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0 14: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 选择题
1. (2024扬州期末)辽朝实行契丹贵族和汉族士绅的联合专政,面对包括契丹在内的游牧民族,辽朝皇帝就是昔日草原上的单于和可汗;而面对汉族,他又是符合儒家概念的皇帝,以正统自居。这主要是因为辽朝(  )
A. 实行全面汉化 B. 保留猛安谋克
C. 设置南北面官 D. 推行四等人制
2. (2022苏州期末)辽朝设置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这说明辽政权(  )
A. 因地制宜,加强区域自治 B. 区别对待,限制南北交流
C. 曲意逢迎,争取汉人支持 D. 因俗而治,缓和民族矛盾
3. 据《辽史》记载,耶律阿保机曾就应该祭祀何种神灵的问题征询大臣们的意见。最终,他接受了皇太子耶律倍的意见,下诏修建了孔庙。由此可知,耶律阿保机(  )
A. 摒弃契丹旧俗 B. 学习汉族文化
C. 实行民族自治 D. 废止民族歧视
4. (2024苏州期末)金初,太宗因“私用过度”,诸贵族大臣将皇帝“扶下殿,庭杖二十毕”。此后,金朝大量吸收宋制,学习中原王朝的威仪,到第四代皇帝海陵王时,情势逆转,皇帝动辄以“杖之”威胁群臣。这种变化表明金朝(  )
A. 完全放弃了女真传统政治文化 B. 政权因为汉化而衰弱
C. 受中原王朝政治生态影响较大 D. “大定之治”成效显著
5. 《金史》记载:“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凡步骑之仗糗皆取备焉。”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
A. 南北面官制 B. 募兵制 C. 猛安谋克制 D. 四等人制
6. 元朝的行省掌管辖区内包括军政、民政、财政在内的一系列事务,但是辖区内各级官员的任命、升迁、考核均由中央政府负责。这说明元朝(  )
A. 中书省负责监察地方行省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 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 D. 边疆与内地管理实现一体化
7. (2023徐州一中期中)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反而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从根本上消除了……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其主要意图是(  )
A. 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 整合资源发展经济
C.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D. 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8. (2022徐州期中)金代后期,出于抵御蒙古的军事需要,曾遍置行省于各地。成吉思汗时,用行省官称授之于降附的中原地主武装头目。忽必烈即位时,置十路宣抚司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同时以都省官行某处省事系衔,派到各地行使中书省的职权,设立了不少行省机构。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
A. 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 成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C. 旨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D. 符合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
9. (2024江苏期末)《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由此可知,元朝(  )
A. 加重了民众的税收负担 B. 实行边疆与内地一体化政策
C. 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 D. 进一步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10. (2024盐城三校期末)钱穆先生曾说,(蒙元)徒“恃其武力之优越”,“而并不重视其文治”,所实行的某些制度“只成为唐宋以降社会日趋平民化平等化大趋势下的逆流”。下列可以用来印证这个观点的是(  )
A. 四等人制的实施 B. 中书省直辖区的设立
C. 蒙古军队的征服 D. 南北面官制度的实行
二、 非选择题
11. 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多有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窃谓省者,古来宫禁之别名,宰相常议事其中,故后来宰相治事之地谓之省。今天下未远去处亦列置行省,此何义也?当初,只为伯颜丞相等带省中相衔出平江南,因借此名以镇压远地,止是权宜之制。
——程钜夫《论行省》
材料二 同样的气候、均质的土壤、完整的地形显然有利于进行同一类型的生产活动,简化农业生产管理,便于进行水利建设。所以秦朝和隋唐都有意使政区的分划符合山川形势,也就是使这级政区与自然区划相一致……为防止分裂割据现象的发生,唯一的手段只有利用犬牙相入的原则。因此,元朝的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实行的背景和行省的性质。
(2) 据材料二,指出元朝政区划分的原则和前朝的不同之处,分析这一做法的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元朝创新地方行政制度的本质意图并谈谈启示。
1. C 解析:据材料可知,辽朝对待游牧民族和汉族实行不同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度,C项正确;辽朝对待游牧民族实行的是游牧民族传统的政策,并未实行全面汉化,排除A项;猛安谋克制是由女真建立的金朝实行的制度,排除B项;四等人制是元朝实行的制度,排除D项。
2. D 解析:据材料可知,辽政权对汉族和契丹族的管理方法进行区分,这说明辽政权因俗而治,缓和民族矛盾,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因俗而治,不是因地制宜和区域自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限制南北交流,也未体现曲意逢迎,争取汉人支持,排除B、C两项。
3. B 解析:据材料“下诏修建了孔庙”可知,契丹政权学习汉族的文化,B项正确;“摒弃”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自治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废止民族歧视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4. C 解析:据材料可知,金朝初年,曾发生过大臣杖打皇帝的事情,后金朝学习宋制,加强皇权,皇帝动辄用杖刑威胁大臣,表明金朝受中原王朝政治生态影响较大,C项正确;金朝仍然保留一定的女真传统政治文化,“完全放弃”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金朝政权因学习汉制而衰弱,排除B项;金朝第五任皇帝完颜雍在位期间出现短暂的稳定繁荣的局面,因其年号为“大定”,史称“大定之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5. C 解析:据材料“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项制度是金朝兵民合一的政治制度——猛安谋克制,C项正确;南北面官制是辽朝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募兵制是唐玄宗时正式实行的,排除B项;四等人制是元朝时期的民族政策,排除D项。
6. B 解析:据材料可知,在元朝行省制度下,行省虽然在地方上的权力较大,但是中央政府牢牢掌控着官员的任免、升迁等,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书省的作用,排除A项;行省制度下,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较高,排除C项;边疆与内地管理实现一体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7.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发展经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促进区域平衡发展不是主要意图,排除B、C、D三项。
8. D 解析:据材料可知,金出于抵御蒙古的军事需要设置了行省,成吉思汗用行省官称授予降附的中原地主武装头目,忽必烈委派官员到各地行使中书省职权,由此可知,行省的设置符合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D项正确;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与成吉思汗时期的举措不符,排除A项;忽必烈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为十路宣抚司,而不是行省,排除B项;金朝不是大一统王朝,排除C项。
9. B 解析:材料“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元朝中央政府改变了之前唐朝在边疆地区的羁縻政策,对边疆地区实行与内地一致的税收政策,体现了治理的一体化趋势,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元朝将边疆地区纳入与内地一样的管理,无法判定其是否加重了民众的税收负担,排除A项;元朝推行行省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将边疆地区纳入与内地一样的管理,并不一定会激化民族矛盾,排除D项。
10. A 解析:据材料“只成为唐宋以降社会日趋平民化平等化大趋势下的逆流”可知,宋代社会日趋平民化,社会流动性加强,但是“四等人制”阻断了这个趋势,A项正确;中书省直辖区的设立不符合材料观点,排除B项;“蒙古军队的征服”无法印证材料“唐宋以降社会日趋平民化平等化大趋势下的逆流”,排除C项;南北面官制度是辽朝实行的制度,排除D项。
11. (1) 背景:疆域辽阔;吸取前朝教训;武力征服的需要。性质:既是中央派出机构,也是地方行政机构。
(2) 不同之处:元朝,犬牙相入的原则;秦朝和隋唐,山川形便原则。影响: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但是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3) 本质意图: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启示:依据时势变化进行制度创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