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两小儿辩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两小儿辩日》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文言文。它是一篇寓言故事,本文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说明知识是无止境的,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质疑,敢于挑战权威,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理解“辩斗”的主要内容,把握“两小儿”言说的思路。 4.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把握寓意,基于文本,从不同角度自由思考,探究文本的丰富内涵。
重难点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教学方式与策略 根据六年级学生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过渡的思维特点,本节课我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管理,适时展示”的新课改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了突出重点,我主要采取“创设情境法”、“质疑探究法”的教学方法;为了解决难点,我采用了“情境品读法”、“合作讨论法”等学法,放手让学生组织参与活动,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学弈》一篇文章,了解到古文短小精悍,却能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能给我们以思考。今天,我们用上节课的方法,再学习一篇古文。 2.师生对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 3.读题解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孔子有关的故事《两小儿辩日》。 (1)同学们平时遇到问题都喜欢讨论一番,当意见产生分歧的时候还有可能争论起来。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辩”有关,(教师板书:辩,指导“辩”的书写:“辛”在左,竖变撇;“言字旁”在中间,要变短;“辛”在右,竖要直。指导区分辩、辨、辫)。 (2)解题质疑,两小儿争辩太阳的什么呢? 发展核心素养应该是“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都应该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有利于一种或多种核心素养的培育。本课开头设计上从文言文的欣赏角度引入,让学生从复习旧知开始代入新课的学习,抓住“辩”字这一主题交代学文的目的。 3分钟
二、读通读顺,了解文意 1.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这篇文言文,把它读通顺 2.泛读指导: (1)注意文言文朗读要声断气连、注意断句、语速较慢。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师:你觉得那一句比较难读?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其他学生试着诵读。 预设一:文中为字读音纠正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wéi)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wéi) 孰/为汝 /多知乎?(wèi) 预设二:“孰为汝多知乎? 同“智”,智慧。 预设三:“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读好这一句的停顿,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4.质疑问难;学生自主提问,在交流中初步了解文意,小结文言文的几种学习方法。 (1)图片理解:“盘盂”“车盖”。看到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2)注释理解:①“以”“探汤”“沧沧凉凉”。要求:把注释代入课文里,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②“乎”,相当于现代文中的哪个字? (3)组词理解:“决”——决断,判决。 (4)古今对照理解:“汤”——今指食物加热煮熟后的汁液;古指“热水”。 (5)拓展理解:“问其故”的“故”,书上没有注释。可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出示四种解释,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故”的意思是不同的: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乡)②温故而知新。(旧的)③故国神游。(旧地,这里指赤壁古战场)④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老朋友) 课文中的“故”是“缘故”的意思。 4.讲述“孔子东游”背景:原来“东游”不是游玩,而是游学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看,故事的开头,古人只用了13个字就交代了蕴含丰富内容的故事背景,可见文言文的语言是多么精练。 5.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提示:讲故事过程中,教师评估学生是否准确理解了重点字词,并及时指导纠正。 书不读熟不开讲,以读促悟。这一部分教学我主要是以提高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为主,培养学生探索进取的精神。 教学本文,我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继续渗透文言文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7分钟
三、学习辩斗,辩出情趣 1.边读边思边找边画,找出课文中写到“日”的句子,理清层次。 要点:这就是两小儿争辩的过程。 2.利用表格指导学生分清“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依据。 (1) 找争辩的观点。出示: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目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2)练习对辩。 提示:两小儿观点截然相反。注意表达观点时的语气、语调。 (3)找争辩的理由。出示: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4)质疑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观点 联系自己生活经历说说。 要点:他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 (5)朗诵指导:我们再来读两小儿的观察结果,体会他们不同的观察角度。男生读前面一小儿,女生读后面一小儿,老师读提示语。 提示: 一儿从视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是—— -儿从触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则是—— 小结:一个说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说早上远中午近。两小儿各说各的观点,各说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不肯善罢甘休。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就叫——辩斗。 3.分解色朗读,表现“辩斗”活动:文言辩斗——文白辩斗——男女生对辩——师生辩斗。 提示:突出“斗”的感觉,可以适当添加内容,注意表情、动作的配合。 4.追问提升:在这激烈的辩斗中,你们觉得这两小儿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要点:辩斗不是吵架,不是胡说八道。辩斗中,我们看到了两小儿的天真烂漫,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和思考,也看到了他们不人云亦云、不轻易放弃自己观点的坚持和独立。 在认真研读了本文及核心素养诸要素以后我发现,探寻“两小儿”在文中的表现,正是落实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学会学习”两大核心素养的好机会。其中的“科学精神”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用于探索等基本要点”;“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等要点”。 语文以语为本,加强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部分的教学我以学生的实践体验为主,以读带讲,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表演时间,让学生自主地感受文言文语言特点。读中释词、析句,实现教学功能的综合化。 15分钟
四、迁移运动,“智”的启迪 1.情境创设:两个孩子的理由都十分充分,以至于连孔子这样的大圣人都无法决断,还引来了两个孩子的笑话。出示: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指导朗读。 2.学生练笔:假如你就是孔子,听了两小儿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请写下来。如果你用白话文写,那自然是件驾轻就熟的事;如果你愿意尝试用文言文写,那最好。 要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 3.师小结: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这个问题,今天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科学常识,并不太难。但在两千多年前,却是一个难题。 不但难倒了两个爱思考、爱辩斗的小儿,也难倒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智者也会有所不知。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真不愧“圣人”的称号。 就《两小儿辩日》而言,基于核心素养的培育,精心设计问题链,不仅让学生真正读懂、读透文章,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文中的两小儿、孔子的言行不再只有一个标签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还能在思维碰撞中真切地感受到两小儿身上所蕴藏的“科学精神”:学会理性思维,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不断批判质疑,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勇于探究…… 10分钟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完这篇课文,带给你什么启示?学生交流后总结出示:学无止境 ,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2.本文选自《列子·汤问》,题目为后人所加。《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纪昌学射”等。 3.同学们,今天我们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又学习了一篇文章,可谓收获颇多。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课外读背更多的古诗文,徜徉于经典文化中华古诗词文化之中吧。 六、作业设计 1.总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伙伴交流自己学会的方法。 2.熟读成诵本文,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3.尝试读读《列子》中你感兴趣的文言文,并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它。 课内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生求实精神以及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5分钟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列子 一儿:初远中近 另一儿:初近中远 孔子:不能决
教学特色与反思 学古文不能只学不积累,积累什么?积累的就是我们的学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让学生感受古文与现代文不同的基础上,边学习边复习巩固出学习古文的方法,对学生今后学习古文打下基础,这样从开始学生讨论学法,到教师最后总结学法,无时不体现出我们的主动不仅在学内容,还在学方法。也正体现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理念,整堂课最终做到的是以理解促读,以读明理的办法,一步步扎扎实实学好古文。通过“出示目标、先学后教、角色扮演、检测总结”这四个循序渐进的基本环节,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运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辩”的内容及含义,让学生通过表格分清“两小儿”各自观点和依据,达成“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这一语文要素。充分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在积极、愉快的气氛当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