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我的战友邱少云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 我的战友邱少云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9 22:3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9 我的战友邱少云
*
烈火中的邱少云
邱少云烈士纪念碑
人物简介
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10月12日,在391高地的战斗中光荣牺牲。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我会读
山坳 潜伏 居高临下
伪装 纹丝不动 呻吟
隐蔽 干涸 沸腾
狡猾 摧毁 发觉
词语理解
山坳:
潜伏:
居高临下:
伪装:
纹丝不动:
呻吟:
山间的平地。
隐藏;埋伏。
形容处于有利地位或傲视他人。
军事上采取措施来隐藏自己,迷惑敌人。
一点儿也不动。
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多音字

kàn(看书)
kān(看守)

bāo(剥花生)
bō(剥削)
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1):“天亮以前”,“我们”在一条山沟潜伏起来。
第二部分(2-6):“太阳渐渐爬上山头”后“我们”的潜伏情况。
结构划分
第三部分(7-13):“约莫11点钟”以后,邱少云为了完成潜伏任务,在烈火中,壮烈牺牲。
第四部分(14-16):“黄昏时刻”战士们向敌人阵地进攻,以及邱少云留给“我”的深刻记忆。
整体感知
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晒干了我们身上的寒霜,早上冻麻了的腿也开始暖和起来。
从此处的环境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身上有“寒霜”,腿已经“冻麻”,表明战士们长时间饱受寒冷,由此可以体会到战士们执行潜伏任务的艰辛。
场面描写中的面,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和危险。
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
“不但……而且……甚至”用表示递进关系的词语,具体说明潜伏的战士们离敌人很近。
整体感知
场面描写中的面,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和危险。
我发现这条干涸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我们离敌人太近了,前面几十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可以想见,敌人居高临下,发现我们当然更容易。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整体感知
山沟环境
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战士们想成功潜伏下来有哪些不利因素?
1.潜伏地点距离敌人的前沿阵地很近,只有几十米。
2.敌人居高临下,占据地形上的绝对优势。
整体感知
我们全靠身上的伪装掩护自己,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都伏在枯黄的茅草里,身上也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不远处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的更好,相隔这么近,我都几乎找不到他。
这是文中第一次正面描写邱少云的表现。“很难发现”“前面”的战友们,说明隐蔽的很好。而“不远处”的邱少云却“几乎找不到”,两者相对比,说明邱少云隐蔽得更好。
整体感知
看到山顶上敌人被我军炮火轰击的情景,我只盼望快点天黑,好痛痛快快的打一仗。看看太阳,却老是停在原来的地方,就像钉住了似的。
这句话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我”希望时间快点过,赶快到天黑,那时就可以痛痛快快和敌人打一仗了。体现了我迫切杀敌的心情,也流露出我对敌人的仇恨。
整体感知
显然,狡猾的敌人,对他们阵地前沿的安全及不放心,又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到这一代来搜索,只好把看家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
火力警戒就是用打枪,打炮等办法来阻止对方的袭击,文中是指使用烟雾弹,炮弹和燃烧弹来打击我军。敌人使用他们的看家本领,一方面说明了敌人的穷凶极恶,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内心的胆怯。
什么是"火力警戒"?敌人使用他们的看家本领,"火力警戒",说明了什么?
整体感知
恶毒的敌人竟使用燃烧弹来进行搜索了。
一个“竟”字使气氛陡然紧张起来,突出了燃烧弹带来的严重后果。敌人使用燃烧弹,使本来就很危险的潜伏环境变得更加危险,为下文邱少云身上着火埋下了伏笔。
整体感知
不一会儿,火已经烧到我面前,火苗子一伸一伸的,烤得我脸上热辣辣的疼。
说明“火”离我近。
火燃烧的形态。
整体感知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
心理描写。“心里紧缩着”写出了我对处在生死攸关时刻的邱少云的担心,以及害怕邱少云忍受不了烈火烧身的痛苦而暴露目标,使整个计划落空。
整体感知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这个自然段抓住了“我”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是场面描写中的点。“我”不忍看,说明烈火烧在邱少云的身上,也同样烧在“我”的心里,从中能够感受到战友间的相互关爱;“忍不住不看”,说明“我”想多看看邱少云,这种矛盾、痛苦的心理,侧面烘托了邱少云同志崇高的英雄形象。
整体感知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才”在这里表现了什么?
“才”在这里表示时间太长了。表明邱少云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以惊人的毅力,严格遵守纪律,完成了潜伏任务。
整体感知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整体感知
这个自然段描写了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是场面描写中的点,直接表现出邱少云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我当时的感觉,仿佛邱少云同志并没有牺牲,他和我们一起向敌人冲锋!
邱少云明明已经牺牲了,作者为什么感觉“他和我们一起向敌人冲锋”?
邱少云虽然牺牲了,可他的英雄行为、他的高尚精神感染着每一位战士。每一位冲锋的战士都代表邱少云。
整体感知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因为忘不了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光辉形象,永远忘不了邱少云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的崇高品质。
整体感知
作者为什么花了大量笔墨写我的心理活动呢?
课文描写的是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故事,因为邱少云已经牺牲了,作者无从知道他的心理活动。如果文中用“他想……”直接描述邱少云的心理活动就不真实了,因此作者从侧面写自己的心理活动,以此烘托邱少云当时的心情。
思考
《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采用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细腻地写出了“我”当时矛盾、痛苦的心理,烘托了邱少云同志崇高的英雄形象。
小结
本文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潜伏的地方被敌人的炮火打中,自身被引燃,但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故事。
歌颂了邱少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
主题归纳
一支守纪律的部队就是一座摧不垮的万里长城,一个守纪律的军人就是击不穿的钢铁巨人。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邱少云就是严守纪律的典范。他以钢铁般的意志诠释了一个军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以英雄为榜样,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少年。
学有所获
板书设计
顾全大局
严守纪律
不怕牺牲
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