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分层作业
考向1.战国七雄、都江堰这两个考点在近三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其中,都江堰的考查是重点。
考向2.商鞅变法的考点在近三年中考中属于高频考点,通过对历史史料的鉴别理解进行考查,涉及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探究题等题型。
1.【新素养 时空观念】时空观是历史学科培养的必备核心素养之一,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考察战国七雄位置最偏西的是( )
A.秦 B.楚 C.齐 D.燕
2.【跨学科 地理】如图两幅形势图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是( )
A.生产力提高 B.分裂中孕育统一
C.思想上百家争鸣 D.文化上大繁荣
3.【新素养 历史解释】“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能够体现这一时期主要特征的是( )
A.兼并战争、制度变革 B.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C.政权并立、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4.【跨学科 语文】下列成语典故出自战国时期的是( )
①退避三舍 ②纸上谈兵 ③老马识途 ④百发百中
⑤唇亡齿寒 ⑥卧薪尝胆 ⑦朝秦暮楚 ⑧完璧归赵
A.②④⑥⑦ B.②③⑦⑧ C.①③⑤⑥ D.②④⑦⑧
5.【新素养 史料实证】有学者指出、商鞅变法“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以下措施中、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有( )
①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②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④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新素养 史料实证】下表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表中措施( )
诸侯国 名称 部分措施
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 商鞅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公族特权
A.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 B.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
C.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7.【新素养 家国情怀】四川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联中“此公”的主要功绩是( )
A.发明耧车 B.修建郑国渠 C.修建灵渠 D.修建都江堰
8.【新素养 史料实证】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灌溉面积300多万亩。这说明都江堰( )
A.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 B.彻底解决了蜀地水害灾难
C.使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 D.为农业丰收提供有利条件
9.【新素养 历史解释】春秋时晋国的分裂,让战国时期的国君们开始防备世卿大族,他们需要建立一支忠于自己的官僚队伍.于足,一些出身下层而又才华横溢的士人受到国家重用,这折射出,战国时期( )
A.国家治理先进 B.科举制已酝酿充分
C.贵族势力崩溃 D.百家争鸣影响深远
10.【新素养 历史解释】战车自商代晚期出现,春秋趋于鼎盛,战国时战车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11.【新素养 历史解释】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期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下面对这一时期论述错误的是( )
A.战争不断,没有和平时期 B.诸侯国逐渐减少
C.齐、楚、秦、燕诸侯国一直存在 D.外交为战争服务
12.【新素养 历史解释】《史记》记载,“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这种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称为( )
A.合纵 B.暗杀 C.连横 D.贿赂
13.【新素养 历史解释】有学者认为:商鞅虽死,但新法在秦长期行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秦国亦因而得以长期保持强盛的国力,最终完成统一大业。该观点说明了商鞅变法( )
A.实施的背景 B.失败的原因 C.内容的全面 D.深远的影响
14.【新素养 历史解释】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势力逐渐增强,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实行变法改革。这说明各国变法( )
A.顺应了社会转型 B.促进了思想解放
C.巩固了周朝统治 D.实现了国家统一
15.【新素养 历史解释】有学者认为:商鞅变法有两个核心抓手,一手抓军事,能打胜仗,另一手抓种粮,发展农业生产,把一切社会资源都驱使到促进农耕和有利于战争的方面。他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
A.实施的背景 B.遇到的阻力 C.成功的原因 D.深远的影响
16.【跨学科 数学】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A.顺应自然 B.结构精巧 C.功能齐全 D.造福千秋
17.【跨学科 语文】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股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联中“此公”的主要功绩是( )
A.发明翻车 B.发明地动仪 C.修建灵渠 D.修建都江堰
18.【新素养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以铜乃至石、骨、蚌等原料所制的生产工具仍在农业生产领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以铁犁为代表的铁制农具已经逐步投入使用。铁农具利于大量荒地的开垦,便于深耕、松土、平田、除草和收割,从而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改编自《历史研究》
材料二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变化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并简析秦国进行变法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
19.【跨学科 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除井田,民得买卖”,即废除原有的井田制度,按军功授田,重新规划土地,设立地标,明确土地四至,同时设立官职保护私有土地不受侵犯,允许土地买卖。至此,私人土地的所有权依法确立了下来。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刘新文《先秦土地制度变迁》
材料二
——摘编自李彬彬《李冰对中国统一事业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归纳都江堰的修建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商鞅变法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对秦国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
1.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战国七雄位置最偏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七雄位置是齐在东,楚在南,秦在西,燕在北,赵魏韩在中间。故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偏西的是秦国,A项正确;楚在南,齐在东,燕在北,排除BC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观察图片可知,图1春秋时期诸侯国数量众多,到图2战国时期只有七个较大的诸侯国即战国七雄,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许多诸侯国被灭掉,诸侯国的数量大为减少,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局部统一实现。与此同时,各地的经济联系、民族交流加强,这说明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是分裂中孕育着统一,B项正确;图片内容中没有直接体现生产力提高,比如铁犁牛耕的使用,排除A项;图片中没有体现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排除C项;图片内容中没有涉及文化繁荣,比如百家争鸣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A项正确;夏商西周时期的特征是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排除B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并立、民族交融,排除C项;隋唐时期的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春秋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纸上谈兵出自战国秦赵长平之战,老马识途与春秋齐桓公有关,百发百中典故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养由基善射的故事,唇亡齿寒出自春秋晋国灭虢国和虞国的故事,卧薪尝胆出自春秋后期越王勾践,朝秦暮楚出自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完璧归赵出自战国赵国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所以出自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为②④⑦⑧,D项正确; ⑥卧薪尝胆出自春秋时期,A项错误;③老马识途出自春秋时期,B项错误;①③⑤⑥均出自春秋时期,C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5.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中规定,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这一措施和农业生产有关,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条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稳定了内部统治,③不符合题意,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逐渐加强了中央集权,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据题干“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 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商鞅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公族特权”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因此,表中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D项正确;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各诸侯国的变法措施,分封制逐渐瓦解,排除A项;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实现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说法错误,不涉及瓦解封建社会秩序,维护的是封建社会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可知,描述的是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战国时期,各国注重兴修水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的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千里沃野。2000多年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D项正确;西汉时期,发明播种工具——耧车,排除A项;郑国渠是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关中平原修建的水利工程,排除B项;灵渠是秦朝时期,为了解决军粮运输问题,修建的水利工程,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据题干“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灌溉面积300多万亩。”结合所学可知,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这说明都江堰为农业丰收提供有利条件,D项正确;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是对都江堰的评价,题干反映的是都江堰的作用,为为农业丰收提供有利条件,排除A项;彻底解决了蜀地水害灾难说法不准确,都江堰工程的作用有防洪、灌溉、水运,不能完全解决水害灾难,排除B项;使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说法错误,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他们需要建立一支忠于自己的官僚队伍.于足,一些出身下层而又才华横溢的士人受到国家重用”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家分晋导致世卿大族受到防备,因此各诸侯国需要建立官僚队伍,这推动了下层士人受到国家重用,体现了当时官僚队伍的出现适应了统治需要了,反映了国家治理先进,A项正确;科举制已酝酿充分说法错误,科举制在隋朝才确立,排除B项;贵族势力崩溃说法错误,世卿大族虽受到防备,但影响仍在,排除C项;材料体现国家治理,百家争鸣影响深远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战车兴衰是与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和范围扩大有关,为了适应山地作战的需要,各个诸侯国不断扩充步兵数量,所以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诸侯兼并争霸战争的变化,D项正确;奴隶制瓦解与生产力发展,分封制等制度开始遭到破坏有关,排除A项;封建制度确立与各国改革变法有关,排除B项;生产力发展与战争变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诸侯国逐渐减少。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统一及民族交融。到战国时期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因此齐、楚、秦、燕诸侯国一直存在。而且这一时期外交是为战争服务的,虽然战争不断,但也有短暂的和平时期,所以这一时期论述错误的是A,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2.C
【详解】根据材料“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C项正确;合纵的目的是联合六国,对抗强秦,排除A项;“暗杀、贿赂”与材料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据材料“商鞅虽死,但新法在秦长期行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秦国亦因而得以长期保持强盛的国力,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和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被车裂;但变法措施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这说明了变法的深远影响,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变法前的状况,没有体现实施的背景,比如说各国相继变法、发动兼并战争等,排除A项;商鞅变法成功,并未失败,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措施,无法说明内容全面,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A项正确;根据所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解放,排除B项;战国时期,周朝统治逐渐瓦解,排除C项;秦朝统一了六国,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些措施使“利出于地”,“ 名出于战”,把一切社会资源都驱使到促进农耕和有利于战争方面去。这样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故题干意在说明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C项正确;题干强调商鞅变法的两个核心抓手,使商鞅变法获得了成功,没有体现商鞅变法的背景、也没有提及商鞅变法遇到的阻力,排除AB项;题干强调商鞅变法的两个核心抓手,使商鞅变法获得了成功,没有说明商鞅变法带来的深远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依据示意图信息“都江堰灌溉土地数目统计”“战国—2019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因此示意图所示内容反映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千秋,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均与示意图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
17.D
【详解】依据题干“四川某地二王庙”“八百里青城沃野”反映的这项工程有利四川地区变为沃野。“二王庙”是为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结合课本所学,战国时期,各国注重兴修水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的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千里沃野。2000多年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D正确;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旧时中国民间灌溉农田用的龙骨水车。A排除;地动仪是测试地震发生的仪器,B排除;秦始皇派人修建了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C排除;故选D。
18.(1)变化:铁制农具已经逐步投入使用。
意义: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特点:博采众长,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效果最显著。
原因:想通过变法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变法顺应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潮流。
(3)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统治者对统治政策的调整,社会环境的安定等。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以铜乃至石、骨、蚌等原料所制的生产工具仍在农业生产领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以铁犁为代表的铁制农具已经逐步投入使用。”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变化是铁制农具已经逐步投入使用。意义:根据材料一“铁农具利于大量荒地的开垦,便于深耕、松土、平田、除草和收割,从而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特点:根据材料二“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得出:商鞅变法的特点是博采众长,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效果最显著。原因:根据材料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得出:想通过变法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根据材料二“ 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得出:变法顺应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潮流。
(3)因素:综合以上材料从经济上、政治上等方面进行归纳为:生产工具的改进,统治者对统治政策的调整,社会环境的安定等。
19.(1)内容: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2)特点:利用地形因地制宜;自流灌溉;各功能相互依存。
(3)共同作用:推动秦国国力发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详解】(1)内容:根据材料一“‘为田开阡陌封疆’,‘除井田,民得买卖’,即废除原有的井田制度,按军功授田,重新规划土地,设立地标,明确土地四至,同时设立官职保护私有土地不受侵犯,允许土地买卖。”可知,材料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2)特点:根据材料二“都江堰的修建,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将水输送到低处”可知,都江堰的修建利用地形因地制宜;根据材料二“利用水位差,通过鱼嘴实现‘四六分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实现‘水旱从人’。”可知,都江堰自流灌溉;各功能相互依存。
(3)作用:根据材料一“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及材料二“秦国在蜀郡获得了继关中平原后的又一个大粮仓,为秦始皇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和都江堰有利于秦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