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鲁迅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他是一位高明的医生,是一面旗帜,一盏明灯。他以笔代戈,战斗一生,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他为民众的精神麻木而痛苦,他为民族的命运而担忧,他为青年一代的成长而费心。当他辞世时,宋庆龄亲自绣了“民族魂”三个字盖在他的身上。这是对鲁迅一生的高度评价,也是苦难的中国人民对这位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斗士最高的褒奖。
有人说,鲁迅离我们太遥远,可北大教授钱理群说,鲁迅永远不会过时! 读鲁迅吧,你会感动于他不断呐喊为民请命的执着精神,你会经受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你会变得深刻,你会越来越睿智。
1
2
3
1、理清思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体会作者悲愤交加的感情。
2、理解探索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感受鲁迅先生刚正的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鲁迅
作品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 ,字 ,浙江 人。
1918年5月,首次用“ ”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塑造了一个受旧社会沉重压迫而精神被扭曲变形的人物形象。
周树人
豫才
绍兴
鲁迅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解题
记念刘和珍君
①记念:记录,纪念【悼念】
②君:对人的尊称,不分男女
文体:
①写人记事的纪念性散文
②“饱含深情的檄文”
【抒情性/战斗性】
③杂感【忧愤深广的社会论文】
社会背景——“三·一八惨案”
1926年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 一八”惨案。
“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呜呼!三月一十八!
作诗:刘半农 作曲:赵元任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民贼大试毒辣手,半天黄尘翻血花!晚来城郭啼寒鸦,悲风带雪吹!地流赤血成血洼!死者血中躺!伤者血中爬!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养官本是为卫国!谁知化作豺与蛇!高标廉价卖中华!甘拜异种作爹妈!愿枭其首籍其家!死者今已矣,生者肯放他!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
周作人在惨案发生的次日就写下《死法》《对于大残杀的感想》等文,愤怒谴责军阀政府的暴行;
北大代校长蒋梦麟在北大遇难同学公祭大会上致悼词,全场痛哭;
朱自清先生参加了三一八集会游行,亲眼目睹了血腥一幕,愤怒地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记下了那骇人听闻的暴行;
女师大教务长、刘和珍的英文老师林语堂,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深切回忆了自己的学生刘和珍;
闻一多发表了《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称赞烈士们的死难“不仅是爱国,而且是伟大的诗”。
鲁迅自己在《空谈》一文中所写:
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我只知道他们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能逆料的,大概只有段祺瑞,贾德耀,章士钊和他们的同类罢。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
liáo dàng fěi dí
寥落 长歌当哭 菲薄 洗涤
lìn àn dié chóu chú
赁屋 黯然泣下 喋血 踌 躇
lù yǔn fēi dàn
屠戮 殒身不恤 绯红 不惮
zì chuāng hái jié ào
浸渍 惩创 尸骸 桀骜
cuán pū mǒ ē
攒射 立仆 抹杀 托体同山阿
梳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七、述说惨案意义
一、交代写作缘由:纪念死者
二、交代写作目的:唤醒庸人,牢记血债
三、描写记忆中的刘和珍
四、记叙得到遇难消息
五、记叙遇难经过
六、总结经验教训
梳理分析鲁迅的情感变化
哀痛
愤怒
理智
3月18日,以北京为中心发生了请愿事件,针对段祺瑞政府,参加的人以大学生为主。【惨案】
3月25日,举行追悼会,鲁迅前去参加,但没有进去,独在外徘徊。【追悼会】
4月1日,鲁迅写下这篇纪念文章,离事件发生只有十几天的时间,这十几天作者一直在深沉的思考,沉浸在深深的悲愤中。【写作本文】
中华民国十五年
1926
中华民国十五年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为什么以“中华民国”纪年,有何用意?
以“中华民国”纪年,包含讽刺之意和愤慨之情。以“三民主义”立国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命运依然没有什么改变。同时以史家笔法郑重其事地说明写作时间,意味着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
研学活动一:
刘和珍其人
人物简介——刘和珍
“三·一八”惨案中,刘和珍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刘和珍,女,江西南昌人,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集中写刘和珍的相关段落
思考: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件
①预定《莽原》
②参与学潮运动
③徒手请愿牺牲
刘和珍遗体
小处着手、探幽发微:总结刘和珍形象
三个带“然”的词勾画了刘和珍简短而光辉的一生
“ 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 然至于泣下”
“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 然前往的”
毅
黯
欣
坚决的样子
忧伤的样子
愉快的样子
积极进取、好学求真——追求民主之坚决不悔
敢于斗争、有责任心——担忧母校之真诚痴心
热忱爱国、殒身不恤——为国请愿之无私热忱
刚
思考:鲁迅选取这些素材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从和自己相关的点开始写,从和自己相契合的《莽原》入手,再勾连到刘和珍领导女师大学潮和徒手请愿牺牲这两个片段。选材中,进步和抗争显然是暗含在刘和珍这一人物形象背后的主线。
她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如《新青年》《新潮》《创造》 《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
当时正是 “五四” 运动不久,全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热潮澎湃,刘和珍思想不断进步,要求废除家庭中的一些陈规陋习。
她在校内成立女师学生自治会,自己担任学生自治会的领导,带领全校学生起来反对那些不合理的校规,为女学生争取到和男学生一样可以自由出入校门、会客、通信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
刘和珍在江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日子:
思考:文中鲁迅对刘和珍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始终微笑的
和蔼的刘和珍
原文1: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原文2: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原文3: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实是死掉了……
柔
思考:为什么鲁迅要反复提及刘和珍的温和与微笑呢?
强调刘和珍性格的温和
反衬反动政府的凶残
体现痛惜、悲愤的心情
激发人们的同情心理
研学活动二:
所在非人间
可是我实在
无话可说
我只觉得所住的
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
洋溢在我的周围
使我艰于呼吸视听
那里还能
有什么言语
为什么鲁迅如此愤怒?
③看客们的
冷漠麻木
①当局者的凶残无耻
②流言家的下劣卑鄙
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写出了杀人者不仅有士兵还有军官,既有近距离点射又有四面八方的扫射,对请愿学生赶尽杀绝,突出反动势力的残暴。
反动政府虐杀学生、冷酷凶残
中国女子团结友爱、互相救助
鲜明 对比
“ 1926年,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发生了。父亲始终同群众战斗在一起。那天我跟着团组织活动,事先不晓得父亲也来参加示威请愿。由于前一天曾发生流血事件,我们特意做了准备,每人做游行示威的小旗时,都挑选了较粗的棍子当“旗杆”,用以自卫。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丧心病狂的反动军阀政府,竟然动用排枪、刺刀,大肆屠杀无辜群众。
……
有一位青年爬到大门一侧的石头狮子上讲演。就在这个时候,段政府的卫队朝这位青年开了一枪,成为镇压群众的信号,于是一场残酷野蛮的血腥大屠杀开始了。许多事先埋伏的军警,纷纷钻进人群中,一边咒骂,一边用手枪射击。无数爱国青年在排枪、刺刀和大刀下牺牲了。在混乱中,我随着人流,向铁狮子胡同东边奔去,终于避开了刺刀和枪弹,跑了出去。事后得知,从西口走的同志大多数牺牲了,大部分人是从东口跑出来的。”
当局者之凶残
段祺瑞
当局者之无耻
第三天(3月20日),段政府又发布了第二道《临时执政令》声称:爱国运动,各国恒有,聚众暴动,法所不容。……其当时军警因执行职务,正当防卫。
当日,段政府便抢先发布“国务院通电”,声称:近年以来,徐谦、李大钊等,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因正当防卫,以致互有死伤。
流言家的下劣卑鄙
林学蘅1926年3月20日的《晨报》上发表时评《为青年流血问题敬告全国国民》:在青年方面,外交请愿,虽属正当,亦何事啸聚男女,挟持枪械,若临大敌者,重以驱逐外交团之宣言,殴击警卫队之行动,不惜激于意气,铤而走险,乃陷入奸人居间,利用之彀(gòu)中。徐谦、顾兆熊等居于知识阶级代表者之地位,对于血气方刚之青年,不知所以启迪之,惟务放言高论,驱千百珍贵青年为孤注一掷,成者诸君尸其名,败则群众被其害。
思考:鲁迅赞成刘和珍等学生请愿的行为吗?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比喻
煤的形成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
大量的木材
大量流血牺牲
依靠请愿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行的
不赞成
鲁迅先生并非对请愿不以为然。鲁迅先生对于一切爱国运动都无限关心,并且积极参加,热烈支持。“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可见鲁迅先生认为“请愿”无疑会提高群众的认识,能鼓舞群众走上革命道路。但请愿终究不是彻底的革命斗争,尤其是向当时的反动政府请愿,除表现了群众的意愿和力量,并没有收到实际的效果,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思考:鲁迅赞成刘和珍等学生请愿的行为吗?
但我却恳切地希望:请愿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 ——《死地》
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只有有学问的聪明人能够先料到,承认凡请愿就是送死……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空谈》
看客们的麻木冷漠
课文1: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课文2: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看客们的麻木冷漠
刘和珍怀着满腔的热血,为国家的独立,为民族的自由奔走呼号,但她的付出和牺牲却不被理解与认可,被人们轻易的忘却了。这就是刘和珍直面的惨淡的人生,直面正视的不仅仅是惨淡的人生,还有淋漓的鲜血,这非人间有的不仅仅是流言和冷漠,还有目不忍视的惨象在续写。
研学活动三:
鲁迅之文字
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
鲁迅以笔为枪、以语言为刀刃,赋予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以锋利的光芒,照亮人性黑暗面的每一个角落。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如何理解句子的含意?
真正的革命志士,能勇敢面对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真的猛士”“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他们为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而哀痛,为能够打破这黑暗、使民族摆脱苦难而奋斗牺牲感到幸福。这是对刘和珍等“真的猛士”的崇高礼赞。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如何理解句子的含意?
这两句话从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地揭露杀人者的凶残。
第一层,“我”以最坏的恶意来想象某些中国人的坏;第二层,即使如此,“我”也没想到杀人者竟如此凶残;第三层,即使料到了也不相能他们会残杀一个和蔼、善良的女学生。
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为什么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更何况反动文人的论调?“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可是鲁迅说:我们对这件事不能保持沉默。而“写东西的必要”则是鲁迅对民族前途的担忧的体现。
“我”无话可说,民族默无声息,简要分析两种沉默包含的情感是否一样?
“我”无话可说——悲哀尊敬、痛恨愤怒、失望期望交织,情太重太深而无言以对。
民族默无声息——野蛮而严密的专制下害怕、淡漠、麻木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进一步强调了作者无话可说的原因
对偶
反动派的残忍
文人舆论的控制和诽谤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惨象:有形的刀枪+
流言:无形的刀枪=
中国式的白色恐怖
默无声息的原因=惨象+流言=非人间的黑暗社会
沉默呵,沉默呵!
作者渴望的是爆发而不是灭亡
不在沉默中爆发
默无声息的原由是残暴的屠杀和高压的言论控制,这样的沉默会导致民众走向革命或者个体和民族的灭亡。
就在沉默中灭亡
反复,选择复句
对反动派的警告
对后者死的呼唤和激励
无话可说?
默无声息的缘由?
沉默:爆发,灭亡?
反动政府:残忍
走狗文人:无耻
白色恐怖
武力镇压
+
思想控制
物极必反
警告反动派
呼唤后死者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文章反复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该如何理解?
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
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
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
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
①悲痛的悼念 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警醒庸人,勿忘血债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2.文章反复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该如何理解?
①更深入地体会到浓黑的悲凉“非人间”。
②警告反动军阀,无话可说,并不是真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
③叙述遇害经过,寄寓深沉的痛惜;反语以辛辣的讽刺把满腔的憎恨和愤怒化着愤火喷向中外反动派。
④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纪念烈士感到深深愧疚。
说
不说
痛惜赞颂爱国青年
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
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
悲愤至极,难于言说
不欲敌人快意
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
作者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权势集团,而几乎是整个落后的、沉睡的、麻木的社会。
悲
愤
激励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赏析: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伟绩”“武功”等词,
用反语的修辞揭露并讽刺了
中外反动派
“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罪恶行径。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引用陶潜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是陶潜所作的《挽歌》中的四句,意思是,亲戚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
引用陶渊明的诗歌说明尽管徒手请愿意义不大,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有影响,寄托深沉的哀伤和对烈士的赞美之情,有“青山埋忠骨”“精神永流传”之意。
文中的“中国人” “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各指什么样的人?
“中国人”指不爱国、背弃国家的人。
“庸人”指平庸之人。他们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特别容易“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的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
“苟活者”是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却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他们“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他们有可能走向斗争。“苟活者”中包括“苟活到现在的“我”,这是作者的谦辞,意在突出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光荣。
“无恶意的闲人”指冷漠麻木的市民。但是他们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冷漠,冷眼旁观,甚至把烈士的鲜血当作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几乎不抱希望。
文中的“中国人” “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各指什么样的人?
《记念刘和珍君》通过悼念刘和珍,深刻揭露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痛斥走狗文人造谣污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行径,高度赞扬爱国青年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高尚品质和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呼唤民众牢记血债,激励猛士要奋然前行。
主题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