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大 学 之 道
礼 记 · 大 学
孫 猛 書
东南大学
厦门大学
探寻这些大学校训来源
河南大学
香港大学
多
在
有 熟 它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帧《礼记》誉千秋
美 笔
复
、但生听
A
学虑
候 工
也 貢 能
《大学》本出《礼记》。《礼记》相传为孔门弟 戴
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 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全书共二十卷四 秦
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 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 料汇编。
董
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 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礼记》
身 灵 會
利 敬之
度 説
糖 也湿
者 以
其稿詞五难之事 民 之說内 被
女之疏嘉煮也此
軍 七
政 祭
别也真就
殊 事 朝 之
禮
稽古楼梓
淡 郊 氏 註
货夷
豹北 荒 兵去 車
漠螂氏
1 名
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 中抽离出来并做章句,为《论语》《孟子》
做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 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 之首。
《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 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十分之一 左右,但是是《大学》的总纲,后世学者常 用 “三纲八目”来概括。
本文选取的是《大学》这一部书的开篇部分, 题目“大学之道”为编者所加,按照你的初步 理 解 ,“大学之道”该为何意呢
思考探究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弟,皆入小学, 而教
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 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 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朱熹《大学章句序》
何 谓 “ 大 学 ”
· 大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治 国安邦的大学问。(治国、理政)小学主要教授学生“洒扫、 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
化基础知识(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
大学之道
大 学
在古代指“大人之学” ( 大 人:德行
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何谓“大学”
·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
何 谓 “ 道 ”
道:即宗旨、目的
第一段开宗明义,阐述了儒学追求的 “三纲”, 三纲是什么 “三纲”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齐 读第一段,思考一分钟,找出答案。
思考探究
(1)道:宗旨,根本原则。
(2)明:动词,彰明。
(3)明德:美好的德行。
(4)亲民:亲近爱抚民众。 一说
“亲”当作“新”,“新民”即 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5)止:至,达到。
研读文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
明美好的德行,在于
亲近爱抚民众,在于
使自己达到道德修养 的最高境界。
研读文本
【明明德】彰明美好的德行。
为什么文中的表述是彰显美好的德行,而不是
产生、生成、培养美好的德行,联系《人皆有
不忍人之心》这一课进行思考。
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 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 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有当息者。故学者当因 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朱熹《四书章句
思考探究
研 读 文 本
因此,大学之道的首要目的就是“明明德” , 即除蔽复初、除暗 复明,彰显“明德”之本然之明。对于个人而言,就是通晓、领 悟、崇尚天道、天德、天理,以此修养内心品德而成为君子。
(内圣:君子个人修养)
研读文本
【亲民】亲近爱抚民众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 — 《大学》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 《大学》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 《孟子》
亲民是其为政的重要主张
研读文本
【新民】“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
“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 己 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 ——朱熹
通过上述的分析,请总结出“明明德”与“亲 民”二者之间的关系。
穷 则独 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 《孟 子 》
明明德
(基础、前提、起点)
思考探究
亲民
仅仅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便足矣吗 分 析材料中朱熹对于“止”的定义,思考“止” 的另一层含义。
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 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也,盖必其有以尽 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之欲之私也。
研 读 文 本
【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最终追求)
思考探究
研 读 文 本
【止于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最终追求)
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 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 善之地而不迁也,盖必其有以尽天理之极而 无一毫人之欲之私也。
——朱喜
止:处于、达到、固守、坚守
理解三纲的含义之后,那么“明明德、亲民、
止于至善”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呢 联系王阳明的话进行思考,并用思维导图展示。
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 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 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 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故止于至
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王阳
思考探究
明明德 (起点、基础) 亲民
止于
至善
(理想)
大学之道
止于 至善 亲民 明明德
实践
过程
君子将内修之“明德”外化而“ 亲民”,将“明德”推而广之,教化 民众。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研 读 文 本
三纲领的逻辑关系
理解了“三纲”内涵及其逻辑关联,那么实现 止于至善该有怎样的一个心理过程呢 请朗读 原句,并绘制逻辑图。
思考探究
研读文本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 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 后,则近道矣。
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 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 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 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 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
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 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 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2)静:心不妄动。
(3)安:性情安和。
(4)虑:思虑精祥。
(5)得:处事合宜。
(6)近:接近
知 一 一定 一 一静 一 一安 一 一 虑 一 一得
研读文本
请你给这些心理过程分门别类。
思考探究
情感意 志层面
理性
层面
做事
层面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研读文本
知 一 一 定 一 一 静 一 一 安
虑 得
思考探究
以上的语言有什么形式结构上的特点 采用的 什么样的手法
特点:上一句末尾的字词是下一句开头的字词。这 样一句顶一句,像一串串珍珠似的,上传下接,首 尾相连,层层承递,语势贯通,音律优美,给人以 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手法:顶真(针)的手法,也叫“联珠”或“蝉联”
顶针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学体裁,古 人常用顶针的手法吟诗作赋,进行语言文字游 戏。请你回忆一下以往学过的文学作品中,哪 些运用了顶真手法
思考探究
研读文本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
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第四十二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第二十五章))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
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天所世手
足。——《论语 ·子路》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
止于至善”,作为引领学习的终极目标。
第二句连用五个“而后”,形象地展现了大学的宗旨 对人修身养性逐步影响的过程,只有坚定这样的目标,才 能“定”“静”“安”“虑”,最终学有所得。
第三句承接上文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 目做准备
下列对《大学之道》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构成了《大学》的基本思想 和“纲领”,“止于至善”是“明明德、亲民”的根本所在。
B. 一个人知道了自己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不心浮气 躁,凡事思虑周详,从而有所收获。
C.“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句话说明,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根本 和枝节,都有其发端和终结。
D.“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句阐明,一个人认清了事物本末始终 的道理,就真正明白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 首先
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 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 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 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 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 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 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研读文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 其 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其 家; 欲
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 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 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 谐,家业繁荣。
(2)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3)诚其意:使意念真诚。
(4)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 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5)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研 读 文 本
想要明明德,该怎么做 请你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这 段话中的逻辑关系。
明明德
于天下
格物 治国
致知 齐家
诚意 修身
正心
以学习者为主语
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地倒叙
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 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 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 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 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 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 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 天子直到平民, 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 本。
研读文本
物格而后知 至;知至而后意 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 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 分。
(2)庶人:普通百姓。
(3)壹是:一律,一概。
(4)本:本源、根本。
研 读 文 本
请你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这段话中的逻辑关系。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追本溯源
以学习对象为主语
近及远、从内到外地“正叙”。
天下 平
国治
家齐
身修
心正
物格
知至
意诚
“格物、致知”之认知工夫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大学章句》 对于外部世界做到了明辨事物、通晓事理。这是修德立世的基础。
“正心、诚意、修身”之修身工夫
思考:为什么说意诚而后心正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嚏 (zhì), 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 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 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大学》
总包万虑谓之心,为情所忆念谓之意。——孔颖达
诚意:“诚于中”,才能“形于外”。心正:防止情感偏向,用理智驾驭情感, 修养中正平和的心态,做到情理和谐,符合礼仪法度。
“修、齐、治、平”之外王之道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 一言债(败坏,破 坏 )事,一人定国。故治国在齐其家。
——《大学》
齐家治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研 读 文 本
总结“八目”之间的关系。思考“修身”为什么既在“内修”
又在“外治”之中
基础、方法——内修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
目的——外治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核心)
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之道:成己而达人,内圣而外王
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 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 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 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 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 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 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 天子直到平民, 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 本。
研读文本
物格而后知 至;知至而后意 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 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 分。
(2)庶人:普通百姓。
(3)壹是:一律,一概。
(4)本:本源、根本。
研读文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从天子直到平民, 一概都 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壹是:一概、一律
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
三纲八目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格 致 诚 正 修 齐 治 平
物 知 意 心 身 家 国 天
下
“三纲”和“八目”的关系:“三纲”是纲领,
明明德 亲民
外王
外治
内圣
内修
止于至善
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 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总分式论证结构,浑然 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 可辩驳的力量。
3.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有很强的逻辑关系。先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 关系;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 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 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 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 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
得以连接。
请记住:文化修养是一个人无形的名片,它虽然不能装进口袋里,却能够展现 在脸庞上,流淌在语言间,体现在行动中。你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透露
出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