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
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燕南飞
报国精忠,三字狱冤千古白
仰天长啸,一曲词唱满江红
屈原
辛弃疾
岳飞
书 愤
陆 游
知人论世
陆游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陆游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他始终不渝坚持理想。
作者简介
书:
愤:
书愤:
写,抒发;
愤懑,悲愤;
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题目解说
纯意象组合(列锦),简洁明快,使节奏更紧凑,情感表达更有力。
(楼船、铁马)
(夜雪、秋风)
(瓜洲渡、大散关)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两句写景的句子有什么特点?(艺术手法)
紧张的战争氛围
恶劣的战争坏境
险要的军事据点
组成了两幅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
名句赏析
列锦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修辞手法,全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构成了生动可感的画面,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
列锦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两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内容情感)
这两句形象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具体化,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
2.为何而“愤”,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回答)
一愤:
二愤:
三愤:
四愤:
世事艰
空自许
鬓先斑
谁堪伯仲间
鉴赏悟情
暗指投降派对敌人妥协退让,对爱国志士排挤打压。
所愤之一:世事艰
联系时代背景,“世事艰”具体指什么?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世事艰”,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点题“愤”字。
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的满腔激愤。
写作背景
用了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许为“万里长城”的典故。
所愤之二:空自许
“塞上长城空自许”用了哪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以檀道济自喻,“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既是对壮志难酬的感叹,又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
大志落空而英雄空老,何等悲怆?
我有心,天不予,能不愤乎?
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
所愤之三:鬓已先斑
壮志难酬,岁月蹉跎的悲愤之情。
在诗人的笔下,我们经常会看见诸葛亮,请用诗人的其他诗句佐证,并联系历史背景说说诗人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陆游称道《出师表》的诗句:
1.《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书台》
2.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
3.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
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此处运用了哪个典故?
用了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出师北伐的典故。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同 心愿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君主的告诫 “亲贤臣,远小人”
异 时代背景 三国蜀国力主北伐,恢复汉室
南宋王朝偏居一隅,主张北伐和反对北伐这两种声音一直都在对抗;
个人经历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一生都在致力于“恢复汉室”且“功盖三分国”,
陆游是主张北伐收复失地的主战派,但一直受到压制。
朝廷主和、阻挠北伐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岁月蹉跎、年华空老
苟且偷安、无人领军
“愤”中含“恨”
“愤”中蕴“悲”
“愤”中有“叹”
鉴赏悟情
《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2.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岳飞
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