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水资源》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3《水资源》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11 16:4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水资源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水资源》这一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本节内容是在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掌握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分布情况,认识到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危机,特别是认识“人类、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合理利用水资源。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重难点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3.说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或办法。 4.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认识我国水资源国情以及探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树立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方式与策略 采用“自学·议论·引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通过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及探究欲望。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我国水资源现状》 学生边听边看边感悟。 通过视频,让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现状有直观的了解,并分享感悟。 2分钟
话题探究: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需要用到水? 水是否就是水资源? 通过交流,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2分钟
创设情境——我是水资源调查员 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P75-P76图文资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1.通常把地球上的 称为水资源。 2. 和 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3.一个国家 的大小,大体可以表明水资源的多少。 4.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 ,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和 地区。 5.从时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 季节丰富, 季节不足。 学生分组回答,教师适时引导点评。 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培养学生阅读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8分钟
创设情境——我是水资源分析师 合作探究一: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抢答。 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综合小组集体的智慧,并能归纳总结。 在教学中设置竞争点,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予以一定的成果展示平台和形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分钟
练习:三则材料分别反应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哪些特点? 说一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会带来的哪些影响? 学以致用,及时巩固知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分钟
创设情境——我是水资源规划师 问题1: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春季用水紧张,夏季汛期的水白白流入海洋也很可惜,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问题2: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北方耕地多水少,用水紧张,怎么解决? 了解南水北调工程——中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合作探究,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了解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9分钟
自主学习:读教材79页,思考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了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及原因。 从教材中提取有用信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1分钟
思考:爱护生命之源,我们能为保护水资源做哪些努力? 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了解中国节水标志 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提升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升地理实践力。 3分钟
活动: 以四星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标语。 展示与分享 德育渗透与延伸,进一步提升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 4分钟
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与归纳,加强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1分钟
随堂检测 砸金蛋挑选习题,进行小组PK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趣味性,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知识进行巩固。 3分钟
板书设计
教学特色与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参与课堂活动,再利用小组竞赛的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堂氛围比较活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分析等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一系列生活化的场景与问题,拉近了地理与生活的距离。问题设计层层递进,深入浅出,有效运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热情高涨。 不足之处:有些环节仍需优化,存在隐形浪费时间,可以进行调整,从而增加课堂练习和展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