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四县联合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 卷上将正确答案代号涂黑。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
1.2023 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10 周年。自 2013 年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已 经发展成涵盖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大战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旨在
A.建设法治国家
B.推进党建改革
C.发展多元文化
D.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这种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 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的弘扬, 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该讲话高度赞扬了
A.铁人精神
B.抗美援朝精神
C.抗疫精神
D.脱贫攻坚精神
3.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 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在 1952 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的土 地改革基本完成。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全国近 3 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 7 亿亩土 地。当时,中国
A.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B.封建土地制度彻底摧毁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4.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 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据此,“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是
A.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
B.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C.优化工业结构的需要
D.抵制经济侵略的需要
5.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 青岛当时的工商业比较发达,因此改造起来难度比较大。青岛市委选择规模较大、供 销平衡、国家需要、资本家自愿的企业为公私合营的对象,在 1954 年完成了光大、 新化等染织厂和德成等棉纺织厂的公私合营。青岛公私合营的顺利开展得益于
A.赎买政策
B.成立合作社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6.图片能够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如图所示,图 1、图 2 分别是 1955 年、1957 年《人 民画报》的年度封面照片,图 3 是纪念雷锋图片,这些图片最能体现出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
B.崇尚劳动、艰苦创业的时代风貌
C.我国钢铁制造业已经领先世界
D.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7.1978 年,中共安徽省委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粮产量出现大幅 变化,如凤阳县粮食产量 1979 年比 1978 年增长 49%,1980 年产粮 5.02 亿公斤,到 1981 年产粮为 6.70 亿公斤,1982 年的产粮则是 7.15 亿公斤。凤阳县粮产量出现这一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粮食的统销政策
8.1985 年 8 月 28 日,邓小平同志指出:“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 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 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 充。”邓小平的这一讲话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助力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C.使沿海的经济特区得以设立
D.成为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
9.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 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 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其中,“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是 A.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B.大连等沿海城市的开放
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爱国 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 的繁荣和稳定”。邓小平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目标而创造的方针
B.一国两制的方针首先是针对香港问题提出的
C.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D.强调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1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 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质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材料说 明中国式现代化是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B.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C.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2.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 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是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3.陈老师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进行梳理,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B.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新布局
C.开始全面深化改革与开放征程
D.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使命在肩,夙夜在公。精准扶贫,300 多 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扎根一线,一人不脱贫、一天不脱钩;东西部扶贫协作,“北 京医生”“上海老师”“广东老板”活跃在西部山乡。十四多亿人口的中国,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你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得益于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B.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D.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震撼寰宇的奇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32 分。
1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 分)
今年是改革开放 45 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 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 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总结成就】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高铁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4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科技创新能力特续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摘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年8月第1版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4 分) 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所汲取的智慧。(2 分)
【展望未来】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 执政理念,其定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 分)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国梦的征 程中我们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2 分)
16.【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10 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总的国际形势虽然较好,但围绕新中国的国际环境却 是严峻的。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 的
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正是中国从被迫封闭到西方开放的转折点,这一转折引发了中国外交大突破。1970﹣ 1979年,中国共与75个国家建立外交 关系……以中美关系缓和为起点,中国实现了同西方国家外交的大突破,抓住机遇大规模引入技术设备,逐步走向全面开放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准备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部分摘录自统编版《八年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2 分),并分析“中国外交大突破”出现 的原因(4 分)。
材料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 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 作。中国举办“-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 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 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 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录自统编版《八年级历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4 分)
17.【历史上的定格】(12 分) 照片能够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请围绕“历史上的定格”,先提取以上一幅或多
幅图片,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 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图1 开国大典 图2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图3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司合营后的新厂牌 图4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