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梯度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梯度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9 16:17:30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素养达标
1.(2024·湖南永州)“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诸葛亮这段话所处的时空维度是( B )
A.东汉/洛阳 B.东汉/隆中
C.三国/荆州 D.三国/益州
2.(2024·云南期中)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的共同理想是( D )
A.打败匈奴,占领草原 B.发展经济,劝课农桑
C.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D.结束分裂,统一中国
3.(2024·广东联考)西晋建立后不久便分封了27个同姓王,允许诸王自选国中长吏,增加封国户数,又使诸王都督各州军事。这一做法( A )
A.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B.导致门阀政治初步形成
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4.(2024·广西联考)有学者在评述西晋政治时说:“曹魏时代的高官们跟着司马氏祖孙一道迈入了晋代门槛,只要忠心耿耿,就可以禄位永保,世代相袭。父子、兄弟甚至整个家族的成员,源源不断地进入西晋政权。”由此可知,西晋( A )
A.士族政治具有较强封闭性
B.阶层流动速度加快
C.国家政权被曹魏高官控制
D.官僚队伍来源广泛
5.(2024·广东深圳)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A )
A.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
B.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C.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
D.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6.(2024·四川宜宾)有学者认为:北朝与南朝的对峙,不过是走向再统一的过渡阶段,短暂的分裂为新的统一提供了可能。这种统一,当然不可能由死气沉沉、萎靡不振的南朝来实现,而必然是由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北朝来实现。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 B )
A.北方地缘优势突出
B.民族交融激发创新潜力
C.南方汉族全面堕落
D.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
7.(2024·四川凉山)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 )
A.社会阶层流动的断绝 B.士族门阀专权
C.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D.君主权力加强
8.(2024·江苏联考)南北朝时,萧梁与北魏相继开展了祭祀用牲制度改革。梁武帝两次改革“牛牲”,先是要求祭祀用“大脯”取代整牛,随后又用“大饼”取代“大脯”;北魏孝文帝也规定“非郊天地、宗庙、社稷之祀,皆无用牲(整牛)。”这些改革反映出当时( D )
A.宗教信仰发生显著改变
B.战乱导致牛的数量骤减
C.南北制度改革相互影响
D.农业生产被统治者重视
9.(2024·江苏苏州)阎步克《波峰与波谷》中说:“中国处于单一政权的统治之下是常态……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但‘连续性’并不是说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进程,是在各种波动和‘变态’中体现出来。”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变态”主要表现在( B )
A.门阀政治强化专制皇权
B.社会分裂动荡,政权更迭频繁
C.少数民族开始袭扰中原
D.佛道盛行,儒学失去主流地位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长久统一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秦、汉政府鼓励农民垦荒,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而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也使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成为可能。土壤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蚕桑培育技术都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黄河流域出现了水稻的种植,麦、菽也在南方有了一定推广,单位粮食生产量较先秦时期提高了3倍左右。黄河套区、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粮食产区。
——摘编自王双怀《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而东晋的建立,为南迁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
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发展的原因。
二、能力提升
11.(2023·江苏高考)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B )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12.(2024·全国新课标卷)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C )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13.(2023·湖南高考)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B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14.(2022·海南高考)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C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15.(2024·江苏无锡)据《晋书·刘元海载记》记载,刘渊的祖先冒顿单于迎娶了汉朝公主,并与汉高祖刘邦约为兄弟,故其子孙改姓刘氏。匈奴人刘渊自称汉家外甥,建立的政权名为“汉”。该现象说明( B )
A.门第观念影响广泛
B.正统观念影响少数民族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D.民族交融交流趋势出现
16.中华民族是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华)夏作为民族名称的出现,正是夏、商、周三代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高于其四周的部落集团,并不断地与其发生交往的结果,(华)夏正是与四周的夷、蛮、戎、狄的对称。
——摘自邱久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材料二 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甚至完全断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不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缘人群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夏作为民族名称”出现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说明北魏是如何“更多地依赖”“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扼要概述其历史意义。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素养达标
1.(2024·湖南永州)“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诸葛亮这段话所处的时空维度是( B )
A.东汉/洛阳 B.东汉/隆中
C.三国/荆州 D.三国/益州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这段话出自207年《隆中对》的内容,即东汉末年,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陈说天下形势及兴复汉室之计,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故选B。
2.(2024·云南期中)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的共同理想是( D )
A.打败匈奴,占领草原 B.发展经济,劝课农桑
C.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D.结束分裂,统一中国
[解析] 根据材料“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及所学可知,诸葛亮的理想在于辅佐刘备兴复汉室,统一中国;曹操也想结束东汉末年以来的军阀割据局面,统一中国,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打败匈奴,占领草原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发展经济、劝课农桑的内容,排除B项;“割据一方,称王称霸”并不是两者的共同理想,排除C项。故选D。
3.(2024·广东联考)西晋建立后不久便分封了27个同姓王,允许诸王自选国中长吏,增加封国户数,又使诸王都督各州军事。这一做法( A )
A.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B.导致门阀政治初步形成
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西晋初年,大肆分封同姓王,并且地方诸侯国独立性强,最终削弱了中央集权,酿成八王之乱,A项正确;东晋时期的政治基础是门阀政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管控的削弱,而不是加强,排除C项;地方诸侯割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
4.(2024·广西联考)有学者在评述西晋政治时说:“曹魏时代的高官们跟着司马氏祖孙一道迈入了晋代门槛,只要忠心耿耿,就可以禄位永保,世代相袭。父子、兄弟甚至整个家族的成员,源源不断地进入西晋政权。”由此可知,西晋( A )
A.士族政治具有较强封闭性
B.阶层流动速度加快
C.国家政权被曹魏高官控制
D.官僚队伍来源广泛
[解析] 材料指出,曹魏时代的高官们如忠于西晋政权,“就可以禄位永保,世代相袭”,表明西晋的官场有着浓厚的封闭性,A项正确;“阶层流动速度加快”不符合题意,与材料“整个家族的成员,源源不断地进入西晋政权”相悖,排除B项;“国家政权被曹魏高官控制”不符合题意,与材料中曹魏高官只要忠心耿耿,“就可以禄位永保,世代相袭”相悖,排除C项;“来源广泛”不符合题意,与材料中效忠的曹魏高官整体进入西晋政权相悖,排除D项。故选A。
5.(2024·广东深圳)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A )
A.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
B.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C.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
D.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东汉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而北方的汉族则为了躲避战乱流亡南下。在人口迁徙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民不断交流融合,交融趋势也在不断加强,A项正确;南方成为我国经济重心是在南宋时期,排除B项;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但并没有统一全国,排除C项;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这仅仅是根据部分材料内容推断出的结论,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
6.(2024·四川宜宾)有学者认为:北朝与南朝的对峙,不过是走向再统一的过渡阶段,短暂的分裂为新的统一提供了可能。这种统一,当然不可能由死气沉沉、萎靡不振的南朝来实现,而必然是由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北朝来实现。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 B )
A.北方地缘优势突出
B.民族交融激发创新潜力
C.南方汉族全面堕落
D.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
[解析] 根据材料“这种统一,当然不可能由死气沉沉、萎靡不振的南朝来实现,而必然是由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北朝来实现”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徙并建立了众多独立的政权,在与汉族政权及中原封建文化的相互碰撞之中,民族融合不断深化。各民族政权为了生存发展,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巩固统治,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国家统一,B项正确;该学者认为民族交融激发创新潜力,促进了国家统一,这与“北方地缘优势突出”无关,排除A项;“南方汉族全面堕落”说法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强调民族交融激发创新潜力,促进了国家统一,未体现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B。
7.(2024·四川凉山)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 )
A.社会阶层流动的断绝 B.士族门阀专权
C.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D.君主权力加强
[解析] 根据材料“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王与马,共天下”及所学可知,东晋政权是司马睿南渡后在门阀士族的拥立下建立的,以王导、王敦为代表的高门士族王氏权势很大,甚至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情景,体现了东晋士族专权的政治特征,B项正确;材料表明门阀士族专权,未体现社会阶层流动的信息,而且“断绝”的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得出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的结论,排除C项;“王与马,共天下”体现的是王氏家族对皇帝权威的威胁,君主专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B。
8.(2024·江苏联考)南北朝时,萧梁与北魏相继开展了祭祀用牲制度改革。梁武帝两次改革“牛牲”,先是要求祭祀用“大脯”取代整牛,随后又用“大饼”取代“大脯”;北魏孝文帝也规定“非郊天地、宗庙、社稷之祀,皆无用牲(整牛)。”这些改革反映出当时( D )
A.宗教信仰发生显著改变
B.战乱导致牛的数量骤减
C.南北制度改革相互影响
D.农业生产被统治者重视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要求祭祀时不再使用牛,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中国古代,牛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畜力,不使用牛进行祭祀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D项正确;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信仰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排除A项;祭祀时不使用牛体现的是对农业的重视,当时的战乱并不一定导致牛的数量骤减,排除B项;萧梁和北魏开展祭祀用牲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因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而非是因为相互影响,排除C项。故选D。
9.(2024·江苏苏州)阎步克《波峰与波谷》中说:“中国处于单一政权的统治之下是常态……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但‘连续性’并不是说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进程,是在各种波动和‘变态’中体现出来。”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变态”主要表现在( B )
A.门阀政治强化专制皇权
B.社会分裂动荡,政权更迭频繁
C.少数民族开始袭扰中原
D.佛道盛行,儒学失去主流地位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对峙,而且民族政权建立更迭频繁,社会分裂动荡,B项正确;门阀政治弱化了专制皇权,排除A项;少数民族袭扰中原早在魏晋南北朝之前,排除C项;儒学在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失去主流地位,排除D项。故选B。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长久统一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秦、汉政府鼓励农民垦荒,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而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也使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成为可能。土壤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蚕桑培育技术都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黄河流域出现了水稻的种植,麦、菽也在南方有了一定推广,单位粮食生产量较先秦时期提高了3倍左右。黄河套区、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粮食产区。
——摘编自王双怀《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而东晋的建立,为南迁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
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发展的原因。
[答案] (1)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农业工具改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出现南北交融;单位粮食产量提高;粮食产区的扩张。
(2)原因:北方长期动乱导致人口南迁;北方人南迁带来的劳动工具和耕作技术的革新;南方政权的相对稳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北方农作物的南传,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和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
[解析] (1)表现:根据材料一“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发”得出,耕地面积扩大;根据材料一“土壤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蚕桑培育技术都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得出,农业工具改进,农业科技进步;根据材料一“黄河流域出现了水稻的种植,麦、菽也在南方有了一定推广”得出,农产品出现南北交融;根据材料一“单位粮食生产量较先秦时期也提高了3倍左右”得出,单位粮食产量提高;根据材料一“黄河套区……等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粮食产区”得出,粮食产区的扩张。
(2)原因:根据材料二“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得出,北方长期动乱导致人口南迁,北方人南迁带来的劳动工具和耕作技术的革新;根据“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分析得出,南方政权的相对稳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根据材料二“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出,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根据材料二“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得出,北方农作物的南传,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和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
二、能力提升
11.(2023·江苏高考)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B )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体现了曹操受汉代大一统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国的对比,排除A项;曹操并不代表东汉政权,排除C项;曹操的改制并没有持续下去,排除D项。故选B。
12.(2024·全国新课标卷)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C )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禅让模式代价小,符合士族阶层持续发展的利益,有助于减少大规模社会动荡,确保了士族地位不受冲击,阶层固化加强,C项正确;魏晋之际,国家权力通过禅让传承,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政治的和平稳定,但“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这一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禅让”是一种建立在“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的基础上的一种非正常的权力传承,在权臣掌握政权后,仍然按照血缘世袭传统,并没有放弃血缘传承,B项错误;魏晋“禅让”是在“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基础上对皇帝进行逼迫退位,并不符合儒学忠孝伦理,且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征是儒学受到冲击,并不是“巩固”,D项错误。故选C。
13.(2023·湖南高考)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B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对使节的要求相近。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族。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尤其是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南北政权都有利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没有进行南北政权的比较,排除A项;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和好,排除C项;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排除D项。故选B。
14.(2022·海南高考)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C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解析] 根据“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得出,汉族的习惯中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内容,体现了民族间的交融,C项正确;群言百家指各家著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不是人口的流动,也不是地方的物产,排除B、D两项。故选C。
15.(2024·江苏无锡)据《晋书·刘元海载记》记载,刘渊的祖先冒顿单于迎娶了汉朝公主,并与汉高祖刘邦约为兄弟,故其子孙改姓刘氏。匈奴人刘渊自称汉家外甥,建立的政权名为“汉”。该现象说明( B )
A.门第观念影响广泛
B.正统观念影响少数民族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D.民族交融交流趋势出现
[解析] 材料“刘渊的祖先冒顿单于迎娶了汉朝公主,并与汉高祖刘邦约为兄弟,故其子孙改姓刘氏”体现的是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强调自身的正统地位,说明的是华夏认同观念浓厚,即正统观念影响少数民族,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门第观念,排除A项;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排除C项;民族交融趋势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D项。故选B。
16.中华民族是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华)夏作为民族名称的出现,正是夏、商、周三代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高于其四周的部落集团,并不断地与其发生交往的结果,(华)夏正是与四周的夷、蛮、戎、狄的对称。
——摘自邱久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材料二 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甚至完全断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不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缘人群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夏作为民族名称”出现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说明北魏是如何“更多地依赖”“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扼要概述其历史意义。
[答案] (1)原因:夏商周时期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的地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同一性(共同的生活方式亦可);夏、商、周的政治、经济、文化高于四周的部落集团;夏、商、周不断地与四周的部落集团交往。
(2)说明: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门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如写修订律令,行班禄制,颁布均田令,行三长制,仿汉人官制,兴学校,亲祭孔子等亦可)
历史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使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变得模糊。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正是夏、商、周三代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具有同一性”可知,夏商周时期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的地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同一性(共同的生活方式亦可);据材料一“而且高于其四周的部落集团”可知,夏、商、周的政治、经济、文化高于四周的部落集团;据材料一“并不断地与其发生交往的结果”可知,夏、商、周不断地与四周的部落集团交往。
(2)说明:根据材料二“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和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可知,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门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如写修订律令,行班禄制,颁布均田令,行三长制,仿汉人官制,兴学校,亲祭孔子等亦可)意义: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二“不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缘人群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可知,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根据材料二“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可知,使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变得模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