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预习检测卷-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
A.720千米 B.720千米/时 C.80千米 D.80千米/时
2.计算时,竖式中的2与146相乘的实际意义是( )。
A.2×14 B.2×146 C.20×146 D.200×146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那么积( )。
A.乘5 B.除以5 C.不变 D.无法判断
4.与78×101的计算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78×100+1 B.78×100+100 C.78×100+78 D.79×100
5.280×6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4 B.3 C.2 D.1
6.星光小学四年级有298人,一套校服需要49元,每人都买一套,买这些校服大约需要( )元钱。
A.8000 B.12000 C.10000 D.15000
二、填空题
7.一辆货车的速度是45千米/时,这辆货车3小时可行( )千米。
8.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得到的乘积为125,那么原来两数的乘积为( )。
9.一套校服125元,裕华小学购买了62套校服,一共要花( )元。这里的125元是( ),62套是( ),求的是( ),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 )。
10.根据下面第1题的积,填出其他题的得数。
( ) ( )
11.“回文”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利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手法,正着读,倒着读,文字一样,韵味无穷。如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数学中,也有像回文联一样的回文数和回文式,如14×82=28×41,等号左边是两个或多个因数相乘,右边是它们的乘积或几个因数相乘,把每个算式中“×”和“=”去掉后,它们都变成回文数,像这样的算式叫作“回文算式”。将下列“回文算式”补充完整:
12×462=( )×( ) ( )×84=48×693
12.一套校服318元,四(1)班买了42套。
三、判断题
13.193×27的积是四位数. ( )
14.如果A×48=B,那么A就是B的48倍. ( )
15.1×2×3×4×5×6×7×8×9×10,积的末尾有两个0. ( )
16.“一个书包60元,5个同样的书包一共多少钱”是求书包的总价。( )
17.210×3的积是21×30的10倍.(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22×30= 160×60= 60×120=
720÷8= 480÷6= 320÷4=
19.用竖式计算各题。
104×56= 246×38= 308×50=
283×47= 216×46= 372×25=
五、解答题
20.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730千米,从甲地飞往乙地用了12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
21.森林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因此有“地球之肺”的美誉。1公顷森林每年大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19吨,一个大型林区占地4平方千米,每年大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多少吨?
22.四年级有106名同学去秋游,每名同学的车票是15元,门票是38元。他们带6000元钱够吗?
23.学校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后每天节约用水12吨。照这样计算,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多少吨?(一年按365天计算)
24.一辆卡车可装运155袋大米和139袋面粉,每袋大米重25千克,每袋面粉重20千克,这辆卡车一共可以装运多少千克的大米和面粉?
参考答案:
1.D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因此用3小时行驶的路程除以3即可,依此计算。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长度单位与时间单位之间用“/”分开。
【详解】240÷3=80(千米/时)
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依此选择。
【详解】2在23的十位上,因此计算时,竖式中的2与146相乘的实际意义是20×146。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A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几(0除外);如果两个因数都乘同一个数(0除外),积就乘两次这个数;两个因数都除以几(0除外),积就除以两次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那么积(乘5)。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4.C
【分析】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两位数乘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接着用两位数乘三位数十位上的数,再用两位数乘三位数个位上的数,最后将三次乘得的积相加即可,依此选择。
【详解】101十位上的数是0,即78×101=78×100+78×1=78×100+78。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C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直接计算出280×65的积,然后再选择即可。
【详解】280×65=18200,即280×65的积的末尾有2个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D
【分析】利用总价=单价×数量,代入数据,根据题干要求,本题需要估算,所以在计算时,可以把数据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元)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135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由分析可知,(千米),所以这辆货车3小时可行135千米。
8.25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当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不为0),积也随着乘(或除以)这个数。当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不为0),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同一个数时,积不变。所以要求原来两数的乘积只需用之前的乘积除以5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
125÷5=25。所以原来两数的乘积为25。
9. 7750 单价 数量 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分析】单价是指某种商品单位数量的价格,也指商品的最小计价单位。 顾名思义,是指一个数量单位商品的价格,数量是指多少个单位商品,总价是指全部数量的价格总和用式子表示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共花多少元便是求的总价。
【详解】125×62=7750(元),所以一共花7750元。
由分析得:125元是单价,62套是数量,求的是总价。用的数量关系式是单价×数量=总价。
10. 3000 600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0除外),积也跟着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据此解答。
【详解】120×25=(12×10)×25=12×10×25=300×10=3000
12×50=12×(25×2)=12×25×2=300×2=60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或除以)几(0除外)。
11. 264 21 396
【分析】根据“回文算式”的特点,将左边的两个因数倒着顺序写入括号,即462变成264,12变成21即可,把48变成84,693变成396即可,等号左右两边的积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2×462=264×21 396×84=48×693
12.见详解
【分析】观察竖式可知,“636”是318与42的个位上2的乘积,表示买2套校服花了636元。“1272”是318与42的十位上4的乘积,表示买40套校服花了12720元。“13356”是318与42的积,表示买42套校服花了13356元;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详解】略
14.×
【详解】略
15.√
【详解】略
16.√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已知一个书包60元,是书包的单价,5个是数量,求一共多少钱就是求总价,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个书包60元,5个同样的书包一共多少钱”是求书包的总价。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错误
【分析】21×30的积的10倍写成算式为:21×30×1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解:21×30的积的10倍:21×30×10
21×30×10=210×30≠210×3;
所以210×3的积是21×30的积的10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8.660;9600;7200
90;80;80
【详解】略
19.5824;9348;15400
13301;9936;93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把两位数的个位、十位数字分别与这个三位数相乘,并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即可。
【详解】104×56=5824 246×38=9348 308×50=15400
283×47=13301 216×46=9936 372×25=9300
20.8760千米(数量关系式见详解)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用飞机每小时飞行的千米数乘飞行时间即等于甲乙两地相距的千米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路程=速度×时间
730×12=87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8760千米。
21.7600吨
【分析】1平方千米=100公顷,依此将4平方千米化成公顷(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就乘它们之间的进率),然后用林区的面积乘1公顷森林每年大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的重量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4×100=400,即4平方千米=400公顷
400×19=7600(吨)
答:一个大型林区占地4平方千米,每年大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7600吨。
22.够
【分析】先求出一名同学的门票价格和车票价格的总费用,再乘106就可以求出这106名学生总的费用,然后与6000元作比较,大于则不够,小于等于则够。
【详解】(15+38)×106
=53×106
=5618(元)
6000元>5618元
答:他们带6000元钱够。
23.4380吨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天节约用水的重量×365天=365天节约用水的总重量,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12×365=4380(吨)
答: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4380吨。
24.6655千克
【分析】用每袋大米的重量乘大米的袋数,求出这些大米一共多重;再用每袋面粉的重量乘面粉的袋数,就是这些面粉一共有多少重,再把两者相加,就是这辆卡车一共可以装运多少千克的大米和面粉。
【详解】155×25+139×20
=3875+2780
=6655(千克)
答:这辆卡车一共可以装运6655千克的大米和面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