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16 09:36:56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3*16=48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近年来,石羊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取得初步成效。流域内某县将数百万元生态补偿金交给水质优于目标值的另一县。有专家指出,该流域现行生态补偿以水质考核、资金补偿的模式过于单一,提出增加河流考核内容并建立产业补偿、就业补偿等综合补偿机制。下图示意石羊河流域。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生态补偿资金最可能由(  )
A.甲支付给乙 B.乙支付给甲 C.丙支付给丁 D.丁支付给丙
2.与资金补偿相比,综合补偿更有利于 (  )
①促进流域持续发展 ②减少生态投入资金 ③缓解气候变暖趋势 ④缩小不同区域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20世纪80年代德国某车企在上海建厂,1993年第一家德国企业(汽车安全带生产的弹簧公司)进驻江苏省太仓市。随后,大量德国企业纷纷落户太仓。截止2024年,太仓市约有500家德企,包括轴承、车床等制造领域技术密集型的“隐形冠军”企业。下图示意太仓市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3.第一家德国企业进驻太仓,主要因为该地(  )
A.市场广阔 B.原料充足 C.位置优越 D.技术先进
4.大量德国企业纷纷落户太仓,说明该市(  )
A.产业链条长 B.营商环境优 C.气候条件好 D.水能资源足
5.为满足德国“隐形冠军”企业需求,太仓市应重点(  )
A.加强技能培训 B.加深文化交流
C.加大补贴力度 D.加快港口建设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若投入到自然资源开发及贸易的资金和劳动力过多,影响其他行业发展,可能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引发“资源诅咒”。当前俄罗斯油气技术装备的进口比例偏高。俄罗斯北极地区某自治区近年来大力开发油气资源和发展储运,其第三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图1示意该地区从业人口构成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有人认为该地区存在“资源诅咒”风险,若该结论成立,则图中序号代表(  )
A.①第一产业,②第三产业 B.①第三产业,②第二产业
C.①第二产业,③第三产业 D.①第一产业,③第二产业
7.中俄已就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达成共识,该区希望通过合作优先解决油气行业 (  )
A.技术支持不足 B.环境污染严重
C.产量趋于下降 D.从业人口短缺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C2M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工业物联网电子商务模式,又被称为“短路经济”。下图为C2M模式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与传统制造业相比,该模式可节省(  )
A.设计成本 B.销售成本 C.库存成本 D.制造成本
9.该模式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是(  )
A.降低工业产品的附加值 B.提高工业生产集聚效益
C.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D.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站城融合是指铁路车站与城市空间紧密融合,形成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联动效应。下图为站城融合引导下的铁路客站建设形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从经济角度考虑,甲、乙、丙分别适合布局(  )
A.酒店住宿、商务办公、商业零售
B.商务办公、商业零售、酒店住宿
C.酒店住宿、商业零售、商务办公
D.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住宿
11.站城融合有助于(  )
①高效利用土地,优化城市空间②加强城乡协作,缩小城乡差距
③增加客运流量,提升城市等级④实现交通互联,提高换乘效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新疆乌恰一康苏地区位于天山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182mm,年平均蒸发量为2600mm。下图示意新疆乌恰一康苏地区地形剖面与植被垂直分布,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推测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A.草地I B.草地Ⅱ C.草地Ⅲ D.草地Ⅳ
13.图中M附近出现荒漠区,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蒸发旺盛 B.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少
C.坡度陡,地表水缺乏 D.土层浅薄,土壤颗粒细
14.下列四地盐渍化最严重的是(  )
A.草地Ⅲ B.草地Ⅳ C.人工防风林 D.农田区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居民通勤距离是指某区域内所有居民从其居佳地往返工作地的平均距离;岗位通劲距离是指某区城内所有工作岗位的员工从其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的平均距离。中国某超大城市面织约6340乎方千米,目前下辖11个区和5个新区。2013年以来,该市各新区岗位通勤距离整体下降。下图示意2013年该市甲乙丙丁戊5个新区居民通勤距离和岗位通勤距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其他新区相比,2013年甲新区(  )
A.提供的工作岗位吸引力较强 B.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距离较近
C.人口在区外就业的比重较高 D.与其他新区之间的距离较近
16.推测2013年以来该市各新区岗位通勤距离整体下降,主要是由于各新区(  )
A.土地面积扩大 B.居住条件改善
C.辐射功能增强 D.市政单位迁入
二、综合题52分
17.(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第32届夏季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东京奥运会主场馆——新国立竞技场的设计参考日本寺庙建筑的轻型木结构风格,采用了来自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大量木材,以突显日本的传统文化。
材料二: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西部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录或接近日本的台风。
材料三:下图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1)分析新国立竞技场建设大量使用木材的自然原因。
(2)冬季,日本西部地区降雪量大,请解释其原因。
(3)为何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1990年沙特阿拉伯政府开始限制农民种植小麦。21世纪初,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海水淡化产业促进了该国的经济发展,却未能有效促进种植业的发展。2010年后,在中国光伏技术的支持下,太阳能海水淡化厂在沙特阿拉伯沿海蓬勃兴起,淡化海水成本大大降低,为保障其资源安全提供了新的契机。下图示意沙特阿拉伯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18.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推测沙特阿拉伯政府限制农民种植小麦的理由。
19.分析为促进该国种植业发展,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产业可能遇到的困难。
20.简述沙特阿拉伯政府为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可以采取的措施。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前5世纪,印度的雅利安人通过亚当桥来到了斯里兰卡(图)。这里森林广布。早期雅利安人聚居在降水较少的西北沿海地区,刀耕火种,依赖降雨种植粮食。随着人口增长,雅利安人的居住地逐渐扩展到岛屿北部平原。公元3—10世纪,雅利安人修筑众多蓄水池,并逐步形成庞大的堤坝—水渠—蓄水池—水库灌溉系统,斯里兰卡进入繁荣的农业文明时期。20世纪70年代,马哈威利河调水工程启动。该工程预计2024年完工,建成后可向北部供水,使蓄水池一年四季均能蓄满。
21.解释早期登岛的雅利安人仅居住在斯里兰卡岛西北沿海平原的现象。
22.说明公元3—10世纪雅利安人在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建设大灌溉系统的原因。
23.说明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通常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的自然原因,并分析马哈威利河调水工程建成后斯里兰卡岛北部粮食产量的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1.下游地区水质受上游影响,所以补偿金应由下游支付给上游。根据图中流域边界可知,河流大致由西南流向东北。图中甲、乙两地属于不同两条河流,河水不会相互补给,二者之间不需要支付水质补偿金,A、B错误;
丁地位于丙地的下游,丙地水质较好,丁地支付补偿资金给丙,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2.综合补偿不仅提供资金,还可能包括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这种全面的补偿方式更有利于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从而促进了流域的持续发展,①正确;从表面上看,资金补偿似乎直接涉及资金的使用,但综合补偿中可能也包含资金补偿的部分,并且由于它更全面,可能需要的总体投入并不少,因此,不能简单地说综合补偿会减少生态投入资金,②错误;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导致的,而综合补偿主要关注于特定流域或区域的生态补偿,与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关系不大,③错误;合补偿中的政策、技术、教育等方面的补偿有助于提升落后地区的发展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3.C
4.B
5.A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一般来说,市场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
3.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时太仓汽车零部件市场并不广阔、技术并不先进,弹簧对于原料的需求并不高,ABD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太仓紧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为客户提供产品,C正确。
故答案为:C。
4.A、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太仓作为一个县级市,在当时产业链条并不长,A错误;
B、德企纷纷落户太仓,说明该市的投资体验好、营商环境优,B正确;
C、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和太仓气候条件有明显差异,德国工作人员不一定适应太仓的气候环境,C错误;
D、太仓地处长江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水能资源不足,D错误。
故答案为:B。
5.A、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多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较高,因此,太仓市为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应重点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当地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以吸引和留住这些企业,A正确;
B、虽然文化交流对于促进两国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有一定帮助,但它并不是满足技术密集型企业直接需求的关键因素,B错误;
C、补贴力度的大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但并非所有技术密集型企业都依赖政府补贴来维持运营,且长期依赖补贴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C错误;
D、太仓市虽然靠近港口,但港口建设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相对较小,这类企业更看重的是技术人才、研发环境、产业链配套等因素,而非地理位置上的港口优势,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6.B
7.A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点评】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活动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活动,它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是人类立足生存之本和发展进步的源泉。经济的发展是资源满足人们需求的体现,资源承载能力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随着经济增长人口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消耗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由于大部分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如果继续沿袭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资源的可采储量将不断减少,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将严重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持续。
6.若该区存在“资源诅咒",据材料对“资源沮咒”的解释,则该区将大量劳动力投入到了自然资源开发(工业-第二产业)及贸易(服务业-第三产业)中,曲线①②表示第二、三产业,又据材料强调其第三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因此第三产业劳动力占比最高,①表示的是第三产业、②是第二产业。据材料该区地处俄罗斯北极地区,该区纬度高、热量非常匮乏,海冰结冰期也长,第一产业的发展的条件较差,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口占比在三大产业中最低,则曲线③为第一产业,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7.冰上丝绸之路经北冰洋,北冰洋纬度高,海水结冰期长,冰层厚,需要研究新技术和新设备开采油气。结合材料“当前俄罗斯油气技术装备的进口比例偏高”,可知该区技术力量不足,因此其首先应解决俄罗斯油气行业的问题是技术方面的支持,而不是解决环境污染、产量趋于下降、从业人口短缺,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8.C
9.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工业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因素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 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交通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
8.由图可知, 该模式下制造商需根据客户要求改造生产线,进行相应的设计,进行柔性生产,故相比传统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该模式设计次数较多,设计成本增加,A错误。销售成本包括支付给营销员的佣金,业务部门的办公费以及其他与销售业务直接相关的成本等。该模式虽是下单模式,但是也需要设立一个前端部门进行订单处理,销售成本不一定下降,B错误。该模式为订单模式,制造商根据客户的订单进行生产而后进行发货,可减少传统制造业大批量生产却因销售不出去而产生的大量库存导致的库存成本上升,C正确。该模式下生产前需根据客户的需求改造生产线,进行相应的产品设计,才能进行生产制造,故制造成本将上升,D错误。故答案为:C。
9.该模式下产品的生产需先进行生产线的改造和设计,环节增加,延长了产业链,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增加,A错误。该模式下企业生产一改传统制造业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转为小批量、定制式生产,生产和区域分布趋于灵活,降低了工业生产集聚效益,B错误。该模式为订单模式下的生产,降低了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C错误。该模式为订单模式下的生产,制造商需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生产线改造和设计,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0.D
11.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①市场:市场需求影响服务产品的种类和发展潜力。②交通运输:影响服务业的空间布局。③劳动力: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需要劳动力数量较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④政府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因素,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发展。⑤地价:大型综合购物中信一般布局在地价高的地方,零售业及其他生活性服务业一般布局在地价低的地方。
10.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靠近候车大厅,且与建筑的连接通道,人流量大,适合商业零售;乙比丙楼层更低,租金更高,应是付租能力更强的商务办公;丙位于最高,付租能力最低,且环境较为安静,适合酒店住宿,甲、乙、丙分别适合布局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住宿,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1.站城融合可以美化环境,高效利用土地,能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发展,故①正确;站城融合对于加强城乡协作,缩小城乡差距作用几乎没有作用,故②错误;站城融合可以优化城市发展,但不能提升城市等级,且增加客流量不是其主要目的,故③错误;站城融合主要目的是实现交通互联,提高换乘效率,增强出行便利程度,增强交通的辐射能力,故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2.B
13.C
14.D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荒漠化及其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盐碱化土壤是地下水向上运动将盐分累积到地表形成的。形成土壤盐碱化的要素包括:地下水中要含有一定盐分;地下水距离地表要浅;存在地下水上升的动力,如蒸发等作用力。在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的地区,容易形成土壤盐渍化。地下水含有一定的盐分,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则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在土壤中。经过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会逐渐增加,形成了土壤盐碱化;对于很多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的地区,当洼地水分蒸发后,盐分残留在此处,也形成盐碱地。
12.图示区域位于天山西南坡,气候干旱,因此当地植被的生长状况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四类草地位于同一坡向,水分条件的差异取决于坡度、岩层、土壤,草地Ⅱ所在的地区坡度较缓,有泉水出露,潜水位高,因此土壤含水量最大,植被覆盖率最高,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3.A、结合图片可知,图中M处海拔较高,气温并不高,A错误;
B、处于背风坡并不是M处为荒漠区的原因,B错误;
C、图示区域位于天山西南坡,气候干旱,因此当地植被的生长状况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由地形剖面图可知,M地坡度较陡,地表径流速度快,地表水缺乏,因此M附近出现了荒漠化,C正确;
D、结合图片可知,M处的岩石与草地I处的岩石类型一致,因此土壤并不是形成荒漠的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C。
14.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区域整体蒸发旺盛,农田区较其他区域地势低,地下水位高,且灌溉也会进一步加剧地下水位升高,因此农田区的土壤盐渍化程度最严重,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15.A
16.B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城市内部一般可分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等。
15.A、据图可知,甲新区的岗位通勤距离最长,但是人们还是愿意到当地工作,说明甲新区提供的工作岗位吸引力较强,故A正确;
B、甲新区的居民通勤距离最长,说明距离中心城区的距离最远,故B错误;
C、无法判断人口是否在区外就业,故C错误;
D、无法判断新区之间的距离,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6.根据材料“岗位通勤距离是指某区域内所有工作岗位的员工从其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的平均距离”可知,岗位通勤距离整体下降是因为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的平均距离减小,最大可能是居住条件的改善,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7.【答案】(1)日本多山地,宜林地区广;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亚热带、温带森林面积广阔,林木资源丰富;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地震灾害,木结构防震性能好。(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日本西部地区位于西北季风(冬季风)的迎风坡,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时,携带大量水汽,遇到山脉的阻挡,在西侧形成降水;由于冬季气温低,多形成降雪。
(3)原料、燃料需要进口,产品需要出口;太平洋沿岸多平原和优良港湾,利于工厂和港口建设;沿岸地区人口稠密,有丰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日本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岛屿众多,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适宜森林植被的生长,说明日本宜林地区广,木材资源丰富;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中的岛国,以海洋性显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水热条件适宜森林生长,宜林面积广阔,林木资源丰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灾害多发,木结构防震性能好,可以减轻地震的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岛屿众多,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它的西侧为日本海,水汽来源充足;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中的岛国,以海洋性显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西北风从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遇到地形抬升,容易在西侧形成地形雨;由于冬季气温低,多形成降雪。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工业生产需要的原料、燃料等需要进口,且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出口量大,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工厂和港口建设;太平洋沿岸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人口稠密,有丰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等。
【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一般来说,市场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
(1)据图可知,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适宜森林植被的生长,说明日本宜林地区广;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中的岛国,以海洋性显著的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亚热带、温带森林面积广阔,林木资源丰富;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地震灾害,木结构防震性能好,可以减轻地震的影响。
(2)日本多山,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它的西侧为日本海;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强,日本盛行西北风,西北风越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遇到山脉的抬升,容易在西侧形成地形雨;由于冬季气温低,多形成降雪。
(3)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利于工厂和港口建设;太平洋沿岸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人口稠密,有丰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等。
【答案】18.①小麦大规模种植消耗大量水源,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开采难度增加(或水资源紧张或水质变差);②可以减少土壤肥力的过度消耗;③防止过度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19.①以石油为能源的海水淡化成本高,淡化海水价格高;②海水淡化厂位于沿海,大多远离农业区,输水距离远且经过山区,调水难度大、成本高;③农产品产值低且耗水量大,生产成本高,效益低。
20.①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②大力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③加大海水淡化的力度或者从其他途径获取淡水资源。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18.根据图文信息可知,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河流少,水资源短缺,大量种植小麦会过度消耗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难度;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循环难度加大,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等;连续大规模种植会会消耗大量土壤肥力,限制种植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土壤;过度灌溉容易使盐分在土壤中积聚,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限制种植可减少这种风险。
19.根据材料可知,沙特阿拉伯主要以石油作为海水淡化的能源,成本高,淡化后的水价较高;海水淡化厂一般位于沿海地区,远离农业区较远,输水距离较长,且经过山区会进一步增加调水的难度和成本;农产品产值低且农业生产耗水量大,导致种植成本高、效益低。
20.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大力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海水淡化的力度或者从其他途径获取淡水资源,确保有足够的淡水资源供应,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答案】21.离印度最近,为移民登陆地;降水少,森林覆盖率低,易清除;地势低平,适合开垦种植;人口较少,对耕地需求少。
22.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季风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堤坝、蓄水池和水库可减轻旱涝灾害,使粮食稳产、增产;水渠建设可扩大灌溉区域,增加耕地面积。
23.该地区蒸发旺盛,仅有雨季适宜种植,而雨季短暂。原因:纬度低,光热条件能满足粮食作物全年生长;(调水工程建成后,)满足作物早季用水需求,复种指数提高,种植范围扩大,粮食产量提高。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矿产等;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文化、政策等。
21.读图可知,斯里兰卡西北部离印度近;根据材料“ 公元前5世纪,印度的雅利安人通过亚当桥来到了斯里兰卡 ”可知,斯里兰卡西北部为早期移民的登陆地;读图可知,西北部平原地区受地形抬升作用小,降水较少,森林覆盖率低,易清除开垦;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热条件适宜,适合开垦耕种;早期移民人口少,对耕地的需求少。
22.公元3—10世纪,移民人口增加,雅利安人口逐渐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斯里兰卡北部地区受西南季风气候影响,有明显的旱雨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建设灌溉系统可以有效调节水资源,保障旱季时农田的灌溉需求,从而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使得粮食稳产、增产;水渠建设还可以扩大灌溉区域,增加耕地面积。
23.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通常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的自然原因是由于其受西南季风气候影响,有明显的旱雨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旱季期间降雨量稀少,缺乏稳定的水源用于农田灌溉,使得农民只能在雨季种植作物,即一年一季。斯里兰卡北部地区纬度低,光热条件好,复种指数高,能满足粮食作物全年生长;调水工程将马哈威利河的河水引向原本缺水的北部地区,使得旱季也能得到充足的灌溉水源,可能实现一年两季甚至更多季的种植模式;有了稳定的灌溉水源,农田的产出率将会提高,更多的土地得以利用,粮食产量自然会随之增加。
1 / 1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3*16=48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近年来,石羊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取得初步成效。流域内某县将数百万元生态补偿金交给水质优于目标值的另一县。有专家指出,该流域现行生态补偿以水质考核、资金补偿的模式过于单一,提出增加河流考核内容并建立产业补偿、就业补偿等综合补偿机制。下图示意石羊河流域。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生态补偿资金最可能由(  )
A.甲支付给乙 B.乙支付给甲 C.丙支付给丁 D.丁支付给丙
2.与资金补偿相比,综合补偿更有利于 (  )
①促进流域持续发展 ②减少生态投入资金 ③缓解气候变暖趋势 ④缩小不同区域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D
2.B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1.下游地区水质受上游影响,所以补偿金应由下游支付给上游。根据图中流域边界可知,河流大致由西南流向东北。图中甲、乙两地属于不同两条河流,河水不会相互补给,二者之间不需要支付水质补偿金,A、B错误;
丁地位于丙地的下游,丙地水质较好,丁地支付补偿资金给丙,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2.综合补偿不仅提供资金,还可能包括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这种全面的补偿方式更有利于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从而促进了流域的持续发展,①正确;从表面上看,资金补偿似乎直接涉及资金的使用,但综合补偿中可能也包含资金补偿的部分,并且由于它更全面,可能需要的总体投入并不少,因此,不能简单地说综合补偿会减少生态投入资金,②错误;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导致的,而综合补偿主要关注于特定流域或区域的生态补偿,与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关系不大,③错误;合补偿中的政策、技术、教育等方面的补偿有助于提升落后地区的发展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20世纪80年代德国某车企在上海建厂,1993年第一家德国企业(汽车安全带生产的弹簧公司)进驻江苏省太仓市。随后,大量德国企业纷纷落户太仓。截止2024年,太仓市约有500家德企,包括轴承、车床等制造领域技术密集型的“隐形冠军”企业。下图示意太仓市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3.第一家德国企业进驻太仓,主要因为该地(  )
A.市场广阔 B.原料充足 C.位置优越 D.技术先进
4.大量德国企业纷纷落户太仓,说明该市(  )
A.产业链条长 B.营商环境优 C.气候条件好 D.水能资源足
5.为满足德国“隐形冠军”企业需求,太仓市应重点(  )
A.加强技能培训 B.加深文化交流
C.加大补贴力度 D.加快港口建设
【答案】3.C
4.B
5.A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一般来说,市场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
3.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时太仓汽车零部件市场并不广阔、技术并不先进,弹簧对于原料的需求并不高,ABD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太仓紧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为客户提供产品,C正确。
故答案为:C。
4.A、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太仓作为一个县级市,在当时产业链条并不长,A错误;
B、德企纷纷落户太仓,说明该市的投资体验好、营商环境优,B正确;
C、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和太仓气候条件有明显差异,德国工作人员不一定适应太仓的气候环境,C错误;
D、太仓地处长江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水能资源不足,D错误。
故答案为:B。
5.A、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多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较高,因此,太仓市为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应重点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当地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以吸引和留住这些企业,A正确;
B、虽然文化交流对于促进两国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有一定帮助,但它并不是满足技术密集型企业直接需求的关键因素,B错误;
C、补贴力度的大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但并非所有技术密集型企业都依赖政府补贴来维持运营,且长期依赖补贴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C错误;
D、太仓市虽然靠近港口,但港口建设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相对较小,这类企业更看重的是技术人才、研发环境、产业链配套等因素,而非地理位置上的港口优势,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若投入到自然资源开发及贸易的资金和劳动力过多,影响其他行业发展,可能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引发“资源诅咒”。当前俄罗斯油气技术装备的进口比例偏高。俄罗斯北极地区某自治区近年来大力开发油气资源和发展储运,其第三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图1示意该地区从业人口构成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有人认为该地区存在“资源诅咒”风险,若该结论成立,则图中序号代表(  )
A.①第一产业,②第三产业 B.①第三产业,②第二产业
C.①第二产业,③第三产业 D.①第一产业,③第二产业
7.中俄已就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达成共识,该区希望通过合作优先解决油气行业 (  )
A.技术支持不足 B.环境污染严重
C.产量趋于下降 D.从业人口短缺
【答案】6.B
7.A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点评】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活动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活动,它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是人类立足生存之本和发展进步的源泉。经济的发展是资源满足人们需求的体现,资源承载能力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随着经济增长人口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消耗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由于大部分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如果继续沿袭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资源的可采储量将不断减少,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将严重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持续。
6.若该区存在“资源诅咒",据材料对“资源沮咒”的解释,则该区将大量劳动力投入到了自然资源开发(工业-第二产业)及贸易(服务业-第三产业)中,曲线①②表示第二、三产业,又据材料强调其第三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因此第三产业劳动力占比最高,①表示的是第三产业、②是第二产业。据材料该区地处俄罗斯北极地区,该区纬度高、热量非常匮乏,海冰结冰期也长,第一产业的发展的条件较差,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口占比在三大产业中最低,则曲线③为第一产业,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7.冰上丝绸之路经北冰洋,北冰洋纬度高,海水结冰期长,冰层厚,需要研究新技术和新设备开采油气。结合材料“当前俄罗斯油气技术装备的进口比例偏高”,可知该区技术力量不足,因此其首先应解决俄罗斯油气行业的问题是技术方面的支持,而不是解决环境污染、产量趋于下降、从业人口短缺,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C2M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工业物联网电子商务模式,又被称为“短路经济”。下图为C2M模式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与传统制造业相比,该模式可节省(  )
A.设计成本 B.销售成本 C.库存成本 D.制造成本
9.该模式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是(  )
A.降低工业产品的附加值 B.提高工业生产集聚效益
C.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D.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答案】8.C
9.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工业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因素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 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交通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
8.由图可知, 该模式下制造商需根据客户要求改造生产线,进行相应的设计,进行柔性生产,故相比传统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该模式设计次数较多,设计成本增加,A错误。销售成本包括支付给营销员的佣金,业务部门的办公费以及其他与销售业务直接相关的成本等。该模式虽是下单模式,但是也需要设立一个前端部门进行订单处理,销售成本不一定下降,B错误。该模式为订单模式,制造商根据客户的订单进行生产而后进行发货,可减少传统制造业大批量生产却因销售不出去而产生的大量库存导致的库存成本上升,C正确。该模式下生产前需根据客户的需求改造生产线,进行相应的产品设计,才能进行生产制造,故制造成本将上升,D错误。故答案为:C。
9.该模式下产品的生产需先进行生产线的改造和设计,环节增加,延长了产业链,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增加,A错误。该模式下企业生产一改传统制造业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转为小批量、定制式生产,生产和区域分布趋于灵活,降低了工业生产集聚效益,B错误。该模式为订单模式下的生产,降低了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C错误。该模式为订单模式下的生产,制造商需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生产线改造和设计,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D正确。故答案为:D。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站城融合是指铁路车站与城市空间紧密融合,形成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联动效应。下图为站城融合引导下的铁路客站建设形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从经济角度考虑,甲、乙、丙分别适合布局(  )
A.酒店住宿、商务办公、商业零售
B.商务办公、商业零售、酒店住宿
C.酒店住宿、商业零售、商务办公
D.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住宿
11.站城融合有助于(  )
①高效利用土地,优化城市空间②加强城乡协作,缩小城乡差距
③增加客运流量,提升城市等级④实现交通互联,提高换乘效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0.D
11.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①市场:市场需求影响服务产品的种类和发展潜力。②交通运输:影响服务业的空间布局。③劳动力: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需要劳动力数量较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④政府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因素,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发展。⑤地价:大型综合购物中信一般布局在地价高的地方,零售业及其他生活性服务业一般布局在地价低的地方。
10.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靠近候车大厅,且与建筑的连接通道,人流量大,适合商业零售;乙比丙楼层更低,租金更高,应是付租能力更强的商务办公;丙位于最高,付租能力最低,且环境较为安静,适合酒店住宿,甲、乙、丙分别适合布局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住宿,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1.站城融合可以美化环境,高效利用土地,能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发展,故①正确;站城融合对于加强城乡协作,缩小城乡差距作用几乎没有作用,故②错误;站城融合可以优化城市发展,但不能提升城市等级,且增加客流量不是其主要目的,故③错误;站城融合主要目的是实现交通互联,提高换乘效率,增强出行便利程度,增强交通的辐射能力,故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新疆乌恰一康苏地区位于天山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182mm,年平均蒸发量为2600mm。下图示意新疆乌恰一康苏地区地形剖面与植被垂直分布,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推测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A.草地I B.草地Ⅱ C.草地Ⅲ D.草地Ⅳ
13.图中M附近出现荒漠区,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蒸发旺盛 B.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少
C.坡度陡,地表水缺乏 D.土层浅薄,土壤颗粒细
14.下列四地盐渍化最严重的是(  )
A.草地Ⅲ B.草地Ⅳ C.人工防风林 D.农田区
【答案】12.B
13.C
14.D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荒漠化及其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盐碱化土壤是地下水向上运动将盐分累积到地表形成的。形成土壤盐碱化的要素包括:地下水中要含有一定盐分;地下水距离地表要浅;存在地下水上升的动力,如蒸发等作用力。在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的地区,容易形成土壤盐渍化。地下水含有一定的盐分,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则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在土壤中。经过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会逐渐增加,形成了土壤盐碱化;对于很多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的地区,当洼地水分蒸发后,盐分残留在此处,也形成盐碱地。
12.图示区域位于天山西南坡,气候干旱,因此当地植被的生长状况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四类草地位于同一坡向,水分条件的差异取决于坡度、岩层、土壤,草地Ⅱ所在的地区坡度较缓,有泉水出露,潜水位高,因此土壤含水量最大,植被覆盖率最高,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3.A、结合图片可知,图中M处海拔较高,气温并不高,A错误;
B、处于背风坡并不是M处为荒漠区的原因,B错误;
C、图示区域位于天山西南坡,气候干旱,因此当地植被的生长状况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由地形剖面图可知,M地坡度较陡,地表径流速度快,地表水缺乏,因此M附近出现了荒漠化,C正确;
D、结合图片可知,M处的岩石与草地I处的岩石类型一致,因此土壤并不是形成荒漠的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C。
14.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区域整体蒸发旺盛,农田区较其他区域地势低,地下水位高,且灌溉也会进一步加剧地下水位升高,因此农田区的土壤盐渍化程度最严重,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居民通勤距离是指某区域内所有居民从其居佳地往返工作地的平均距离;岗位通劲距离是指某区城内所有工作岗位的员工从其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的平均距离。中国某超大城市面织约6340乎方千米,目前下辖11个区和5个新区。2013年以来,该市各新区岗位通勤距离整体下降。下图示意2013年该市甲乙丙丁戊5个新区居民通勤距离和岗位通勤距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其他新区相比,2013年甲新区(  )
A.提供的工作岗位吸引力较强 B.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距离较近
C.人口在区外就业的比重较高 D.与其他新区之间的距离较近
16.推测2013年以来该市各新区岗位通勤距离整体下降,主要是由于各新区(  )
A.土地面积扩大 B.居住条件改善
C.辐射功能增强 D.市政单位迁入
【答案】15.A
16.B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城市内部一般可分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等。
15.A、据图可知,甲新区的岗位通勤距离最长,但是人们还是愿意到当地工作,说明甲新区提供的工作岗位吸引力较强,故A正确;
B、甲新区的居民通勤距离最长,说明距离中心城区的距离最远,故B错误;
C、无法判断人口是否在区外就业,故C错误;
D、无法判断新区之间的距离,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6.根据材料“岗位通勤距离是指某区域内所有工作岗位的员工从其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的平均距离”可知,岗位通勤距离整体下降是因为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的平均距离减小,最大可能是居住条件的改善,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52分
17.(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第32届夏季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东京奥运会主场馆——新国立竞技场的设计参考日本寺庙建筑的轻型木结构风格,采用了来自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大量木材,以突显日本的传统文化。
材料二: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西部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录或接近日本的台风。
材料三:下图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1)分析新国立竞技场建设大量使用木材的自然原因。
(2)冬季,日本西部地区降雪量大,请解释其原因。
(3)为何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答案】(1)日本多山地,宜林地区广;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亚热带、温带森林面积广阔,林木资源丰富;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地震灾害,木结构防震性能好。(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日本西部地区位于西北季风(冬季风)的迎风坡,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时,携带大量水汽,遇到山脉的阻挡,在西侧形成降水;由于冬季气温低,多形成降雪。
(3)原料、燃料需要进口,产品需要出口;太平洋沿岸多平原和优良港湾,利于工厂和港口建设;沿岸地区人口稠密,有丰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日本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岛屿众多,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适宜森林植被的生长,说明日本宜林地区广,木材资源丰富;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中的岛国,以海洋性显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水热条件适宜森林生长,宜林面积广阔,林木资源丰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灾害多发,木结构防震性能好,可以减轻地震的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岛屿众多,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它的西侧为日本海,水汽来源充足;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中的岛国,以海洋性显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西北风从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遇到地形抬升,容易在西侧形成地形雨;由于冬季气温低,多形成降雪。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工业生产需要的原料、燃料等需要进口,且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出口量大,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工厂和港口建设;太平洋沿岸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人口稠密,有丰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等。
【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一般来说,市场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
(1)据图可知,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适宜森林植被的生长,说明日本宜林地区广;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中的岛国,以海洋性显著的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亚热带、温带森林面积广阔,林木资源丰富;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地震灾害,木结构防震性能好,可以减轻地震的影响。
(2)日本多山,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它的西侧为日本海;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强,日本盛行西北风,西北风越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遇到山脉的抬升,容易在西侧形成地形雨;由于冬季气温低,多形成降雪。
(3)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利于工厂和港口建设;太平洋沿岸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人口稠密,有丰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等。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1990年沙特阿拉伯政府开始限制农民种植小麦。21世纪初,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海水淡化产业促进了该国的经济发展,却未能有效促进种植业的发展。2010年后,在中国光伏技术的支持下,太阳能海水淡化厂在沙特阿拉伯沿海蓬勃兴起,淡化海水成本大大降低,为保障其资源安全提供了新的契机。下图示意沙特阿拉伯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18.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推测沙特阿拉伯政府限制农民种植小麦的理由。
19.分析为促进该国种植业发展,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产业可能遇到的困难。
20.简述沙特阿拉伯政府为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可以采取的措施。
【答案】18.①小麦大规模种植消耗大量水源,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开采难度增加(或水资源紧张或水质变差);②可以减少土壤肥力的过度消耗;③防止过度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19.①以石油为能源的海水淡化成本高,淡化海水价格高;②海水淡化厂位于沿海,大多远离农业区,输水距离远且经过山区,调水难度大、成本高;③农产品产值低且耗水量大,生产成本高,效益低。
20.①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②大力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③加大海水淡化的力度或者从其他途径获取淡水资源。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18.根据图文信息可知,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河流少,水资源短缺,大量种植小麦会过度消耗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难度;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循环难度加大,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等;连续大规模种植会会消耗大量土壤肥力,限制种植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土壤;过度灌溉容易使盐分在土壤中积聚,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限制种植可减少这种风险。
19.根据材料可知,沙特阿拉伯主要以石油作为海水淡化的能源,成本高,淡化后的水价较高;海水淡化厂一般位于沿海地区,远离农业区较远,输水距离较长,且经过山区会进一步增加调水的难度和成本;农产品产值低且农业生产耗水量大,导致种植成本高、效益低。
20.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大力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海水淡化的力度或者从其他途径获取淡水资源,确保有足够的淡水资源供应,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2024高二下·晋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前5世纪,印度的雅利安人通过亚当桥来到了斯里兰卡(图)。这里森林广布。早期雅利安人聚居在降水较少的西北沿海地区,刀耕火种,依赖降雨种植粮食。随着人口增长,雅利安人的居住地逐渐扩展到岛屿北部平原。公元3—10世纪,雅利安人修筑众多蓄水池,并逐步形成庞大的堤坝—水渠—蓄水池—水库灌溉系统,斯里兰卡进入繁荣的农业文明时期。20世纪70年代,马哈威利河调水工程启动。该工程预计2024年完工,建成后可向北部供水,使蓄水池一年四季均能蓄满。
21.解释早期登岛的雅利安人仅居住在斯里兰卡岛西北沿海平原的现象。
22.说明公元3—10世纪雅利安人在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建设大灌溉系统的原因。
23.说明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通常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的自然原因,并分析马哈威利河调水工程建成后斯里兰卡岛北部粮食产量的变化。
【答案】21.离印度最近,为移民登陆地;降水少,森林覆盖率低,易清除;地势低平,适合开垦种植;人口较少,对耕地需求少。
22.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季风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堤坝、蓄水池和水库可减轻旱涝灾害,使粮食稳产、增产;水渠建设可扩大灌溉区域,增加耕地面积。
23.该地区蒸发旺盛,仅有雨季适宜种植,而雨季短暂。原因:纬度低,光热条件能满足粮食作物全年生长;(调水工程建成后,)满足作物早季用水需求,复种指数提高,种植范围扩大,粮食产量提高。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矿产等;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文化、政策等。
21.读图可知,斯里兰卡西北部离印度近;根据材料“ 公元前5世纪,印度的雅利安人通过亚当桥来到了斯里兰卡 ”可知,斯里兰卡西北部为早期移民的登陆地;读图可知,西北部平原地区受地形抬升作用小,降水较少,森林覆盖率低,易清除开垦;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热条件适宜,适合开垦耕种;早期移民人口少,对耕地的需求少。
22.公元3—10世纪,移民人口增加,雅利安人口逐渐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斯里兰卡北部地区受西南季风气候影响,有明显的旱雨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建设灌溉系统可以有效调节水资源,保障旱季时农田的灌溉需求,从而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使得粮食稳产、增产;水渠建设还可以扩大灌溉区域,增加耕地面积。
23.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通常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的自然原因是由于其受西南季风气候影响,有明显的旱雨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旱季期间降雨量稀少,缺乏稳定的水源用于农田灌溉,使得农民只能在雨季种植作物,即一年一季。斯里兰卡北部地区纬度低,光热条件好,复种指数高,能满足粮食作物全年生长;调水工程将马哈威利河的河水引向原本缺水的北部地区,使得旱季也能得到充足的灌溉水源,可能实现一年两季甚至更多季的种植模式;有了稳定的灌溉水源,农田的产出率将会提高,更多的土地得以利用,粮食产量自然会随之增加。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