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贵璜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6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贵璜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6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9 15:26:04

文档简介

2023-2024
6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序
1
2
3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总分
答案
1.《广州音农民速成识字课本》在第一课注音词表中,出现了“中央”“光明”等词汇;在《凉山彝
族汉语文扫盲课本》第一册中,最初级的笔画练习都是以“中国”“共产党”等词汇来进行的。
据此可知,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A.强调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B.旨在培养国家建设的专门人才
C.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
D.意在构建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
2.下图是一张见证历史的照片。照片中的空军最可能参加了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越南战争
3.1952年底,某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肯定的答复。
这一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
A.分到了土地和生产资料
B.参加了开国大典
C.参加了解放战争
D.参加了抗日战争
4.自1952年至1954年,全国抽调到工业部门的干部,共有16万多名。1952年、1953年两届
理工科大学生全部提前一年毕业奔赴建设岗位。这表明我国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工业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成就
C.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D.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5.下面是1952一1956年国民经济占比结构变化表(单位%),这一结构的变化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
19.1
1.5
0.7
71.8
6.9
1956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推动公有制发展
B.稳定了市场物价
C.完善了水利设施
D.提高了粮食产量
6.1960年1月1日、2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社论,号召1960年“自始至终要跃进、各行各
业要跃进,产量、品种、成本和安全要‘样样红、满堂红、红到底,实现全面跃进”。材料表
0000000
明当时
A.经济发展迅猛
B.存在冒进思想
C.产业比例协调
D.强调安全生产
7.小张同学阅读历史书籍时看到一副对联,上联是“包干到户生产忙”,下联是“再看稻菽千重
浪”。此对联的横批应为
()
A.翻身解放
B.合作社好
C.多快好省
D.联产承包
8.一位学者说:“1980年中国打开了第一扇窗,开启了融人世界的进程,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
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材料描述的是我国(·)
A.工业布局逐渐走向平衡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工作重心逐步向内陆转移
D.深化改革的必要性逐步显现
9.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及“不争论”的目的。一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
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二是不争论是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不争
论”的意图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空谈误国,抓住机遇
C.争取时间,大胆实践
D.效率优先,加快发展
10.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
和政府不断调整农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提高粮食产量
B.解决温饱问题
C.缩小城乡差距
D.维护人民利益
11.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主政治制度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祖国大陆基本统一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一五”计划的实施D.政治制度的创新
12.“澳车北上”全称为“澳门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人出内地”,是国家支持澳门
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截至2023年4月3日凌晨,港珠澳大桥
海关累计监管验放进出境澳门单牌车超10万辆次。这一举措
A.落实了爱国者治澳的原则
B.有利于澳门加快融人国家发展大局
C.彰显了澳门的区位优势
D.巩固了澳门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地位
13.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某次国际会议时,拟定了如下策略:多提共性问题,不突出中国的
特殊问题,避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团结大多数与会国。这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对立
B.体现了社会主义外交特点
C.确立了国际交往基本原则
D.开辟了国际合作的新途径
可日
00000001.D2.C3.A4.A
5.A点按:根据材料表格,1952一1956年,国营经济、合作杜
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占比大大提高,且占比合计达到
92.9%,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比重降低,结合所学知识,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
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推动了公有制发展,A符合题意;
B、C、D均与材料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
6.B7.D8.B9.C
10.D点拨: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和政府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
民利益,D符合题意。故选D。
11.D12.B13.D14.B15.C
16.(1)领袖:毛泽东。(1分)变化: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
(2分)(2)背景:取得了抗美授朝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土地
改苹;实施了“一五”计划: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进行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等等。(任答三点,6分)
(3)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决策:把党和国家
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
决策。(2分)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17.(1)发展特点:在引进移植外国机器工业基础上产生,主要
巢中在轻工业部门:技术设备落后;规模小,资金少。(任答
两点,4分)(2)变化趋势: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除原油
外)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在世界排名均跃居第一位。(2分)
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取得重大成就:中国
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任答一点,2分)(3)成
就:人均制造业出口值大幅度提高:制造业出口结构得到调
整,高技术产品出口比例提高:中国的工业产品平均关税进
一步降低。(任答两点,4分)原因:国家独立: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国家政策的调整: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等等。(任
答一点,2分)
18.(1)外交状况: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
等一些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
策。(4分)(2)特点:广泛开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外交关系。
(2分)(3)外交成就:中英关系正常化。(2分,言之有理即
可)(4)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分)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根本原
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2分)
19.(1)A:孙中山:C:邓小平。(4分)(2)【示例一】B:青年时期
参加五四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1921年作为
代表出席中共一大。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探索出工农武
装割据的道路。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渐开始领导
中国革命,并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
为新中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其思想(毛泽东思想)成为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示例二】D:早年
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留学,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
后回国。1958年,邓稼先接受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后
来,他和许多科学家同心协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夜以继
日地工作,终于成功。他被誉为“两弹元助”。(任选一位人
物进行闸释,6分)(3)认识:重要的历史人物影响历史的发
展。(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