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09 19:37:38

文档简介

郑州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25届 高一(地理)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1年11月8日,全国多地夜空上演“金星伴月”的天象(即两个天体看上去较为接近的现象),12月14日,壮观的双子座流星雨亮相夜空。下图是郑州某中学学生拍摄到的“金星伴月”照片。完成1~2题。
1.“金星伴月”包含的天体类型是( )
A.恒星、行星 B.行星、卫星
C.卫星、彗星 D.行星、彗星
2.如果形成双子座流星雨的小天体来自太阳系中的某小行星,该小行星 ( )
A.自身发光 B.绕恒星公转
C.有绕其运转的卫星 D.体积巨大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日18时26分,中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舱,这是航天员首次从中国空间站(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由小机械臂辅助实施的出舱活动。在出舱过程中,有网友注意到一个细节:刘洋的舱外航天服上面还写着王亚平、叶光富的名字。原来三位
航天员先后穿了同一套服装!“飞天”舱外航天服分为六层,从里到外有舒适层、备份气密层、主气密层、限制层、隔热层和外防护层。读 “飞天”舱外航天服结构功能示意图,完成3~4题。
3.此次出舱活动时,中国空间站( )
A.一直在地月系 B.飞离了地月系
C.飞离了太阳系 D.飞离了银河系
4.“飞天”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有( )
①供氧、恒温 ②防止失重
③屏蔽紫外线辐射 ④防微小碎片撞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1年至2022年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的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随着太阳活动从极小期逐渐进入极大期,太阳“脸蛋”上渐渐长出了“小黑痣”。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适逢其时,每天都在按照既定任务计划开展科学观测,已经观测到了近百个太阳爆发活动。下表为部分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的预报指标。根据资料,完成5~7题。
指数 ①短波收听指数 ②信鸽飞行指数 ③导航指数 ④空气质量指数
小 大 (适宜收听程度) 适宜 不适宜 (影响信鸽 飞行程度) 小 大 (导航被干扰程度) 小 大 (空气质量) 优 差
5.太阳“脸蛋”上渐渐长出的“小黑痣”指的是( )
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日冕物质抛射
6.当太阳脸上“小黑痣”数量明显增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洪涝灾害多发
B.赤道地区的人都能看到极光
C.太阳风变得强劲,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地球磁场能够阻挡太阳风,使卫星导航、空间站不受影响
7.当太阳脸上“小黑痣”数量明显增多时,表中指数会明显变大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黑龙江省嘉荫龙骨山,曾经出土了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平头鸭嘴龙化石,被学者称为“神州第一龙”。研究发现平头鸭嘴龙生活在距今约6500万年~8500万年前,喜食多汁的灌木和水草。它的前肢短小,高悬于空中,用来抓食树上的枝叶,在指尖还长有适合划水的蹼,适于在湖沼水域或岸边生活。它的后肢粗大,靠尾巴保持平衡,在陆地上行走时尾巴如“方向盘”,在水中游泳时则变成“舵”。下表为部分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8~10题。
8.平头鸭嘴龙生存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气候干旱,树木稀疏 B.林草茂盛,河沼遍布
C.海洋环境,尚未成陆 D.气候寒冷,土壤贫瘠
9.若博物馆要给“神州第一龙”化石骨架做一个介绍牌,其年代信息可以写为( )
A.显生宙—中生代—白垩纪 B.元古宙—中生代—白垩纪
C.白垩纪—前寒武纪—中生代 D.显生宙—古生代—白垩纪
10.研究化石,可以( )
①确定地球的年龄 ②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
③还原地貌形成过程 ④推测古地理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多地震感明显。地震导致93人遇难,25人失联。居民房屋倒塌多处,据此完成11~12题。
11.此次泸定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
A.软流层 B.岩石圈 C.莫霍界面 D.地核
12.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地震时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D.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碳排放,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向外界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的过程,其目前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图示意2018年全球和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据此完成13~15题。
1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
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B.削弱太阳紫外线
C.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D.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14.中国和全球相比,碳排放中占比差异最大的是( )
A.电力和供热 B.制造和建筑 C.交通运输 D. 其他
15.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合理措施有( )
①提高煤使用量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采用固碳技术 ④砍伐原始森林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2~27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6~18题。
16.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17.下列关于对流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低
B.在该层,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燃烧,成为人类夜晚看到的流星。
C.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D.对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18.大型飞机多飞行在平流层的主要原因是该层( )
A.紫外线强烈,热量充足 B.反射无线电波,利于通信
C.海拔低,含氧量高 D.大气稳定,能见度高
草莓是一种酸甜多汁的水果,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水果,现在很流行采摘体验式旅游观光,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大棚栽种草莓,这样既可以种植销售也能方便游客观光。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郊区草莓园景观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草莓大棚的顶棚覆盖无色透明的膜,实现其作用的主要原理类似于( )
A.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减弱大棚内地面辐射散失
C.减弱棚内大气逆辐射
D.增强云层的反射
20.在草莓垄上贴地铺设黑色塑料薄膜可以( )
A.增加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湿度 B.保持水分、抑制杂草滋生
C.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膜内温度 D.提高温度,促进作物光合作用
下图为某海滨地区热力环流及小船上的旗帜飘向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图示现象发生时间和热力环流示意图标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2.图中序号处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③①
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单位:hPa),据此完成23~24题。
23.10月8日14时,丙地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偏北风 D.偏南风
24.下列四地中,14时到20时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内蒙古河套灌区引黄河水灌溉,灌区内耕地与荒地交错,荒地分布于耕地的间隙和湖泊(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地称湖泊为海子)的周围。 耕地——荒地——海子是河套灌区重要的水循环系统(如下图)。经实验研究,在灌溉期,灌溉水和雨水对耕地地下水的平均贡献率为94%和6%,耕地地下水和降雨对荒地地下水的平均贡献率为71%和29%……。据此完成25~26题。
25.推测灌溉期海子的水源的直接来自( )
①荒地地下水 ②降水 ③耕地地下水 ④灌溉水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6.在灌溉期,耕地——荒地——海子水循环系统中,水体的相互转化顺序合理的是( )
A.海子——蒸发——地下水——降水——灌溉水
B.降水——地下水——海子——灌溉水——蒸发
C.灌溉水——地下水——海子——蒸发——降水
D.地下水——灌溉水——海子——降水——蒸发
白兰瓜,又名“兰州蜜瓜”,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誉。为克服兰州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瓜农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如图),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根据图文信息完成27~28题。
27.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后( )
A.减少水的下渗量
B.提高土壤温度
C.增加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D.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28.归纳增铺砂砾层后影响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
①蒸发  ②降水 ③下渗   ④水汽输送 
⑤地表径流 ⑥地下径流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③④⑤
2020年4月22日,初次出征南极的“雪龙2”号驶入中国极地考察基地码头。下图为“雪龙2”号去程路线图(深圳~中山站)。吃水深度,是指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最深长度。据此完成29~30题。
29.“雪龙2”号经过的海域中,海水温度最高的是( )
A.深圳沿海
B.赤道海域
C.霍巴特港沿海
D.中山站沿海
30.从深圳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雪龙2”号吃水深度的变化大致是( )
A.变深
B.变浅
C.先变深后变浅
D.先变浅后变深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生命宜居带”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生命宜居带”示意图。
材料二:太阳系四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表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公转周期 (地球=1) 自转周期 (地球=1) 地表平均温度(摄氏度) 大气特征
水星 0.06 0.06 0.24 58.79 167 大气极为稀薄
金星 0.82 0.86 0.62 243.69 464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浓厚大气
地球 1.00 1.00 1.00 1.00 15 以氮、氧为主的大气
火星 0.11 0.15 1.88 1.03 -65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稀薄大气
(1)根据材料一,描述“生命宜居带”与恒星质量的关系(2分)。
(2)地球因其有高级智慧生命生存而成为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根据已有知识,完成地球生命产生发展条件的思维导图(填写字母):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5分)
A.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体积、质量适中 D.液态水的存在
E.太阳活动剧烈 F.水资源丰富 G.日地距离适中
(3)在探索地外生命的过程中,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存在生命可能性最大的行星,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原因。(2分)
(4)与水星相比,金星距离太阳更远,但表面温度更高。结合材料二,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说明原因。(2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下图为郑州中心城区和下辖某郊县近三天天气预报截图。
(1)比较发现,中心城区温度明显高于郊县,二者产生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有________(多选)。(2分)
A.市区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递的热量多
B.市区海拔高、建筑物高,晴天多,降水量少
C.市区汽车数量多,释放废热多
D.市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向大气释放的废热多
(2)请你为缓解中心城区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建议。(2分)
(3)比较中心城区10月11日和10月13日的昼夜温差大小,并推测可能的原因。(4分)
材料二: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
(4)若图中M和N代表城区和郊区,其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1分)
(5)①和②比较,高压区位于________处(1分),绘出图中4000米高空附近的等压面(1分)。
(6)若要在图示区域③或④处选址建工业区,从减轻城区环境污染的角度,选在________处合适。(1分)
(7)M和N之间近地面的风向为________风。(1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海水盐度的课题研究。海水盐度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探究问题一: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材料一: 海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及年降水量随纬度变化图。
材料二:红海海域等盐度线(‰)分布图和开罗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1)读材料一,说出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并说明赤道附近海域盐度较低的原因。(3分)
(2)读材料一,比较60°N附近和60°S附近海洋表层盐度的高低,并分析产生该差异的原因。(3分)
(3)与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相比,红海海域盐度________(高或低),试分析原因。(5分)
(4)红海的盐度自北向南明显递减,简述其原因。(1分)
探究问题二: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利用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我国盐场北方分布较多,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下右图为长芦盐场附近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5)从气候的角度,说出长芦盐场生产海盐主要在哪两个季节,试分析原因。(4分)郑州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25届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D A C A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C B B C D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D C C C D C B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2分)恒星的质量越大(小),“生命宜居带”距离其越远(近)。
(2)(5分)G D C B A (每空1分)
(3)(2分)距离太阳的“生命宜居带”较近;表面温度与地球最接近;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温度的变化幅度较适宜等。 (任答2点得2分)
(4)(2分)金星大气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浓厚大气(1分),二氧化碳吸收金星表面长波辐射能力强,大气逆辐射强,对金星表面的保温作用显著(1分)。
32.(1)(2分)ACD
(2)(2分)增加绿化面积/植树种草;节能减排,减少人为热量的排放/将产热多的工厂搬迁至远郊/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3)(4分)
10月11日昼夜温差大于10月13日。(1分)
原因:10月11日天气晴朗(1分),白天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1分),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1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或回答10月13日阴天(1分),白天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多(1分),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1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小。】
(4)(1分)M (5)(2分) ②;
(6)(1分)④
(7)(1分)东北
33.(1)(3分)由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1分);赤道附近海域降水丰沛(1分),降水量大于蒸发量(1分),所以盐度低。
(2)(3分)60°N附近盐度较低(或60°S附近盐度较高)(1分)。60°N附近,陆地面积大(1分),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海洋(1分),海洋表层盐度较低。【或答60°S附近大部分区域为海洋(1分),缺少河流注入(1分),盐度较高。】
(3)(5分)高(1分)。红海海域气候干旱,降水量少(1分);气温高、光照强,蒸发量大(1分);周边河流少,河水注入量小(1分);海域较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弱(1分)。
(4)(1分)南部与阿拉伯海(印度洋)沟通,有一定的海水交换,降低了盐度。
(5)(4分)
春季(1分)和秋季(1分);
原因:春、秋季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1分);春、秋季,气温较高(1分),多大风天气(1分),蒸发量大。(任答2点得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