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10 21:4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
主题 平移与平行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与线段在方格纸上的平移运动,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感知平行线的特征。 2.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平行线段,想办法得到一组平行线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行线的特征,并且能发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3.能借助方格纸或三角尺画平行线。
【评价任务】 1.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借助方格纸进行线段的平移,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线之间另一种位置关系--平行,从而总结出平行线的特征。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平行线段,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活动,再次强化平行线的特征。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 3.学生能熟练运用方格纸或三角尺画平行线。检验学习目标3的达成情况。
【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结合已有的图形平移的数学活动经验,意在从“平移”中认识“平行”,体会平行的含义,从而认识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此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通过“平移”认识“平行”;第二个问题是结合具体情境找平行线段;第三个问题是想办法得到一组平行线,进一步感受平行线的特征。学生也能充分体验平行线的本质特征:距离处处相等,当然不会相交。充分了解、尊重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通过眼睛看,动手摆、折、画,认识平行的内涵,寻找画平行线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平行的特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平行线。使学生积极动手,用手思考,在做中发现矛盾,在做中发现方法。不仅可以让师生检验教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觉对比反思之后能感受到学习带给自己的改变,从而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概念以及平移与旋转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也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其他知识奠定基础。教材突破以往仅仅依靠直接观察得出平行线概念的教法,将平移的操作方法移植到对平行线的认识上。学生画平行线也变得容易,有利于他们把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这就为学生认识图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当然四年级的学生处于生理、心理的发展期,情绪及心理素质不稳定,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以及合作创造的能力不强,但有一定的自觉性和完成动作的能力。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自主探索(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 1、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用铅笔在方格纸上演示推窗户和升国旗时的平移现象,并画一画。 想一想,你在平移铅笔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 )。 教师活动1 1、创设“平移与平行”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它们的存在意义。 2、引导学生动手移一移,画一画两条平行线,鼓励学生独立发现这两组平行线的特点。 组织学生交流在平移过程中发现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明确平行的含义。 及时板书。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生活实际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知平行产生的过程。动手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移一移,画一画,其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环节二:合作学习(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2 从图中找出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不同颜色描出来。 说一说,平行线有什么特点? 在( )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 3、同桌合作:自己在方格纸上画1-2组平行线,让同桌用平移的知识验证。并在生活中寻找2-3组平行线,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教师活动2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平行线。 鼓励学生在大胆交流平行的特点,并尝试在斜线之间中寻找平行线。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再次强化平行的定义。 4、及时板书。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课件创设情境, 进一步突破难点,让学生明确延伸两条看似不相交的直线也能相交,这种情况也属于相交的一种。当学生初步感知“垂直”后,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在找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同时,帮助学生分辨两者的关系。环节三:交流探索(指向目标3) (
方法1

方法2:
)学生活动3 独立思考:你能想办法得到一组平行线吗?如何验证? 2、小组交流 (1)说自己的想法。 (2)听、思考组员的想法。 (3)小组成员互相补充,质疑、修正,进行整理汇总,对组内有困难的孩子进行帮助。 3、全班汇报 (1)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 (2)其余同学认真倾听,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讨论交流中完善知识。 教师活动3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独立动手操作。 2、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并深入小组,指导小组合作。 3、引导学生上台板演操作,说清你的想法,有意识的引导用“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是否都相等”来验证两条平行线。并引导其他学生倾听补充、质疑、提问。 4、及时板书。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尤其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在亲自感受了平行线后,也逐步地掌握了找平行线的方法,为画平行线积累了经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了平行线的特征,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环节四:练习归纳(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4 1、说一说,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线。 2、用平移的方法在方格图中画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平行线。 2、归纳概括 (1)回顾今天探究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行的定义以及画平行线的方法。 (2)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活动4 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3、找出错误原因。 1、引导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2、概括具体方法。 3、引导孩子学会反思。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归纳练习,让学生应用平行的特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明确画平行线的方法。
【作业设计】 【课前作业】 回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课后巩固】 基础练习 1、从图中各找出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不同颜色描出来。 2、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我认为: 3、用下面的方法画一组平行线,试一试。 拓展提升 4、下面是某城市的局部交通路线图。该城市将再修一条朝阳大道,计划在学子路左侧过A点且与阳光路平行,在学子路右侧与智慧路平行。你能画出朝阳大道的效果图吗
【板书设计】 平移与平行 1. 画平行线的方法:放、靠、推、画。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 平行线间的垂线段距离相等。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线与角《平移与平行》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
学习 内容 《平移与平行》
学习 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与线段在方格纸上的平移运动,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感知平行线的特征。 2.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平行线段,想办法得到一组平行线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行线的特征,并且能发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3.能借助方格纸或三角尺画平行线。
学习 资源 随堂记录
学习 过程 一、自主探索 1、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2、用铅笔在方格纸上演示推窗户和升国旗时的平移现象,并画一画。 3、想一想,你在平移铅笔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 )。 二、合作学习 学生活动2 从图中找出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不同颜色描出来。 说一说,平行线有什么特点? 在( )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 3、同桌合作:自己在方格纸上画1-2组平行线,让同桌用平移的知识验证。并在生活中寻找2-3组平行线,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三、交流探索 独立思考:你能想办法得到一组平行线吗?如何验证? (
方法1

方法2:
)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四、练习归纳 1、随堂小练 说一说,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线。 2、用平移的方法在方格图中画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平行线。 2、归纳概括 (1)回顾今天探究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行的定义以及画平行线的方法。 (2)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作业 设计 【课前作业】 回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课后作业】 基础练习 1、、从图中各找出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不同颜色描出来。 2、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我认为: 3、用下面的方法画一组平行线,试一试。 拓展提升 4、下面是某城市的局部交通路线图。该城市将再修一条朝阳大道,计划在学子路左侧过A点且与阳光路平行,在学子路右侧与智慧路平行。你能画出朝阳大道的效果图吗
学后 反思 1、是否会认识平行线,结合平行线的探索过程,能借助三角尺画己知直线的平行线,能运用平行的定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最好的是: ( 观察 操作 思考 倾听 合作 提问 答问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