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09 11:36:52

文档简介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我国自然资源部每年都会对国有建设用地结构以及近年来批准建设用地面积、占用耕地面积进行统计并发布公告,2022、2023年我国连续两年实现耕地总面积净增长,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我国近年来土地资源利用状况是(  )
A.近年来建设用地面积快速持续上升
B.占用耕地比重呈下降趋势
C.耕地占补严重不平衡
D.耕地占用的主要去向是商服用地
2.2023年全国批准新增住宅用地面积最接近(  )公顷
A.30000 B.35000 C.40000 D.45000
3.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才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我国耕地面积的可行性措施有(  )
①推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②提高复种指数
③适当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④禁止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选项属于图例乙所示的是(  )
A.金矿、焦炭 B.雷电、沙漠 C.森林、淡水 D.化肥、小麦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珊瑚礁为全球10%的经济鱼类和近30%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环境,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目前,全球已有超过一半珊瑚礁出现严重退化。据此完成下列题。
6.下列造成珊瑚礁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季节变化,海水温度异常升高 B.药用价值高,珊瑚遭大量采挖
C.河流注入,陆地水使水质变差 D.经济鱼类多,珊瑚遭大量啃食
7.珊瑚礁退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
A.海浪对海岸侵袭加剧 B.沿海地区水质下降
C.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 D.导致渔业发展停滞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2021年9月11日1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布了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标志着我国国内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将全面开花。这是我国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近年来,我国鼓励建设光伏发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能资源丰富 B.常观能源缺乏
C.提高清清能源占比 D.光伏制造技术先进
9.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
A.受天气影响小 B.占地面积小
C.发电效率高 D.环境污染小
10.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需求最强烈的城市是(  )
A.陕西榆林 B.山西太原 C.四川成都 D.上海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1.箭头所代表的转移物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A.石油 B.粮食 C.危险废弃物 D.飞机配件
12.该转移物的最主要来源是(  )
A.农业 B.化学工业 C.采掘工业 D.冶金工业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海洋空间利用就是将海上、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海洋开发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具有的优点是(  )
A.能显示先进的技术 B.资金投入大,风险高
C.地价便宜,搬迁人口少 D.隐蔽性能好
14.下列海洋的空间利用方式属于对海底空间利用的是(  )
A.海洋开发中心 B.海水淡化工厂
C.潜艇 D.石油储存罐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大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存在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下图为中心城市的虹吸与溢出效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地理要素流动方向分别符合虹吸与溢出方向的是(  )
A.土地、劳动力 B.劳动力、资金
C.资金、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土地
16.图中相关效应实现的载体是(  )
A.相同的文化 B.优惠的政策 C.丰富的资源 D.便利的交通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读“局部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小题。
17.一架飞机走最短距离从①地飞往②地,其飞行方向应是(  )
A.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B.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飞行
C.一直向正东方飞行 D.先向东北方,后向东南方飞行
18.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距离约为(  )
A.6600千米 B.4200千米 C.5000千米 D.3330千米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北京的汉石桥湿地在维护自然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上世纪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和气候变化,该湿地出现了生态问题,近年来采取了恢复生态等措施,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下图为该湿地2005和2020年生态服务价值(单位:亿元)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生态服务价值中的净化环境属于(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科研服务 D.文化服务
20.与2005年相比,2020年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发生明显变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保护候鸟 B.控制人口增长
C.退耕还湿 D.完善水利设施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鲁尔区曾一直是德国的煤和钢铁生产基地,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经济由衰退走向繁荣,成为世界传统工业区成功转型的典范。左图为鲁尔区目前较大钢铁企业分布图,右图为鲁尔区整治前后的三种产业构成(Ⅰ为1958年,Ⅱ为1995年)。完成下面小题。
21.调整产业结构是本区治理的另一重要措施。右图中的Ⅱ与Ⅰ相比,主要的变化是(  )
A.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就业人数上升
B.农业产值大幅度提升
C.煤炭、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大幅度减小
D.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不变
22.与鲁尔区相比,我国西部传统工业区推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困难较大,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闭塞 B.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C.自然资源短缺 D.人才匮乏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部分企业外迁,到2016年达到高峰,但2019年以后又出现了一批企业的回迁,形成一波回归潮。下图为“某回迁企业生产线一角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影响企业回迁上海的主要原因是上海(  )
A.环境质量改善 B.基础设施完善
C.对外贸易发展 D.产业协作便捷
24.与外迁前相比,回归企业(  )
A.生产规模更大 B.资金投入更少
C.资源消耗更少 D.自动化水平高
25.制造业回归对上海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增加就业岗位 B.促进产业升级
C.缓解人地矛盾 D.做强科创中心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局部区域示意图
资料二 韩国最大岛屿——济州岛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岛,人称“风多、石头多”。
资料三 图中三地相关数据资料。
地名 上海 济州岛首府济州 室户岬
海拔(米) 3 24 185
年降水量(mm) 1111 1456.9 2435.6
(1)说明济州岛的地理位置。
(2)分析济州岛风多的原因以及石头多的原因。
(3)说出图示区域内上海、济州、室户岬三地气候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27.(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坪坝营镇地处湖北恩施州咸丰县西南部,境内山峦起伏,重峦叠嶂,有蜂蜜、富硒茶、脐橙等地方特产。咸丰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农机设备上推广安装北斗系统,提升咸丰县农业产业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图1示意坪坝营镇墨池寺村局部地形,图2一台装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农田旋耕机穿梭田间,进行精细化翻耕作业。
(1)使用安装北斗智能信息的翻耕机进行深耕作业(如图2),能有效改善土壤性质,为粮食生产和农户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试分析其原因。
(2)近年来图1所示地区的许多乡村聚落因人口迁出而废弃,出现了乡村空心化现象。指出四个聚落中空心化最不明显的聚落,并分析其原因。
(3)图1中甲居民点是当地的贫困村,当地扶贫干部在帮助其中的一个贫困户时,提出的以下两个扶贫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并论证其可行性。
方案①:将该贫困户搬迁至丙聚落,帮助指导其发展农家乐等服务型产业
方案②:该贫困户留在原地,帮助指导其发展茶树、果树、蜂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
28.(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泾河流域是黄土高原的典型沟壑区。某校中学生赴该流域进行野外研学。下图(a)为该流域局部示意图,图(b)为某同学撰写的考察报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任务一考察平凉红牛产业
概述平凉市发展红牛产业的有利条件。
(2)任务二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
泾河流域耕地非点源污染排放强度
时间 泥沙排放强度(吨/平方公顷/年) 磷排放强度(千克/平方公顷/年)
1967-1990 46.11 3.94
2000-2020 19.56 1.43
注:非点源污染指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
描述该流域耕地非点源污染排放强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3)任务三调研流域的综合治理
该流域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图为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模式图。
在建谷坊、筑淤地坝中任选其一,简述该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
29.(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南海诸岛——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材料一: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南海海底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其次是各种金属矿产资源。南海诸岛岛礁上环境优美、景色迷人。
材料二:下图为南海位置图。永兴岛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岛屿。
材料三:海油观澜号是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该平台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最深最远,同时也是全球首个给海上油气田供电、海域环境最恶劣的半潜式深远海风电平台。它安装于距海南文昌136千米的海上油田海域,2023年5月20日成功并网投产,开始为南海的油气平台供电。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技术成熟后,我国可以在深远海海域布局风电平台。
(1)根据材料一除了海洋空间资源,海洋资源还包括   。(写一种即可)
(2)根据材料二,永兴岛的海岸类型是   ,此类海岸多分布在   地区。
(3)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永兴岛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
(4)根据材料三,从自然角度说出海油观澜号深海风电平台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
(5)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海岛屿可拥有____海里的领海;外延至____海里作为其专属经济区,享有对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的权利。(  )
A.24;200 B.12;200 C.12;188 D.24;188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B
3.A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解析】【点评】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1.A.根据材料可知,近年来建设用地面积并没有快速持续上升,A错误;
B.根据材料可知,2022、2023年我国连续两年实现耕地总面积净增长,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占用耕地比重呈下降趋势,B正确;
C.读图可知,近年来,耕地占补趋于平衡,C错误;
D.耕地占用的主要去向是基础设施用地,商服用地占比小,D错误。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2023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面积约45.6万公顷,而2023年住宅用地供应结构占比约7.8%左右,因此2023年全国批准新增住宅用地面积约45.6万公顷×7.8%,大致为355680公顷,接近35000公顷,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3.推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可以保障我国耕地面积不大幅减少,①正确;复种指数主要受气温和热量影响,提高复种指数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土地利用率,但对保障我国耕地面积影响不大,②错误;适当开发后备耕地资源可以增加我国耕地面积,③正确;禁止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可以切实保障我国耕地面积不减少,但在现实情况下,社会经济发展不可能不占用部分耕地,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4.B
5.C
【知识点】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矿产资源及其分类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指的是地球提供给人类衣、食、住、行、医所需要的物质原料,也称为:地球资源。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有六种,它们是: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种类、矿山、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资源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读图可知,甲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但没有用于生产和生活,丙和丁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能量与物质,但不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只有乙既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又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符合自然资源概念,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5.A.根据材料可知,焦炭是人为加工后的形成的,不属于自然资源,A错误;
B.雷电和沙漠是自然环境中的,但雷电和沙漠很难直接用于生产和生活,B错误;
C.森林、淡水属于自然资源,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C正确;
D.化肥和小麦不属于自然资源,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6.B
7.A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解析】【点评】珊瑚礁的作用:能维持渔业资源,可以保护海岸线,作为医疗药材重要资源,优化地球上大气环境,可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
6.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是自然现象,不会导致珊瑚礁退化,且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海水温度没有异常升高,材料没有关于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是人类活动导致的,A错误;由材料“极高的药用价值”可推测,珊瑚礁药用价值高,遭大量采挖,导致珊瑚礁退化,B正确;河流注入,带来营养盐类,有利于珊瑚礁的生长,但也会带来污染,影响珊瑚礁,但由材料“全球已有超过一半珊瑚礁出现严重退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并不是大部分珊瑚礁附近均有河流注入,C错误;由材料“珊瑚礁为全球10%的经济鱼类和近30%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环境”可知,受珊瑚礁影响的经济鱼类占比少,且由所学知识可知,鱼类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故珊瑚礁主要是提供生活环境,作为鱼类食物来源的可能性小,D错误。故答案为:B。
7.珊瑚礁可减缓海水流速,减轻海浪侵蚀,珊瑚礁退化后,会导致海浪对海岸侵袭加剧,A正确;珊瑚礁退化后,对海水净化能力降低,会导致沿海地区水质下降,但由所学知识可知,沿海地区水质下降是导致珊瑚礁退化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珊瑚礁退化产生的不利影响,B错误;由材料“珊瑚礁为全球10%的经济鱼类和近30%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环境”可知,珊瑚礁退化后,会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而不是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C错误;由材料“珊瑚礁为全球10%的经济鱼类和近30%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环境”可知,受珊瑚礁影响的经济鱼类占比少,故珊瑚礁退化导致渔业发展停滞的可能性小,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8.C
9.B
10.D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我国太阳能总辐射资源丰富,总体呈"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燥区大于东部湿润区”的分布特点。其中,青藏高原最为丰富,四川盆地资源相对较低。
8.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地区分布不均,A错误;
B.我国常规能源分布不均,东部能源需求量大,B错误;
C.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太阳能,可以提高清洁能源占比,是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C正确;
D.我国光伏制造技术先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但不是根本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C。
9.A.屋顶分布式发电站会受天气变化影响大,A错误;
B.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利用屋顶空间,与集中式发电站相比,占地面积小,B正确;
C.光伏板的发电效率与天气状况、光伏板能源转换效率等有关,且转换效率较低,C错误;
D.太阳能光伏电池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如光污染,D错误。
故答案为:B。
10.陕西榆林、山西太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常规能源较充足,对太阳能需求不强烈,四川成都太阳能资源贫乏,上海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且政府对环保要求高,开发清洁能源需求最强切,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 D。
【答案】11.C
12.B
【知识点】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
因素 具体内容
自然因素 随空气和水自然流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地
人为原因 发达国家 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处理费用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薄弱
环保法规不健全,一些不法经营者违法走私
11.据图可知,转移物的移出国是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发达国家,移入国则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这是有些发达国家把废弃物运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即转嫁污染。转移的大都是难以处理的或处理代价很大的危险废弃物。C正确。
故答案为:C。
12.该转移物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因会对本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才将污染物越境转移,因此最主要来源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化学工业,农业不会对本国造成严重污染,采掘业和冶金工业都不是危险废弃物的最主要来源。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13.D
14.D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点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洋的价值也越来越被人类重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而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些废弃物绝大部分最终直接或间接地进人海洋。当这些废物和污水的排放量达到一定的限度,海洋便受到了污染。诸如海洋石油污染、海洋重金属污染、海洋热污染、海洋放射性污染等。受到污染的海域,会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人类的海洋生产活动.损害海水使用质量,造成优美环境被破坏等。
13.A、海洋空间并不直接“能显示先进的技术”,技术的先进性并不由空间类型决定,而是由技术本身的发展水平决定,因此A错误。
B、“资金投入大,风险高”通常是海洋空间开发面临的挑战,而非其优点,故B错误。
C、虽然海洋空间的地价相对陆地可能较低,但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开发难度和成本都相对较高,且海洋空间并不涉及“搬迁人口少”的问题,因为海洋开发通常不涉及大量人口的迁移,所以C错误。
D、海洋空间因其广阔的面积和深邃的海底,为各种隐蔽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潜艇的隐蔽航行、水下设施的隐蔽布置等,因此海洋空间的隐蔽性能好是其显著优点,D正确。
故答案为:D。
14.A、海洋开发中心通常是建立在近海或海岛上的,用于海洋资源的开发、研究和管理,它并不直接对海底空间进行利用,而是依托海上的平台或陆地设施进行工作,因此A错误。
B、海水淡化工厂是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设施。这种设施通常也是建立在近海或海岛上的,同样不直接对海底空间进行利用,所以B错误。
C、潜艇是一种能在水下航行的军事舰艇,它主要利用的是海水的浮力、水动力等特性进行水下航行和作战,虽然潜艇在水下航行,但它并不直接对海底空间进行开发或利用,而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或作战平台存在,因此C错误。
D、石油储存罐,特别是海底石油储存罐,是直接建立在海底的设施,用于储存石油等能源资源。这种设施直接占用了海底空间,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因此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5.B
16.D
【知识点】城市及其辐射功能;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区域协调发展
【解析】【点评】经济辐射效应是指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经济发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围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同时也指某经济区域的发展所带动的相关产业链或周围区域产生联动增长的间接经济效应。
15.根据材料可知,中心城市虹吸周边城市,由于中心城市经济发达,所以中心城市会向其他城市溢出资金,同时中心城市就业机会多,虹吸大量劳动力进入,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6.中心城市虹吸周边城市劳动力、矿产资源等;中心城市溢出资金、优惠政策、产业转出、人才等,实现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主要依赖城市之间便利的交通。相同的文化、优惠的政策和丰富的资源只是城市之间联系的影响因素,而不是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虹吸和溢出效应的载体,虹吸和溢出效应中要素的流动的载体是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来发生的,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17.B
18.C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解析】【点评】地球上两地间的最短航线为过两地间过球心的大圆的劣弧。(1)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或经线圈上,其最短距离为两地间经线或经线圈所在的劣弧。(2)若两地不在同一条经线或经线圈上,则经过两地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首先确定两地的相对东西方向。①若两地同在北半球应该是先偏北再偏南,②若同在南半球应该先向偏南再向偏北,③若两地不在同一半球需要讨论。
1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上两地间的最短航线为过两地间过球心的大圆的劣弧。读图可知,①②两地同在南半球且②地在①地正西,同一纬线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方向应凸向高纬方向,因此①地飞往②地的最短航线是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飞行,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8.经线的长度相等,1°的经线长度约为111km,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两极变短,1°的赤道长度约为11km,任意1°的纬线长度约为111km×cosα°千米(α°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经过计算,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⑧地,其距离约为30×111km+30x111km×cos 60°=4995km,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9.B
20.C
【知识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辩证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城市化的影响:
①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④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过快城市化的影响:①资源问题。②污染问题。③交通拥堵问题。④社会问题。
19.生态服务价值中的净化环境可以调节环境中污染物的数量,属于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B正确;供给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生产或提供产品的功能,如提供食物、水、原始材料等,科研服务不是生态服务价值,文化功能是指人们通过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主观映象、休闲娱乐和美学体验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非物质利益,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与2005年相比,2020年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中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三项增加明显,主要是通过退耕还湿,增加了湿地的面积,增强了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21.A
22.D
【知识点】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解析】【点评】 产业结构升级是通过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相互转化实现生产要素改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附加值提高的系统工程。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是最基本的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根本动力。
21.A.读图可知,右图中的Ⅱ与Ⅰ相比,第三产业、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多。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属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上升,A正确;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图示没有显示,B错误;
C.煤炭、钢铁企业在产业构成中所占比重下降,并不是生产规模大幅度减小,C错误;
D.右图中的Ⅱ与Ⅰ相比,主要的变化是第三产业占比从25%左右上升到50%以上,说明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大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产值上升,D错误。
故答案为:A。
2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新兴产业需要科技、人才的强力支撑。但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缓慢,潜力不足,导致人才缺乏,新兴产业发展困难较大,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23.D
24.D
25.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 产业结构升级是通过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相互转化实现生产要素改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附加值提高的系统工程。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是最基本的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根本动力。
23.A.企业外迁有利于迁出地环境质量改善,A错误;
B.基本设施的完善之前也是如此,但成本高造成外迁,B错误;
C.对外贸易发展不一定要回归上海,可以在其他交通便利的地区甚至海外设厂,C错误;
D.根据材料可知,2016年上海制造业因空间有限,产能外迁到达高峰,但2019年开始,智能制造又促成回归潮,智能工厂摆脱了对土地、人力资源的依赖,转而对知识技能型人才、金融、产业链生态产生高黏性,而这些只能在上海实现,D正确。
故答案为:D。
24.读图可知,回迁企业更依赖智能制造,回归企业因为智能工厂摆脱了对土地、人力资源的依赖,故自动化水平高,D正确,ABC错误。
答案为:D。
25.A.智能化工厂摆脱了对土地、人力资源的依赖,对增加就业岗位影响较小,A错误;
B.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促进上海产业升级,B正确;
C.制造业依托于“智造"实现回归,是在上海寸土寸金制造业难以扩地、拓厂房的前提下实现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地紧张;但是人地矛盾指由于农业人口与农业用地面积不成正比,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土地资源不足以满足人口需求的现象,C错误;
D.很多企业的回归是依赖上海的科技力量实现企业升级,这些企业并非都是科技企业,也包括传统制造业,D错误。
故答案为:B。
26.【答案】(1)位于韩国南端;亚热带;太平洋西部的海岛,在黄海、东海、日本海交汇处;北隔济州海峡与朝鲜半岛相望;西隔黄海、东海与中国大陆相望;东隔朝鲜海峡、对马海峡与日本群岛相望。
(2)济州岛位于东亚季风环流区内,夏季有来自东南的东南季风,冬季有来自西北的西北季风;作为海岛,济州岛周边海面摩擦力小,风力较强。济州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挤压作用,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强烈,火山喷发形成大量玄武岩,受风化及风力侵蚀作用多石头。
(3)气候特点上看:共性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差异是,离亚欧陆地越远、距海洋越近,降水总量越多、气温年较差越小。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济州岛位于韩国南端;济州岛位于北纬33度左右,地处亚热带;济州岛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西部的海岛,西北方为黄海,西南方为东海,东北方为日本海;北面是济州海峡,济州海峡的北面是朝鲜半岛;向西越过隔黄海、东海就是中国大陆,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相望;济州岛东南方为朝鲜海峡、对马海峡,再向东南就是日本群岛。
(2)济州岛位于东亚季风环流区内,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冬季有来自亚洲大陆的西北季风,全年风力都较大;作为海岛,济州岛周边都是海洋,海面比较平滑,摩擦力小,空气流动性强,风力较强。济州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运动活跃,受挤压作用影响,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强烈,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出露地表后快速冷却凝固形成大量玄武岩,玄武岩一般含有气孔,岩性不致密,容易受风化、侵蚀作用,把大的岩石由大变小,由小变碎,形成众多石头。
(3)共性:三地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岸,海陆热力性差异显著,地处亚热带,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中心,海洋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水汽,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气温高形成低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温暖湿润。
差异:上海在亚洲大陆的东侧降水少,室户岬在日本西侧降水多,从西向东三地的气候由上海的大陆性向室户岬的海洋性过渡,济州处于过渡状态。由西向东,离亚欧陆地越远、距海洋越近,气候的大陆性越小,海洋性越强,降水总量越多,气温年较差越小。
【点评】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中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7.【答案】(1)使用安装北斗智能信息的翻耕机进行深耕作业能对农田进行18-30厘米的深度翻耕,使土壤结构得到合理优化;可以掩埋有机肥料、清除残茬杂草;并且能消灭寄生在土壤中或残茬上的病虫害,达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目的。
(2)丙;该地区位于低山丘陵地区,人口规模比较小,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由乡村地区迁出,向交通和居住条件较好的地点集中;图中的甲、乙、丁聚落海拔较高,耕地规模较小,距离公路较远且和公路间有河流阻碍,所以居民有迁出的需要,聚落易废弃;(或答丙聚落海拔低,耕地较广,离河流近用水方便,靠近公路交通方便,发展条件好。)
(3)方案①:搬迁后原土地可流转,能获得补偿款,为发展其他产业提供部分启动资金;搬迁到丙地,交通便利、消费人群集中;服务业容纳劳动力更多,为全家人提供就业机会
(或方案②:留在这里原地,可节省建房、搬迁等费用;该地山坡有利于排水,土壤富硒,有利于茶树、果树种植;当地有较多的荒山,利用荒山发展养殖或者种植果树,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与主要方式;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使用安装了北斗农机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的翻耕机作业,能对农田进行18-30厘米的深度翻耕(图中显示耕作深度为49cm),使土壤结构得到合理优化,避免盐分在土壤表层累积,解决了土壤盐碱化问题。并且通过深耕,可以掩埋有机肥料,清除地表残茬杂草,保持土壤肥力。另外,地表残茬杂草的清除,也可以消灭寄生在土壤中或残茬上的病虫害,达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目的。
(2)读图可知,四个聚落相比而言,甲乙丙三个聚落所处的海拔相对较高,耕地面积有限,耕地规模相对较小,同时距离公路较远,交通联系不便,且和公路间有河流阻碍,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聚落容易废弃。丙聚落海拔相对较低,地势较为平坦,耕地面积相对较多。靠近河流,用水方便,靠近公路,交通相对便利,发展条件较好,人口迁出的必要性不是很强。该区域地处低山丘陵地区,整体人口规模较小,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人口由乡村地区迁出,向交通和居住条件相对更好的地区集中。
(3)选择方案一。通过将甲聚落的贫困户搬迁至丙聚落,甲聚落原有的土地可进行流转,可获得补偿款,从而为发展其他产业提供启动资金。另一方面,相比于甲聚落所在地区而言,丙聚落所在地区交通便利,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对农家乐等服务型产业的需求较大,消费人群相对集中。同时,服务业能够容纳的劳动力相对较多,可以为全家人提供就业机会。
选择方案二。留在原地可以借助自用住房进行发展,节省建房,还可以节省搬迁等费用。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有蜂蜜、富硒茶、脐橙等地方特产,甲聚落所在区域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山坡有利于排水,土壤富硒,有利于茶树、果树的种植,地域特色明显。同时,当地有较多的荒山,可以利用荒山发展养殖业或种植果树,成本相对较低,经济效益相对较高。
【点评】考查地理知识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运用,考查学生对地形、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等社会热点问题。题目通过具体案例——坪坝营镇及其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两个层次的思考问题,既考验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决策判断能力。(1) 要求学生理解北斗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还要求学生分析其对土壤性质改善的具体影响,涉及土壤物理性质、肥力提升等多个方面,综合考察了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分析能力。(2) 题目通过模拟真实扶贫场景,让学生代入扶贫干部的角色,从两个方案中选择一个进行论证,既考察了学生对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8.【答案】(1)育种技术先进;饲养经验丰富;丰富优质饲料牧草;政策支持力度大;牛肉品质高,积极维护品牌形象。
(2)特点:泥沙排放强度降低,磷排放强度降低。原因: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农业生产磷肥使用量降低、利用率提高。
(3)谷坊:减缓沟道坡度,降低径流流速,减轻流水对沟底、沟岸侵蚀;拦蓄泥沙。淤地坝:筑坝拦泥;滞洪,拦蓄雨水和径流;淤地增加耕地面积。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凉改良牛种,完成了“役用"到“肉用”的转变,说明其育种技术先进;牧业发展历史悠久,饲养经验丰富;草地面积广阔,有丰富优质饲料牧草;政策支持力度大,当地政府建立科研基地;牛肉品质高,树立平凉红牛品牌,积极维护品牌形象。
(2)读表可知,泥沙排放强度从46.11降到19.56,泥沙排放强度降低,磷排放强度从3.94降到1.43,磷排放强度降低。原因: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增加植被面积,保持水土,农业生产磷肥使用量降低、利用率提高,农业绿色生产,发展生态农业。
(3)读图可知,谷坊成阶梯状,起到减缓沟道坡度,降低径流流速,减轻流水对沟底、沟岸侵蚀,阶梯面相对平坦,流速慢,能够拦蓄泥沙。淤地坝主要起到拦水拦沙的作用,筑坝拦泥,滞洪,拦蓄雨水和径流,当泥沙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够进行作物种植,增加耕地面积。
【点评】 农业区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灾害等自然因素和市场、科技、劳动力、交通、政策、历史、信息、饮食偏好等社会经济因素。
29.【答案】(1)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
(2)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热带、亚热带
(3)热带海岛,自然风光独特,可开发旅游资源;地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可开发海洋渔业资源;永兴岛位于南海北部,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可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永兴岛所处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可开发油气资源。
(4)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易受台风、风暴潮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波浪等海水运动干扰;地形复杂等。
(5)B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南海有丰富的鱼、虾、蟹、贝等,这些属于海洋生物资源;南海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其次是各种金属矿产资源,这些属于海洋矿产资源。
(2)根据材料二可知,永兴岛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岛屿,永兴岛是珊瑚礁海岸,故海岸类型是生物海岸,此类海岸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3)永兴岛为热带海岛,热带自然风光独特,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旅游资源;地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可以捕捞海洋生物,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永兴岛位于南海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交通运输便利,可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永兴岛所处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可开发油气资源,增加能源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4)根据材料可知,海油观澜号安装于距海南文昌136千米的海上油田海域,南海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海油观澜号位于热带海域,易受台风、风暴潮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波浪等海水运动干扰,不利于海油观澜号建设;海底地形复杂等。
(5)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岛屿可拥有12海里的领海;外延至200海里是专属经济区,享有对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的权利,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中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构想最早由曾呈奎院士于1970年代提出,即在我国近岸海域实施“海洋农牧化”。1979年,广西水产厅在北部湾投放了我国第一个混凝土制的人工鱼礁,拉开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序幕。从1981年至1988年,我国其他沿海8个省市分别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体积共计20多万立方米,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各省市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积极进行人工鱼礁和藻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牧场。
1 / 1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我国自然资源部每年都会对国有建设用地结构以及近年来批准建设用地面积、占用耕地面积进行统计并发布公告,2022、2023年我国连续两年实现耕地总面积净增长,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我国近年来土地资源利用状况是(  )
A.近年来建设用地面积快速持续上升
B.占用耕地比重呈下降趋势
C.耕地占补严重不平衡
D.耕地占用的主要去向是商服用地
2.2023年全国批准新增住宅用地面积最接近(  )公顷
A.30000 B.35000 C.40000 D.45000
3.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才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我国耕地面积的可行性措施有(  )
①推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②提高复种指数
③适当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④禁止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B
2.B
3.A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解析】【点评】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1.A.根据材料可知,近年来建设用地面积并没有快速持续上升,A错误;
B.根据材料可知,2022、2023年我国连续两年实现耕地总面积净增长,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占用耕地比重呈下降趋势,B正确;
C.读图可知,近年来,耕地占补趋于平衡,C错误;
D.耕地占用的主要去向是基础设施用地,商服用地占比小,D错误。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2023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面积约45.6万公顷,而2023年住宅用地供应结构占比约7.8%左右,因此2023年全国批准新增住宅用地面积约45.6万公顷×7.8%,大致为355680公顷,接近35000公顷,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3.推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可以保障我国耕地面积不大幅减少,①正确;复种指数主要受气温和热量影响,提高复种指数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土地利用率,但对保障我国耕地面积影响不大,②错误;适当开发后备耕地资源可以增加我国耕地面积,③正确;禁止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可以切实保障我国耕地面积不减少,但在现实情况下,社会经济发展不可能不占用部分耕地,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选项属于图例乙所示的是(  )
A.金矿、焦炭 B.雷电、沙漠 C.森林、淡水 D.化肥、小麦
【答案】4.B
5.C
【知识点】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矿产资源及其分类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指的是地球提供给人类衣、食、住、行、医所需要的物质原料,也称为:地球资源。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有六种,它们是: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种类、矿山、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资源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读图可知,甲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但没有用于生产和生活,丙和丁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能量与物质,但不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只有乙既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又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符合自然资源概念,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5.A.根据材料可知,焦炭是人为加工后的形成的,不属于自然资源,A错误;
B.雷电和沙漠是自然环境中的,但雷电和沙漠很难直接用于生产和生活,B错误;
C.森林、淡水属于自然资源,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C正确;
D.化肥和小麦不属于自然资源,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珊瑚礁为全球10%的经济鱼类和近30%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环境,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目前,全球已有超过一半珊瑚礁出现严重退化。据此完成下列题。
6.下列造成珊瑚礁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季节变化,海水温度异常升高 B.药用价值高,珊瑚遭大量采挖
C.河流注入,陆地水使水质变差 D.经济鱼类多,珊瑚遭大量啃食
7.珊瑚礁退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
A.海浪对海岸侵袭加剧 B.沿海地区水质下降
C.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 D.导致渔业发展停滞
【答案】6.B
7.A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解析】【点评】珊瑚礁的作用:能维持渔业资源,可以保护海岸线,作为医疗药材重要资源,优化地球上大气环境,可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
6.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是自然现象,不会导致珊瑚礁退化,且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海水温度没有异常升高,材料没有关于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是人类活动导致的,A错误;由材料“极高的药用价值”可推测,珊瑚礁药用价值高,遭大量采挖,导致珊瑚礁退化,B正确;河流注入,带来营养盐类,有利于珊瑚礁的生长,但也会带来污染,影响珊瑚礁,但由材料“全球已有超过一半珊瑚礁出现严重退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并不是大部分珊瑚礁附近均有河流注入,C错误;由材料“珊瑚礁为全球10%的经济鱼类和近30%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环境”可知,受珊瑚礁影响的经济鱼类占比少,且由所学知识可知,鱼类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故珊瑚礁主要是提供生活环境,作为鱼类食物来源的可能性小,D错误。故答案为:B。
7.珊瑚礁可减缓海水流速,减轻海浪侵蚀,珊瑚礁退化后,会导致海浪对海岸侵袭加剧,A正确;珊瑚礁退化后,对海水净化能力降低,会导致沿海地区水质下降,但由所学知识可知,沿海地区水质下降是导致珊瑚礁退化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珊瑚礁退化产生的不利影响,B错误;由材料“珊瑚礁为全球10%的经济鱼类和近30%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环境”可知,珊瑚礁退化后,会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而不是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C错误;由材料“珊瑚礁为全球10%的经济鱼类和近30%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环境”可知,受珊瑚礁影响的经济鱼类占比少,故珊瑚礁退化导致渔业发展停滞的可能性小,D错误。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2021年9月11日1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布了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标志着我国国内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将全面开花。这是我国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近年来,我国鼓励建设光伏发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能资源丰富 B.常观能源缺乏
C.提高清清能源占比 D.光伏制造技术先进
9.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
A.受天气影响小 B.占地面积小
C.发电效率高 D.环境污染小
10.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需求最强烈的城市是(  )
A.陕西榆林 B.山西太原 C.四川成都 D.上海
【答案】8.C
9.B
10.D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我国太阳能总辐射资源丰富,总体呈"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燥区大于东部湿润区”的分布特点。其中,青藏高原最为丰富,四川盆地资源相对较低。
8.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地区分布不均,A错误;
B.我国常规能源分布不均,东部能源需求量大,B错误;
C.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太阳能,可以提高清洁能源占比,是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C正确;
D.我国光伏制造技术先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但不是根本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C。
9.A.屋顶分布式发电站会受天气变化影响大,A错误;
B.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利用屋顶空间,与集中式发电站相比,占地面积小,B正确;
C.光伏板的发电效率与天气状况、光伏板能源转换效率等有关,且转换效率较低,C错误;
D.太阳能光伏电池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如光污染,D错误。
故答案为:B。
10.陕西榆林、山西太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常规能源较充足,对太阳能需求不强烈,四川成都太阳能资源贫乏,上海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且政府对环保要求高,开发清洁能源需求最强切,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 D。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1.箭头所代表的转移物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A.石油 B.粮食 C.危险废弃物 D.飞机配件
12.该转移物的最主要来源是(  )
A.农业 B.化学工业 C.采掘工业 D.冶金工业
【答案】11.C
12.B
【知识点】污染物跨境转移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
因素 具体内容
自然因素 随空气和水自然流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地
人为原因 发达国家 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处理费用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薄弱
环保法规不健全,一些不法经营者违法走私
11.据图可知,转移物的移出国是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发达国家,移入国则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这是有些发达国家把废弃物运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即转嫁污染。转移的大都是难以处理的或处理代价很大的危险废弃物。C正确。
故答案为:C。
12.该转移物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因会对本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才将污染物越境转移,因此最主要来源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化学工业,农业不会对本国造成严重污染,采掘业和冶金工业都不是危险废弃物的最主要来源。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海洋空间利用就是将海上、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海洋开发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具有的优点是(  )
A.能显示先进的技术 B.资金投入大,风险高
C.地价便宜,搬迁人口少 D.隐蔽性能好
14.下列海洋的空间利用方式属于对海底空间利用的是(  )
A.海洋开发中心 B.海水淡化工厂
C.潜艇 D.石油储存罐
【答案】13.D
14.D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点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洋的价值也越来越被人类重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而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些废弃物绝大部分最终直接或间接地进人海洋。当这些废物和污水的排放量达到一定的限度,海洋便受到了污染。诸如海洋石油污染、海洋重金属污染、海洋热污染、海洋放射性污染等。受到污染的海域,会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人类的海洋生产活动.损害海水使用质量,造成优美环境被破坏等。
13.A、海洋空间并不直接“能显示先进的技术”,技术的先进性并不由空间类型决定,而是由技术本身的发展水平决定,因此A错误。
B、“资金投入大,风险高”通常是海洋空间开发面临的挑战,而非其优点,故B错误。
C、虽然海洋空间的地价相对陆地可能较低,但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开发难度和成本都相对较高,且海洋空间并不涉及“搬迁人口少”的问题,因为海洋开发通常不涉及大量人口的迁移,所以C错误。
D、海洋空间因其广阔的面积和深邃的海底,为各种隐蔽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潜艇的隐蔽航行、水下设施的隐蔽布置等,因此海洋空间的隐蔽性能好是其显著优点,D正确。
故答案为:D。
14.A、海洋开发中心通常是建立在近海或海岛上的,用于海洋资源的开发、研究和管理,它并不直接对海底空间进行利用,而是依托海上的平台或陆地设施进行工作,因此A错误。
B、海水淡化工厂是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设施。这种设施通常也是建立在近海或海岛上的,同样不直接对海底空间进行利用,所以B错误。
C、潜艇是一种能在水下航行的军事舰艇,它主要利用的是海水的浮力、水动力等特性进行水下航行和作战,虽然潜艇在水下航行,但它并不直接对海底空间进行开发或利用,而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或作战平台存在,因此C错误。
D、石油储存罐,特别是海底石油储存罐,是直接建立在海底的设施,用于储存石油等能源资源。这种设施直接占用了海底空间,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因此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大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存在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下图为中心城市的虹吸与溢出效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地理要素流动方向分别符合虹吸与溢出方向的是(  )
A.土地、劳动力 B.劳动力、资金
C.资金、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土地
16.图中相关效应实现的载体是(  )
A.相同的文化 B.优惠的政策 C.丰富的资源 D.便利的交通
【答案】15.B
16.D
【知识点】城市及其辐射功能;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区域协调发展
【解析】【点评】经济辐射效应是指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经济发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围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同时也指某经济区域的发展所带动的相关产业链或周围区域产生联动增长的间接经济效应。
15.根据材料可知,中心城市虹吸周边城市,由于中心城市经济发达,所以中心城市会向其他城市溢出资金,同时中心城市就业机会多,虹吸大量劳动力进入,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6.中心城市虹吸周边城市劳动力、矿产资源等;中心城市溢出资金、优惠政策、产业转出、人才等,实现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主要依赖城市之间便利的交通。相同的文化、优惠的政策和丰富的资源只是城市之间联系的影响因素,而不是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虹吸和溢出效应的载体,虹吸和溢出效应中要素的流动的载体是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来发生的,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读“局部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小题。
17.一架飞机走最短距离从①地飞往②地,其飞行方向应是(  )
A.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B.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飞行
C.一直向正东方飞行 D.先向东北方,后向东南方飞行
18.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距离约为(  )
A.6600千米 B.4200千米 C.5000千米 D.3330千米
【答案】17.B
18.C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解析】【点评】地球上两地间的最短航线为过两地间过球心的大圆的劣弧。(1)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或经线圈上,其最短距离为两地间经线或经线圈所在的劣弧。(2)若两地不在同一条经线或经线圈上,则经过两地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首先确定两地的相对东西方向。①若两地同在北半球应该是先偏北再偏南,②若同在南半球应该先向偏南再向偏北,③若两地不在同一半球需要讨论。
1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上两地间的最短航线为过两地间过球心的大圆的劣弧。读图可知,①②两地同在南半球且②地在①地正西,同一纬线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方向应凸向高纬方向,因此①地飞往②地的最短航线是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飞行,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8.经线的长度相等,1°的经线长度约为111km,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两极变短,1°的赤道长度约为11km,任意1°的纬线长度约为111km×cosα°千米(α°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经过计算,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⑧地,其距离约为30×111km+30x111km×cos 60°=4995km,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北京的汉石桥湿地在维护自然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上世纪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和气候变化,该湿地出现了生态问题,近年来采取了恢复生态等措施,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下图为该湿地2005和2020年生态服务价值(单位:亿元)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生态服务价值中的净化环境属于(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科研服务 D.文化服务
20.与2005年相比,2020年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发生明显变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保护候鸟 B.控制人口增长
C.退耕还湿 D.完善水利设施
【答案】19.B
20.C
【知识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辩证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城市化的影响:
①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④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过快城市化的影响:①资源问题。②污染问题。③交通拥堵问题。④社会问题。
19.生态服务价值中的净化环境可以调节环境中污染物的数量,属于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B正确;供给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生产或提供产品的功能,如提供食物、水、原始材料等,科研服务不是生态服务价值,文化功能是指人们通过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主观映象、休闲娱乐和美学体验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非物质利益,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与2005年相比,2020年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中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三项增加明显,主要是通过退耕还湿,增加了湿地的面积,增强了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鲁尔区曾一直是德国的煤和钢铁生产基地,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经济由衰退走向繁荣,成为世界传统工业区成功转型的典范。左图为鲁尔区目前较大钢铁企业分布图,右图为鲁尔区整治前后的三种产业构成(Ⅰ为1958年,Ⅱ为1995年)。完成下面小题。
21.调整产业结构是本区治理的另一重要措施。右图中的Ⅱ与Ⅰ相比,主要的变化是(  )
A.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就业人数上升
B.农业产值大幅度提升
C.煤炭、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大幅度减小
D.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不变
22.与鲁尔区相比,我国西部传统工业区推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困难较大,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闭塞 B.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C.自然资源短缺 D.人才匮乏
【答案】21.A
22.D
【知识点】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解析】【点评】 产业结构升级是通过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相互转化实现生产要素改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附加值提高的系统工程。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是最基本的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根本动力。
21.A.读图可知,右图中的Ⅱ与Ⅰ相比,第三产业、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多。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属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上升,A正确;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图示没有显示,B错误;
C.煤炭、钢铁企业在产业构成中所占比重下降,并不是生产规模大幅度减小,C错误;
D.右图中的Ⅱ与Ⅰ相比,主要的变化是第三产业占比从25%左右上升到50%以上,说明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大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产值上升,D错误。
故答案为:A。
2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新兴产业需要科技、人才的强力支撑。但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缓慢,潜力不足,导致人才缺乏,新兴产业发展困难较大,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部分企业外迁,到2016年达到高峰,但2019年以后又出现了一批企业的回迁,形成一波回归潮。下图为“某回迁企业生产线一角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影响企业回迁上海的主要原因是上海(  )
A.环境质量改善 B.基础设施完善
C.对外贸易发展 D.产业协作便捷
24.与外迁前相比,回归企业(  )
A.生产规模更大 B.资金投入更少
C.资源消耗更少 D.自动化水平高
25.制造业回归对上海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增加就业岗位 B.促进产业升级
C.缓解人地矛盾 D.做强科创中心
【答案】23.D
24.D
25.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 产业结构升级是通过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相互转化实现生产要素改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附加值提高的系统工程。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是最基本的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根本动力。
23.A.企业外迁有利于迁出地环境质量改善,A错误;
B.基本设施的完善之前也是如此,但成本高造成外迁,B错误;
C.对外贸易发展不一定要回归上海,可以在其他交通便利的地区甚至海外设厂,C错误;
D.根据材料可知,2016年上海制造业因空间有限,产能外迁到达高峰,但2019年开始,智能制造又促成回归潮,智能工厂摆脱了对土地、人力资源的依赖,转而对知识技能型人才、金融、产业链生态产生高黏性,而这些只能在上海实现,D正确。
故答案为:D。
24.读图可知,回迁企业更依赖智能制造,回归企业因为智能工厂摆脱了对土地、人力资源的依赖,故自动化水平高,D正确,ABC错误。
答案为:D。
25.A.智能化工厂摆脱了对土地、人力资源的依赖,对增加就业岗位影响较小,A错误;
B.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促进上海产业升级,B正确;
C.制造业依托于“智造"实现回归,是在上海寸土寸金制造业难以扩地、拓厂房的前提下实现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地紧张;但是人地矛盾指由于农业人口与农业用地面积不成正比,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土地资源不足以满足人口需求的现象,C错误;
D.很多企业的回归是依赖上海的科技力量实现企业升级,这些企业并非都是科技企业,也包括传统制造业,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局部区域示意图
资料二 韩国最大岛屿——济州岛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岛,人称“风多、石头多”。
资料三 图中三地相关数据资料。
地名 上海 济州岛首府济州 室户岬
海拔(米) 3 24 185
年降水量(mm) 1111 1456.9 2435.6
(1)说明济州岛的地理位置。
(2)分析济州岛风多的原因以及石头多的原因。
(3)说出图示区域内上海、济州、室户岬三地气候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答案】(1)位于韩国南端;亚热带;太平洋西部的海岛,在黄海、东海、日本海交汇处;北隔济州海峡与朝鲜半岛相望;西隔黄海、东海与中国大陆相望;东隔朝鲜海峡、对马海峡与日本群岛相望。
(2)济州岛位于东亚季风环流区内,夏季有来自东南的东南季风,冬季有来自西北的西北季风;作为海岛,济州岛周边海面摩擦力小,风力较强。济州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挤压作用,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强烈,火山喷发形成大量玄武岩,受风化及风力侵蚀作用多石头。
(3)气候特点上看:共性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差异是,离亚欧陆地越远、距海洋越近,降水总量越多、气温年较差越小。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济州岛位于韩国南端;济州岛位于北纬33度左右,地处亚热带;济州岛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西部的海岛,西北方为黄海,西南方为东海,东北方为日本海;北面是济州海峡,济州海峡的北面是朝鲜半岛;向西越过隔黄海、东海就是中国大陆,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相望;济州岛东南方为朝鲜海峡、对马海峡,再向东南就是日本群岛。
(2)济州岛位于东亚季风环流区内,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冬季有来自亚洲大陆的西北季风,全年风力都较大;作为海岛,济州岛周边都是海洋,海面比较平滑,摩擦力小,空气流动性强,风力较强。济州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运动活跃,受挤压作用影响,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强烈,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出露地表后快速冷却凝固形成大量玄武岩,玄武岩一般含有气孔,岩性不致密,容易受风化、侵蚀作用,把大的岩石由大变小,由小变碎,形成众多石头。
(3)共性:三地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岸,海陆热力性差异显著,地处亚热带,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中心,海洋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水汽,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气温高形成低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温暖湿润。
差异:上海在亚洲大陆的东侧降水少,室户岬在日本西侧降水多,从西向东三地的气候由上海的大陆性向室户岬的海洋性过渡,济州处于过渡状态。由西向东,离亚欧陆地越远、距海洋越近,气候的大陆性越小,海洋性越强,降水总量越多,气温年较差越小。
【点评】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中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7.(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坪坝营镇地处湖北恩施州咸丰县西南部,境内山峦起伏,重峦叠嶂,有蜂蜜、富硒茶、脐橙等地方特产。咸丰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农机设备上推广安装北斗系统,提升咸丰县农业产业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图1示意坪坝营镇墨池寺村局部地形,图2一台装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农田旋耕机穿梭田间,进行精细化翻耕作业。
(1)使用安装北斗智能信息的翻耕机进行深耕作业(如图2),能有效改善土壤性质,为粮食生产和农户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试分析其原因。
(2)近年来图1所示地区的许多乡村聚落因人口迁出而废弃,出现了乡村空心化现象。指出四个聚落中空心化最不明显的聚落,并分析其原因。
(3)图1中甲居民点是当地的贫困村,当地扶贫干部在帮助其中的一个贫困户时,提出的以下两个扶贫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并论证其可行性。
方案①:将该贫困户搬迁至丙聚落,帮助指导其发展农家乐等服务型产业
方案②:该贫困户留在原地,帮助指导其发展茶树、果树、蜂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
【答案】(1)使用安装北斗智能信息的翻耕机进行深耕作业能对农田进行18-30厘米的深度翻耕,使土壤结构得到合理优化;可以掩埋有机肥料、清除残茬杂草;并且能消灭寄生在土壤中或残茬上的病虫害,达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目的。
(2)丙;该地区位于低山丘陵地区,人口规模比较小,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由乡村地区迁出,向交通和居住条件较好的地点集中;图中的甲、乙、丁聚落海拔较高,耕地规模较小,距离公路较远且和公路间有河流阻碍,所以居民有迁出的需要,聚落易废弃;(或答丙聚落海拔低,耕地较广,离河流近用水方便,靠近公路交通方便,发展条件好。)
(3)方案①:搬迁后原土地可流转,能获得补偿款,为发展其他产业提供部分启动资金;搬迁到丙地,交通便利、消费人群集中;服务业容纳劳动力更多,为全家人提供就业机会
(或方案②:留在这里原地,可节省建房、搬迁等费用;该地山坡有利于排水,土壤富硒,有利于茶树、果树种植;当地有较多的荒山,利用荒山发展养殖或者种植果树,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与主要方式;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使用安装了北斗农机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的翻耕机作业,能对农田进行18-30厘米的深度翻耕(图中显示耕作深度为49cm),使土壤结构得到合理优化,避免盐分在土壤表层累积,解决了土壤盐碱化问题。并且通过深耕,可以掩埋有机肥料,清除地表残茬杂草,保持土壤肥力。另外,地表残茬杂草的清除,也可以消灭寄生在土壤中或残茬上的病虫害,达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目的。
(2)读图可知,四个聚落相比而言,甲乙丙三个聚落所处的海拔相对较高,耕地面积有限,耕地规模相对较小,同时距离公路较远,交通联系不便,且和公路间有河流阻碍,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聚落容易废弃。丙聚落海拔相对较低,地势较为平坦,耕地面积相对较多。靠近河流,用水方便,靠近公路,交通相对便利,发展条件较好,人口迁出的必要性不是很强。该区域地处低山丘陵地区,整体人口规模较小,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人口由乡村地区迁出,向交通和居住条件相对更好的地区集中。
(3)选择方案一。通过将甲聚落的贫困户搬迁至丙聚落,甲聚落原有的土地可进行流转,可获得补偿款,从而为发展其他产业提供启动资金。另一方面,相比于甲聚落所在地区而言,丙聚落所在地区交通便利,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对农家乐等服务型产业的需求较大,消费人群相对集中。同时,服务业能够容纳的劳动力相对较多,可以为全家人提供就业机会。
选择方案二。留在原地可以借助自用住房进行发展,节省建房,还可以节省搬迁等费用。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有蜂蜜、富硒茶、脐橙等地方特产,甲聚落所在区域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山坡有利于排水,土壤富硒,有利于茶树、果树的种植,地域特色明显。同时,当地有较多的荒山,可以利用荒山发展养殖业或种植果树,成本相对较低,经济效益相对较高。
【点评】考查地理知识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运用,考查学生对地形、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等社会热点问题。题目通过具体案例——坪坝营镇及其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两个层次的思考问题,既考验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决策判断能力。(1) 要求学生理解北斗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还要求学生分析其对土壤性质改善的具体影响,涉及土壤物理性质、肥力提升等多个方面,综合考察了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分析能力。(2) 题目通过模拟真实扶贫场景,让学生代入扶贫干部的角色,从两个方案中选择一个进行论证,既考察了学生对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8.(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泾河流域是黄土高原的典型沟壑区。某校中学生赴该流域进行野外研学。下图(a)为该流域局部示意图,图(b)为某同学撰写的考察报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任务一考察平凉红牛产业
概述平凉市发展红牛产业的有利条件。
(2)任务二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
泾河流域耕地非点源污染排放强度
时间 泥沙排放强度(吨/平方公顷/年) 磷排放强度(千克/平方公顷/年)
1967-1990 46.11 3.94
2000-2020 19.56 1.43
注:非点源污染指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
描述该流域耕地非点源污染排放强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3)任务三调研流域的综合治理
该流域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图为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模式图。
在建谷坊、筑淤地坝中任选其一,简述该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1)育种技术先进;饲养经验丰富;丰富优质饲料牧草;政策支持力度大;牛肉品质高,积极维护品牌形象。
(2)特点:泥沙排放强度降低,磷排放强度降低。原因: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农业生产磷肥使用量降低、利用率提高。
(3)谷坊:减缓沟道坡度,降低径流流速,减轻流水对沟底、沟岸侵蚀;拦蓄泥沙。淤地坝:筑坝拦泥;滞洪,拦蓄雨水和径流;淤地增加耕地面积。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凉改良牛种,完成了“役用"到“肉用”的转变,说明其育种技术先进;牧业发展历史悠久,饲养经验丰富;草地面积广阔,有丰富优质饲料牧草;政策支持力度大,当地政府建立科研基地;牛肉品质高,树立平凉红牛品牌,积极维护品牌形象。
(2)读表可知,泥沙排放强度从46.11降到19.56,泥沙排放强度降低,磷排放强度从3.94降到1.43,磷排放强度降低。原因: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增加植被面积,保持水土,农业生产磷肥使用量降低、利用率提高,农业绿色生产,发展生态农业。
(3)读图可知,谷坊成阶梯状,起到减缓沟道坡度,降低径流流速,减轻流水对沟底、沟岸侵蚀,阶梯面相对平坦,流速慢,能够拦蓄泥沙。淤地坝主要起到拦水拦沙的作用,筑坝拦泥,滞洪,拦蓄雨水和径流,当泥沙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够进行作物种植,增加耕地面积。
【点评】 农业区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灾害等自然因素和市场、科技、劳动力、交通、政策、历史、信息、饮食偏好等社会经济因素。
29.(2024高二下·阿勒泰期末)南海诸岛——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材料一: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南海海底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其次是各种金属矿产资源。南海诸岛岛礁上环境优美、景色迷人。
材料二:下图为南海位置图。永兴岛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岛屿。
材料三:海油观澜号是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该平台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最深最远,同时也是全球首个给海上油气田供电、海域环境最恶劣的半潜式深远海风电平台。它安装于距海南文昌136千米的海上油田海域,2023年5月20日成功并网投产,开始为南海的油气平台供电。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技术成熟后,我国可以在深远海海域布局风电平台。
(1)根据材料一除了海洋空间资源,海洋资源还包括   。(写一种即可)
(2)根据材料二,永兴岛的海岸类型是   ,此类海岸多分布在   地区。
(3)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永兴岛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
(4)根据材料三,从自然角度说出海油观澜号深海风电平台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
(5)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海岛屿可拥有____海里的领海;外延至____海里作为其专属经济区,享有对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的权利。(  )
A.24;200 B.12;200 C.12;188 D.24;188
【答案】(1)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
(2)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热带、亚热带
(3)热带海岛,自然风光独特,可开发旅游资源;地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可开发海洋渔业资源;永兴岛位于南海北部,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可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永兴岛所处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可开发油气资源。
(4)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易受台风、风暴潮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波浪等海水运动干扰;地形复杂等。
(5)B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南海有丰富的鱼、虾、蟹、贝等,这些属于海洋生物资源;南海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其次是各种金属矿产资源,这些属于海洋矿产资源。
(2)根据材料二可知,永兴岛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岛屿,永兴岛是珊瑚礁海岸,故海岸类型是生物海岸,此类海岸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3)永兴岛为热带海岛,热带自然风光独特,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旅游资源;地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可以捕捞海洋生物,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永兴岛位于南海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交通运输便利,可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永兴岛所处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可开发油气资源,增加能源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4)根据材料可知,海油观澜号安装于距海南文昌136千米的海上油田海域,南海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海油观澜号位于热带海域,易受台风、风暴潮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波浪等海水运动干扰,不利于海油观澜号建设;海底地形复杂等。
(5)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岛屿可拥有12海里的领海;外延至200海里是专属经济区,享有对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的权利,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中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构想最早由曾呈奎院士于1970年代提出,即在我国近岸海域实施“海洋农牧化”。1979年,广西水产厅在北部湾投放了我国第一个混凝土制的人工鱼礁,拉开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序幕。从1981年至1988年,我国其他沿海8个省市分别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体积共计20多万立方米,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各省市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积极进行人工鱼礁和藻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牧场。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