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一)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一)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9 17:0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第4 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商鞅
北魏孝文帝
王安石
张居正
康有为 梁启超
邓小平
战国
商鞅
变法
北魏
孝文帝
改革
北宋
王安石
变法
明朝
张居正
改革
晚清
戊戌
变法
民国
民国改革
清末新政
过渡时期
完成
社会主义革命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
时期
曲折
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
古代:富国强兵
近代:救亡图存
现代:民族复兴
社会转型
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
封建王朝中后期的自救
民族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时空观念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富国强兵之变)
一、战国: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大动荡(经济、政治、阶级、思想)。
李悝变法
燕昭王改革
赵武灵王变革
邹忌改革
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
申不起改革变法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社会转型
(二)目的:直接目的:富国强兵;
根本目的: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领域 主要措施
经济
政治
军事
社会
思想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赋税
打击贵族特权;提升军队战斗力
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政治确立
增加赋税,稳定社会秩序
废除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什伍连坐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小家庭制;实行户籍制度
舌战群儒
(三)变法内容:
加强了思想控制;刑法严苛
(四)实质:是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
燔诗书而明法令,强化法律意识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骏刑……君之出也。 —— 《史记·商君列传》
积极:打击了贵族特权,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推动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
消极: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文化专制不利于思想发展;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五)评价商鞅变法:
如何看待“商君虽死 变法犹存”?思考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评论变法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一)背景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汉化、封建化的改革
①内迁游牧民族政权征伐不断
②前秦短暂统一与迅速崩溃
③鲜卑族拓跋部北魏统一北方
④战乱频繁,民族交融成为历史潮流
(二)改革目的:
①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
②改变鲜卑落后的状态,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
北方民族内迁
措施 内容 影响
均田制 国家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农民得到土地,抑制兼并;有利于政府税收和征役;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三长制 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整 顿 吏 治 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 严惩贪污 改善吏治,缓和阶级矛盾。
租调制 授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称为租),帛或布一匹(称为调)。 许多受豪强庇护的农民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保障农时,增加政府的收入。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471年—490年)
“千古第一后”
(三)内容:
俸禄制: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
-----利于改善吏治,人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均田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度):国家将控制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土地一般不得买卖,死后归还。
-----提高生产积极性,推动经济恢复;增加政府收入
租调制(赋税制度):一对夫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三长制:废除宗主督护制,县以下设三长直属于州郡,(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里、党各设一长,合谓三长)负责检查户口、征发赋役,管理生产,配合均田制,维护治安。
-----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保证农时和政府的赋税收入
知识拓展
穿汉服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楼 楼
邱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兰 贺
独孤 刘
改汉姓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与汉族通婚
说汉语
后期:孝文帝主持,推进汉化,民族融合。( 490年-499年)
迁都洛阳
(三)内容:
(四)实质:鲜卑族自上而下实现社会封建化的改革。
问题:
为什么北魏孝文帝要把国都从平城迁至洛阳?
更有利于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平 城(山西大同) 洛 阳
经济 气候恶劣,生产条件差,不能满足需要 地处黄河之南,农业生产发达
军事 受“柔然”威胁,不易控制中原 利于控制中原,及南下征服“南齐”
文化 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 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
政治 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措施的推行 东周、东汉、曹魏、西晋之都,利于争取汉族地主
代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刘知几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1)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
(2)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加速其封建化进程;
(3)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4)局限:①忽视本民族特色,全盘汉化,造成北魏分裂(东魏、西魏)
②盲目吸收汉族文化,吸收了部分汉族文化中的糟粕(如门阀制度)。
(五)改革评价: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含义:各民族间平等相处、经济文化交流、生活习惯互相影响、生产方式渐趋于一致,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消除。
魏晋墓葬壁画耕牛图
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途径:
民族迁徙;战争;友好往来;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
内容:
生活方式汉族化;生产方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
三、北宋:王安石变法(1069-1085)
(一)背景:
①辽和西夏的威胁(边患危机)
②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
③“三冗二积”(财政危机)
④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
北宋前期王小波、李顺起义
(二)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三)内容: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
利法、市易法、均输法
---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
---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三舍法。
富国之法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
(四)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地主阶级自救性质的改革。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特点: 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
王安石
内容:
措施 内容 积极作用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均输法 采购物资,就近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市易法 设市易务收购滞销,短缺卖出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改革财政制度,实现富国目的。
内容:
(2)改革军事制度,达到强军目的 。
措施 具体内容 作用
省兵之策 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节省了军费开支
保甲法 编定保甲,农民闲时训练,维持治安,战时从军,“兵农合一”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减少政府军费开支
保马法 百姓养马,可减赋税,马死赔偿 节约了政府开支,降低马匹死亡率
将兵法 以“将”为军队编制单位,设正将一名,专管训练 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的局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设军器监 监督兵器制造,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提高了武器数量和质量
内容:
(3)改革官僚机构,针对冗官问题,同时培养变法人才。
措施 具体内容 作用
改革 科举 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取消明经诸科 注重实际能力
整顿 太学 重新编纂教科书;设置专门学校(律学、医学、武学),有才能的可直接做官 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 用人 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吏,批判“恩荫”制度,裁汰冗员,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 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
变法……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苏辙《栾城三集》
“青苗法”实行二十年,因欠青苗致卖田产、雇妻卖女 ,投水自缢者不可胜数。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当时所有的名臣或被告排斥,或自动求去。他(指王安石)全力提拔的吕惠卿却是暗中伤他、只求得保一己权位的奸人。 —钱穆
(五)评价王安石变法:
进步性: ①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积弱局面; ②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 ②用人不当,危害百姓利益;
③强兵方面,成果甚微; ④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其大者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疾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亏,其他为圣明之累者,不可以悉举,而五者乃其尤大较著者也。
——张居正《论时政疏》
(一)背景:①明中后期府库空虚;(财政危机)
②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 (统治危机)
③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政治危机)
④军备废弛,边防实力弱;葡萄牙侵占澳门; (边疆危机)
四、明朝:张居正改革(1573年-1582年)
鞑靼劫掠




葡占
澳门
(二)开始:
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三)内容:
政治 整顿吏治,颁行考成法,加强官吏考核
军事 ①“内修守备”:加强北边防务,提高军事抗衡能力。
②“外示羁縻”: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
经济 赋税改革,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按亩征收银两)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内阁事权和中央集权。
边疆经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减轻农民负担,缓和矛盾和统治危机;增加财政收入。
①国家财政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②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几乎全部废止;改革只是在封建体制框架内的微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弊端。
(四)影响:
张居正
意义:
1、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
2、增加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
3、放松人身束缚,促进了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次赋税变革。
含义: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摊入田亩、计亩征银、以银代役)
一条鞭法:
请在此输入标题
明代以后,由于州县乃至省府衙门面对编户大量逃亡的现实,需要通过改革赋役征派方式实现均平目标,……使得大量本属于不可计算的财政资源得以纳入国家财政的会计系统。
——刘志伟《从国家财政体制转型的视角看一条鞭法》
“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了30000吨,日本大约生产了8000吨总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7000到10000吨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按照保守估算,中国古代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1/4到1/3。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思考:为什么一条鞭法得以保留?
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并成为通行货币,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时间 战国 北魏 北宋 明朝
背景 诸侯纷争,社会变革 民族冲突与交往 内忧外患 统治危机
内容 废两制(井、世),奖耕战,行两制(连坐、县制) 实行三制(俸、均、三); 迁都、汉化 商业贷款 兵农合一 整肃吏治,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
性质
影响 富国强兵,奠定秦统一基础 促进北魏发展; 加快民族交融;国家统一 初期有效后被废止;富国未强兵 暂缓危机,几乎废止
结果 成效显著,但商鞅被车裂而死 遭到鲜卑贵族反对 失败,王安石被罢职 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多数被废
封建性质的变法
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
封建统治集团内部调整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变法的联系与差异
性质:
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旧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确立封建制度:
挽救王朝危机: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目的: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变不相符合的现状)
直接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内容:
通常解决维系王朝统治最为突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问题。
①政治:权力分配问题(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统治秩序)
②经济:财政收入问题(增加财政收入)
③军事:国家暴力机器的效力问题(提高军队战斗力)
结果:
由于封建制度的固有弊端,改革仅能缓解王朝危机,无法根本性解决。
(中国古代改革短期内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长期来看又为王
朝统治埋下新的隐患。)
1、志士救亡之道——戊戌变法
政治: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西学传播,康梁等人宣传维新思想。
教训:洋务运动破产的反思。
(一)背景: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救亡图存之变)
一、维新变法:
措施(1898年6月) 作用
政治 鼓励官民上书言事;裁汰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等。
经济 奖励发明创造;提倡私人办实业; 改革财政。
文教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 翻译国外书籍,公派留学等。
军事 精练新军,行征兵制。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有利于提高军事力量
有利于维新人士参与政治,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二)内容:
(三)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既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思想解放运动。
爱国性
进步性
启蒙性
京师大学堂
光绪皇帝
维新志土们……未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新政诏书……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粉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抵制态度,拒不奉诏……
他们把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3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英]赫德
(五)失败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其他原因:
脱离群众;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策略失误(树立的对立面太多、操之过急);封建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
(四)影响:冲击了封建制度;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助于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
二、清政府新政
(一)清末新政(1901—1905)
清廷自救:新政前期(1901—1905)
军事:
编练新军
教育:
废科举、
设学堂、兴留学
经济:
振兴商务,
奖励实业
政治:
改革官制,
修订法律
评价:
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未能使清政府摆脱困境,反而激化革命。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成立“皇族内阁”
汉族4人 满族9人 其中皇族7人
(二)清末新政后期:立宪(1906—1911)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带;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昭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
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之,议院不得干涉;
六、统帅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实质:维护“君上大权”和专制统治
评价:是一场近代化性质的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但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客观上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
整体认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906——1911)
主观目的反动性:为取悦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活动本质的封建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
客观影响的进步性:清政府的这些让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实际作用的背离性:清政府努力的结果适得其反,从直接影响看,这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方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从根本影响看,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
认识:
新政、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本质上的落后性。
中华民国改革
内容 政治 五院制: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院
经济 废改两元:1933年3月10日,中国币制开始废用银两,改用银元
文教 推行学制:壬戌学制,初等中等6年,高等3-6年
外交 1928年6月改订新约运动,基本收回关税自主权
军事 筹建军校,编练现代化军队
作用 ①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②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化,进一步促进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推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民主共和的观念得到传播。
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
三、民国改革:
1916年国文教科书
金圆券改革
思考:如何认识中国近代的改革?
1.特点:
2.局限性:
3.意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进行,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改革 意义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民国改革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进了共和观念、文明风俗和近代教育的发展
①近代改革的主题是救亡图存;
②不同阶级提供了不同的方案;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巩固了新生政权。
1953年到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从1950年到1953年春,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劳动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过渡时期:
土地
改革
三大
改造
民主
改革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民族复兴之变)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为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中共八大
“铁人”王进喜
1964年原子弹成功爆炸
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
四个现代化
文化大革命
八字方针
伟大转折;新时期
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2001加入世贸
内容:
①工作重心 ②改革开放
③拨乱反正
意义:
改革:
开放: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2、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
中共十八大: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目标
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 、优越性充分展现。
2021年
2035年
2049年
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的部署:
3.伟大成就:
农村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取消农业税,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
城市改革 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对外开放 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
加入WTO,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贸区,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道“走出去”
所有制改革 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五位一体改革 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4.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带一路”建设
改革开放40年的城市
阶段 改革内容 具体史实 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 土地改革 “耕者有其田" 解放生产力、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人民当家作主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民主改革 《五四宪法》与三大制度
经济改革 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 建设时期 曲折探索 成就巨大 《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 “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初步建立起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
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
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 新时期 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全面深化 改革时期 深化改革 2012年十八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2017年十九大;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 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并将其列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写入党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①改革要符合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②改革开放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③改革开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④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时间 特征 核心内容 作用
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前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转变为新民主主经济 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基
1953——1978 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体制,建立起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初期对于开展工业化建设曾起到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存在的弊端使企业失去活力。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20C90S初 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增强了企业活力,工业得到发展。
20C90S初——21C初 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把企业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1C初,特别是十八大以来 确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对于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②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③是否有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④改革中,新旧势力力量对比;
⑤是否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或统治者是否支持); ⑥改革家的个人素质。
历史上的改革对当今的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必然会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要具备坚决斗争的精神。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合本国国情。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与改革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战国: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宋:王安石变法
明朝:张居正改革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民国时期的改革
土地改革
经济改革
民主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改革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改革
新时期的改革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堂小结
社会主义理论发展
改革成就
改革意义及启示
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侧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戊戌政变之后,朝旨明令停办学堂而书院照旧办理。两江总督、洋务派官员刘坤一立即上奏:夫书院与学堂,诚如懿旨,名异实同。各书院肄业学子,自应讲习天文舆地以及兵法算法,未可专尚训诂辞章。 礼部所谓照旧办理,亦即此义。同时命所辖各省书院“兼课经史掌故时务,以成经济之才”。这表明
A.晚清中央政府权威削弱 B.维新变法得到封疆大吏支持
C.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 D.地方洋务官员媚上之风盛行
D
A
(浙江)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
A.增强国营企业活力 B.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