应对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在这以后,楚国一天天地被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
太史公说:我在阅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时,总是痛惜他的志向没有实现。来到长沙,路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没有不流下眼泪,来追怀他的为人。等到看了贾谊悼念他的文章,又诧异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国,哪个国家不能容纳他,但他自己却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作者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然失落了。
2.第 段文词简洁,写了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司马迁是从什么角度来叙写屈原对后世的影响的?
①文学+品格:屈原死后,楚辞诗体和文学主张后继有人;而忠直敢谏和赤心爱国的精神品格却无人敢及。
②政治:将楚国日以削亡的灭国历史与屈原的生死关联,写了屈原无可比拟的崇高伟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凸显出屈原之于楚国的价值。
思考:1.概括第 两段文字所写了的内容。
屈原既死,辞赋传人;楚无诤臣,竟为秦灭。
史迁览辞,吊古悲志;读贾二赋,叹息怅然。
3.第 段是太史公对屈原的评价。司马迁在写作此传也有意抒写个人幽愤,对屈原他“悲其志”。结合司马迁的资料,说说他为什么会“悲其志“?
屈 原:壮烈地死,以死明志。
——不屈的气节
4.屈原、渔父、司马迁在面临困顿,选择各有不同,一个毅然决然赴死,一个超然世外而活,一个忍辱负重而生,你更欣赏谁的做法呢?说出你的理由。
5.太史公评价说:“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结合文章相关段落,说说屈原一生的遭际有哪些。
渔 父:超然地活,以隐守志。
——自由的灵魂
司马迁:勇敢地生,以生践志。——坚韧的意志
结构导图
屈原一生之由“任”而“疏、绌、迁”而“沉”的人生轨迹,正如同楚国之由“强”而“弱”而“亡”的国运紧密相连。(人才之于国家的重要性)
写作特色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以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取胜,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生平事迹,叙事简略。
②写法上,叙议结合。在叙述人物生平事迹的过程中,加入了司马迁的评议,更鲜明地表达出对传主的态度。全文四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介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抒情性强。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司马迁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典范。
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谈谈你的看法。
①屈原留下的精神遗产与日月同辉。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政治理想和实践更是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伟人。
②屈原的人格范式具有当代意义。屈原的高洁忠直的人格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极力崇尚的理想范式,已融入到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等各个方面,对于后世有重要的意义。
④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感召。今天我们纪念屈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弘扬其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的情感态度,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
③求索精神应为全社会弘扬。屈原坚持真理、不畏艰辛的人格精神值得今人效仿和学习,其勇于求索的精神更值得当代人继承和弘扬。
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毛泽东
……屈原的投江,有对现实的悲愤,但也有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皈服。在弥漫着巫风神话传统的山水间,投江是一种凄美的祭祀仪式。
——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