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
1.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谈判。其主要目的是( )
A.推动抗战胜利
B.讨论国民党的改组
C.争取和平民主
D.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2.1946年年初,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和国民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无党派人士代表共同参加了某次会议。该次会议( )
A.目的是筹建新中国
B.制定了《共同纲领》
C.商讨联合抗战事宜
D.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3.1946年冬,由于美国在北京的驻军军纪败坏,爆发了“抗议美军暴行”运动,一个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下列口号符合这一运动特征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4.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军从鲁西南突破敌人防御,千里跃进大别山,此举揭开我军战略进攻序幕。刘邓大军跃进方向是( )
A.从东向西 B.从北向南
C.从西向东 D.从南向北
5.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强行以200∶1的比率将华南和华中地区的日伪货币兑换成法币,而比较适当的兑换率应该是此比率的一半。该现象说明( )
A.以战养战策略失败
B.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
C.民众财富遭受掠夺
D.国民党已经失去民心
6.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在解放区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各解放区银行并发行人民币,统一货币体系。这些举措( )
A.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奠定经济基础
B.使中国共产党迅速控制了全国市场
C.瓦解了国民党统治的政治根基
D.保证了全国财政经济的统一
7.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毛泽东有关工作重点转移论断的依据是( )
A.国民党军队主力的基本消灭
B.中国共产党结合实践首次提出的重要论断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提升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8.下列民主革命时期出现的语句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②“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9.报刊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可作为史事的重要参考。如图是1949年4月25日《南京日报》的头条摘录,其最适合用于研究( )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10.据下表可知,大行政区的设置有助于中国共产党( )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设置大行政区的概况
成立时间 大行政区 管理机构 大行政区下辖区域
1948年9月 华北人民政府 5个省、2个市
1949年8月 东北人民政府 6个省、1个行署、4个直辖市
A.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B.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C.领导国统区反蒋运动
D.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一)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走向全国胜利的日子。向中国人民的解放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将士致敬!庆祝各路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
(二)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的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蒋介石做伪总统,就是他快要上断头台的预兆。打到南京去,活捉伪总统蒋介石!
(三)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觉悟空前成熟的日子。庆祝全解放区和全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庆祝全国的解放区和全国农民的土地改革工作的胜利和开展!庆祝全国青年和全国知识分子争自由运动的前进!
——摘编自《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材料二 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他们就一天比一天地重视政治斗争的方法。中国反动派和美国侵略者现在一方面正在利用现存的国民党政府来进行“和平”阴谋,另一方面则正在设计使用某些既同中国反动派和美国侵略者有联系,又同革命阵营有联系的人们,向他们进行挑拨和策动,叫他们好生工作,力求混入革命阵营,构成革命阵营中的所谓反对派,以便保存反动势力,破坏革命势力。
——摘编自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今年”的确切年份,概括这一年人民解放军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并说明其重要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治斗争的方法”是什么?分析国民党政府采取这一方法的原因。为什么说这种政治斗争的方法是“和平”阴谋,请予以说明。(6分)
12.中共中央发出的《复电》指出:“不但土地、山林、水利分配,而且要将地主富农两阶级多余的粮食、耕牛、农具、房屋及其他财富拿出来……大规模的森林及水利工程不能分配者由政府管理。此外,同意即由土地会议通过土地法大纲,作为向各解放区政府的建议。”这次土地改革( )
A.满足了赣南、闽西农民对土地的渴望
B.巩固和发展了当时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适应了解放战争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D.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扫除了障碍
13.毛泽东说:“我们虽然提出了打倒蒋氏统治,建立新中国的口号,但是如果没有三军挺进中原,没有刘邓的千里跃进,我们的12月会议是不敢开的,这个口号我们也是不敢提的。”此次军事行动( )
A.增强了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
B.揭开了伟大战略决战的序幕
C.促使解放战争出现战略转折
D.导致外线作战转到内线作战
1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广东当局大肆“拍卖”华南、广东资源以换取“美援”。1948年,位于海南岛上的榆林港铁矿被美帝国主义出面以8美元一吨的价格大量采掘运往日本时,琼崖纵队包围了榆林港,并截断通往港口的铁路、公路。据此可知,琼崖纵队( )
A.配合了广东的土地改革运动
B.稳定了华南地区的政治形势
C.打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行径
D.开辟了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
15.台湾的一些学者,甚至蒋介石的高级将领以及他们的后代,长期以来总有这样一个疑问:“从1947年到1949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国民党好好的一个政权就没有了?坍塌得太迅速了!”国民党迅速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
A.内部派系斗争 B.腐败现象严重
C.军队士气低下 D.践踏人民利益
16.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万农民支援前线。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 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民众的大力支援
B.解放军作战勇敢
C.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D.党中央指挥正确
17.1949年6月,一支以老解放区干部为骨干,包括来自宁、沪等地的青年知识分子、青年职工等人员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成立,随后成员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到达西南各地,开始接管和建设等相关工作。该举措( )
A.保证了革命的全面胜利
B.巩固了战争的胜利成果
C.准备了战略决战的条件
D.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以下文字节选自毛泽东于1949年2月8日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写的回复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电报。以下是某纪念馆关于该电报部分内容的展板:
把军队变为工作队 【电文】 ……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懂得在城市中善于对付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善于对付资产阶级,善于领导工人和组织工会,善于动员和组织青年,善于团结和训练新区的干部,善于管理工业和商业,善于管理学校、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善于处理外交事务,善于处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问题,善于调剂城市和乡村的关系,解决粮食、煤炭和其他必需品的问题,善于处理金融和财政问题。……当然还有许多仗要打,但是像淮海战役那样大规模作战的可能性就不多了,或者简直可以说是没有了,严重的战争时期已经过去了。……占领八九个省、占领几十个大城市所需要的工作干部,数量极大,这主要依靠军队本身自己解决。……
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份电文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解说全面,语言流畅,表述成文)
1.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毛泽东和中共代表团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是为了商讨和平建国的问题,意图争取和平民主,故选C项;重庆谈判时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排除A项;重庆谈判是为了争取和平民主,不是为了国民党改组,排除B项;重庆谈判后国民党撕毁协定,发动了内战,因此并没有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排除D项。]
2.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年初,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和国民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无党派人士代表共同参加的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最终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故选D项;筹建新中国的是召开于1949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B两项;抗日战争在1945年就结束了,排除C项。]
3.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条战线以学生为先锋,核心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故选D项;“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北伐战争的目标,排除A项;“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口号,排除B项;“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1935年八一宣言的号召,排除C项。]
4.B [“鲁西南”在山东地区,“大别山”坐落于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跃进方向为从北向南,故选B项;A、C、D三项的方向不符合史实,排除。]
5.C [根据材料可知,国民党强行以不恰当的比例兑换民间的日伪货币,实质是掠夺民财,故选C项;以战养战策略是日本侵华的策略,排除A项;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指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国民党这一做法会造成其逐步失去民心,排除D项。]
6.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解放区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这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经济基础,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中共中央在解放区发行人民币,而不是控制全国市场,排除B项;材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经济行为,不能瓦解国民党统治的政治根基,排除C项;当时全国财政经济并不统一,排除D项。]
7.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时间是1949年3月,此时三大战役已经结束,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消灭,故A项正确;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已有结合实践的理论,故B项错误;此时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胜利,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1949年中国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故D项错误。]
8.B [①“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的;②“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是在抗战时期;③“打倒列强,除军阀”是1924—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故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②④,B项符合题意。]
9.D [由《南京日报》的头条摘录中可以看出,“百万市民夹道欢呼”“解放军进入南京”指的是南京市民欢庆渡江战役胜利后,解放军占领南京,故选D项;北伐战争时期并没有“解放军”,排除A项;秋收起义发生于1927年,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二者时间上不符,排除B项;辽沈战役发生在1948年,与题干时间和空间均不符,排除C项。]
10.D [从材料中所反映的中国共产党设置大行政区的概况可知,大行政区所管辖的地区范围大,主要涉及的是解放区,这种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军事管制的色彩,有利于加强对解放区的管理,巩固解放区,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故选D项;1948年9月时抗战已经胜利,排除A项;战略进攻序幕的揭开是在1947年,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解放区,而不是国统区,排除C项。]
11.(1)年份:1948年。(1分)
胜利成果: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事力量已全线崩溃。(4分)
重要意义: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分)
(2)方法:愿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2分)
原因: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兴起;国民党政权面临着统治危机。(2分)
说明: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2分)
12.C [根据材料“同意即由土地会议通过土地法大纲,作为向各解放区政府
的建议”可知,材料涉及的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改革,它适应了解放战争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材料中的政策针对的是解放区,并不是赣南和闽西,排除A项;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还未建立,且扫除障碍的说法不准确,排除D项。]
13.C [根据材料“如果没有三军挺进中原,没有刘邓的千里跃进”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同年10月,中国共产党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促使解放战争出现战略转折,故选C项;当时是解放战争时期,而不是抗战时期,排除A项;伟大战略决战开始于1948年,排除B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排除D项。]
14.C [根据材料“包围了榆林港,并截断通往港口的铁路、公路”可知,琼崖纵队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阻止国民党将国家矿产资源盗卖出国,有效打击了国民政府盗卖国家资源的反动行径,故选C项;土地改革运动主要针对的是农民与地主的土地关系,而材料主要针对的是国民党与外国侵略者的关系,排除A项;国民党盗卖国家资源的反动行径会加剧华南地区社会矛盾的激化,且仅凭琼崖纵队的举措并不能直接稳定政治形式,排除B项;第二条战线的发起者主要是工人、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主要以合法的方式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排除D项。]
15.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与题干“怎么国民党好好的一个政权就没有了?坍塌得太迅速了”相符,故选D项;“内部派系斗争”只是国民党迅速崩溃的次要原因,排除A项;“腐败现象严重”是国民党迅速崩溃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军队士气低下”是国民党迅速崩溃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
16.A [根据材料可知,解放战争中农民支援前线,为战争做了重大贡献,故选A项;材料强调农民支援前线,未强调解放军作战勇敢和党中央指挥正确,也未涉及国民党军战斗力状况,排除B、C、D三项。]
17.B [根据题干“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开始接管和建设等相关工作”并结合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南京的史实可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进驻西南各地可以更好地控制已经占领的新解放区,故选B项;“全面胜利”不符合时空,此时南京国民政府已被推翻,排除A项;战略决战在1949年1月已经结束,排除C项;“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不符合题意,应为“有利于”,排除D项。]
18.示例
1949年2月,战略决战都已经胜利结束,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的胜利指日可待,形势的发展,促使毛泽东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建设新中国有关的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4分)
电报中指出“学会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善于处理金融和财政问题”,反映了毛泽东对接收和管理城市的方方面面问题思考得比较深入细致。电报还提到了在三大战役以后,严重的战争时期已经过去,因而及时地提出了人民解放军要承担一部分城市工作的任务。反映了在解放战争后期,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逐步由乡村转移到城市。(4分)
电报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关于重视城市工作的方针政策,对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将来新中国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