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班级 得分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
A.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B. 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火山喷发现象依然存在
C.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 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2.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 气温是指某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C. 测量气温的温度计通常放在白色的百叶箱内
D. 一天内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 12时
3.下列选项中,不能用“热空气上升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热气球在空中飘来飘去 B. 刚出锅的馒头冒热气
C. 烟花飞上天空 D. 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低处
4. 如图是小金老师手机上收到的一周天气预报,则本周气温日较差最小的一天是( )
A. 昨天 B. 今天 C. 周二 D. 周四
5. 杭州地区多云转晴,偏北风3~4级,温度5~17℃。这一天时间里杭州地区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 )
A. 天气 B. 气候 C. 降雪 D. 气候特征
6. 电影《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的故事。攀登者在登山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下列符合事实的是( )
A.大气压强逐渐增大 B.大气温度越来越高
C.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 D.大气中的氧气逐渐稀薄
7.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兴趣小组记录了杭州市一段时间内的大气压和天气情况,部分信息如表所示。下列对表格信息的解读中,较合理的是( )
日期 7 月 1 月
11日 12日 13日 14日 11日 12日 13日 14日
天气 晴 大雨 小雨 晴 晴 小雨 大雨 晴
大气压(10 帕) 0.99 0.86 0.87 0.99 1.01 1.0 0.98 1.01
A. 雨天的大气压一定比晴天的低
B. 当大气压小于 帕时一定是雨天
C. 夏季的大气压一般比冬季低
D. 冬季的雨天一般与夏季的一样多
9. 为了更好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老师对覆杯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甲所示),如果抽气接近真空,你看到的现象将是( )
10. 小乐将两支冒烟的木条放在烧杯上方,如图所示。下列选项表示两支木条冒出的烟的可能移动方向,符合事实的是( )
11.下列现象或做法中,跟大气压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吃海螺时要剪去尾部 B. 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
C. 氢气球松手后会上升 D. 茶壶盖上要开一个小孔
12. 国外研发出一种吸盘式手套,把吸盘紧压在墙上,开动抽气机抽出吸盘中的空气,使人能在竖直墙面上攀爬。当人静止在墙上时,让抽气机抽出更多空气,这时( )
A. 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B. 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C. 吸盘对墙壁的压力变大 D. 吸盘对墙壁的压力变小
13. 先在烧瓶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如图所示。将烧瓶口向右或向下或向左,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目的:研究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
D.探究结论: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14. 经过23天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 千克月壤样品成功从月球返回地球。航天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速度极大,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
B.“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热量”说明大气对地球有保护作用
C. 月壤样品从月球带到地球质量保持不变
D. 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15.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塞紧瓶塞时,常看到瓶塞会跳一下。这是因为倒出部分开水后 ( )
A. 冷空气进入后受热膨胀,瓶内气压增大
B. 使瓶内水蒸气液化,瓶内气压减小
C. 使瓶内水蒸气受热膨胀,瓶内气压增大
D. 使瓶内水发生汽化,瓶内气压增大
16. 小红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原因可能是( )
A. 大气压偏小 B. 吸管上有孔
C. 吸管偏细 D. 吸管插得太深
17. 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的主要部件是一个“橡皮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皮碗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力阻止了衣物向下的移动
B. 皮碗内挤出的空气越少,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 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D.“吸盘式”挂衣钩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
18. 夏日城市中最高气温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的中午12:00,而是在午后14:00左右,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中人行道树遮阳 B. 城市中风速较大
C. 城市中人口较多 D. 地面热量传给大气有一个过程
19.下列现象跟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
A. 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
B. 冬天的时候,蛇要进行冬眠,一直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才出来活动
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为22℃,因此许多人在夜间工作
D. 蜗牛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会选择夏眠
20. 把一个吸盘用力按压在玻璃罩顶端,吸盘静止(如图),然后抽取密闭玻璃罩中的空气,过了一会儿吸盘掉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抽气前吸盘受到向上的力小于受到的重力
B. 抽气前吸盘受到向上的力等于受到的重力
C. 抽气后吸盘掉落是由于受到的重力增大
D. 抽气后吸盘掉落是由于玻璃罩内气压减小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6分)
21.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图中序号填空:
天气现象发生在 ,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填序号)。
(2)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填字母)。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22. 如图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气温的 变化曲线图。
(2)最低气温出现在 时左右。
(3)据图分析气温随时间的大致变化规律是 。
23. 如图的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使用这种菜刀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在 作用下菜片沾刀,同时能 (填“增大”或“减小”)切菜的阻力。
24. 如图所示为自制的气压计,据图回答问题:
(1)此时瓶内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2)若小金把该气压计从孤山顶移到山脚后,瓶底受到的液体压强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要把此“气压计”改成简易温度计,应如何操作 。
25. 超市里,卖海鲜的柜台处常用冰块来冷藏保鲜,若就从冷藏效果考虑,通常冰块应放在海鲜的 (填“上方”或“下方”),理由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6. 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
(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 存在的证据。把甲装置旋转任意角度,纸片都不会掉下来的事实证明了 。
(2)小金为排除甲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的可能性,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抽气机不断从玻璃罩内抽气,可以看到纸片会掉下来。小丽重复了小金的实验却没有看到预期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3)其他条件都不变,小科把杯中的水换成密度更小的酒精重复小金的实验,则要使同一硬纸片落下,与小金比,抽气时间 (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27. 杭州临安昌化等山区盛产板栗,通常采用“低压法”去壳,即在2千帕低压条件下,将板栗加热到一定温度,板栗内的水分汽化,短时间内无法溢出,致使壳内外存在很大的气压差,使外壳爆裂实现去壳。某科研小组想研究板栗用“低压法”爆壳时,爆壳率与温度的关系。图甲是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过程如下:
①准备实验板栗若干份,每份2千克。
②设置爆壳箱内的气压恒为2千帕,分别在 和80℃的温度下对5份实验板栗进行爆壳,每次爆壳时间均为60分钟,记录爆壳数并计算爆壳率。
③重复步骤②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各温度下爆壳率的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实验板栗除了品种相同外,还需控制哪些因素相同 (写两点)。
(2)分析图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查阅资料得知:板栗内外气压差越大爆壳率越大,同时壳内气体更容易逸出,科研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取2千克实验板栗,先在气压恒为101千帕、温度恒为80℃的条件下预热30分钟,然后立刻放入气压恒为2千帕、温度恒为80℃的爆壳箱中进行30分钟爆壳,多次实验发现爆壳率上升为90%。请解释其原因: 。
28.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大,所以容易被压缩。某同学想:当气体的质量一定时,气体被压缩导致体积减小时,气体压强将会怎样变化呢
(1)他提出了两个猜想:
猜想一:一定质量的气体,压缩体积,压强减小。
猜想二:一定质量的气体,压缩体积,压强增大。
但仔细一想,该同学马上否定了猜想一。
你认为该同学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
(2)进一步思考:压强和体积的变化满足什么样的关系呢
他找来一个注射器和一个气压计,在注射器内封存了30毫升空气(不计注射器活塞重和摩擦,注射器完全密封,大气压强 帕)。
①查阅资料可知: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增加,导致温度上升,也会引起压强的变化,所以在下面的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 相同。
②下表是该同学实验时记录的数据:
实验次序 1 2 3 4 5
体积(毫升) 30 25 20 15 10
压强(×10 帕) 1 1.2 1.5 p 3
表中
③分析以上数据,得出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和压强的定量关系是 。
四、分析计算题(第29题5分,第30题7分,共12分)
29. 如图所示,在倾倒装得较满的牛奶时,问:
(1) 采用哪种方式能较顺畅地将牛奶倒出来
(2)原因是什么呢
30. 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若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米/秒。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4×10 米 /秒,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毫米 。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 帕,笔帽的横面积约为0.85 厘米 ,医生至少需要多少牛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 (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0.1牛)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时,压强增大。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1. D 2. D 3. C 4. A 5. A 6. D 7. D 8. C9. D 10. B 11. C 12. C 13. B 14. D 15. A16. B 17. B 18. D 19. C 20. D
21. (1)③ ② (2)C
22. (1)日 (2)6 (3)从6时左右到14时,气温越来越高;14时到次日6时左右,气温越来越低
23. 大气压 减小
24. (1)大于 (2)变小 (3)瓶内注满水
25. 上方 把冰放在海鲜上方,冰使上方周围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变大下沉而形成对流,冷藏效果好
26. (1)大气压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真空罩漏气(或真空罩内的气压没有降低到足够低) (3)变长
27. (1)板栗的形状、大小、新鲜度等 (2)爆壳箱内气压一定时,温度越高,板栗的爆壳率也越高 (3)101 千帕远大于爆壳箱内的气压,板栗在 101 千帕下预热时壳内产生的水蒸气漏失少;当将预热好的板栗再立刻放入2千帕爆壳箱时,板栗壳内外的气压差变得更大,从而提高爆壳率
28. (1)压缩气体,气体所受压力增大 (2)①温度 ②2
③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29. (1)采用乙种方式能较顺畅地将牛奶倒出来。(2)若采用甲种倒法,随着牛奶的流出,盒内的气体体积增大,气压降低,外界的大气压使得牛奶不易流出;而乙种倒法,随着牛奶的流出,外界大气能够进入盒内,里外气压相同,牛奶在重力作用下流出。
30. (1)根据V= Sh 可知,通气孔的最小面积: 米 =7毫米 。
(2)由题意知,人对笔帽的力应等于笔帽受到的内外压力差,由公式 得,医生所用力:F=△F=△pS=1.3×10 帕×0.85×10 米 ≈1.1牛。
(3)减小