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体悟人生——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两首古诗。本单元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言中,体会寄寓的情思和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本单元导语中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在《登幽州台歌》中,诗人陈子昂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面对悠悠天地感慨人生的短暂渺小,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悲愤。在《登飞来峰》中,诗人王安石初涉宦海,年轻气盛,抱负不凡,登上飞来峰山应天塔最高层,面对眼前之景,兴怀赋诗,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不畏艰难险阻的豪情壮志。《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是登高而赋的经典之作,同样是登高而赋,因描写地点、景物和创作背景的不同,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却大相径庭。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与积累,已经对诗歌的学习方法、朗读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同时他们有了更为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的领悟力,但想象力的发掘与情感领悟能力的提升仍需教师的积极引导与训练。本节课从对比品读的角度,分析景物及情感,以读促解,边读边悟,训练学生的品读能力。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了解登临诗的特点。
2.赏析登临所望之景,体会诗人的登临之意,感受诗人不同的人生境遇。
3.领悟诗歌表达的人生哲理,学习古人对生命的敬畏和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了解登临诗的特点。
2.赏析登临所望之景,体会诗人的登临之意,感受诗人不同的人生境遇。
教学难点:
领悟诗歌表达的人生哲理,学习古人对生命的敬畏和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生活态度。
教学资源:
PPT、多媒体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朗读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某栏目组拟推出一期主题为“登高望远,体悟人生”的节目,想邀请我们班参与其中。咱们班参与的作品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和王安石《登飞来峰》。
资料补充:
登临诗,分开解释,登:由低处到高处,临:居高面下:从高处向低处看。登临诗:是指抒情主人登临某处(山、亭、楼、台、阁等)而生发某些情思的诗歌。题目主要有“登某处”“上某处”“望某处”等。
《全唐诗》3276位诗人中有348人写过登临诗,占十分之一多。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古代文人登高临远,睹物感怀,留下了无数经典的诗作。
二、方法指导
结合登临诗的含义,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分析一首登临诗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何时何处登临、望见何景何物、想到何人何事、生发何感何怀
三、明确登临之地
1. 在参与之前,请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这两首登临诗的地点及其特点。
四、赏析登临之景
了解了登临地点,面对如此胜景,想必大家一定想要吟诵诗歌,体会两首诗带来的不同感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思考如何朗读,读的时候需要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重音、读对语气。
《登幽州台歌》
诗意: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登飞来峰》
诗意: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2. 登临此地,眼前的景色一定打动了你。栏目组打算在节目中播放几处胜地的风景(场景),请你为其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画面,并阐述理由。
以“____________(原诗)中的景色最打动我,运用_____________(手法分析),描绘了________(景色特点)”的格式回答。
五、体会登临之意
登临远望,两位诗人所见之景不同,抒发的情感自然也不相同。如果作为讲解员,你会从两首诗中的哪个关键字或词入手呢?请同学们从每首诗找出一个能表现诗人情感的字词,并说一说你从这个字或者词中,触摸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
预设:怆然、涕下、不畏……
1.诗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情感?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陈子昂或者王安石?
资料助读: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早年不爱读书,好慷慨任侠。后幡然醒悟,发奋读书,显出非凡天赋。21岁的陈子昂怀着经邦济世、建功立业的情怀辞别故乡,写下这样一句诗: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可信心满满的他却遭遇无人推荐的打击。经历当众摔琴,得王适赏识,24岁再次参加科举,从此踏上仕途。
本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谋略军事失利,诗人连续进谏未被采纳,接连受到挫折,还被贬为军曹。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写下此诗。
资料助读: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幼年、少年时期便随父亲升迁调转,阅便人间。父亲王益务实为民,王安石便耳濡目染。22岁便中举入世,初涉官场便任扬州签判,又升任鄞县知县,他廉洁奉公,体察民情,兴修水利,扩办学校,所到之处,政绩显著。这首诗写于王安石30岁,在浙江的鄞县担任知县,而立之年的他初涉宦海,年轻气盛,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曾经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预设: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我看到了陈子昂不被理解和赏识的孤独,两个“不见”流露了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凉。这是一个渴望报国却壮志难酬的陈子昂。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看到了王安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想要进入最高统治阶层,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豪情。这是一个豪迈洒脱、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王安石。
2.请同学们比较并归纳这两首登临诗中诗人“登临之意”有何异同。
预设:
①异:境遇不同,所见之景不同,所抒之情不同。
②同:都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心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纯粹的爱国情怀。
六、书写登临哲思
今天我们领略了两位诗人登高望远时的不同心境,相信同学们内心也会被深深触动吧,请同学们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领悟到的哲思作为节目结束语分享给大家。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探寻了登高向上精神,两首诗虽同写登高,却各有千秋,一者深沉,一者激昂,但都让我们体会到了古人对生命的敬畏,也感受到了他们心怀家国、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汲取力量,不断前行。
八、作业布置
1.必做:运用本课的方法课下自学杜甫的《望岳》
2.选做:登高远眺,你一定也有许多心绪想要抒发。如果你登上汉山,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创作一首登临小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体思路清晰、环节完整,能够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及单元目标设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再紧扣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情境导入,为整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联读两首诗歌时,根据单元导读的建议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何时何处登临、望见何景何物、想到何人何事、生发何感何怀这四个学习登临诗的一般方法入手,较好地推进了整堂语文课的学习。
本堂课还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两首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在对比品读不同诗景时,让学生设身处地置身诗境,发挥联想和想象演读画面,教师能在适时补充资料,为学生明确登临之地的特殊性做好了充足准备,使得整堂课程推进比较顺利。同时还及时联系诗人经历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感所思的不同,从而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提升诗歌品悟的能力和鉴赏素养。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从对比品读的角度,分析景物及情感,以读促解,边读边悟,最后将诗歌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文深刻哲思的感悟,也进一步将学生引向纵深化学习。作业布置也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针对现阶段学生情况采用分层必做和选做的方式,首先必做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登临诗学习方法进行了巩固,选做题结合汉中地域特点和当地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了思维和表达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