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课前检查预习——积累成语
前仆后继
生吞活剥
等闲视之
有的放矢
哗众取宠
徒有虚名
若明若暗
粗枝大叶
夸夸其谈
谬种流传
华而不实
仆:倒下。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
形容用平常的眼光对待别人或事物。
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准确。
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空有某种名声,名不副实。
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清楚,或态度不明。
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
说话或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指荒谬错误的言论、学术流派得以传播。
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当堂检查预习效果
1.对下列词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之一新(全) 有的放矢(靶子) 故纸堆(旧)
B.华而不实(华美) 谬种流传(种子) 严于律己(准则)
C.徒有虚名(空) 夸夸其谈(夸大) 臆造(主观的想象)
D.钦差大臣(派遣) 实事求是(规律性) 陈词滥调(不切实际)
B
2.与“等闲视之”中的“等闲”一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B
沁园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近朝。
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
背景介绍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左、右倾的错误,直至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后才使错误得以纠正。但当时形势发展很快,还来不及对各种错误的思想根源进行彻底清算。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量增加的新党员中不少人的思想也需要一个转变提高的过程。为了纯洁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于1941年在延安开展了整风运动,《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整风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
学习重点: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
筛选信息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一种阅读能力。社会高速发展,科学日新月异,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令人应接不暇,迅速准确筛选信息就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本领。
信息的含义:文章是信息的重要载体。我们所要获得的信息实质就是阅读文中蕴含的信息,就是通过阅读得到知识。
筛选信息的要求:必须理解阅读文章,既要理解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大意,又要对文章的语言有准确的领悟,对文章表现形式作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或表达出来,完成对信息的筛选过程。
初步认识信息:思考标题“改造我们的学习”包含了
几个信息?哪个是主要信息?
明确:包含了三个信息: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三个信息都对文章起着规定和限制作用,“改造”一词最重要。
为什么这个词最重要?它能否和“改变”一词交换使用?
明确:“改造”是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之适合需要,或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之适应新的形势。“改变”则是一般的改换或变更,没有改造的力度大、决心大。从写作背景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同志整顿党内存在的不良作风的决心和力度之大。所以“改造”是文题中的主要信息。
筛选信息的初始阶段
认同 辨析
对文章信息初步确认和辨别主次信息的阶段
快速默读课文,然后在文中画出显示思路的语句,自由回答。
明确:“我主张将我们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改造一下”——“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二十年”——“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这些都是很坏的作风。……害了我们很多同志”——“这种主观主义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当然,上面我所说的是……不可等闲视之。”——“为了反复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筛选信息的第二阶段
组合 重构 输出
再次精读、讨论,按照“引论、本论、结论”的顺序重新筛选、组织并用自己的语言把文章的论证结构陈述出来。
引论(提出问题)
要改造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本论(分析问题)
第一部分:指出我们的成绩
第二部分:分析我们存在的缺点
第三部分:对照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
结论(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提出改造学风的建议
回顾 改造我们的学习
筛选信息
认同
辨析
组合
重构
输出
主观主义 改造
(我们的)
学习 马列主义
作业
以“业精于勤荒于嬉”为题,写出文章的论证提纲。
要求:论点与论据之间有一定的推理顺序,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
改造我们的学习
(第二教时)
筛选信息的具体的方法
方法一:抓关键语句,捕捉重要信息
方法二:联系上下文,把握相关信息
方法三:运用比较的方法,准确而迅速地筛选信息
方法一:抓关键语句,捕捉重要信息
说明:在某些文段中,往往是由一句话或一个词统帅着文段的总体信息,只要抓住这个关键语句,才能理清文段中重要信息的行文脉络。
训练:以第一部分为例,其关键句是哪一句?其它信息是怎样围绕这一关键句的?
明确:“关键句是: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日益结合的二年。”关键词是“日益结合”。论证过程是:先指出“一百年来……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接着指出“直到一次世界大战……”马列主义的真理才被用来指导革命;到了“抗日战争以来”,马列主义才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直到现在中国共产党才对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认识丰富得多,深刻得多。
1 第一部分的内容与层次
(1)句:提出分论点
(2)句:通过回顾说明上句
(3------7句):从三个时期进一步说明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以“肤浅 贫乏”与“深刻 丰富”对照,说明我党二十年来的进步。
这一部分表面上是概述二十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实际上是说明坚持正确学风的重要,即从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方法二:联系上下文,把握相关信息
说明:有些主要信息,并不是在文段的开头或很明显的位置,有些甚至要靠自己的语言来组织,这就要求在阅读时,注意联系上下文中的信息,通过搜寻、筛选来把握相关信息,抓住主要信息
训练:阅读第二部分,从文中归纳出主观主义者在“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理论”三方面的具体表现。
明确:“研究现状”的错误表现可以通过阅读第4段和第8段,从中归纳出:“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来发号令。“研究历史”的错误表现可以联系第5段、第9段和第10段,从中归纳出:对中国的历史“心中还是漆黑一团”,只知道生吞活剥地谈外国。“学习理论”的错误表现,可联系第6段和第11段,从中归纳出:“消化不了”,不会运用,理论和实际相分离。
2 第二部分的内容与层次
第一层(1段)
提出分论点
第二层(2段--5段)
从三方面列举坏学风的具体表现
第三层(6段--9段)
从三方面论述坏学风的根源和危害
第四层(10段)
小结
方法三:运用比较的方法,准确而 迅速地筛选信息
说明:对于比较性较强的文章,要想筛选出信息,就可以适当运用比较筛选的方法。首先要将阅读的对象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确定重要信息所在,然后将筛选出的信息进行比较,从而筛选出所需要的或重要的信息。
训练:比较阅读第三部分中阐述主观主义和马列主义态度的文段,从中筛选出作者从哪些方面对这两种态度进行对比。
明确:两段都分别就“表现”、“作风”、“危害”、“实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主观主义的态度表现在不调查,若明若暗,割断历史,漆黑一团,无的放失;作风是“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写文章,则夸夸其谈一大篇”;根源是凭主观,哗众取宠;危害是害己、害人、害革命;实质是党性不纯,违反马列主义。马列主义的态度是系统周密地调查研究,不割断历史,有的放矢;作风是作讲演或写文章都详细占有材料,引出科学的结论;根源是实事求是;实质是党性纯,遵守马列主义。
第三部分的内容与层次
第一层(1段) 简介本段主要内容
第二层(2段---4段) 由表及里剖析主观主义的态度
先用排比列举其表现,用并列复句说明其完全背离了马列主义,再以领袖名言对照,然后指出主观主义的类型,特点,危害和实质.最后点明我们应有的态度。
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为主观主义者画像。
第三层(5段---6段)
说明马列主义态度同主观主义态度完全相反的表现,特点和实质。
有的放矢: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根“矢”,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有的放矢”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结尾再提对联,与上一层次照应。
准确领会关键性语句
掌握语言各要素间的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掌握语句存在的原因与结果、前提与结论的关系:
掌握语言中潜在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等规律。
实例训练
文中“ 日益结合的二十年”的“日益”一词可不可以删除?说明理由。
明确:不可以。该词准确写出了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逐步相结合的过程,也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学习和应用马列主义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壮大。
2 “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文句中“幼年”一词换成“以前”效果有何不同?“何等”与“得多”能不能删?“肤浅”与“贫乏”顺序能不能改变?
3 “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对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试体会加横线词语的准确性。
4“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一句中是否可以删去“常常”一词,为什么?
5.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承接关系的复句。
B.这是一个由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单句。
C.这是一个由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单句。
D.这是一个连动式的单句。
C
6.短语“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所指的内容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革命由失败转为胜利.
B.中国革命由低潮走向高潮.
C.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D.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C
文章鉴赏
1.文章披露我们缺点,会影响我党形象吗
答:不会.主观主义的坏学风带坏了我们队伍中许多同志,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革命工作,应当彻底根除,并要树立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学风.文章详尽披露我们的缺点,正是我党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表现.还能起到从反面论述中心论点的作用。
2.本文引用的对联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文中用对联来比喻没有科学态度,没有真才实学,只会背诵马列主义词句,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比喻运用得生动贴切,感情鲜 明,是对主观主义者形象的深刻批判。
3.议论性文章的语言有必要生动形象吗
答:人们常有一种误会,认为议论文的语言只要做到准确鲜明就很好了。其实,语言的生动形象只要用得 恰当,不但不会影响议论文的政论性,反能增加文章的战斗力。本文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文章语言准确鲜明,同时多处使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和成语,又灵活运一些文言词语,使语言既活泼风趣,又形象深刻.此外,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增加了文章的生动形象性。不过,生动形象不能“过”,对议论文来说,语言准确鲜明才是根本。
4.说明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例证法: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前半部分运用概括性事例做论据,第二部分的后半部分运用具体事例做论据,论证充分有力。
引证法:多次引用革命导师论断,增强了说服力.引用对联进行批判,增加了形象性。
对比论证:第一部分(讲成绩)与第二部分(讲缺点)对比,观点更鲜明.第三部分将主观主义态度与马列主义态度进行了全面对比,论证雄辩有力,说服力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