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几种重要的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6几种重要的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09 23:3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几种重要的盐 同步练习
、选择题
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有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可使外层两包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此时便可对内层食品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的最佳选择是(  )
A.浓硫酸和水 B.生石灰和水 C.石灰石和水 D.氯化钠和水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石灰水反应,又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FeCl3 B.CuO C.Na2CO3 D.KNO3
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糅合,既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又能除去面团中的酸,该物质可能是(  )
A.白糖 B.NaHCO3 C.NaOH D.CH3COOH
最近五年,我国沿海地区高碘性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经卫生部门调查,碘摄入过量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列有关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碘盐是在盐中加入碘单质
B.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大脖子病”
C.氯化钠俗称食盐
D.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
B.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
C.氢氧化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纺织、印染等工业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的化学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小苏打发面,做包子 碳酸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松软
B 厨余垃圾制花肥 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C 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白醋可以溶解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
D 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 紫甘蓝中的花青素在不同pH环境中显色不同
A.A B.B C.C D.D
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2O+CO2=H2CO3 B.CO2+2NaOH=Na2CO3+H2O
C.CuO+2HCl=CuCl2+H2O D.Fe+CuSO4=FeSO4+Cu
合理施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下列有关农业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钾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旱和抗寒能力
B.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会使得农作物“烧苗”,但并不会破坏土壤结构
C.不能将尿素 CO(NH2) 2 与熟石灰混放或混用
D.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五一国际劳动节,化学兴趣小组来到学校的学农基地,发现原本翠绿的葡萄叶片叶色变黄,为使葡萄叶片转绿,学农基地应为这些葡萄追施的化学肥料是(  )
A.CO(NH2)2 B.Ca3(PO4)2 C.KCl D.KH2PO4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滴加过程中,溶液中钠离子数量不断增加
C.整个变化过程中硫酸根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的pH>7
、填空题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侯氏制碱法”。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①NH3+CO2+H2O=NH4HCO3;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③2NaHCO3=Na2CO3+H2O+CO2↑。
(1)该过程②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第②步中需要加入磨细的食盐粉,食盐磨细的目的是   。
(3)将第②步所得滤液(NH4Cl与剩余NaCl的混合溶液)浓缩后降温,NH4Cl晶体大量析出,而NaCl却仍留在了溶液中,主要原因是    。
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
(1)加水溶解后,用如图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   。
(2)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 ,并得到中性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
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 。
A.⑤③②①④ B.③⑤①④② C.③⑤①②④
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 图中编号①-④),请归纳有关知识。
(1)在归纳性质②时,选取了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是   。
(2)在归纳性质③中,写出一条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   (写一个)。
、实验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 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 打开止水夹K2, 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    (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b%(选填“>” “=” “<”)
、解答题
衢州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
(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字母)
A.碳酸氢铵(NH4HCO3) B.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磷矿粉[Ca3(PO4)2]
②草木灰呈碱性,不能与选用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是   。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
①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
Ⅰ.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
Ⅱ.SO2+2NaHCO3==Na2SO3+H2O+2CO2
Ⅲ.SO2+2NaOH==Na2SO3+H2O
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选择上述甲方法的理由是  。
1.6几种重要的盐 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选择题
B
【解析】两种物质不但要能反应时放热,而且要注意携带和使用的安全性。
A.浓硫酸和水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但是浓硫酸具有剧烈的腐蚀性,不适于携带,故A不合题意;
B.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而氢氧化钙碱性较弱,使用时比较安全,故B符合题意;
C.石灰石和水不能反应,更不能放热,故C不合题意;
D.氯化钠和水不能反应,也不能放热,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C
【解析】根据盐的性质分析判断。
A.FeCl3只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铁沉淀,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
B.CuO与石灰水不反应,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B错误;
C.Na2CO3,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D.KNO3与石灰水和稀盐酸都不发生反应,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B
【解析】根据题干叙述可知加入的物质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
A.白糖不与酸反应,故A错误;
B、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
C、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但是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C错误;
D、醋酸不能除去面团发酵的酸,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A
【解析】A.根据加碘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碘的生理功能、缺乏症、摄入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化钠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食盐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A.加碘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不是碘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大脖子病”,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钠俗称食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D、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B
【解析】根据氢氧化钠的俗名、性质及用途分析。
A.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 ,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符合题意;
C、氢氧化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吸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变质 ,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纺织、印染等工业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A
【解析】A.根据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分析;
B、根据植物所需营养元素分析;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酸碱指示剂特点分析。
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不是碳酸钠,符合题意;
B、 厨余垃圾制花肥,是由于垃圾中含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 ,不符合题意;
C、白醋中含有醋酸,能溶解碳酸钙, 可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不符合题意;
D、 紫甘蓝中的花青素在不同pH环境中显色不同, 所以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C
【解析】根据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分析。
A.该方程式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为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两种化合物,但不是交换成分生成,不是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方程式为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该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为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D
【解析】(1)根据化肥对植物的作用分析;
(2)根据化学肥料对土地的伤害分析;
(3)分析二者是否会发生反应而降低肥效;
(4)根据波尔多液的组成分析。
A.钾肥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健壮,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能力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故A错误;
B.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会使得农作物“烧苗”,还会使土地板结,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故B错误;
C.尿素和熟石灰不会发生反应,可以混放或混用,故C错误;
D.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D正确。
故选D。
A
【解析】根据氮肥能使作物叶片浓绿,结合所给物质的组成元素分析。
氮肥能使作物叶片浓绿;
A. CO(NH2)2 为氮肥,符合题意;
B、 Ca3(PO4)2 为磷肥,不符合题意;
C、 KCl为钾肥,不符合题意;
D、 KH2PO4 为钾和磷元素的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A
【解析】酸碱优先反应,滴加氢氧化钠,先和其中硫酸反应。
A.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即反应生成的硫酸钠、没有反应的硫酸铜和过量的硫酸,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只要加入氢氧化钠,钠离子就增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硫酸和硫酸铜中硫酸根最终生成硫酸钠,离子数目没有改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d点溶液中含有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填空题
(1)复分解反应
(2)增大食盐和碳酸氢铵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反应速率
(3)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解析】(1)根据复分解反应定义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与物质的接触面积有关分析;
(3)根据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明显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分析。
(1) 过程②为复分解反应;
(2)化学反应速率与物质的接触面积有关, 第②步中食盐磨细的目的是 增大食盐和碳酸氢铵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反应速率 ;
(3) 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所以将第②步所得滤液(NH4Cl与剩余NaCl的混合溶液)浓缩后降温,NH4Cl晶体大量析出,而NaCl却仍留在了溶液中 ;
故答案为:(1)复分解反应;(2) 增大食盐和碳酸氢铵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反应速率 ;(3) 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
(1)引流
(2)C
【解析】(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欲除去溶液的MgCl2、CaCl2、Na2SO4,可以考虑加入试剂,使它们生成沉淀后通过过滤去除;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应考虑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溶液。(1)加水溶解后,用图中过滤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欲除去溶液中的MgCl2、CaCl2、Na2SO4,则用氢氧化钠除掉氯化镁,用氯化钡除掉硫酸钠,用碳酸钠除掉氯化钙与多余的氯化钡,将沉淀滤掉,用稀盐酸除去滤液中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所以能达到目的顺序为③⑤①②④,故选C。
(1)产生蓝色沉淀
(2)BaCl2+H2SO4=BaSO4↓+2HCl
(3)NaCl
【解析】(1)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分析;
(2)根据钡盐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分析;
(3)根据硝酸银能与盐酸盐反应分析。
(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会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
(2)硫酸能与钡盐的溶液发生反应,如氯化钡,反应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
(3)硝酸银能与盐酸盐反应,如氯化钠等。
故答案为:(1)产生蓝色沉淀;(2) BaCl2+H2SO4=BaSO4↓+2HCl ;(3) NaCl 。
、实验探究题
(1)Na2CO3
(2)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进入C中
(3)>
【解析】(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锥形瓶C中气压的变化,根据大气压强原理解答即可;
(3)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二者完全反应的质量之比,然后再结合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析它们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即可。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Na2CO3和水。
(2)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进入C中。
(3)由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溶液显中性或显酸性,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反应,那么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肯定大于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又因为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g,而稀硫酸的质量肯定小于200g,根据公式质量分数=可知,C、D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
、解答题
(1)A;碱性的草木灰会跟碳酸氢铵反应放出氨气,使肥效降低
(2)碳酸氢钠不吸收二氧化碳,能吸收二氧化硫,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析】(1)①只含有氮元素的叫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叫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叫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素的叫复合肥;
②碳酸氢铵与碱反应会释放出氨气,从而降低肥料的效果;
(2)可从两种气体是否和溶液反应,以及反应产物的可利用性的角度分析。
(1)①在碳酸氢铵(NH4HCO3) 中只含有氮元素,因此属于氮肥,故选A;
②草木灰呈碱性,不能与选用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是碱性的草木灰会跟碳酸氢铵反应放出氨气,使肥效降低。
(2)选择甲方法的理由是:碳酸氢钠不吸收二氧化碳,能吸收二氧化硫,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