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单元(或主 题)名称 《风向和风力》
学科 科学 学段 中年级 年级 四年级
相关 领域 地球与宇宙科学
主要教材 小学科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天气与气候》单元内容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在本单元,将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天气变化有什么规律,怎样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观测的量描述天气, 认识气候和天气有什么不同,以及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等。 本单元设计了4课,分别是《一天的气温》、《风向和风力》、《观测云和雨》、《气候和气 象灾害》。 二、课标内容分析 《天气与气候》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涉及学科核心概念及学习内容如下: 10.地球系统。 10.1天气和气候。 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 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有关天气方面的知识并不陌生,在二年级下册《了解天气》单元的学 习中,学生就初步知道了天气现象包括阴、晴、雨、雪、风等。在本单元中,学生将进一步 学习天气变化有什么规律,怎样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 气,认识气候和天气有什么不同,以及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等。本课主要基于学生对风的 现有认知,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风向和风力,并通过制作简易风向标等工具来观测风。要让 学生能够利用风向、风力来描述天气,在观测实践中掌握观测风向和风力的方法,把对天气 的描述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日常生活及天气预报中,学生对风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天气预报中西南风二到 三级,东北风五到六级……不同级别的风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同的影响,有时的大风会给 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等。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感受到了不同的风,如纸片的 飞舞、树叶的摇摆等,但学生对于风向的确定、风级的划分标准等知识确实了解甚少,即学 生没有对风形成系统的知识。本节课学生通过感受风、观察风向、判断风力以及自制风向标 和小风旗对进行观测等活动,从而对风形成系统的认识。 基于以上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本课教学设计了“提出和聚焦问题”、“认识并观测 风”、“布置实践作业”三个主要环节。第一环节目的是通过联系生活以及分析天气预报聚 焦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本课的科学实践环节是“观测风”,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观察、 认识风向和风力,并通过制作简易风向标等工具来观测风。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观测风的实 践作业,针对学生在长期观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德育渗透,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保持 其观测风的兴趣,培养观测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2.知道风向有八个基本方向。 3.在用风向标观测风时,当风向标停止转动时,风向标头部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4.一般情况下,气象部门把风力分为0—12级,并用风速仪测量风速,风速越大,风力越大。 ●科学思维 1.利用风向图引导学生科学地辨认风向。 2.在了解风级歌的基础上,利用风中的景物和人的感觉判断风力。 3.能够利用学过的风向和风力知识描述天气。探究实践 4.能够利用烟、旗等物体的飘动情况识别风向,根据风级歌判断风力。 5.能够动手制作一个简易风向标或风旗,并在观测实践中掌握观测风向和风力的方法。 ●态度责任 1.在对风的观测中,体验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坚持观测的科学态度。 2.在制作活动中,正确使用学具材料,与人合作,用心观察,注意安全。 3.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好奇心,保持观测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怎样确定风向和风力,会用简单工具观测风。 教学难点:在实际观测中掌握观测风向和风力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提 出和聚焦问 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如何观测一天的气温,除了气温,天气预报还常预报哪些要素 你对风有哪些认识 2.风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天 气预报是怎样描述风的呢 (出示天 气预报) 3.风向和风力是观测风的两个项目,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板书课题) 回答问题,交流对风的认识。 阅读天气预报。根据提问,交流天气预报中有关风的要素。 通过学生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对风的已有认知,以便为后面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环节二:认 识并观测风 一、认识风向,学习观察风向 1.先制造风。出示电风扇(风筒、 小扇子都可),打开电风扇,把轻小物 体(塑料带条等)放到电风扇前面。 引导学生借助带子观察风,用手势表 示风向。 2.通过观察现象提问:你认为什么是风向 3.板书: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4.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你知道是哪八个方位吗 (出示风向 图 ) 5. (打开风扇,放好带子),问: 现在吹的是什么方向的风 。你是怎样判断的 6.生活中还可以借助哪些景物来 判断风向 7.出示图片判断风向。问:你发 现风向与物体飘动方向有什么关系 吗 (板书) 8.为了更准确的判断风向,气象 部门是利用什么专业工具来观测风向 的 (板书:风向标) 9.播放视频认识风向标。问:风 向标是怎样判断风向的 (板书:箭 头指示的方向) 二、认识风力并判断风力 1.清楚了风向我们再来认识风 力。风力是指风的强度。(板书)也就 是风吹物体力量的强弱或大小。 2.电风扇能吹出强弱不同的风 吗 你是怎么判断风的强弱的 3.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划分风力 等级的 (观看视频) 4.同学们,你们知道气象站用什 么仪器观测风力吗 (板书:风速仪) 5.出示手持风速仪,测电风扇的风 级。 感受风,观察风,用手势表示风向。 学生回答(预设:风从哪个方向吹来,那个方 向就是风向)。 回答问题 根据现象,判断风向。 回答问题 观察、判断、思考。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借助风扇或扇子感受强弱不同的风。 回答问题(预 设:通过自身感觉和借助丝带等物 体判断出风的强弱)。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认识风速仪。 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 思考,自己得出风向概念,培养 分析能力。 认识风向与自然界的基本方位是对应的。 通过认识物体飘动方向与风向的关系,学会利用物体飘动方向判断风向,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 通过电风扇或扇子等制造的风引出风力的概念。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风力的等级划分。 通过图片、 实物认识风速仪结构,学习风速仪如何使用。
6.如果没有风速仪怎样观测风力 呢 (板书:风级歌) 7.学习风级歌,利用风级歌估测风 力。 8.现在是春天,正是风大的季节, 同学们一定要关注天气预报,了解风 力的大小,保证安全出行。 三、制作简易观测工具并观测风 1.提出任务:学习了风向和风力 的相关知识就可以自制简易工具来观 测风了。(出示简易风向标及风旗图片 或实物。) 2.视频出示制作材料及方法。 3.制作时应该注意什么 4.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制作完成 后讨论:怎样使用风向标 怎样用风 旗判断风向、风力 5.整理材料,汇报探究结果。 6.小结风旗的使用方法:旗面飘 动的相反方向就是风向。风旗观测风 力可以参照风级歌,旗面不动0级。 旗面未展开1—2级,旗面展开3级或3级以上。 7.有兴趣到外面实测一下吗 实 测时要注意什么 (PPT出示温馨提 示) 8.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外面实测,师指导。 9.汇报实测结果。 (预设:可以根据 风中物体的动态 和人的感觉来估 测风力的大小)。 读风级歌,理解含义。 根据出示的图片用风级歌来 估测风力。 观察图片、实物。 观看视频,学习制作方法。 思考,回答。 分组制作风向标、风旗,讨论 使用方法。 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回答。 阅读温馨提 示。 分小组到室外实测,学会使用 风向标和风旗。注 意小组合作。 每组汇报实 则结果。 通过风级歌进一步熟悉风级与对应的景物的变化,能有效提高学生辨认风力的准确率。 抓住时机,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认识简易风向标和风旗的构造及作用。 提示注意安全等。 通过制作风向标和风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组内成员团结合作能力。 知道简易风旗能估测三个等级的风力。了解实测的注意事项。真正学会用简易风向标和风旗观测风。能利用风向和风力描述天气。
环节三:布 置实践作业 1.连续观测一周的风向和风力, 并做好记录。 2.在长期的观测中你会遇到哪些 困难 会不会想到放弃 3.小结:在长期的观测中,会遇到 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候你可以想想 许多气象员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仍然 坚持观测(出示南极气象人图片),希 望同学们为了自己的科学梦想克服困 难,坚持到底,永不言弃,加油! 学生交流会遇到的困难。 观看南极气象人图片,交流体会。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增强克服困难的 信心。保持其观 测风的兴趣,培养观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