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09 16:36:41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徐水期末)很久以前,黄土高原被大量的植被覆盖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林草植被面积不断缩小。造成黄土高原植被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生产建设中对植被的破坏。
【答案】人类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在很多年以前的黄土高原也并非目前的这个模样。那里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以及一片片水草丰美的草原,林木繁多,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可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于森林的破坏,林草植被面积不断缩小,使得很多的草原与林地变为荒漠。造成黄土高原植被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生产建设中对植被的破坏。
2.(2024五下·徐水期末)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   进入到大气中,在高空遇冷,变成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0℃时,降落的就是   。
【答案】蒸发;雨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同时伴随着热量传递过程,在太阳辐射下,地表温度升高,水经过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的蒸腾,变成水蒸气,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会放热发生凝结或凝华现象,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高空,就形成云。云的形态多种多样,有层云、积云、卷云等,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形成了降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形成了冰雹。水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降水。
3.(2024五下·徐水期末)根据植物茎的特征,将植物分为   和   。
【答案】草本;木本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两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标准给植物分类,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根据植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根据是否落叶,分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
4.(2024五下·徐水期末)降雨量大、土地坡度大、无植被覆盖时,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
【答案】大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
5.(2024五下·徐水期末)如图所示,像撬杠这样,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   ,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
【答案】杠杆;大于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像撬杠这样,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二、选择题。
6.(2024五下·徐水期末)小红家柜子中有些衣物最近出现了霉点,据此推断近期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  )
A.连绵阴雨 B.风和日丽 C.狂风大作 D.烈日炎炎
【答案】A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 梅雨季节,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 由于湿度较高, 衣物容易受潮并发霉。 这是因为梅雨季节通常伴随着高湿度和持续的阴雨天气, 这种环境条件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霉菌需要适宜的温度、 水分和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和繁殖, 而梅雨季节的高湿度和温暖的气温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 当小红家的柜子中的衣物出现霉点时, 这表明近期的天气状况很可能处于梅雨季节, 这是一个典型的潮湿和多雨的时期, 容易导致衣物受潮并发霉。
7.(2024五下·徐水期末)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与微生物无关的是 (  )
A.用白菜制作泡菜 B.用面粉做面条
C.用银耳炖汤 D.淋雨受凉引发感冒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涉及到食品制作、 医疗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说, 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在食品制作方面, 微生物可以用来制作酸奶、 泡菜等发酵食品, 这些过程中乳酸菌等微生物发挥着关键作用。 此外, 微生物还在医药、 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8.(2024五下·徐水期末)要将小球沿斜面提升到顶端,下列四种情况中,最省力的是 (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
【解析】【分析】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读图可知,图中斜面D坡度最小,省力最多;斜面A坡度最大,省力最少。故D选项正确。
9.(2024五下·徐水期末)关于露和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来源不同,露来自植物内部水分,霜是天空中降落下来的
B.形成原理不同,露是水蒸气遇热形成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C.形成条件不同,0℃以上时水蒸气在物体表面形成露,0℃以下时在物体表面结成霜
D.状态不同,露是小冰晶,霜是小液滴
【答案】D
【知识点】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露和霜的来源是相同的,都来自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结成露,温度在0℃以下时,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霜。
10.(2024五下·徐水期末)下面属于人的神经细胞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的神经细胞属于神经组织, 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这些细胞长有突起, 能够接受刺激、 产生和传导兴奋。
11.(2024五下·徐水期末)在炎热的夏季,当我们刚从泳池中出来的时候,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  )
A.泳池中水的温度比空气的温度高
B.附着在人身体上的水阻挡了阳光
C.附着在人身体上的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
D.这是人体的一种错觉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这是因为附着在人身体上的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在蒸发要的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在炎热的夏季,当我们刚从泳池中出来的时候,会感到身上很凉快。
12.(2024五下·徐水期末)下图中最有可能是小明在下游河滩上捡回来的石子标本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河道上游,由于搬运距离短,水流速度快,堆积物分选性差,磨蚀程度低,多棱角分明的石块;中游水流速度减慢,较大的石块沉积下来,磨圆度较高;岩石的棱角越来越小,越来越圆,到了河道下游,就变成了卵石,A符合题意。
13.(2024五下·徐水期末)如图所示,转动乙齿轮 2圈,则甲齿轮转动几圈 (  )
A.6 B.4 C.2 D.1
【答案】B
【知识点】齿轮
【解析】【分析】小齿轮有6个齿,大齿轮有12个齿,当大齿轮(乙)转动两圈,则小齿轮需要转动2×2=4圈。
14.(2024五下·徐水期末)使用剪刀时,最省力的做法是把被剪物体放在刀的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C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凡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统称“机械”。利用机械既可减轻体力劳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机械的种类繁多,而且比较复杂。例如,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螺旋、劈等。斜面属于一种省力机械。杠杆既可以省力,也可以费力,根据需要利用不同的杠杆。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同时具有杠杆和斜面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使用剪刀时,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更近,产生的阻力更小,更省力。
15.(2024五下·徐水期末)如右图所示,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轮轴的轴上,用哪种方法匀速拉起钩码,用力最小
(  )
A.直接用测力计拉动钩码 B.测力计拉动轮轴的轴
C.测力计挂在轮轴的小轮上 D.测力计挂在轮轴的大轮上
【答案】D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由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如图所示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轮轴的轴上,所以用测力计挂在轮轴的大轮上方法匀速拉起钩码,用力最小。
三、实验题。
16.(2024五下·徐水期末)研究滑轮在生活中的作用。
(1)①A图中的滑轮是   (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我们先在它一端挂三个钩码,然后在另一端逐个挂钩码,达到平衡时,滑轮两边的钩码数量   ,左边和右边钩码的运动方向   (以上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
②B图中的滑轮是   (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用测力计直接匀速提起钩码与通过它匀速将钩码提起相比,所用的力大小   ,力的方向    (以上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
③C图中的装置叫   ,它的优点是    。
(2)如何将建筑材料运到屋顶 最佳装置是下图中的    (选填选项字母),理由是   。
【答案】(1)定滑轮;一样;不同;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变小;相同;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够省力;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2)B;既能够省力又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知识点】滑轮
【解析】【分析】滑轮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省力。
(1)、①A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我们先在它一端挂三个钩码,然后在另一端逐个挂钩码,达到平衡时,滑轮两边的钩码数量相等,左边和右边钩码的运动方向不同。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定滑轮不能省力,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②B图中的滑轮是动滑轮,用测力计直接匀速提起钩码与通过它匀速将钩码提起相比,所用的力大小变小,力的方向相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动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C图中的装置叫滑轮组,它的优点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2)、将建筑材料运输到顶部,我们需要运用到滑轮组,既能够省力又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17.(2024五下·徐水期末)某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特点。从点燃酒精灯加热第11分钟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一分钟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到第15分钟时,水中开始有大量气泡生成)
时间(分) 11 12 13 14 I5 16 17 18 19
温度(℃) 94 96 98 99 100 100 104 100 100
(1)从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的数据,正确的应该是   。
(2)从记录数据可以看出,水沸腾的温度为   。
(3)水在沸腾过程中   (选填“吸热”或“不吸热”),温度    (选填“上升”或“保持不变”)。
(4)如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试将第11到第19分钟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成曲线图。
(5)如图所示,A、B、C、D四幅图是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这四个现象按沸腾前到沸腾时的先后顺序排列是   (选填序号)。
①A→B→C→D②B→A→C→D③C→B→D→A④D→C→B >A
【答案】(1)17;100℃
(2)100℃
(3)吸热;保持不变
(4)
(5)③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当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变化。所以第17分钟记录的温度是错误的,应该是100℃。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腾温度是100℃。
(3)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继续吸热,吸收的热量全部都用来由液体变成气体的变化,所以温度是不变的。
(4)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先点出点,然后连接这些点即可。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会看到这样一系列现象,当水温升到90℃左右,在水面上有“白气”出现;随着水温的升高,“白气”量也加大;随着水温再升高,在底部有小气泡出现,并往上升;过一会儿有大量的气泡出现,并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四、阅读并回答问题。
18.(2024五下·徐水期末)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液化就会形成雾;霾,是指空气中大量的烟、尘等颗粒物使大气混浊的现象。
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天气预报中的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6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这种颗粒物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
二是垂直方向出现逆滥。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不易形成风,使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三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如扬尘、汽车尾气、燃煤排放物等。
(1)“雾”是水蒸气在低空   形成的。
(2)蕴是指   的现象。
(3)垂直方向出现逆温,是指高空的气体温度比低空的气体温度   (选填“高”或“低”),使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    。
(4)请提出两种减轻雾霾天气的方法。
【答案】(1)凝结
(2)空气中大量的烟、尘
(3)高;向高空飘散
(4)减少室外暴露时间和减少汽车使用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 (1)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2)根据材料可知,霾,是指空气中大量的烟、尘等颗粒物使大气混浊的现象。
(3)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垂直方向出现逆温,是指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不易形成风,使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4)减轻雾霾天气的方法包括减少室外暴露时间和减少汽车使用。 减少室外暴露时间: 在雾霾天气中, 应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时间, 特别是早晨和傍晚, 因为这些时段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通常较高。 长时间在室外活动时, 应佩戴口罩以减少吸入有害物质。 此外, 减少开窗通风的频率和时间, 以避免将室外污染物带入室内。减少汽车使用: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 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不抽烟或尽量少抽烟, 注意节能环保。 通过减少汽车的使用, 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浓度, 从而减轻雾霾天气对环境和健康的负面影响。
1 / 1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徐水期末)很久以前,黄土高原被大量的植被覆盖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林草植被面积不断缩小。造成黄土高原植被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生产建设中对植被的破坏。
2.(2024五下·徐水期末)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   进入到大气中,在高空遇冷,变成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0℃时,降落的就是   。
3.(2024五下·徐水期末)根据植物茎的特征,将植物分为   和   。
4.(2024五下·徐水期末)降雨量大、土地坡度大、无植被覆盖时,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
5.(2024五下·徐水期末)如图所示,像撬杠这样,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   ,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
二、选择题。
6.(2024五下·徐水期末)小红家柜子中有些衣物最近出现了霉点,据此推断近期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  )
A.连绵阴雨 B.风和日丽 C.狂风大作 D.烈日炎炎
7.(2024五下·徐水期末)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与微生物无关的是 (  )
A.用白菜制作泡菜 B.用面粉做面条
C.用银耳炖汤 D.淋雨受凉引发感冒
8.(2024五下·徐水期末)要将小球沿斜面提升到顶端,下列四种情况中,最省力的是 (  )
A. B.
C. D.
9.(2024五下·徐水期末)关于露和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来源不同,露来自植物内部水分,霜是天空中降落下来的
B.形成原理不同,露是水蒸气遇热形成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C.形成条件不同,0℃以上时水蒸气在物体表面形成露,0℃以下时在物体表面结成霜
D.状态不同,露是小冰晶,霜是小液滴
10.(2024五下·徐水期末)下面属于人的神经细胞的是 (  )
A. B. C. D.
11.(2024五下·徐水期末)在炎热的夏季,当我们刚从泳池中出来的时候,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  )
A.泳池中水的温度比空气的温度高
B.附着在人身体上的水阻挡了阳光
C.附着在人身体上的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
D.这是人体的一种错觉
12.(2024五下·徐水期末)下图中最有可能是小明在下游河滩上捡回来的石子标本的是 (  )
A. B.
C. D.
13.(2024五下·徐水期末)如图所示,转动乙齿轮 2圈,则甲齿轮转动几圈 (  )
A.6 B.4 C.2 D.1
14.(2024五下·徐水期末)使用剪刀时,最省力的做法是把被剪物体放在刀的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5.(2024五下·徐水期末)如右图所示,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轮轴的轴上,用哪种方法匀速拉起钩码,用力最小
(  )
A.直接用测力计拉动钩码 B.测力计拉动轮轴的轴
C.测力计挂在轮轴的小轮上 D.测力计挂在轮轴的大轮上
三、实验题。
16.(2024五下·徐水期末)研究滑轮在生活中的作用。
(1)①A图中的滑轮是   (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我们先在它一端挂三个钩码,然后在另一端逐个挂钩码,达到平衡时,滑轮两边的钩码数量   ,左边和右边钩码的运动方向   (以上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
②B图中的滑轮是   (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用测力计直接匀速提起钩码与通过它匀速将钩码提起相比,所用的力大小   ,力的方向    (以上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
③C图中的装置叫   ,它的优点是    。
(2)如何将建筑材料运到屋顶 最佳装置是下图中的    (选填选项字母),理由是   。
17.(2024五下·徐水期末)某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特点。从点燃酒精灯加热第11分钟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一分钟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到第15分钟时,水中开始有大量气泡生成)
时间(分) 11 12 13 14 I5 16 17 18 19
温度(℃) 94 96 98 99 100 100 104 100 100
(1)从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的数据,正确的应该是   。
(2)从记录数据可以看出,水沸腾的温度为   。
(3)水在沸腾过程中   (选填“吸热”或“不吸热”),温度    (选填“上升”或“保持不变”)。
(4)如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试将第11到第19分钟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成曲线图。
(5)如图所示,A、B、C、D四幅图是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这四个现象按沸腾前到沸腾时的先后顺序排列是   (选填序号)。
①A→B→C→D②B→A→C→D③C→B→D→A④D→C→B >A
四、阅读并回答问题。
18.(2024五下·徐水期末)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液化就会形成雾;霾,是指空气中大量的烟、尘等颗粒物使大气混浊的现象。
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天气预报中的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6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这种颗粒物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
二是垂直方向出现逆滥。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不易形成风,使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三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如扬尘、汽车尾气、燃煤排放物等。
(1)“雾”是水蒸气在低空   形成的。
(2)蕴是指   的现象。
(3)垂直方向出现逆温,是指高空的气体温度比低空的气体温度   (选填“高”或“低”),使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    。
(4)请提出两种减轻雾霾天气的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人类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在很多年以前的黄土高原也并非目前的这个模样。那里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以及一片片水草丰美的草原,林木繁多,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可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于森林的破坏,林草植被面积不断缩小,使得很多的草原与林地变为荒漠。造成黄土高原植被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生产建设中对植被的破坏。
2.【答案】蒸发;雨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同时伴随着热量传递过程,在太阳辐射下,地表温度升高,水经过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的蒸腾,变成水蒸气,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会放热发生凝结或凝华现象,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高空,就形成云。云的形态多种多样,有层云、积云、卷云等,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形成了降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形成了冰雹。水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降水。
3.【答案】草本;木本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解析】【分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两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标准给植物分类,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根据植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根据是否落叶,分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
4.【答案】大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
5.【答案】杠杆;大于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像撬杠这样,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6.【答案】A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 梅雨季节,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 由于湿度较高, 衣物容易受潮并发霉。 这是因为梅雨季节通常伴随着高湿度和持续的阴雨天气, 这种环境条件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霉菌需要适宜的温度、 水分和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和繁殖, 而梅雨季节的高湿度和温暖的气温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 当小红家的柜子中的衣物出现霉点时, 这表明近期的天气状况很可能处于梅雨季节, 这是一个典型的潮湿和多雨的时期, 容易导致衣物受潮并发霉。
7.【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涉及到食品制作、 医疗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说, 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在食品制作方面, 微生物可以用来制作酸奶、 泡菜等发酵食品, 这些过程中乳酸菌等微生物发挥着关键作用。 此外, 微生物还在医药、 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8.【答案】D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
【解析】【分析】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读图可知,图中斜面D坡度最小,省力最多;斜面A坡度最大,省力最少。故D选项正确。
9.【答案】D
【知识点】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露和霜的来源是相同的,都来自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结成露,温度在0℃以下时,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霜。
10.【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的神经细胞属于神经组织, 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这些细胞长有突起, 能够接受刺激、 产生和传导兴奋。
11.【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这是因为附着在人身体上的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在蒸发要的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在炎热的夏季,当我们刚从泳池中出来的时候,会感到身上很凉快。
12.【答案】A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河道上游,由于搬运距离短,水流速度快,堆积物分选性差,磨蚀程度低,多棱角分明的石块;中游水流速度减慢,较大的石块沉积下来,磨圆度较高;岩石的棱角越来越小,越来越圆,到了河道下游,就变成了卵石,A符合题意。
13.【答案】B
【知识点】齿轮
【解析】【分析】小齿轮有6个齿,大齿轮有12个齿,当大齿轮(乙)转动两圈,则小齿轮需要转动2×2=4圈。
14.【答案】C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凡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统称“机械”。利用机械既可减轻体力劳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机械的种类繁多,而且比较复杂。例如,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螺旋、劈等。斜面属于一种省力机械。杠杆既可以省力,也可以费力,根据需要利用不同的杠杆。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同时具有杠杆和斜面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使用剪刀时,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更近,产生的阻力更小,更省力。
15.【答案】D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由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如图所示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轮轴的轴上,所以用测力计挂在轮轴的大轮上方法匀速拉起钩码,用力最小。
16.【答案】(1)定滑轮;一样;不同;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变小;相同;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够省力;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2)B;既能够省力又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知识点】滑轮
【解析】【分析】滑轮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省力。
(1)、①A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我们先在它一端挂三个钩码,然后在另一端逐个挂钩码,达到平衡时,滑轮两边的钩码数量相等,左边和右边钩码的运动方向不同。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定滑轮不能省力,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②B图中的滑轮是动滑轮,用测力计直接匀速提起钩码与通过它匀速将钩码提起相比,所用的力大小变小,力的方向相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动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C图中的装置叫滑轮组,它的优点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2)、将建筑材料运输到顶部,我们需要运用到滑轮组,既能够省力又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17.【答案】(1)17;100℃
(2)100℃
(3)吸热;保持不变
(4)
(5)③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当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变化。所以第17分钟记录的温度是错误的,应该是100℃。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腾温度是100℃。
(3)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继续吸热,吸收的热量全部都用来由液体变成气体的变化,所以温度是不变的。
(4)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先点出点,然后连接这些点即可。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会看到这样一系列现象,当水温升到90℃左右,在水面上有“白气”出现;随着水温的升高,“白气”量也加大;随着水温再升高,在底部有小气泡出现,并往上升;过一会儿有大量的气泡出现,并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18.【答案】(1)凝结
(2)空气中大量的烟、尘
(3)高;向高空飘散
(4)减少室外暴露时间和减少汽车使用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 (1)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2)根据材料可知,霾,是指空气中大量的烟、尘等颗粒物使大气混浊的现象。
(3)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垂直方向出现逆温,是指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不易形成风,使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4)减轻雾霾天气的方法包括减少室外暴露时间和减少汽车使用。 减少室外暴露时间: 在雾霾天气中, 应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时间, 特别是早晨和傍晚, 因为这些时段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通常较高。 长时间在室外活动时, 应佩戴口罩以减少吸入有害物质。 此外, 减少开窗通风的频率和时间, 以避免将室外污染物带入室内。减少汽车使用: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 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不抽烟或尽量少抽烟, 注意节能环保。 通过减少汽车的使用, 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浓度, 从而减轻雾霾天气对环境和健康的负面影响。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