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这是一首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谱曲达百次以上的诗歌。
这是一首被海涅称为“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
13 迷娘(之一)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分析意象在主旨表达方面的作用。
2.赏析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3.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迷娘思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他是继荷马、但丁之后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他是启蒙主义思想家,其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一度的“狂飙运动”也让《少年维特之烦恼》名声大噪,成为世界文学的艺术瑰宝,他就是——歌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歌德,走进他的《迷娘》一起感受他的文字魅力。
【导入新课】
狂飙突进运动,指十八世纪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城市青年所发动的一次文学解放运动,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第二次高潮。这个时期,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阶段。其名称来源于剧作家克林格的戏剧《狂飙突进》,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了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作家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了卢梭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歌颂“天才”,主张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
【作者介绍】
歌德(1749-1832),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本人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曾做过短时期的律师,后来专注于文学创作。恩格斯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歌德不仅是德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杰出作家之一,在诗歌、戏剧、小说等领域都有较高的成就。他的《葛兹·冯·伯里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浮士德》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写作背景】
《迷娘》是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第一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迷娘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形象之一。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谜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生下的孩子。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被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不久后她就去世了,《迷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迷娘》是歌德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第一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主要人物迷娘唱的一支插曲,歌德写作《威廉.麦斯特》前后历时约50年。
在小说中,迷娘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私生子,很小的时候就被吉ト赛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吉卜赛人强迫她在旅馆给人们跳舞,迷娘不肯,头人挥起棍棒来打她,
老艺人洛塔里奥和大学生威廉拦住了头人。迷娘向二人赠花表示感谢,威廉却把花转送给了剧团的女演员菲丽娜。迷娘向威廉诉说了自己的身世,威廉深为感动,出钱为迷娘赎身。
《威廉.迈斯特》作品介绍
于是迷娘做了威廉的书童,并爱上了威廉,但威廉并没有感觉到迷娘对他的爱情。当迷娘看到威廉和菲丽娜在一起时,产生了妒忌和失望,想投湖自杀,迷娘被老艺人救起。她诅咒城堡,希望城堡为天火烧毁。老艺人听了她的诅咒,纵火焚烧了城堡。迷娘奔进城堡去取回她送给威廉的花,结果为大火包围。威廉奋不顾身,从火中救出了迷娘。老艺人在威廉的陪同下,带着受伤的迷娘回到自己的意大利故居。迷娘渐渐恢复了健康,回忆往事,原来她就是老艺人失去的爱女。迷娘和威廉互吐衷情,永结同好。
作品介绍
请同学们朗诵诗歌,感知诗歌所写的内容。依据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理清文脉】
1、诗的第一节通过写故国意大利的美好景物,唱出了迷娘对故国意大利的 ( )。
开篇“你知道吗”的提问,一下拉近与倾诉对象的距离。“你可知道那地方”呼应首句,把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深长。“前往,前往”是催促,也是呼唤,把无法自抑的感情推向极致。“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直抒胸臆,表达要同“爱人”返回故乡的热望和决心。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深深地爱上了他,所以这里称其为“爱人”。
真挚动人的怀念与由衷的赞美
2、第二节诗人描述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 )。
开头直接引出故园的“那所房子”,选择圆柱厅堂、大理石立像等具有意大利建筑风格的意象,描写故园建筑的宽敞明亮和壮丽辉煌。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发问,运用拟人,让故园充满对迷娘的温情与关爱。“你可知道那所房子”,运用反问的手法,呼唤“恩人”一同前往。迷娘很小的时侯就被诱拐到德国,以弹琴卖艺为生,被迈斯特收留后,过上了美好的生活,所以这里称他为“恩人”。
那宛若仙境的家园
3、诗的最后一节描写了意大利山的 ( )即描述了迷娘被拐到德国的沿途风景。
描写回乡的必经之路——阿尔卑斯山脉,因为迷娘的故乡,就在阿尔卑斯山脉南麓的马焦雷湖畔。诗歌至此,迷娘称自己愿意与其一同“前往”的对象为“父亲”,因为迷娘对迈斯特的感情,有对父亲般的真挚与尊敬。
险峻、神秘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选取的意象
营造的意境
表达的情感
思考1:诗歌每一节分别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选取的意象
营造的意境
表达的情感
柠檬花、绿叶、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
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
云径、山岗、驴儿、雾、岩洞、危崖、瀑布
宁静、美好
美好、哀婉
神秘、险峻
故国之思的寄托物,表达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描写迷娘幼年时生活的房子,抒发了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迷娘返乡路途的艰险,抒发了她坚定的返乡之情
三个诗节主歌部分描写的意象众多,各不相同,但又有共同特点,那么共同特点是什么
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海涅
共同特点:都与意大利有着密切的联系,都表现出故乡的思念。
首节写的柠檬花、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等,具有鲜明的意大利地域特征;第二节写的圆柱、厅堂、居室、大理石立像等,具有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的鲜明特征;第三节则以迷雾、岩洞、龙种、危崖、瀑布等意象,展现阿尔卑斯山的险峻之美和神秘色彩。
这三幅图景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迷娘的故乡意大利的美好、迷人和无穷魅力,构建了一个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往的艺术世界,抒发了迷娘对美好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
在西方文化中,桃金娘在人们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古希腊人将桃金娘献给爱情和美丽的女神阿佛洛狄忒,桃金娘是爱情的象征,有“爱神木”的别称。所以在西方,很多新娘结婚都会头戴桃金娘花冠。
月桂是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树,象征着光明和美好。月桂的拉丁字源Laudis意为“赞美”,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胜的人,都会受赠一顶月桂编成的头环。
思考2:诗歌中,“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以及“前往,前往”的回答有什么作用?
明确:“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既是询问也是倾诉,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也强化了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副歌中迷娘的应答,不仅回应了询问,而且进一步把思乡之情变为回乡的行动。“前往,前往”这种回答不但强调迷娘回乡的坚决态度和迫切心理,而且在重复中有着微妙的变化,它与重复的内容共同形成本诗的深层内涵,即迷娘对威廉·迈斯特的复杂的情感。
明确:这首诗以对知心人倾诉的形式完成。倾诉的人是迷娘,而被倾诉的对象分别是“爱人”“恩人”“父亲”,事实上,这三者是同一个人——威廉·迈斯特。迷娘在心中深深地爱着他,可她知道他们是无法在一起的,于是就由“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进而称呼他为“父亲”。这三种称呼在诗中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迈斯特怀有的那种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这三种称呼所蕴含的情感是逐渐加深的。
思考3:如何理解诗歌中“爱人”“恩人”“父亲”这三个称呼?
明确:重章叠句的手法。使得诗歌结构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声韵之美,对于表达迷娘的复杂感情起到了强调作用。首先,强化了这一句子所传达的感情。每节诗以“你知道吗……”“你可知道……”不断发问,表达了迷娘对于被问到的景物的执着思念。而每节诗末句的“前往,前往”不断重复,则强调了想要回到故乡的急迫和强烈的心情。其次,这种重复不是刻板的重复,而是有所变化,是一种内容的递进和情感的深化和升华。迷娘思念的景物由故国到故园,最后到回故乡的道路,对于迈斯特的感情也由“爱人”到“恩人”再到“父亲”,得到了升华。
思考4:诗歌各节的开头和结尾,使用的句式基本相同,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
迷娘是歌德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这首诗是她的唱词。这首诗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选取众多意象,描绘出意大利迷人的景色、宏伟的建筑和阿尔卑斯山脉的险峻神秘,表现了迷娘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主题归纳】
迷娘(mignon,法语,宠儿)
一个生来带着罪孽和爱、迷失了回乡之路的姑娘
一个迷失在爱中的姑娘
一个让众多伟大的作曲家迷恋的姑娘(李斯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谱曲数百次)
一个神秘的迷人的姑娘
迷娘曲(之二)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难!
形只影单;失去了
一切欢乐,
我仰望苍穹,
向远方送去思念。
哎,那知我爱我者,
他远在天边。
我五内俱焚,
头晕目眩。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难!
迷娘曲(之三)
别让我讲,让我沉默,
我有义务保守秘密,
我本想向你倾诉衷肠,
只是命运它不愿意。
时候到了,日出会驱散
黑夜,天空豁然明爽;
坚硬的岩石会敞开胸怀,
让深藏的泉水流到地上。
谁不愿躺在友人怀中,
倾听他胸中的积郁;
只是誓言迫使我缄默,
只有神能开启我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