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1.细胞含有的物质能量。
2.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的功能。
3.应用推理方法,获取微观、抽象的知识。
分子和原子: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我们刚洗好的衣服湿的,因为里面有水,放到衣架上晾时,衣服里的水分子就会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很快衣服就干了。
组成遗传物质的物质叫核酸,核酸有两种,其中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DNA,具有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一种是核糖核酸,简称RNA,在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如水、氧和 等简单的物质,这类物质一般不含碳,统称为 ;另一类分子较大,如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复杂的物质,一般含有碳,统称为 。
2.细胞膜的功能是: 。
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而植物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它能把光能转化成 。
4. 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因为它里面的 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因此,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组长评价:____________。(优、良、合格、待合格) 组长签名:____________
1.利用生活体验,推理出构成这些生物的细胞里都有哪些物质?
生活体验
你作出的推论
西瓜甜且解渴、桔子酸甜
喝豆浆可为人体补充蛋白质、钙质等无机盐等
花生可以榨油
人时刻要呼吸
2.利用生活体验或实验结果,推理出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
生活体验或实验
你作出的推论
海带的味道与海水比较
海带与海水的含碘量比较
观察细胞膜功能动画
3.分析课本有关多莉的资料,说说多莉的长相为什么既不像A羊,也不像C羊,而与B羊十分相像?
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利用的能量
细胞的控制中心
( )1.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有
A.有机物和无机物 B.水和有机物 C.水和糖 D.脂肪和蛋白质
( )2.生活在海水中的海带, 其细胞中的碘含量比海水高出许多倍, 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这说明:
A.细胞壁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细胞壁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C.细胞膜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D.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炒红苋菜时,汁水为红色是因为细胞膜被破坏,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的原因
B.细胞内的物质是固定不变的,不需要外界给予
C.能量转换器就是把能量用掉
D.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 )4.下列结构属于植物体细胞中能量转换器的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 )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决定这种遗传现象的结构位于: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
6.下图是绵羊“多莉”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多莉”是由A羊提供的____________和B羊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 融合而成的细胞发育而成的。
(2)在“多莉”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由 羊供给的。
(3)“多莉”的长相与__________羊基本一样,这说明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中。
(4)“多莉”与正常羊的区别在于它不是由_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
(5)与上述有关的生物技术叫_________。
克隆人
克隆人已经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梦想,而是呼之欲出的现实。目前,已有三个国外组织正式宣布他们将进行克隆人的实验,美国肯塔基大学的扎沃斯教授正在与一位名叫安提诺利的意大利专家合作,计划在两年内克隆出一个人来。由于克隆人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一些生物技术发达的国家,现在大都对此采取明令禁止或者严加限制的态度。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克隆人也是有优点的。第一是可以让那些得不到孩子而非常痛苦的不育患者有自己的孩子。其二,这样的克隆是只用丈夫妻子自己的精子卵子,这就避免了伦理上和心理上的阴影。还有,克隆还可以挽救濒危动物,保持人群性别的合理平衡,保护少数民族遗传基因。更重要的是,克隆人可被用来研究,以比较和证明环境与遗传对人成长究竟哪一个更重要。
基本信息
章节、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分册(模块)
七年级上册
授课时数
1
作者姓名
巫新强
所属学校
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
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的描述
1.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结构,在进行生命活动上的功能。
2.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本章的前三节中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本节将要探讨的是细胞的功能,讲述细胞的生活,内容抽象,与学生的距离较远,教学难度较大,而本节主要是介绍细胞物质和能量以及细胞核是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为后面学习生物体的构成提供了基础。
核心概念图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学生认识水平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个时期的学生爱动手,思维较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由于个体发展的差异及年龄特点,会有部分学生不能完成本节抽象、微观的知识与概念,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本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
(2)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描述细胞核在生物的发育、遗传和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尝试通过猜想、类比、推理等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情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①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②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课堂中现场体验、实验、资料等进行猜想、类比、推理,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①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②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换现象,类比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通过小克隆羊多莉资料的分析推理出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简要阐述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着“课程为本、追求实效、实践创新”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实验法、观察法等,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演示实验及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观察、思考、猜想、推理、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细胞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细胞核是控制中心等知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①生物自习课中,预习课文,阅读导学案中的“知识仓库”,完成 “自主梳理”。
②各学习小组对自习获得的知识进行规纳总结,汇总至科代表处。
③各小组提出预习时遇到的困难及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准备实验材料与用具:干海带、新鲜海带、海水(海鲜店有)、稀硫酸(15%)、双氧水(3%)、淀粉溶液、蒸馏水、花生、酒精灯、试管、试管架、烧杯、牙签等物品。
课前与科代表沟通,了解同学们预习中的存在问题,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1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依据
引
入
课
题
描述做一智慧学生在推理能力表现上的要求。
倾听。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预习成果汇报
请科代表汇报预习成果及预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1.科代表汇报学生预习成果及预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2.其他同学倾听。
了解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准确定位学习目标。
活动一: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1.提出探究问题:请根据下列生活体验推测细胞内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①西瓜甜且解渴、桔子酸甜。
②喝豆浆可为人体补充蛋白质、钙质等无机盐。
③花生可以榨油。(学生自已偿试)
④人时刻要呼吸。
2.巡视指导。
1.分析生活老师列举的生活事件,得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成分。
也可偿试根据自身生活体验,得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成分。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成果。
偿试通过猜想、推理等方法,理解细胞中有哪些物质,哪类物质中含有能量,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偿试对细胞中的物质进行分类。
4.演示花生种子燃烧实验。
3.偿试对细胞中的物质进行为类。
4.观察花生种子的燃烧实验。说明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区别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为理解有机物中贮存化学能做铺垫。
探究活动二: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1.提出探究问题:请你跟据下列生活体验或实验推理出细胞膜的功能。
①海带的味道与海水比较。
②海带与海水的含碘量对比实验。(1号试管:10滴淀粉液+1滴碘液;2号试管:10滴蒸馏水+5片2*2mm的干海带+5滴稀硫酸+10滴双氧水+1滴淀粉液;2号试管:10滴蒸馏水+5滴海水+5滴稀硫酸+10滴双氧水+1滴淀粉液)
2.观察废物排出细胞的动画。
1.体验海带和海水含盐量的不同。得出细胞膜能将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
2.观察海带与海水的含碘量演示实验,得出海带的细胞可将需要的物质吸收进来。
3.观察细胞膜将废物排出的动画,得出细胞膜能将废物排出。
利用现场体验、实验及动画观察,偿试通过猜想、推理等方法,认同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探究活动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1.请你偿试识别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
电线、蜡烛、汽油、太阳、植物、白炽灯、燃烧的蜡烛、跑动的汽车、跑动的人。
2.偿试理解白炽灯、燃烧的蜡烛、跑动的汽车、跑动的人的能量来源及能量转换器。
1.说出电线、蜡烛、汽油、太阳、植物、白炽灯、燃烧的蜡烛、跑动的汽车、跑动的人的能量形式。
2.了解白炽灯、燃烧的蜡烛、跑动的汽车、跑动的人的能量来源及能量转换器。
3.偿试用类比的方法,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作用。
从日常生活中关于能量形式的常识,通过猜想与类比,认识细胞中的物质来源和能量转换器。深入浅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提出探究问题:克隆羊多莉的长相为什么既不像A羊,也不像C羊,而与B羊十分相像?
分析克隆羊多莉产生的全过程,得出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完成知识网络与巩固练习
见学案。
教学特色
设计了三个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究活动,使课堂生活化。这三个活动分别是:
1. 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利用学生熟知的西瓜桔子的味道、豆浆中的营养、花生榨油、人要呼吸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间还穿插了手压榨花生油的小实验,从而推理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2.现场体验海带含盐量与海水的不同。现场体验海带与海水味道的不同,学生顺理成章的理解了海带的细胞能将海水中的盐分挡在细胞外面。
3.创造性的使用了海带碘含量与海水碘含量的对比实验。而海带中碘含量比海水多的实验,又让学生明白,细胞膜能将需要的物质主动吸收进细胞。进而推理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通过类比,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变现象,建立起学生能量转换器的概念,进而理解到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就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这三个活动,有效的把学生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变成学生熟知的,能直接体验到的生活事件,降低了学习难度。也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把科学文字符号,转变成真正的生物学科学素养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细胞的活
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细胞膜 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 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线粒体 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利用的能量
细胞核 细胞的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