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川教版下册第20课石窟艺术宝库教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川教版下册第20课石窟艺术宝库教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8 06:0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主备人 吴桐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总第 课时
课题 第20课石窟艺术宝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记住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所处的地理位置;知道其大多数洞窟开凿的时间;了解敦煌莫高窟是壁画和塑像为主的艺术成就及云冈石窟独特的艺术特点;21世纪教育网
重点 莫高窟、龙门石窟 难点 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云冈石窟独特的艺术特点
教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21世纪教育网教学过程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内容,然后读导语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一)、敦煌莫高窟1、石窟艺术的兴起21世纪教育网2、敦煌莫高窟①地理位置: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的断崖上②兴盛时代:北朝、隋唐、宋元③主要内容:彩色塑像(泥塑)、壁画(舞蹈、建筑、佛经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④历史价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窟。二、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1、云冈石窟 ①云冈石窟特点 面部特征高鼻深目、两耳垂肩;身体特征挺拔健硕;着装袒露右肩,衣服厚重。 由此推断:印度佛教传入我国时间不长 ②地理位置:山西大同武周山麓 ③兴盛时代:北魏中后期(北魏时期,北方战乱,崇尚佛教) ④代表作品:昙耀五窟 2、龙门石窟 ①修建时间:公元5世纪末,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 ②地理位置:河南洛阳 ③历史价值: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保留大量的实物史料,为后世的研究提供大量资料。 通过导语了解石窟艺术的兴起,阅读教材了解敦煌莫高窟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三、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1、乐山大佛地理位置:四川乐山,三江汇合处,唐玄宗时期开建。特点:大佛正襟危坐,头与山齐,双手抚膝,体态匀称,造型庄严、雄伟。历史地位:世界上最大的时刻弥勒佛坐像。2、大足石刻地理位置:重庆市大足县代表作: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突出特点:民族化和生活化的特色;佛道儒三教融合。历史价值:大足石刻被誉为神奇的东方明珠。总结拓展思考:隋唐时期能开凿出庞大石窟的原因 1、佛教的传入并逐渐被国人接受; 2、统治者利用佛教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3、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石窟的开凿奠定了物质基础 4、我国雕塑、绘画等艺术的发展。 思考问题
板书设计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