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解题:兼语句齐王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后来谋士淳于髡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原名《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年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支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昳 窥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yì kuī jiàn jībàng jīZhāo guāncháo(一)注意字音:重点词句解释:昳丽:
服:
窥镜:
旦日:
不若:
孰视之:
暮寝而思之:
美我:
私:
光艳美丽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第二天
不如
仔细地看他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认为我美照镜子动词,偏爱
诚知:
皆以美于徐公:
地方:
蔽甚矣:
善:
面刺:
谤讥:
市朝: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期年:
确实知道都认为比徐公美土地方圆
受蒙蔽很深了好
当面指责
议论公共场合
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形容人很多有时候,偶尔有人进谏
满一年
二.一词多义
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2. 时时间进
又何间焉
3. 吾妻之美我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早晨)(朝庭)(间或,偶然,)(参与)(认为…….美)(漂亮好看)
(偏爱)(私情)(朝见)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 仔细)6、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上等)(送上,进献)7、乃下令
受下赏(颁布,下达)(下等)8、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门庭若市(及,比得上)(像,如)9、邹忌修八尺有余
欲有求于我也通 “又”连接整数和零数与“无”相对分析第一段。
1、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
邹忌修人尺有余,而形貌映丽”反映邹忌外形魁梧、美丽,
行动:“朝服衣冠,窥镜”反映邹忌窥镜见貌,自觉其美,逼真地刻画出他自我欣赏的心理。
2、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怎的怎样的回答?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皆以美于徐公。
3、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但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
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语气十分肯定,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偏爱之情”)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地位低微的妾的畏怯心理。客人的答话,“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邹忌比美臣之妻→私我臣之妾→畏我臣之客→求我(1)}
自己受蒙蔽
国君不易听直言
小结第一部分(1节)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分析第二段
妻私臣—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臣—朝廷之臣畏王
客求臣—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邹忌是怎么讽谏齐王的?
威王受蔽 邹忌讽谏 (2)宫妇左右→私王朝廷大臣→畏王四境之内→求王}王之弊甚矣诱使齐王懂得纳谏的重要皆以美于徐公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求王王之蔽甚矣(生活小事)(国家大事)以小见大类比说理邹忌讽谏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分析第三段
1、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
措施?可见齐王是怎样的国君?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受下赏”。
有错就改的国君。
2、齐威王说的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 批评者勇气的大小。3、齐威王为此颁赏意味着什么?
有改正的勇气,有振兴齐国的决心
威王除蔽(3)除蔽结果:(4)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广开言路,悬赏求谏,收到可喜之效小结第三部分(3、4段)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求王王之蔽甚矣(生活小事)(国家大事)以小见大类比说理邹忌讽谏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比干:菹醢 商纣王:暴君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 11111111111111111111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