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听颖师弹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方扶南
《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走近作者
李贺(约791-约817年),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中唐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女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他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弱驴,背着一个又古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
呕心沥血
18岁到洛阳以《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备受赞赏,遂声名远扬。21岁参加河南府试,被荐举进士,但遭人妒忌,因其父名晋肃的
“晋”与进士之“进”同音,犯家讳,依据礼法惯例,应避讳不得参试。此后他一直痛苦抑郁,加上生来体弱多病,后经人推荐只做过3年奉礼郎,地位卑微,任期未满便告病辞官归昌谷,卒时仅27岁。
走近作者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立意新奇,用词瑰丽,意境扑朔迷离,形成“凄艳诡谲”的诗风,所以他本人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
诗歌风格
解读题目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唐朝宫廷乐师,善弹箜篌,有“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之说,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 李凭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解读题目
箜篌:一种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民间也广泛流传,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箜篌
解读题目
引:乐府诗体的一种,与“歌”“行”“吟”一样,标明着古诗的一种体裁,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诵读诗歌
李贺
为什么李贺十四句换了四个韵?这种急促的节奏又有什么深意?
a.体现了乐曲的变化,高低起伏,动人心弦;
b.旋律变化的背后是情感的起伏。
研读“仙乐”
吴丝蜀桐张高秋
高秋: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点出了演奏时间和环境),富有蕴味。
吴丝蜀桐:
极写箜篌制作精良。以乐器之精良,衬托乐声的清越高雅以及弹奏者高超的技艺。
研读“仙乐”
空山凝云颓不流。
移情于物,把云写得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
“颓”字形象的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的刹那情态。
研读“仙乐”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用典:
“江娥啼竹”
“素女”
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听者的反应来突出李凭弹箜篌的艺术效果。
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这样表达有何妙处?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先写琴,写声,然后再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研读“仙乐”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芙蓉”句则是运用通感和拟人,从视觉角度描写声音,以形写声,赋予芙蓉、香兰以人的情感和动作,表现乐声感情丰富,或悲伤或欢快。
玉碎凤啼: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听觉的角度描写声音,以声写声,表现了琴声清脆悦耳、激昂嘹亮的特点。
以声写声
以形写声
直接描写:
这场唐朝音乐会吸引了哪些粉丝听众?他们听曲有何反应?
浮云、江娥、素女、
紫皇、女娲、
神妪、老鱼、瘦蛟、
吴质、玉兔
研读“仙乐”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十二门:
借代,指长安
紫皇:
一语双关,兼指当时的皇帝和天帝。
融:
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是长安的百姓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寒冷也感觉不到了。
体现了音乐强大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过渡句,承上启下,巧妙地将诗歌的意境由人间扩大到仙界。
研读“仙乐”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石破天惊:
用典和夸张,表现音乐强大的震撼力。那激越的声响,震破了女娲补天的五色石,震惊了天界,结果引来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新奇。 秋雨密密匝匝的坠落声,可以摹状乐声的急促。
研读“仙乐”
老、瘦:
极平常的字用得极生动。鱼之愈老,活动意识愈淡,而今这沉稳的老鱼居然跳起波来,可见音乐感染力之大。蛟乃龙之健者,而今瘦了,想见是大病之中或者之后,如此瘦蛟而能翩然起舞,可见音乐己使之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教:
“技艺绝伦,引仙人竞折腰”,侧面烘托,对乐师的高度评价,更是对乐曲的无比赞赏。
研读“仙乐”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舞蹈完成,乐曲结束。但是,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还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把毛浸湿,也不肯离去。
听众听得入了迷,曲已终而意犹未尽。
我们看到,李贺的音乐可以让行云停止流动,让舜帝的妃子泪洒斑竹,让素女愁容满面,让清冷的月光变温煦,让玉皇大帝动容,让创世纪女神忘乎所以,让神仙婆婆不耻下问,它还让年迈的鱼追波逐浪,让瘦弱的蛟龙翩翩起舞,让吴质不眠,让玉兔回味不已。
诗人正是用如此众多而诡异的意象给我们展现了李凭音乐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力量。
小结
间接描写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归纳层次
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正面描写音乐,各具特色。
描写音乐效果,
侧面烘托技艺高超。
研读“仙乐”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1.《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分别交代李凭弹奏箜篌的时间和地点。
2.《滕王阁序》“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描写音乐响遏行云之魅力,《李凭箜篌引》中也有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凄伤是该曲的主色调,从总体描写音乐效果的“_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读出。
4.《李凭箜篌引》运用比喻、通感修辞描写乐音清脆嘹亮惨淡清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丝蜀桐张高秋
李凭中国弹箜篌
吴丝蜀桐张高秋
江娥啼竹素女愁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空山凝云颓不流
情景默写
5.美妙的箜篌曲让唐都长安的秋天少了一份寒意,也打动了大唐皇帝有关语句是: , 。
6.在李贺的笔下,李凭弹奏的箜篌声具有惊天裂石的力量,有关语句是: , 。
7.在李贺笔下,美妙的箜篌曲迷住了月宫的吴刚和玉兔,吴刚没了睡意,玉兔被露水打湿身体竟也不知。有关句子是: , 。
8.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客人箫声“舞幽壑之潜蛟”, 《李凭箜篌引》中也有类似的效果: 。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老鱼跳波瘦蛟舞
情景默写
9.在《李凭箜篌引》中,李贺想象李凭弹奏箜篌的乐声刚起就使得“ ”,甚至让“ ”,可见其感染力。
10.李贺《李凭箜篌引》中,通过比喻直接描写乐声变幻多端的诗句是: , 。
11.在《李凭箜篌引》中,李贺通过对月宫中情景的想象从侧面烘托李凭所弹奏的箜篌声所具有的巨大感染力的诗句是: , 。
12.在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李凭弹奏的箜篌声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因乐声而“ ”,水中也出现“ ”的景象。
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江娥啼竹素女愁
老鱼跳波瘦蛟舞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石破天惊逗秋雨
情景默写
对比阅读
《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谈谈二者的异同之处。
相同:
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
都表现了音乐的感染力和弹奏者高超技艺。
对比阅读
不同:
手法不同。《李》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侧重侧面描写;《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侧重正面描写。
内容不同。《李》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琵》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
风格不同。《李》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属于浪漫主义; 《琵》风格平易感伤,属于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