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学习目标】⑴在概括非洲和美洲古文明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感悟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文明具有多样性;初步掌握运用列表整理历史知识的技能。【唯物史观】
⑵在地图中指出中古时期非洲、美洲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了解其大致时间【时空观念】
⑶阅读教材和史料,回答相关问题,多角度把握古代非洲与美洲的特点;【史料实证】
⑷通过史料分析,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影响非洲和美洲古文明进程的因素;感受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的道理。【历史解释】
⑸概述中古时期主要大洲社会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家国情怀】
【重点】1.古代非洲与美洲主要文明中心的区域范围及其文明成果。
2.非洲与美洲文明特点及原因。
【难点】非洲与美洲文明特点及原因。
【自主学习】
1、西非的居民是?他们的贡献有哪些?
2、识图:阅读教材p28古代非洲出现哪些国家政权?P30列举古代美洲文明有哪些?
3、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区域 国家 时间 特征/成就
非洲 东非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 )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
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10-15世纪 广泛使用( ),经济上以种植( )的园艺业为主,对外( )发达,城市繁荣
西非 加纳、马里和桑海 8-15世纪 整体概况: 马里: 桑海:
南非 津巴布韦 11世纪末建立,( )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石头城
美洲 中美 玛雅文明 15世纪中期衰落 位置: 经济: 政治: 文化:
阿兹特克文明 14世纪兴起,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经济基础是( ),发明“( )”
南美 印加文明 12世纪建立,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 统治机构完善;完善的道路系统
【课堂探究】
阅读教材p32问题探究:作者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习题巩固
1.有人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由于三面环海,一面为撒哈拉大沙漠,因此“对于世界各部,始终没有任何联系,始终是闭关之中”。下列最能反驳这一观点片面性的是 ( )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阿克苏姆文明
D.古代大津巴布韦文明
2.下面为某同学整理的关于古代非洲桑海与美洲印加帝国相同点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
C.都扩大了奴隶制对外贸易
D.都实行移民政策稳固统治
3.“世界末日”说源自对玛雅历法的误解。这一天本是玛雅“长计历”中的第130000天,象征着一个“大循环”的结束,它与灾难、异象等自然现象没有任何关系。这说明( )
①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②玛雅文化腐朽落后,有害无益,因此对外来文化,必须坚持封闭主义
③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不能一味推崇外来文化,要做到批判继承
④玛雅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持久,必须坚持包容性才能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桑海帝国一度成为西非的霸主,以下属于其巩固统治措施的是( )
①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皇帝任免②扩大对外贸易
③发明“浮动园地”,扩大耕地面积④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10—15世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世界的贸易与交流主要集中在
A.东非沿海 B.南非沿海 C.西非沿海 D.整个非洲沿海
6.“那里有爬满青藤的金字塔,有古木参天的城市废墟,有令人瞠目的巨大而精美的雕刻艺术,有无数让人难以解释的谜团……奥尔梅克、托尔特克、阿兹特克……难以计数的黄金在无人知晓的洞穴、深井中沉睡,直到欧洲人背着火枪的身影在密林外闪现……”这段描述可能出自
A.《古代两河文明研究》 B.《亚历山大远征记》
C.《探寻古罗马文明》 D.《追踪美洲古代文明》
7.“这个地方交通虽不便利,但有许多鸟类和鱼类资源,而且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从湖底挖出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淤泥非常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部分园地一年可以收获7次。”材料中描述的是
A.阿兹特克文明 B.玛雅文明 C.印加帝国 D.班图人的生活
8.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因红海贸易的发展而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但自7世纪开始,阿克苏姆王国逐渐走向衰落,其主要客观因素是( )
A.王室内部内讧不断 B.努比亚文明的冲击
C.阿拉伯人势力扩张 D.农牧业生产的落后
【知识结构体系】
【学习疑惑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