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腐朽为神奇 配套教学设计(6)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化腐朽为神奇 配套教学设计(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1-08 13:11:5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理解并掌握“肌理”的概念,懂得在生活中到处都有一些奇妙的肌理现象。
2、技能领域:通过欣赏、感悟、制作肌理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快乐自主地参与学习,掌握新知。通过观察、实践掌握一些肌理的制作方法。能小组友好合作、群策群力,大胆创新尝试用不同方法来表现肌理效果,力求完成几件有创意的作品。
3、情感领域标:体验并感受肌理的独特美,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进一步提升人文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创造领域:会根据自己或小组的原始作品进一步创意发挥,设计并制作新颖独特的艺术品。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努力改造生活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奇妙的肌理世界》选自《美术》(岭南版)第14册“材质与肌理”单元。本课在前面设计应用的系统学习后,学生已能开始关注周围物体的形状美和色彩美,并能初步显现出改造生活、美化生活的意识,同时有了前阶段的欣赏评论、技能练习和创意设计的练习后,也为深入学习本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本课分四个环节。一、感知肌理。二、欣赏肌理。三、制作肌理。四、肌理的创意表现。其中一、二、三环节可以设置为第一课时,第四环节设置为第二课时。本文的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材从生活出发,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并发现研究的课题,在这一点上,完全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其中课题突出“奇妙”两字,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教材也从美学的角度,适时导入“肌理”这一术语概念,做到了教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并掌握了新知。教材选择了一枚树叶、花生、树皮等同学们常见的物体图片,从发现和感知它们表面不同的质感和纹理开始,潜移默化的带领同学们走进奇妙的肌理世界。如:树叶叶脉的粗糙、陶艺的坚硬、纺织品的光滑、皮革与金属的粗狂与光泽感……它们都是生活中好看而有用的肌理。在欣赏的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普通而常见的物品中体味不平常,在平凡的物品中体味自然的奇妙。在初步了解了肌理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将教材的内容进行扩充。如:引导学生观察石头、树木、云层、水纹等,并在感知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奇妙的肌理保留下来?这就非常自然的导出肌理的制作环节了。肌理的制作是多种多样的,有拼贴法、手绘法、拓印法等。在一节课中既要向学生展现多种多样的制作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还要注意到方法的演示和实践。教材将吸附法和拓印法作为重点的演示方法,即简单又很容易出效果,利用水油不相溶的原理,制作出有趣的肌理作品。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各种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来制作肌理。设计是为了更好的应用,因此本课还继续拓展,将所做的肌理作品进行组合、剪贴、附加等,可以重新赋予肌理新的生命。
教材内容新颖活泼,符合七年学生的学习层次和水平,其学习难度也在有趣的观察和实验中无痕式的渗入。其作业的开放性亦很大,便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还带着小学时代的稚气,他们的生理年龄表现为好动、好奇、好胜,思维大胆活跃且不受约束、有新颖独特的想法但在表现方法上略欠缺,他们的作品往往会打破常规、富有创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一特质,始终以“奇妙”为准绳,贯穿教学。如:观察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它奇妙在哪里?你会表现这些奇妙的肌理现象吗?……正是这些奇妙的现象和奇妙的表现,吸引着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体验并感受不同材质的肌理美。
(可通过触摸实物,欣赏生活中的图片及作品来感悟肌理之美。)
2、了解并掌握制作肌理的基本方法。
(肌理的制作有很多,包括:吸附法、电脑软件制作法、不同肌理纹样进行拼贴法、手绘模仿法、实物拓印法等,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演示实验和讲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并发挥创意想象。)
教学难点:
尝试用吸附、拓印等方式合作完成一幅有趣的肌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一)游戏创设、激趣导入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一)游戏创设、激趣导入
在老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游戏。游戏的名称叫“盲人”摸物(课件展示,教师简要讲解游戏规则)
A、触摸实物
教师:老师这里有几件东西,在没有让它们亮相之前,
我想让几个同学上台来用手触摸,说说你的感觉,猜猜它会是什么?
(教师预先准备一些肌理特征明显的实物,如青铜器、瓦楞纸、花篮、陶瓷等,并请同学上台触摸实物表面。)
B、学生描述触摸的感觉
上台游戏的几个学生先面朝黑板背对实物,而教师则将实物一一展示给其余同学,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不能发出声音,待大家观察完毕后,让参加游戏的同学再来触摸,描述所摸到物品的感觉并说出名称,其余同学不得给予提示。
C、导出课题
小结:这些物体中,有的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除此之外,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发现一些奇特的纹理,我们把它叫做“肌理”。
(出示青铜器)看!上面凹凸的纹理就是肌理。比如我们的掌纹,自己看看是不是有很多纹路呢?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把这掌纹用一种方式呈现出来(用画好的一棵树,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沾了颜料印在那张纸上,可以呈现不同的效果),引导学生观察颜色、纹路等的关系。为下面的实验拓印埋下伏笔。
(二)情境设置,导入新课
A、课题展示------奇妙的肌理
教师: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大家了解奇妙的肌理。说肌理奇妙,是因为它们千姿百态的到处存在。你们知道它们都躲哪儿去了吗?------现在老师将我们全班组成一个旅游团,一起带着同学们来一次寻访肌理之旅,好不好?-------准备好了吗?!
B、寻访之旅----大眼找肌理
教师展示各种自然肌理,如玻璃的纹理、现代陶艺中的肌理等,同时配以优美的轻音乐,充分释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肌理,他们在感叹肌理的特殊魅力的同时更能感悟美时刻在我们身边。
C、说一说,你的寻访感受。议一议,肌理存在的领域。
学生活动略。
教师引导学生在寻访肌理同时仔细观察肌理存在的领域并展开讨论。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可以概括出:肌理可以存在于大自然如纺织、工艺制品、陶艺作品、建筑材料等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D、肌理面对面
小讨论:什么叫肌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肌理:又称质感。是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排列,组织、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了粗糙、光滑等不同的感觉。它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E、欣赏肌理作品之美
从引导学生欣赏肌理的自然之美。
解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许多奇妙的物形与色彩,为我们展现了它们神奇与绝妙的肌理。它们的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不同的肌理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心理作用和不同的审美。粗质的纹理给人一种粗犷豪放,厚重朴实的心理感觉;光滑的质感,给人一种细腻精致、华丽严谨的心理感觉;当我们面对粗糙的灰褐色土壤的戈壁,那层层的的沙粒,我们感受到的是大自然内在的感人力量。形形色色的肌理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也为我们美术设计提供了许多的素材与灵感。
肌理效果在绘画和设计中的应用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就是用压印法在器物的表面形成绳纹等纹理进行装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肌理为丰富我们的作品和美化我们的生活而被广泛应用。如广告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家居设计、家具设计、器皿设计、环艺设计,摄影艺术、雕塑艺术、工艺美术等等。
然后教师展示各种肌理作品,让学生深层次的感悟多种多样的肌理所体现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此时学生对于肌理已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他们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设计制作有趣的、变化莫测的肌理。
F、有趣的肌理制作
1.实验演示,方法导出
教师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操作,做如下实验:一盆清水中滴入少许已稀释的油画颜料,学生轻轻拨动水面,由该学生说说水面发生的变化------即水面产生了有趣的旋涡状图形。
教师:这个图形漂亮吗?想想能用什么方法来捕捉这瞬间的精彩?(学生踊跃发言,此刻学生的兴趣再次高涨。)
2.师生共同小结:方法之一------吸附法
教师指导台上的学生继续完成实验,提示学生在吸附时不要来回移动纸张,否则肌理纹样会模糊不清。在指导的同时,教师小结出该实验的原理:油与水的矛盾法是吸附法的一种,它是利用油性的颜料如油画颜料、油画棒等不溶于水的特性,而形成奇异的纹理,然后再用白纸吸附成形的。
教师:如果用吸附法制作多种色彩的肌理,还要注意什么?可以展示几张效果一般的作品以强化注意点。
学生讨论:要考虑到色彩的搭配和构图问题。
教师:想一想,吸附除了用油画颜料以外,你还能否用其它材料制作?
学生讨论:墨汁、油画棒加水粉颜料等。
师:很好,(展示相关作品)同学们可以在作业中尝试这种方法。
方法之二------拓印法
3.讨论:除了吸附法之外,我们还有哪些材料或方法能制作出美丽的肌理作品。
先让学生自由回答,然后教师出示幻灯片组织学生讨论。如电脑软件制作法、不同肌理纹样进行拼贴法、手绘模仿法、实物拓印法等
教师简要引导出制作肌理的方法,鼓励学生想象开发出新的方法。
活动2【导入】游戏竞赛
学生按八组围坐,选好组长,采用学生喜欢的娱乐竞赛形式,并有机地糅合本课的知识点。各组基本分50分,以哪一组最终的得分最高为胜。
1、幸运百分百(必答题,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回答,回答正确加10分,错误扣10分)
①肌理又称质感,是不是?
②电脑可以设计出肌理吗?
③只要是客观的材料,用手就可以感知到肌理,是吗?
④青铜器上的神秘纹理不是肌理。
⑤物体表面不一定有肌理,对还是错?
⑥树皮的粗糙,玻璃的光滑等不是表面肌理形成的。
⑦肌理就是纹理
⑧请你说出3种肌理的制作方法
2、合作百分百(分组进行,由组长分工负责,要求用至少2种不同的方法表现)
情景设置:金道中学要举办一个艺术花瓶展示,现每组要推荐2件作品参展,请你给花瓶设计一个漂亮的肌理图案。并评出等第,分别记分为20、15、10、5分。
学生用桌上的材料或自备的材料采用任意方法制作肌理作品。教师指导,创意的关键在于材料的选择与表现。
此环节学生很容易获得成功,教师由衷地赞扬学生的作品。教师要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品的色彩和构图,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清洁卫生。
作品完成后,由各组派组长上台展示作业并讲解方法。评议的重点在肌理的构图、色彩和选材上。教师点评、学生互评选出等次,掌声鼓励。
3、快捷百分百(最快、最整洁的一组得10分)
学生在课堂的动手部分一般只关注最后作业整体效果,往往会忽略本组的整体卫生状况,设计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快速的完成作业、养成随课随净的良好习惯。
邀请部分同学畅谈学习本课的感想。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