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 课 我在空中飞
一、教材分析
《我在空中飞》是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创作,表现自己在空中飞翔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材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和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参考。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出自己在空中飞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初步掌握人物在空中飞的表现方法。
2、通过欣赏、讨论、示范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创作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表现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未来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的想象,描绘出各种在空中飞的人物形象;指导学生掌握人物在空中飞的动态表现和构图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人物在空中飞的轻盈感和动感;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绘画工具等;收集有关空中飞行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油画棒、绘画纸等。
五、课时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飞机飞行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样子是不是很神奇?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在空中飞会是什么样子呢?”
展示一些在空中飞的人物图片,如仙女、宇航员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我在空中飞》。
(二)新授
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在空中飞的场景,如放风筝、坐飞机等,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没有见过一些在空中飞的场景呢?比如在公园放风筝,或者是乘坐飞机旅行。谁能来和大家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在一旁倾听并适当引导,例如:“那你能形容一下风筝在空中的样子吗?”“坐飞机的时候,从窗户往外看,你看到了什么?”
总结学生的发言,为后续的想象创作奠定基础。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果我们在空中飞,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我们的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动作?”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 5 人。
为每个小组提供讨论的方向,例如:“如果我们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下方可能会是广阔的田野、繁华的城市还是神秘的森林?”“当我们在空中飞时,身体是向前俯冲,还是优雅地伸展,或者是旋转着?”
巡视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总结在空中飞的人物的特点,如身体的姿势、衣服的飘动等,并在黑板上简单示范人物在空中飞的动态。
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将关键信息记录在黑板上。
总结归纳:“大家说得都非常棒!当我们在空中飞时,身体的姿势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同学说会像超人一样双手向前伸直,有的说会像小鸟一样张开双臂。而衣服也会因为风的吹拂而飘动起来,比如衣角会向后飞扬。”
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形式快速示范不同的人物在空中飞的动态,边画边讲解:“比如这个人物,他正在向前俯冲,身体微微弯曲,头发和衣服都被风吹得往后飘。再看这个,她优雅地伸展着双臂,像是在享受飞翔的快乐。”
4. 优秀作品欣赏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幅优秀的关于“我在空中飞”的绘画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创意、构图、色彩运用以及人物的表现手法等。
提问学生:“这幅作品中哪里吸引了你?是独特的创意,还是精美的色彩?”“你觉得这幅画中的人物在空中飞得怎么样?”
让学生在欣赏中进一步拓展思维,获取创作的灵感。
(三)教师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一幅完整的作品,向学生展示如何构图、如何表现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如何运用色彩等。
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绘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创作过程。
(四)布置作业
作业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自己在空中飞的情景,可以是想象中的,也可以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改编的。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注意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五)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教室的展示区。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作品,交流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六)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如创意、色彩运用、构图等,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七、板书设计
我在空中飞
创意想象
构图方法:中心构图、对称构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