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特朗斯特罗姆
树和天空
学习目标
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
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
一、走近作者
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特朗斯特罗姆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一生共发表诗歌200余首。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写作背景
1931年4月15日,特朗斯特罗姆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三岁时,父母离婚,和母亲一起在斯德哥尔摩长大。而斯德哥尔摩群岛上的环境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起点。他很早就对地理和科学,特别是昆虫学产生了兴趣。十几岁时,对艺术表现出兴趣,开始弹钢琴,并很快接触诗歌。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向来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自发地发生的、具有大自然特征的显现过程;自然本身就需要一个世界才能来照面,自然立足于存在的实体,共在于人们生存的世界,与人们神秘的想象力。
二、朗读诗歌,说一说你对于本诗的初步感受。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题 解
标题运用了隐喻手法。树立足于大地的同时又指向天空,它诠释了生命的深度与高度。但是人们埋头于对土地的耕耘与掘进,却渐渐忽略了头顶上还有着的那片令人震撼和心悸的星空,忘记了对未知的渴望、对神秘的欣赏、驻足静观与默想等,更忘记了对宇宙纯美的惊叹。
研读课文
1、“一棵树在雨中走动/在倾 洒的灰色中匆匆走 过我们身边”展开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是采用怎样的 手法来描绘的
①展开了奇异生动的意境。想象 这是一个深 秋,秋雨斜飞,诗人被一个在雨中疾走的人打 动了,打动诗 人的还有雨中的树。灵感之翼飞翔起来。
②诗人采用了视幻如真的写作手法,把这棵树当作一个雨中疾走的人一样来描写。树虽然每天和我们在一起,但它们完全有另外的梦想,这棵树似乎要急 离开这灰色 的场景。
提示:树“在雨中走动”,树在雨中“有急事”,树“汲取雨中的生命”。
诗中的“灰色倾洒的雨”“果园里的黑鹂”分别对应着什么?
①“灰色倾洒的雨”可以对应着自然界中或生命历程中的各种突如其来的事件或者变故。“雨停歇”则指事件或变故过去后,“树”停下脚步,在晴朗的夜晚闪现,坦然面对,静享生命。
②“果园里的黑鹂”是一个勇敢接受自然挑战与生命挑战的战士,它积极、乐观,懂得享受自然与生命的的每一种赐予。
2、“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 生命/就像果园里 的黑鹂”,这几句有什么深刻含意
①在特朗斯特罗姆的视野里,一切都改 变了,树匆 匆走动,人们停立在树走开的位置上(那也是诗人的位置)。而树又像鸟儿那样从雨中汲取生命。
② 这在雨水中 匆匆行走的形象,突然给世界带来了一种新的 秩序,事物 之间联系的神秘性显现出来。
③在这里,诗人隐喻了现代人的思维习惯的呆板和他们精神世界的困顿。
3、诗人最后写 道“和我们一样它 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这几句应该如何 理解
从雨中一下路 挑到雪花,诗人以这样壮丽的句子骤然结束了全诗。诗人歌颂的是不停地追寻着生命的四季轮 回,无论是雨,还是雪,既是现实世界也是梦想。它好像是另外一个时辰了,但 它已经离我们不远。
4、《树和天空》中的“我们”是 个怎样的角色 请简要分析。
“我们”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 者、见证人、陈述个同路人。而“我”(如果可以这样推测诗人的话)则更是仅仅作为“我们”的一个代言人 而已,仅仅是目睹了自然生命律动的一个记录员。(然而这里并不是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去重树轻人,只是因为自然 只以其存在表示 自己,而人还有使用文字的能力)树 在这里有行动 (“走”)、有计划(“有急事”)有对生命自 它自为的争取与 充盈,甚至还有着它的宗教般的静观和又 于未来一种唯 美的期待。
三、这首诗核心意象——树具有哪些特点?
①行动自如、有思想、有感情,有了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雨中,树在“走动”“有急事”“汲取生命”;雨停后,树“停下脚步”“静闪”“等待”。
②“树”在倾洒的雨中汲取生命,积极向上、蓬勃生长。
③在诗中,树与人互换角色,树让我们看清自身的位置和生命的走向。
这首诗中的“天空”,有怎样的象征义
树与人都生长在天空下,雨和雪也来自天空,所以“天空”代表着自然界,代表着整个生命的过程。所有生物都要迎接“自然界”及生命过程中的赐予和挑战。
这首诗中的“我们”,有怎样的象征义
在诗中,“树”走动其实是人在树林里走动,“我们”与树已经互换角色。
“我们”既是“树”的旁观者和见证者,也是自然中的存在者与生命过程的参与者。
“雪花在空中绽开”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①“雪花在空中绽开”意境优美,它可以指美好未来、美好瞬间、愿望实现的时候等。“树”因为经历了很多,它静静地、欣然接受美好时刻的到来。
②树在冬日会凋零、枯落,所以“雪在空中绽开”又有生命终结的意味。“树”因为经历了很多,已经没有了顾虑。“当雪花在空中绽开,它在等待那瞬息”,树体现出的精神是对生命本质的尊重,对生命过程的彻底省悟。
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怎样的关系?
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怎样的关系?
①前后两节阐释是生命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前一阶段充溢着生命的搏击与律动,启示着积极向上的活力。后一阶段是指行动后的安宁、静谧。因为争取而匆匆走过的躯体,才能有夜空下神圣而静穆的“挺拔”闪现。
②二者之间有层次与境界上的相承与递进关系。
你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观点一:
这首诗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和人一样,也有情感,也有生命,也会等待美好的未来,人们应该敬畏自然,合乎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观点二:
这首诗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只有充实的人生,阅历石室的人生,才能平静地、欣然接受美好时刻的到来,静享生命。
观点三:
这首诗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只有充实的人生,丰盈的人生,才能坦然面对生命的终结,对生命过程彻底省悟。
写作特点归纳
①想象丰富而奇特。
诗人表达的是对自然、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但诗人却选取了“树”这一意象,充分发挥想象,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树与人互换身份,赋予“树”以人的动作和感情,想象奇特。
②意境朦胧、优美。
诗歌的语言是通俗,但诗人善于通过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深刻的含意,言浅旨远。“树”“天空”“雪花”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但经诗中的画面组合,具有极为优美的画面感,读者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棵“在雨中走动”的树,似乎出现了“在空中绽开”的雪花。如“倾洒的灰色”,“灰色”为什么可以“倾洒”?“灰色”又象征什么?又如“雪花在空中绽开”又象征什么?只有真正读懂了蕴含在诗歌语言背后的深层含意,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
延读 · 思维拓展
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树和大自然,有什么好处?
①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树和大自然,角度新颖,使诗人与树的视角发生转移,树的走动其实是诗人在树林中走动。
②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树和大自然,将时间、空间、生命、成长、自然规律等诸多因素容纳进去,把诗人瞬间的感受表达了出来,给人以灵动新奇的感受,拓展了诗歌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审美张力,更有利于表达人生、人类的思考。
2、有人认为《树和天空》中融会了宇宙间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情怀。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树的意象不只是匆忙的人生和对美的期待,还传达了诗人的感悟:宇宙间事物是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也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也在园子里乐观、欢愉地生活。在这里,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事物间没有冲突的理由。阳光或者雨露,阴晴还是雨雪,物类间并没有相互冲突的必然理由,因为默认了这是一种宇宙规律。甚至,对此还应持有迎取的态度,迎取象征严冬的雨雪、迎取顽强精神、迎取纯美。这正是宇宙间的谐和与默契。
3、在古今中外多如牛毛写“树”的诗作里,特朗斯特罗姆的这首《树和天空》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特朗斯特罗姆是营造意境的大师。《树和天空》的意境似乎也有点儿朦胧,仿佛关联着多方面的主题,对此,你如何理解?
观点一:树是诗中的意象,它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它诠释了生命的深度与高度
观点二:这里运用了隐喻,人们埋头于对土地的耕耘与掘进,却渐渐忽略了头顶上还有着那片令人震撼和心悸的星空,忘记了对未知的渴望、对神秘的欣赏,忘记了驻足静观与默想,更忘记了对宇宙纯美的惊叹!
拓展阅读
《巨谜》特朗斯特罗姆
雕之峭壁
养殖场玻璃后面
爬行动物
惊奇地
一动不动。
一个女人横挂在
寂静之中。
死者无声。
大地深处
我的灵魂滑动
无声无息像一颗彗星。
《风暴》
行路者突然走到那棵古橡树:
一头石化的巨鹿,它那宽如地平线的鹿角
守卫着秋天大海暗绿色的围墙。
一场来自北方的风暴。
现在是花楸浆果的时节。
夜里醒来他听见──在那棵巨橡高处
群星在马厩里踢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