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2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2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8 08:5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下图是两幅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年-1960年
②该面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3.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4.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 ( http: / / www.21cnjy.com )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马文革 ②李援朝 ③张跃进 ④毛建国
A.②③①④ B.③④①② C. 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5.解放(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施
6.1954年,毛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中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最大成果是( )
A.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7.河南师大附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的下列资料中,哪项不适合采用( )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第一架国产喷气式飞机 D.三峡大坝水利工程
8.下列哪一事件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有关( )
A.“四五”运动 B.毛泽东逝世
C.“九一三”事件 D.“四人帮”被粉碎
9.农民是我国人口的多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新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农民们对祖国美好的未来充满着期待和向往,可是来到田间地头后,他们却出工不出力,于是全国人民都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请问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 )
A.解放初的土地改革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以后 D.土地革命时期
10.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许多毛泽东主席像章,其中一枚像章背后刻着“1969年6月”制作。由此可以断定像章是
A.建国初期的 B.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C. 抗美援朝时期的 D.三大改造时期的
11.“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A.没有制定法律
B.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
C.“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D.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1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现象。当时还出现“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打油诗。这些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自然灾害严重 B.苏联撤走专家
C.“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D.“左”的错误泛滥
13.图表归纳法是历史最重要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49~1956年应该填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民族独立,喜获新生 D.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14.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晴朗的日子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欢乐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
1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B.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6.我国在“一五”期间各个部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17.新中国在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8.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65年的风雨春秋,下列对此段历史中所发生的几个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B.一五计划的实行,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施,使港澳台顺利回归祖国
第II卷(非选择题)
19.64年的峥嵘岁月,64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到l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21世纪教育网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 该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为保证经济建设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颁布了一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性文献叫什么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 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其变化说明的根本问题有哪些
20.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技术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时期的基本任务?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是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对这一总路线你是怎样认识的?此总路线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4)三则材料可以给我们得出什么启示?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⑴根据材料概括“文革”的性质是什么?
⑵我们应从“文革”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⑶“文革”中出现了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22.某学校举办了“光辉历程”的纪念活动,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主题一 历史的选择
(1)1921年7月,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1949年10月1日,______________ 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主题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1950-1952年《中华人民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1953-1956年_____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主题三 工业化进程
(3)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_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10月19日的夜晚,暴躁的子弹在你跃起的肉身中安静了下来,上甘岭上你始终保持的姿势,也让那个即将来临的黎明永恒。
材料二:1960年春,他响应号召, ( http: / / www.21cnjy.com )率领1205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他带领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提前开钻,打出了原油。
材料三:他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1)材料一中的“你”指的是哪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2)材料二中的“他”说的是谁?大庆油田的建成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他”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什么?
(4)以上三位人物身上有哪些值得传承的主旋律?
24.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属于人民。……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节选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文件是在哪次重要会议上制定的?为体现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什么制度?
(3)为改变材料三中的状况,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试举出在该计划实施过程中我国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两例。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C
6.C
7.D
8.C
9.B
10.B
11.B
12.D
13.C
14.B
15.A
16.C
17.C
18.D
19.
(1)第一个五年计划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3)“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加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
20.(1)一五计划期间。
(2)1956年(1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八大)。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制定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21.⑴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
⑵文化大革命中要吸取的教训
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社会性质的矛盾);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⑶林彪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
22.(1)中华人民共和国;(2)三大改造;(3)重工业(2分)、1978
23.
(1)黄继光(2)王进喜。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4)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
24.(1)抗美援朝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第一个五年计划;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