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2.4物质的分类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2.4物质的分类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09 17:3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上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2.4物质的分类(含答案)
一、选择题
1.长征五号系列新一级运载火箭发动机“液发77”是我国推力最大的氢氧火箭发动机,并且非常环保,因为其燃料的燃烧产物只有水。在物质分类上,水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2.“灰汁团”是宁波传统小吃,制作过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灰汁”制取方法如资料卡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资料卡 传统方法:稻草烧灰→加水溶解→静置沉淀→过滤取汁
现代方法:将食用碱(纯碱和小苏打的混合物)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汁
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属于有机物 B.稻草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传统方法制得的“灰汁”是混合物 D.现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塑料、羊毛属于合成材料
C.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D.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
4.下列选项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的物质可能是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5.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不同而有规律地放置.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如图所示.某同学取用KOH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6.经过九年级科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新物质,下列物质按混合物、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酚酞试液、氯化钠、氧气 B.稀盐酸、氢氧化钠、二氧化碳
C.食盐水、硫酸铜、水 D.碳酸钙、氯化钙、氢氧化钙
7.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塑料、羊毛属于合成材料
C.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D.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
8.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时,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C.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非金属元素和稀有元素属于包含关系系
9.现有铁粉、二氧化锰、硫酸钡和铁矿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某同学参照二歧分类法,制作了如图的检索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a只含一种物质 21b含有多种物质 甲2a只含一种元素 乙2b含有多种元素 33a▲ 丙3b白色固体 丁
A.甲表示的是铁矿石 B.乙表示的是铁粉
C.表中“▲”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 D.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
10.同学们从科学课本和课外资料中获悉:有些元素有多种不同的单质,如O2、O3;H2、H3;C60、C90、C240等。由此他们作出了推测:①同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着复杂的结构;③单质的研究前景广阔;④同种元素形成的这些单质也可能是同种物质,如红磷、白磷只是颜色不同。你认为以上推测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①
11.同学们从科学课本和课外资料中获悉:有些元素有多种不同的单质,如O2、O3;H2、H3;C60、C90、C240等。由此他们作出了推测:①同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着复杂的结构;③单质的研究前景广阔;④同种元素形成的这些单质也可能是同种物质,如红磷、白磷只是颜色不同。你认为以上推测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①
二、填空题
12.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同一种物质,由于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以“水”为例,下列各组物质中,水均与其它三种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1)依据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在H2O、CO2、Fe中,水属于    。
(2)依据所含物质种类数目:在水、空气、海水中,水属于    。
(3)依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在H2O、H2SO4、NaOH中,水属于    。
1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请你填写空格:
(1)逻辑关系:物质类属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其中酸和盐属于   关系.
(2)转化关系:如图表示几种化合物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镁化合物M.图中物质M属于
   (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从①~③表示的化学反应中任选一个,写出化学方程式:   .
(3)某同学在学习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后,归纳的知识网络如图,图中“﹣﹣”两端的物质可以反应.请帮助该同学进行完善和纠正.
①图中的A类物质可能是   .
②该同学针对金属和酸的反应,写出了下面一个化学方程式:Cu+H2SO4(稀)═CuSO4+H2↑,有的同学认为该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理由是   .
③老师告诉同学们:对于酸和碳酸钙(盐)的反应,可以用家中的常见物品进行实验,其中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品是   和   (填名称或俗称)。
14.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______不同。
(2)小明根据钟面上提供的元素,写出了下列三种物质的化学式:O2、H2O和NaNO3,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
(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请写出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15.小科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后,梳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与X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是氯化钠,它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化合物中的 ______,则图中碱的化学式为 ______。
(2)若X是Cu(NO3)2,则能实现图中①物质转化的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
16.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序号 ① ② ③ ④
物质 醋酸 水 熟石灰 纯碱
化学式 CH3COOH H2O Ca(OH)2 Na2CO3
(1)表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填序号)。
(2)利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电解水    ;
②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钠    。
三、解答题
17.某中学开展“低碳校园”活动,小明同学为了制作展板对碳的知识进行整理,并搜集有关的科技资料。
(1)图1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请用a﹣f中的字母回答:
①甲烷(CH4)对应的点是    。
②b点对应物质充分燃烧后可得到    点对应的物质。
(2)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在其表面发生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请回答:
①该反应中存在    种氧化物。
②生成物丙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近年来,我国一系列科技成果斩获重大创新和突破,在世界科技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
(1)我国所改造升级的太阳能垃圾桶如图所示,其利用了太阳光作为动力能源,经过自动压缩处理后,可将垃圾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通过光学元件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供给给驱动系统。太阳能电池板的常用材料是硅( Si ),生产硅涉及的反应:SiO2+2C Si+2CO↑,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此反应被众多生物研究所广泛应用于合成淀粉等技术中,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通过分析可知,甲的物质类别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或“混合物”),丁的化学式为    。
19.现代炼铁的主要方法是高炉炼铁,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的进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经发生系列反应后最终得到生铁(如图所示)。
(1)从出铁口得到的为生铁,含 2%~4.5%的碳,在物质分类上其属于    。
(2)用赤铁矿(Fe2O3)为原料炼铁需要还原剂CO,其来源是以焦炭为原料,经①与②两个化学变化过程,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大型高炉年产生铁4×106吨(设生铁的含铁质量分数为98%,在冶炼过程中铁的损耗不计),则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70%的赤铁矿石多少万吨?
答案
1.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故选:A。
2.解: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
B、稻草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说法错误;
C、传统方法制得的“灰汁”中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说法正确;
D、现代方法制得的“灰汁”中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其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法正确。
故选:B。
3.解: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错误;
B、羊毛属于天然材料,错误;
C、淀粉和蛋白质属于有机物,正确;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不是氧化物,错误;
故选:C。
4.解:A、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可能是氧化物,故A正确;
B、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错;
D、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5.解:同类物质应该放在一起,氢氧化钾属于碱,应该和氢氧化钠放在一起,应该放在D处。
故选:D。
6.A、酚酞试液属于混合物、氯化钠属于盐、氧气属于单质,故A错误;
B、稀盐酸属于混合物、氢氧化钠属于碱、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食盐水属于混合物、硫酸铜属于盐、水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碳酸钙、氯化钙属于盐、氢氧化钙属于碱、故D错误;
故选:C。
7.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分类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羊毛属于天然材料,分类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 C.淀粉和蛋白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正确,故C符合题意; D.生石灰为氧化钙,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是由钙、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
物,分类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二者是并列关系,故A错;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者属于包含关系,故B错;
C、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两者属于并列关系,故C错;
D、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其中包含稀有气体元素),二者属于包含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9.A、甲中含有多种物质,说明其是混合物,四种固体中铁矿石属于混合物,所以甲表示的是铁矿石,故A正确;
B、乙中只含有一种元素,铁粉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乙表示的是铁粉,故B正确;
C、丙和丁中含有多种元素,丁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硫酸钡中含有多种元素,硫酸钡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所以表中“▲”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故C正确;
D、二氧化锰、硫酸钡中均含有氧元素,不能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故D错误。
故选:D。
10.解:①从元素组成和单质的概念分析,H2、H3都是H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C60、C90、C240都是C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正确。
②根据分子的概念,可知这些单质都是有不同结构的物质,对组成复杂的如C240肯定是复杂的分子。所以正确。
③从我们课本熟悉的C60可知这些新物质都有着特殊的性质,所以研究这些物质前景广阔。所以正确。
④同种元素形成的这些单质不能是同种物质,如氧气与臭氧。所以错误。
故选:A。
11.解:①从元素组成和单质的概念分析,H2、H3都是H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C60、C90、C240都是C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正确。
②根据分子的概念,可知这些单质都是有不同结构的物质,对组成复杂的如C240肯定是复杂的分子。所以正确。
③从我们课本熟悉的C60可知这些新物质都有着特殊的性质,所以研究这些物质前景广阔。所以正确。
④同种元素形成的这些单质不能是同种物质,如氧气与臭氧。所以错误。
故选:A。
12.解:(1)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有:固体、液体、气体,在H2O、CO2、Fe中,水属于液体;故答案为:液体;
(2)物质种类分类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在水、空气、海水中,水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纯净物;
(3)依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在H2O、H2SO4、NaOH中,水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氧化物。
13.解:(1)逻辑关系:物质类属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其中酸和盐属于并列关系.
故填:并列.
(2)转化关系:下图表示几种化合物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镁化合物M.图中物质M属于盐;
镁和硫酸锌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锌,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稀硫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ZnSO4═MgSO4+Zn,MgO+H2SO4═MgSO4+H2O,Mg(OH)2+H2SO4═MgSO4+2H2O.
故填:盐;Mg+ZnSO4═MgSO4+Zn,或MgO+H2SO4═MgSO4+H2O,或Mg(OH)2+H2SO4═MgSO4+2H2O.
(3)①图中的A类物质可能是金属氧化物.
故填:金属氧化物.
②该化学方程式不正确,是因为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故填: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③对于酸和碳酸钙(盐)的反应,可以用家中的常见物品进行实验,其中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品是食醋和纯碱.
故填:食醋;纯碱.
14.(1)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故填:核内质子数.
(2)O2属于单质,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NaNO3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填:H2O.
(3)氢、氧、镁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氢氧化镁,故填:Mg(OH)2.
15.(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氢氧化钠和盐酸等反应生成氯化钠,图中碱应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2)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故答案为:(1)盐;NaOH;
(2)Cu+2AgNO3=Cu(NO3)2+2Ag。
16.解:(1)①醋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
②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③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
④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属于氧化物的是②;属于碱的是③;属于盐的是④;
(2)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钠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答案为:
(1)②③④;
(2);Ca(OH)2+Na2CO3=CaCO3↓+2NaOH。
17.解:(1)①甲烷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4=0,x=﹣4,故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与a点对应;故答案为:a;
②b点对应的物质是碳单质,碳单质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且二氧化碳是氧化物,故与d点对应;故答案为:d;
(2)①如图,甲是二氧化碳(CO2),乙是水(H2O)、丙是甲醇(;CH3OH)、丁是氧气(O2),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故4种物质中只有甲、乙2种氧化物;故答案为:2;
②丙(CH3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4):(16×1)=12:4:16=3:1:4;故答案为:
③图中所示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在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4H2O2CH4O+3O2;故答案为:2CO2+4H2O2CH4O+3O2。
18.解:(1)通过光学元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给驱动系统。太阳能电池板的常用材料是硅( Si ),生产硅涉及的反应:SiO2+2C Si+2CO↑,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电;置换;
(2)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物质的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因此甲物质属于单质,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由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即丁是水,其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单质;H2O。
19.解:(1)生铁是铁与碳形成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
(2)反应②为碳与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故答案为:C+CO22CO。
(3)设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70%的赤铁矿石质量是x,
Fe2O3+3CO2Fe+3CO2
160 112
x×70% 4×106t×98%

x=8×106t=800万吨,
答: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70%的赤铁矿石800万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