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9 15:48:13

文档简介

郑州一中2021—2022学年上期中考
24届 高一语文试题
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疫”这个字人人敬而远之,但就它的字形结构看,除了避之不及的“疒”,它里面的部分其实是“役”的省略,表示“疫”的意思同“役使”有关,因为古人认为,瘟疫大都是恶鬼驱役坏东西兴风作浪。
“役使”这种行为是人类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所付出的努力,是人类智慧与社会进步的体现。在我国古代,牛早已成为可供人们役使的一种富力。比如在“犁”字中,“牛”表示犁这种农具以及用农具耕田都与役使牛有关。《诗经》有一句:“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中“睆”的意思是明亮。“服箱”是驾车、拉车,因为“箱”最初指古代的大车,这两句诗说的是天空中闪闪发光的牵牛星它虽然名叫“牵牛”,却并不是被用来驾车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当时牛已经成为人们在生活中用于负重、运输的一种重要工具了。
大文豪苏东坡在一首题为《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的词中写道:“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这首词既写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是一幅立春时节的民俗风情画卷,其中的“春牛”,是传统民俗中人们用泥土、芦苇或纸于立春前一日做成的“牛”,在立春那天用“春杖”鞭打“春牛”,以示迎春、劝农和催耕,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比较有趣的是“耕牛”从古至今指的都是耕田的牛;可是与之相对的“犁牛”,在许多古代的工具书中却被解释为“杂色牛”。因为《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句中“骍”原本指赤色马,随之也指赤色牛等,后来还表示赤红色。我国古代有崇尚“正色”的传统,“赤”与“青、黄、白、黑”同属五种正色,所以,赤红色的牛马被视为品相高贵。因此,孔子的这句话是说有杂色皮毛的公牛,生下来的小牛犊却毛色赤红,人们可能因为小牛犊出身卑微而不让它当主角,可是圣明的山神水神也会像人一样舍弃它吗?这句话表明了孔子“不以出身论英雄”的主张。由这句话后来还引出了“犁牛骍角、犁生骍角”等成语,大意是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卑微的父辈,却生下了鹤立鸡群的儿女。
实际上,耕牛外表的毛色与样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服务于农耕等事务的能力与态度。农业是立国之本,勤劳坚韧的耕牛,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农耕的得力助手。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耕牛也正在让位于人称“铁牛”的拖拉机等一系列农业机械,见证了新中国建设事业中新农业的气象与辉煌。
从另一个角度看,“犁牛骍角”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种写照。中华祖先筚路蓝缕,从在大自然中寻觅食物,到草创农耕文明,学会种植、发明农具、蓄养牲畜和兴修水利,一步又一步、一代接一代地建立并发展了灿烂的中华农业文化。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全国人民更是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抚今追昔,正是中华民族这种坚忍不拔、默默奉献的“耕牛”精神,让中华民族如山如阜,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张一清《“耕牛”精神代代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疫”字让人敬而远之,是因为它的字形结构中,有让人避之不及的“疒”。
B.在宋代,立春之日鞭打“春牛”,以示迎春、催耕、祈求风调雨顺等习俗。
C.“耕牛”与“犁牛”不同,“耕牛”是耕田的牛,“犁牛”的品相更加高贵。
D.耕牛的毛色与样貌同它们服务于农耕等事务的能力与态度一样,都非常重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农耕时代讲到农业现代化时代,抚今追昔,展现了我国“耕牛”精神的代代传承。
B.文章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兼顾论述逻辑与文化底蕴。
C.文章第二段以《诗经》中的诗句为例,得出牛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重要工具的结论。
D.文章第四段引用孔子关于小牛犊出身卑微的话,表明了作者“不以出身论英雄”的主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耕牛是灿烂的中华农业文化的助推者,也是新中国建设事业中新农业辉煌的见证者。
B.现代化农业中将不再有耕牛的一席之地,拖拉机等一系列农业机械正逐步取代耕牛。
C.中华祖先建立并发展中华农业文化的过程正是坚忍不拔的“耕牛”精神的真实写照。
D.今天中华民族已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不再需要勤劳坚韧的“耕牛”精神。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普通劳动者
王愿坚
将军和刘处长刚走过牌楼,一片喧闹的人声混合着机器声、喇叭声就迎面扑来,整个坝后工地展现在面前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连在一起,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沙土、石块像长了腿,自动的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中奔跑。
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被这劳动场景激动了。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这里是作为军事重地留在他的记忆里的。九年前,他曾经为了攻取这一带山岭,又要保全这里的古陵(就是十三陵)而忧心过:他不止一次地在作战地图上审视过它,在望远镜里观察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至今,对面那几个山头的标高他还依稀记得。但是,现在变了,作为战场的一切特点都变了,当年敌军构筑的防御工事早已被山洪冲平,那依山筑成的小长城也只成了一条白的痕迹,连那座小山头也被削下了半截填到大坝上了。几年来,他每次看到过去战斗、驻扎过的地方在建设,总是抑制不住地涌起一种胜利和幸福的激情;而现在,他又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来到这里,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所有的疲劳、酷热全都忘记了。
他俩悄悄地把行李放好,走向前去。工具没有了,只找到了两个空筐,他俩便每人抓起一只,用手提起土来。
将军刚提了几筐,就听见有人喊他:“喂,老同志,怎么还是个‘单干户’呀?”
将军被这个友好的玩笑逗笑了,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个年轻的战士。青年战士说:“来,咱俩组织个‘互动组’好不好?”
“好。”将军高兴地回答。
他们一口气干了三个多小时。
直到这时,他觉得实在有些累了。本来,像这样的劳动,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新课,28年前,他已经是水口山矿上的一个有着三年工龄的矿工了,砸石头、挑矿砂,他什么活没干过?更不要说参加红军以后那些艰苦的战斗生活了。但这毕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这会儿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沙土,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体力是不比从前了,腰上的伤口隐隐作痛。在1936年东渡黄河的战斗里,被阎锡山的队伍打断了一条肋骨。他把腰眼贴在沙土上,那沙土被太阳晒得滚烫,烫得伤口热乎乎的,十分舒服。
忽然一场雨,来得突然又猛烈,袭击得人们手忙脚乱,就在这时,呼隆呼隆,空斗车开进了装料台。“得马上装料才行。”将军四下里望了望,提高了声音喊道:“同志们,走哇!”
说完,他一躬腰走出了草棚,钻到暴风雨里去了。
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二个,三个……跑进风雨里。他们哄笑着,叫嚷着,跟在将军后面向装料台奔去。将军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看,这情形很使他兴奋。“有多少年没有这样做了?”他暗暗问自己,脑子里忽然浮上了另一幅情景:那是在草地上,也是这么个暴风雨的傍晚,被疲劳寒冷和饥饿折磨得衰弱无力的战士们,为了躲雨,都直往草丛里钻。要是天黑之前找不到干些的地方宿营,摸黑在烂泥里钻是很危险的。当时,他也是这么喊了一声,队伍又前进了。
将军和小李跑到装料台边,抓起铁锹,装了满满一筐沙,便抬起来赶紧跑。正跑着,迎面两个人跑过来,走到前面一把抓住了将军的扁担梢,喘吁吁地说:“首长,……这活太重,你……”
将军一定神,才看清那人臂上的红袖章,他随手拨开他的手说:“在这里我是战士,你才是首长哩。我有个意见:赶快把大家组织一下,要特别注意安全!”
“对。”分队长无可奈何松开手,他走到小李身边,伸手挽住小李的肩膀,低声说:“将军年岁大,又负过伤,你可得留心照顾着点……”
“将军!”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眼里像灌了雨水,有点发涩。他连忙放下扁担,走到将军面前,结结巴巴地说:“将军同志,我不知道你是……”
“嗨,你这小鬼!”将军爱抚地把手搭在他的肩上,顺手轻轻地推了他一把,说道,“快,快掌好舵,我这车头要开啦!”说罢,他一弯腰抄起扁担,搁在肩上。
小李激动地抓起扁担,望着将军那花白的头发怔了一霎。雨水混着汗水,正从那发梢上急急地流下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趁势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了半尺。
这回,将军却没有发觉。他一手扶肩,一手甩开,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走得那么稳健,又那么豪迈。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就是这样走着的;当他带着他的团队通过日寇的封锁线时,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
【注】原文发表于1958年8月号《北京文艺》。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小说以“普通劳动者”为标题,表明了全文的描写对象,即从普通劳动者的角度来塑造劳动现场中的人物形象,主题集中而明确。
将军他们来到劳动现场,“工具没有了,只找到了两个空筐”,说明来这里参加劳动的人非常多,突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们拼搏奉献的精神风貌。
当小李知道他的搭档是将军后,他“心跳得很急”,而且说话也“结结巴巴”,这表明他对将军参加劳动感到十分意外,也写出了他的恐慌与担忧。
小说对分队长这个人物着墨不多,通过“抓”“松”两个动作以及他的两句话,就把他关心将军又坚持工作原则的形象刻画出来了。
5.小说开头对劳动场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6.小说在当前的水库建设描写中穿插了哪些对革命战争的回忆?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4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苏轼《方山子传》)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陈慥季常,是人的名和字。古代同时称人的名和字的时候,字跟在名的后面。
河北指黄河以北。河在古代特指黄河,后来“河”渐渐成为河流的通称。
公侯是指有爵位的贵族和高官。古代爵位一般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
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指丈夫的配偶,本文中是指后一种意思。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 州一带,自得其乐。
方山子本名陈慥,虽然生活在宋代,但是戴古代的方山冠,因此人们很少称他的 名字,而叫他方山子。
作者追述了十九年前方山子游猎的事件,方山子不仅一箭射中飞鹊,还与作者在 马上谈论用兵之道和古今成败之事。
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本文 可以视为作者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1题。
晚泊湘江怀古
贯休
烟浪漾秋色,高吟似有邻。
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
岸湿穿花远,风香祷庙频。
只应谀佞者,到此不伤神。
1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诗的题目点明了此诗写作的时间、地点和诗作的题材,有利于读者理解诗歌。
首句承接题目,写湘江烟波浩渺,水波荡漾,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湘江秋色图。
诗的二、三句写临船有人在一轮明月下高声吟诵,展示的是一幅月夜行吟图。
三四两联拿人们纷纷前往三闾大夫庙祭奠与那些奉承献媚的小人“到此不伤神”作对比,表明作者的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第12题。
畲田词①
王禹偁
其三
鼓声猎猎酒醺醺②,斫上高山乱入云。 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
其四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刀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注】①王禹偁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时在商州写了这组诗。畲(shē)田:山地,特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的山地。②为本地风俗,一家有事于畲田,主人准备酒
肉,数百里之乡的乡民都来帮忙,“至则行酒啖炙,鼓噪而作”。
1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自种自收还自足”一句连用三个“自”,充满了劳动的欢乐和自力更生的自 豪感。
“不知尧舜是吾君”一句,表达了山民对皇上不关心民生疾苦的不满和愤懑之 情。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刀耕岂有偏”二句,强调了山民们互帮互助、协力劳动的协作精神。
这两首诗着力用平易通俗的民间口语,描绘商州的农村生活,歌颂当地农民的良好风尚,殊具特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3题。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辛弃疾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浦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①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注】 词人一生为了恢复祖国的统一,屡建奇功,毕生坚持抗战,为主和派所不容。①催科:官府催交的租税。
1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事”一句,言往事如烟, 笔调看似轻松,实则深重,轻淡中包含着词人对往事的感叹。
B.“一身”一句,以入秋就早早凋零的蒲柳来自比,告知孩子们自己已步入人生之秋,体质渐弱。既为实情,也是自伤。
C.“早趁” 两句,谓诸多家事,如及时纳税,计划开支等,现都一并交付儿辈,紧扣标题,同时揭示了当时赋税的繁重。
D.“宜醉宜游宜睡”的生活和“管竹管山管水”的惬意是反语,实际上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表达了词人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4~15题。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①
李嘉祐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②,偏宜尺牍问穷愁。
【注】①本诗作于公元762-764年期间,当时诗人为避战乱,携家旅泊京口。诗人接到好友章侍御问候的书信,有感于眼前之景而作此诗。② 骢马客:指章侍御。骢马,青白色的马。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诗人携家人避乱,行舟至京口时,接到了来自朋友章侍御问候的书信。
作者发出“厌见”之叹是由于处在行舟途中,每日所见风景极为单调。
诗中写如今秣陵人口凋零,百业凋敝,又时值秋天,就让人更感凄凉。
全诗写出了作者深沉的忧思,感情沉郁真挚,富有现实意义。
1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沁园春·长沙》
(2)明明如月,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短歌行》
(3)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
(4) ,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5) ,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
(6)东船西舫悄无言, 。 《琵琶行》
(7)羽扇纶巾,谈笑间, 。 《念奴娇·赤壁怀古》
(8)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9)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3小题,9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清醒剂。70年前,面对延烧至新中国国境线上的战火,面对帝国主义侵略者 ① 的霸权行径,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 ② 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 ③ 。从此,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鉴往事,知来者。70年斗转星移,中华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举世瞩目。今天,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这场战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骄傲、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战争,赢得的和平环境、巩固的安全基石、激发的民族自信、奠定的大国地位,都在历史大潮中 ④ 愈加夺目的光辉。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对这场战争来说,我们要更好的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更好的汲取历史。
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砥砺前行。
17.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①颐指气使 ②卓尔不凡 ③侧目而视 ④放射
B. ①颐指气使 ②艰苦卓绝 ③刮目相看 ④折射
C. ①不可一世 ②卓尔不凡 ③侧目而视 ④折射
D. ①不可一世 ②艰苦卓绝 ③刮目相看 ④放射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B . 儿子遇害后,痛定思痛的约翰决心找到更好的应对儿童失踪的办法——推动立法,建立更有效的寻找失踪儿童的机构。
C.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
D. 把“含香署”讲成“有香叶的房子”;把“怀刺”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 ——都是全无根据的乱解一通。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对这场战争来说,我们要更好地汲取历史,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B. 对这场战争来说,我们要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
C. 对这场战争来说,我们要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促进人类更好地和平与发展。
D. 对这场战争来说,我们要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2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你还在我身旁
戴畅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这首诗曾获某杂志主办的征文大赛的一等奖,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获奖的理由。(6分)
21.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概括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5分)
诗歌是什么?它是散文的语言无法转述的部分。那么,试图解释它,肯定是一种主动寻求困境的行为!何况我们要鉴赏的这些“探索诗”又大都是不易读懂的具有现代倾向的诗。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鉴赏”是专业评论家和一般读者一道完成的。大家的意见相同、相近或相悖,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每一个读者就是另一首诗”(帕斯语),每一种全新的进入都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这种永无止境的多元的姿态,这种对诗歌审美空间的不断“发现”,本身就是“探索诗”所最为需要的阅读态度。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60分)
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的一首诗《痕迹》是这样写的:“把每一个黎明看作你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你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痕迹就是事物留下的行迹,它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见证。
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郑州一中2021—2022学年上期中考
24届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1.B【解析】 A.“是因为它的字形结构中,有让人避之不及的‘疒’”以偏概全。根据原文第1段中“除了避之不及的‘疒’,它里面的部分其实是‘役’的省略,表示‘疫’的意思同‘役使’有关,因为古人认为,瘟疫大都是恶鬼驱役坏东西兴风作浪。”的论述,可知该项对原因的分析是不全面的。C.“‘犁牛’的品相更加高贵”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第4段论述“赤红色的牛马被视为品相高贵”,可知品相更高贵的是赤红色的牛马,而非“犁牛”。D.“都非常重要”曲解文意。由原文第5段论述“耕牛外表的毛色与样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服务于农耕等事务的能力与态度”可知,耕牛的能力比样貌更重要。
2.D【解析】D.“表明了作者‘不以出身论英雄’的主张”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第4段“这句话表明了孔子‘不以出身论英雄’的主张”可知,这是孔子的主张。
3.D【解析】D.“我们不再需要勤劳坚韧的‘耕牛’精神”说法绝对,也不符合文意,“耕牛”精神需要代代传承。
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也写出了他的恐慌与担忧”错,依据文本“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可知当小李知道将军参加劳动时,感到意外,内心是感动、激动,甚至有一丝紧张,并非恐慌与担忧,选文曲解文意。
5.①渲染劳动场面忙碌的氛围,为将军参加劳动提供环境背景;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将军回忆九年前的情形以及他们找不到工具等情节作铺垫。(每点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劳动场面描写属于环境描写。从氛围角度,所写劳动场面热烈忙碌,这是渲染氛围,将军来此劳动,这就是为将军参加劳动营造环境。从结构角度,题干指向内容在小说开头,多半有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阅读文本后,发现与此相关的内容有将军回忆九年前攻打此地的情景、来到工地却找不到工具等。
6.第一问:①攻取山岭,保全古陵;②在东渡黄河的战斗中负伤;③带领战士们过草地(每点1分,三点3分)
第二问:①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现实与过往交替出现,使将军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与战争年代将军形象相互映衬,体现了人物永葆革命本色的宝贵精神,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感人,更有立体感。
②从主题的表达上:把当前的水库建设与过去的革命战争联系起来写,既表现出老一辈革命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以贯之的奋斗精神,又突出这种精神在新社会新一代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这就深化了作品主题。(一点2分,两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B 8.D 9.A
(1)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谪”、“适”、句式各1分,大意2分。)
(2)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阳”通“佯”,假装;“傥”,或许,各1分,大意3分。)
11.C
12.B
13.C.词中意思是词人嘱咐儿孙及早交纳赋税,家中的收入支出要做到心中有数,妥善安排,与“揭示了当时赋税的繁重”无关。
14.B.“厌见”是由于作者对眼前的处境忧心而导致的,并不是因为景色单调。
15.(1)对避乱生活的厌弃之情/或因战乱而流离的凄苦之情/或因战乱而漂泊的烦闷心情。作者携家人为避战乱一直在外漂泊,不知何时能结束这样的日子。
(2)对百姓生活困苦不安的深切同情。百姓们生活凄苦,要么被征徭役在外,要么逃难在外,不知生死,更不记得今天是七夕佳节。
(3)对朋友关心的感激之情。在战乱自身难保之时,还能接到朋友来信问候,这对作者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慰藉。(每点2分 )
16.(1)万类霜天竞自由 (2)何时可掇 (3)暧暧远人村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5)万里悲秋常作客 (6)唯见江心秋月白 (7)樯橹灰飞烟灭 (8)一片神鸦社鼓 (9)满地黄花堆积
17.D 【解析】第一空:不可一世,指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极其狂妄自大;颐指气使,指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此处说的是帝国主义侵略者狂妄自大的霸权行径,应该选用“不可一世”更合适。
第二空: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卓尔不凡,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形容的是浴血奋战,应该选用“艰苦卓绝”更合适。
第三空: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人。不正视而斜着眼看,形容畏惧或愤恨不满的神情。此处形容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让全世界改变了对中国的老眼光,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应该选用“刮目相看”更合适。
第四空:放射,指由一点向四外射出;折射,既指光线、无线电波、声波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也指在同种介质中,由于介质本身不均匀而使光线、无线电波、声波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还可以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根据横线后面的“愈加夺目的光辉”可知,选用“放射”更合适。
18 .B 【解析】B项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均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A项,标示提示下文。C项,标示话语中的中断或间隔。D项,标示总结上文。
19 .D【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共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汲取”和“历史”不搭配,可把“历史”改成“历史经验”;二是不合逻辑,应将“更好的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和“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调换位置。综合上述分析,A项只改出了不合逻辑的错误;B项只改出了搭配不当的错误;C项两处错误均修改出了,但出现了新的错误——语序不当;只有D项全部修改正确。
20.可从诗歌的整体构思、内容、手法、书写布局等角度分析。(1)用回溯的写法,以各种不可能的现象来表达内心的渴望。(2)精心选择与母子关系相关联的意象,表现真挚的情感。(3)再现日常生活细节,亲切感人。(4)层层铺垫,结尾点题,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5)诗行错落有致,具有视觉美感。(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探索诗”的鉴赏是很困难的,需要各方读者共同参与,永无止境地发现它多元的审美空间。(5分)
【解析】语段开头谈诗歌难以解释,解释诗歌是寻求困境。后以“何况”引入核心话题“鉴赏的这些‘探索诗’又大都是不易读懂的”,即“‘探索诗’的鉴赏是很困难的”。接着从两方面谈起“探索诗”,一是从参与者的角度谈,“是专业评论家和一般读者一道完成的”表明“鉴赏”需要读者,接着表明读者参与的意义。二是从阅读态度上谈,指“永无止境的多元的姿态”和“审美空间的不断‘发现’”,可概括为“永无止境地‘发现’它多元的审美空间”。最后将三层信息组合,注意字数限制。
22.写作指导:
本题是一道话题作文,“痕迹”在字典上的意义是“物体留下的印儿”“残存的迹象”。“痕迹”可以是有形的,是实指,如脚印、伤疤、皱纹、一张照片、一本书等;也可以是无形的,是虚指,如某一刻的感动、人生的某种经历等、因此考生写作时可以写有形的“痕迹”,也可以写无形的“痕迹”,可以写“经历”,也可以写“感悟”,只要围绕“痕迹”来写都是符合要求的。从文体上来看,既可以写成记叙文,又可以写成议论文。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主题一定要积极向上。
文言文翻译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