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9 11: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伶官——伶,唱或演戏的人;伶官,在朝廷授予官职的伶人。
2.序
古代一种文体,也叫做“叙”,或称为“引”,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写书的目的及成书经过;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分类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古文有时列于书末,称“跋”,也叫做“后序”。二者体例略同,因此合称序跋文。
3.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新五代史是欧阳修不满于旧五代史,重新编写的一部五代史。《伶官传》是其中一篇,由于比较出色,后事将其独立成篇,名为《五代史伶官传序》,或简称《伶官传序》。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53年四姓十四君
唐庄宗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很多人能唱他唱的歌,称为“皇帝亲自制作”的歌到处都是。他的小名叫亚子,当时有人叫他亚次。另外他又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
唐庄宗——李存勖
从他做王,到做天子,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到了灭亡……与梁在胡柳打了一仗,他的一个宠爱的伶人周匝被梁人抓获。后来他灭掉梁进入汴州,周匝拜于马前,唐庄宗得到他非常喜欢,赐给他黄金与布帛,犒劳他的辛苦。周匝回答说:“我身陷仇敌之中,能够不死而活着回来,是教坊使陈俊、内圆栽接使雠德源的功劳啊。希望请求用两个州来报答这两个人。”唐庄宗都答应下来决定任用为刺史。
郭崇韬劝谏说:“与陛下共同作战夺取天下的人,都是杰出的忠诚勇敢之人。现在大功刚刚告成,一个人都还来不及封赏,却首先任用伶人为刺史,这样恐怕会失去天下民心,是不行的。”于是任命没有得到执行。过了一年,伶人多次拿话在庄宗面前请求,庄宗对郭崇韬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了,你让我见到这两人时很惭愧。你的话虽然公正,但你应当为我委屈心意来执行这件事。”最终,任用陈俊为景州刺史,雠德源为宪州刺史。
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
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乘机率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乱箭射死,后唐灭亡。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
“古籍一千卷、书一万册、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老头子一个,故号‘六一居士’。”
六一居士
(一)第1段:全文论点及根据
(二)第2-3段:庄宗由盛转衰的急遽变化和原因
(三)第4段:结合史实阐明“人事”决定盛衰的自然之理并点明写作意图
整体感知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
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道理 虽然 难道不是 推究
……的原因 代“这个道理”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
吾遗恨也。
用于主谓间,取独 告诉
判断句

统治者的确立或即位
判断句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只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
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
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一定,应该 接受 到
用 祭告 省“之”,介后
省“之”,代“三矢”
交给你三只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到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
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当 捆绑 绳索
用匣子装着,名作动
省略句,介词短语后置
旺盛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
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匆忙的样子 等到 叛军
返回的地方 以至于
语气词 , 表程度
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啊!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身,自然之理也。
使动用法
或者;探求,考察;迹象
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
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
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强盛 全,所有的 没有人
围困 被动句
积聚 (介后)
被动句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结合文本概括出和庄宗有关的时间点和相关事件?
926年(41岁)“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923年(38岁)“函梁君臣之首”
908年(23岁)“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912年(27岁)“系燕父子以组。”
失天下
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因为什么?
1)晋王为何赐矢?
2)庄宗的态度是什么?
3)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
4)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
5)从论证方法来看,这部分运用了哪种方法?

既然已经强调了“盛衰之理在于人事”,为什么在第四段中还要加上“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这一结尾?
探究一
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仅是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是否显得有些文不对题?
探究二
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身处于北宋中叶的欧阳修,为何要编《伶官传》并作序?
探究三
①欧阳修(1007-1072)。
②宋真宗于997年即位,在位共25年。前期颇为勤勉,但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他不顾寇准等人的反对,与辽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后期任用王钦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
③宋仁宗于1022年即位,在位共41年。即位时只有12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他在军事、政治等方面均无大作为,后与西夏交战战败,被迫进贡;起用范仲淹变法,最终也遭遇失败。
第一,欧阳修生活的年代,历经宋真宗、宋仁宗两朝,主要是仁宗时代;
第二,真宗、仁宗两位皇帝有相似的致命弱点,军事无能,与外族议和,还进贡。澶渊之盟后,宋真宗每年要向辽国进贡白银十万两,丝绸二十万匹;宋仁宗每年向西夏进贡白银十五万两,丝绸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