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考核心考点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分班考核心考点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11 15: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小升初分班考核心考点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面的几组线段,( )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A.4cm、3cm、4cm B.4cm、6cm、10cm C.7cm、2cm、12cm
2.用三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 )的面积最大。
A.圆 B.长方形 C.正方形
3.把5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比是( )。
A.1∶20 B.∶1 C.∶21
4.用一块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厚纸板,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2 B.36 C.48
5.一个圆柱体与一个圆锥体等底等体积,已知圆柱的高是6分米,则圆锥体的高是(  )分米.
A.2 B.6 C.18
二、填空题
6.一个数由3个十,6个十分之一,8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它是( )位小数,把它精确到百分位是( )。
7.小区里的自行车和三轮车共30辆,总共有70个轮子,那么自行车有( )辆,三轮车有( )辆。
8.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收入在5000元~8000元的,超过5000元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张叔叔的月工资是7000元,他应缴个人所得税( )元。
9.一个底面半径是5厘米的圆柱,侧面沿高展开后刚好是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1.实验小学准备建一个圆形的花坛,半径是4m,在花坛的周围又要建一条宽1m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 )。
12.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80,甲是乙的,乙是丙的,则甲是( )。
13.如下图是光明小学四年级学生参加学校兴趣小组的情况统计图。
(1)参加美术组的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 )%。
(2)参加学校兴趣小组的四年级学生一共有( )人。
三、判断题
14.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
15.甲数比乙数多,乙数就比甲数少。( )
16.一个数的最大因数与最小倍数的积是这个数的平方。( )
1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 )
18.某厂有男工900人,女工占全厂人数的40%,女工有600人。( )
四、计算题
19.直接写出得数。
1.5×= -0.25= 12.5×40%= 2.4÷0.06=
×= ÷= 532+399= +×=
20.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5.63+2.17-4.63+1.83 80%××18÷
(+0.75-)÷ ÷[×(-)]
21.解方程。
(1)3x-60%x= (2)2.5∶x=∶
2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五、解答题
23.某花店昨天玫瑰花和百合花共卖了419元。已知玫瑰花每朵3.5元,百合花每朵4.5元。昨天卖出百合花62朵,玫瑰花卖出了多少朵?
24.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3千米以下(含3千米)6.00元;3千米以上,每增加1千米增加1.30元。琳琳和妈妈从楼下坐出租车到奶奶家,下车时计价器上显示11.85元。从琳琳家到奶奶家大约有多少千米?
25.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距A地30千米;当乙车到达A地时,甲车超过B地5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答)
26.一个底面半径是6cm的圆柱形玻璃器皿里装有一部分水,水中浸没着一个高9cm的圆锥形铅锤(水没有溢出)。当铅锤从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0.5cm。这个铅锤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7.2021年某体育馆投入维修场地、安装设施、购置器材及其他项目的资金共6600元,图1和图2分别反映的是2021年投入资金分配情况和2019年以来购置器材投入资金的年增长率的具体数据。
2021年投入资金分配统计图 2019年以来购置器材投入资金全年增长率统计图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最多。
(2)2020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多少元?
(3)若该体育馆计划2022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的年增长率目标是50%,则2022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多少元?
参考答案:
1.A
【分析】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必须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详解】A.4+3>4,可以组成三角形;
B.4+6=10,不能组成三角形;
C.7+2<12,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
2.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铁丝的长度是围成图形的周长,此题用举例法解答,先假设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周长都是16米,分别求出圆、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假设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周长都是16米;
则圆的面积为:π×()2≈20.38(平方米)
正方形的边长为:16÷4=4(米),面积为:4×4=16(平方米)
长方形长、宽越接近,面积越大,就取长为5米、宽为3米,面积为:5×3=15(平方米)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最接近时面积也小于16平方米;所以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圆面积最大。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图形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比较面积的大小,注意: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正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
3.C
【分析】糖+水=糖水,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糖和糖水的比,化简即可。
【详解】5∶(5+100)=5∶105=1∶21,糖和糖水的比是1∶21。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4.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这块长方形的纸板,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剩下图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8-6)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6×(8-6)
=6×2
=12(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分割,关键是熟记公式有关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5.C
【详解】试题分析: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已知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分别相等,那么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据此即可解答.
解: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已知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分别相等,
那么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
所以圆锥的高是6×3=18(分米).
答:圆锥的高是18分米.
故选C.
点评: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所以圆锥高是圆柱高的3倍.
6. 30.608 三 30.61
【分析】(1)小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有几个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小数点右边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小数。
(2)精确到百分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一个数由3个十,6个十分之一,8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30.608,它是三位小数,把它精确到百分位是30.6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及求一个数近似值的方法,注意写数时一定要补足零的个数。
7. 20 10
【分析】如果假定全部是自行车,那么①三轮车数量=(总轮子数-每辆自行车轮子数×总辆数)÷(每辆自行车与三轮车轮子的差)②自行车数量=总辆数-三轮车辆数。
【详解】(70-30×2)÷(3-2)
=(70-60)÷1
=10÷1
=10(辆)
30-10=20(辆)
【点睛】本题考查了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在现实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类问题的总称,不单指鸡和兔子。
8.60
【分析】根据应缴税部分×税率=应缴税款,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7000-5000)×3%
=2000×3%
=60(元)
【点睛】此题考查了应缴税额的计算,要熟练掌握,关键是找出需要缴税的钱数。
9.985.96
【分析】因为该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根据“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可知: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因为圆柱的底面是圆形,所以求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即圆柱的高。
【详解】2×3.14×5=31.4(厘米)
31.4×31.4=985.96(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985.96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及应用,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10. 5 9
【分析】(1)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数的分母是几,该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据此求出的分数单位;
(2)分子是几,该分数就含有几个分数单位;
(3)最小的质数是2,用2-,看求出的分数里含有几个分数单位,就是加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质数。
【详解】(1)的分母是7,所以它的分数单位是;
(2)的分子是5,所以它含有5个;
(3)2-=,含有9个,所以至少加上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最小的质数。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合数与质数的特征及分数的意义。
11.28.26
【分析】由题意可知,就是求圆环的面积,先求出大圆的半径,即(4+1)米,再根据“S环形=π(R2-r2)”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4+1=5(米);
3.14×(52-42)
=3.14×9
=28.26(平方米)
【点睛】熟练掌握求圆环面积的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18
【分析】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数就是,那么丙数是乙数的1÷,则180相当于乙数的(1++1÷),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乙数,再由分数乘法的意义再求出甲数即可。
【详解】180÷(1++1÷)
=180÷
=54
54×=18
【点睛】本题先确定单位“1”,再根据三个数之间的倍份关系,将具体数量与分率准确对应,从而突破了本题的难点。
13.(1)18
(2)200
【分析】(1)把四年级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解答;
(2)把四年级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1)
1-20%-28%-34%=18%
所以,参加美术组的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18%。
(2)
36÷18%
=36÷0.18
=200(人)
所以,参加学校兴趣小组的四年级学生一共有200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4.√
【分析】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可以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解答。
【详解】长方形中每组对边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就是长方形的对称轴;
正方形中每组对边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就是正方形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中底边高所在的直线就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圆中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
所以,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
15.×
【分析】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以乙数作为单位“1”,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以甲数作为单位“1”,可举例子进行验证。
【详解】若甲数比乙数多 30% ,设乙数是100,那么甲数是;
此时,,乙数就比甲数少23.1%,并不是30%;
故题干阐述错误,答案为×。
【点睛】求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少)百分之几时,距离分数最近的量作为单位“1”。
16.√
【分析】根据“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进而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所以一个数的最大因数与最小倍数的积是这个数的平方;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17.×
【分析】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数×倍数×倍数,据此分析。
【详解】2×2×2=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8倍。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掌握正方体体积公式,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18.√
【分析】将全厂人数看作单位“1”,男工人数+女工人数=总人数,总人数×女工对应百分率=女工人数。
【详解】(900+600)×40%
=1500×0.4
=600(人)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整体数量×部分对应百分率=部分数量。
19.1;0.5;5;40
;;931;
【解析】略
20.15;8;
62;7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
(2)把除法变为乘法,再根据乘法结合律计算;
(3)把除法变为乘法,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15.63+2.17-4.63+1.83
=15.63-4.63+(2.17+1.83)
=11+4
=15;
80%××18÷
=××(18×)
=×16
=8;
(+0.75-)÷
=48×+48×0.75-×48
=44+36-18
=62;
÷[×(-)]
=÷[×]
=÷
=7
21.(1)x=;(2)x=2
【分析】(1)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4即可。
(2)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式子转化为x=×2.5,再化简方程,最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详解】(1)3x-60%x=
解:2.4x=
2.4x÷2.4=÷2.4
x=
(2)2.5∶x=∶
解:x=×2.5
x=
x÷=÷
x=2
22.30平方厘米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左边阴影部分可以移到长方形中,然后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底为6厘米,高为6厘米的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如图:
8×6-6×6÷2
=48-36÷2
=48-18
=30(平方厘米)
23.40朵
【分析】将卖出的玫瑰花的朵数设为未知数,再根据“玫瑰花总价+百合花总价=419元”列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玫瑰花卖出了x朵。
3.5x+4.5×62=419
3.5x=419-279
3.5x=140
x=140÷3.5
x=40
答:玫瑰花卖出了40朵。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易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找出数量关系并列方程。
24.7.5千米
【分析】先计算超过3千米部分需要付的车费,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求出超过3千米的路程,最后加上3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11.85-6)÷1.3+3
=5.85÷1.3+3
=4.5+3
=7.5(千米)
答:从琳琳家到奶奶家大约有7.5千米。
【点睛】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5.75千米
【分析】题目可以理解为:甲行驶50千米时,乙行驶了30千米,则甲乙的速度比为50∶30;又因为当时间相同时,路程之比等于速度之比,假设AB两地相距x千米,可列比例:x∶(x-30)=50∶30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AB两地相距x千米,由题意得:
x∶(x-30)=50∶30
x∶(x-30)=5∶3
3x=5(x-30)
3x=5x-150
5x-3x=150
2x=150
x=75
答:AB两地相距75千米。
【点睛】当思考起来感觉困难时,可以再从题目里继续提取隐藏的条件:即甲车超过B地50千米的用时,与乙车行驶30千米用时是相等时;再结合路程速度时间三者间的关系可得比例。
26.18.84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把圆锥从圆柱形容器中取出后,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就等于这个圆锥的体积,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把数据代入公式取出这个圆锥的体积,再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Sh,那么S=V÷÷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3.14×62×0.5÷÷9
=3.14×36×0.5×3÷9
=113.04×0.5×3÷9
=56.52×3÷9
=169.56÷9
=18.84(平方厘米)
答:这个铅锤的底面积是18.84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明白:当把圆锥从圆柱形容器中取出后,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就等于这个圆锥的体积。
27.(1)2021;(2)1900元;(3)3762元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每年的资金增长率均是正数,所以到2021年投入资金是最多的;
(2)根据扇形统计图,用100%分别减去安装设备、维修场地以及其它的百分率,求出购置器材占总资金的百分之几,从而利用乘法求出2021年购置器材投入的资金。根据折线统计图,2021年购置器材投入是2020年的32%,所以再将2021年的投入除以(1+32%),即可求出2020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多少元;
(3)根据(2)可知,2021年购置器材投入2508元,将其乘(1+50%),求出2022年计划器材投入多少元。
【详解】(1)2021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最多。
(2)6600×(100%―28%―24%―10%)
=6600×38%
=2508(元)
2508÷(1+32%)
=2508÷1.32
=1900(元)
答:2020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1900元。
(3)2508×(1+50%)
=2508×1.5
=3762(元)
答:2022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3762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识图,并从中获取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